Return to Video

情感勇氣的禮物和力量

  • 0:01 - 0:02
    大家好。
  • 0:03 - 0:05
    Sawubona。
  • 0:08 - 0:11
    我來自南非,
  • 0:11 - 0:13
    「sawubona」是祖魯語裏的 「你好」。
  • 0:14 - 0:17
    背後有一個有力而美麗的意圖。
  • 0:17 - 0:19
    因為「sawubona」字面翻譯是,
  • 0:19 - 0:22
    「我看到你,因為過見你,
    我感受到彼此的存在。」
  • 0:24 - 0:26
    想像受到如此的歡迎是如此美麗。
  • 0:28 - 0:31
    但是,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呢?
  • 0:31 - 0:33
    如何看待那些幫助我們
  • 0:33 - 0:35
    在這個日益複雜和焦慮的世界裡
  • 0:35 - 0:38
    茁壯成長的想法、情緒和故事呢?
  • 0:39 - 0:43
    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是我一生工作的核心。
  • 0:43 - 0:46
    因為我們如何處理內心世界
    會驅動著我們的一切。
  • 0:47 - 0:50
    我們的一切所愛、如何生活、
  • 0:50 - 0:52
    如何為人父母,及怎樣率領他人。
  • 0:53 - 0:56
    傳統的觀點認為情緒有好有壞,
  • 0:57 - 0:58
    有正面有負面,
  • 0:58 - 0:59
    看似死板。
  • 1:00 - 1:03
    以僵化的態度面對
    錯綜複雜的問題是有害的。
  • 1:04 - 1:07
    我們需要更大限度的情感靈活性
  • 1:07 - 1:10
    來支持生命的韌性和茁壯成長。
  • 1:11 - 1:13
    我的使命
  • 1:13 - 1:17
    不源於神聖的大學殿堂,
  • 1:17 - 1:19
    卻紮根在雜亂與溫柔的生活中。
  • 1:20 - 1:23
    我在南非種族隔離時期的
    白人郊區長大,
  • 1:23 - 1:25
    一個常常被忽視、
  • 1:25 - 1:28
    被否認的國家和社區。
  • 1:29 - 1:33
    這個否認,使 50 年後的
    種族主義立法成為可能,
  • 1:33 - 1:37
    而人們卻相信自己沒有做錯任何事。
  • 1:37 - 1:40
    然而,我第一次真切體會到
  • 1:40 - 1:42
    被否認的破壞力,
  • 1:43 - 1:47
    遠在我明白自己出生的國家
    正在發生什麼事之前。
  • 1:50 - 1:52
    我父親在一個星期五去世了。
  • 1:53 - 1:55
    當時他 42 歲,而我 15 歲。
  • 1:56 - 1:58
    在返校前,母親低聲對我說,
  • 1:58 - 2:00
    去和妳的父親最後道個別吧。
  • 2:00 - 2:04
    於是我把背包放下,走過一條通道,
  • 2:04 - 2:07
    去到屋的中心,
    那裡躺著因癌症而病危的父親。
  • 2:08 - 2:10
    他的眼睛雖然閉上,
    但他知道我在那裡。
  • 2:11 - 2:14
    在他面前,我總可感覺到被看見。
  • 2:14 - 2:16
    我告訴他我愛他,
  • 2:16 - 2:18
    說完再見,開始了新的一天。
  • 2:20 - 2:23
    當父親從世界上溜走的時候,
  • 2:23 - 2:26
    我在學校裡,從科學學到數學,
    從歷史學到生物,
  • 2:27 - 2:30
    從五月過到七月,
    七月過到九月,九月再到十一月,
  • 2:30 - 2:32
    我都是帶著平常的笑容渡過。
  • 2:32 - 2:34
    與之前沒有什麽大的分別。
  • 2:35 - 2:38
    當我被問到最近怎麼樣時,
    我會聳聳肩說:「我很好。」
  • 2:39 - 2:41
    我的堅強受到表揚。
  • 2:42 - 2:45
    我太善於假裝「我很好」了。
  • 2:46 - 2:48
    但回到家裡,
    我們就得掙扎維持生計。
  • 2:48 - 2:50
    在爸爸生病的期間,
  • 2:50 - 2:52
    他無法一直維持他的小生意。
  • 2:52 - 2:54
    母親因失去了生命中的
    愛人而悲痛萬分,
  • 2:54 - 2:55
    因為往後只靠她一個人了,
  • 2:55 - 2:57
    還要設法撫養三個孩子,
  • 2:57 - 2:59
    而且債權人還追上門來。
  • 2:59 - 3:03
    我們的家庭遇上了
    經濟和情感的災劫。
  • 3:04 - 3:08
    我開始飛速地墜落深淵和感到孤立。
  • 3:09 - 3:12
    開始用食物來麻醉自己的痛苦。
  • 3:13 - 3:14
    用暴飲暴食來淨化內心。
  • 3:15 - 3:18
    拒絕接受沈重的悲痛。
  • 3:19 - 3:23
    在一種鼓吹無情文化的社會中,
    沒有人想知道我的故事,
  • 3:23 - 3:25
    我以為真是沒有人想知道。
  • 3:27 - 3:32
    但是有一個人,
    並不相信我剛強的外表。
  • 3:33 - 3:36
    她是八年級的英語老師,
    她用灼熱的藍眼睛盯著我
  • 3:36 - 3:39
    拿出一本空白筆記本給我。
  • 3:40 - 3:42
    她說,「寫下你的感受。
  • 3:43 - 3:44
    要說實話。
  • 3:45 - 3:47
    只寫給你自己看。」
  • 3:48 - 3:49
    就這樣,
  • 3:49 - 3:53
    我被邀請真實地
    表達我的悲傷和痛苦。
  • 3:53 - 3:56
    這是一個簡單的行為,
  • 3:56 - 3:58
    但對我來說卻是場革命。
  • 3:59 - 4:04
    自這本空白筆記本開始的革命,
  • 4:04 - 4:06
    始於 30 年前,
  • 4:06 - 4:08
    塑造了我一生的工作。
  • 4:08 - 4:11
    隱密而無聲地自我溝通。
  • 4:13 - 4:14
    就像體操運動員一樣,
  • 4:14 - 4:18
    我開始超越內心冰冷的痛苦,
  • 4:18 - 4:21
    來到了我現在所要說的話題,
  • 4:21 - 4:22
    那就是獲得擁有生命力的感情。
  • 4:26 - 4:29
    生命的美麗與脆弱連在一起。
  • 4:31 - 4:33
    我們還年輕,
    終有一天我們不再年輕。
  • 4:34 - 4:36
    我們迷人地走在街道上,
  • 4:36 - 4:39
    終有一天,
    我們意識到別人看不見我們。
  • 4:41 - 4:44
    我們嘮叨著孩子,終有一天意識到
  • 4:44 - 4:46
    那個曾經沉默的孩子,
  • 4:46 - 4:48
    現在正面向著世界。
  • 4:49 - 4:54
    我們是健康的,
    直到被診斷出疾病而受挫。
  • 4:55 - 4:57
    唯一的確定就是不確定,
  • 4:57 - 5:01
    但是我們未能成功地、
    永續地駕馭這種脆弱。
  • 5:02 - 5:05
    世界衛生組織告訴我們
  • 5:05 - 5:09
    抑鬱症現在是全球
    導致殘疾的主因之一,
  • 5:10 - 5:11
    超過癌症,
  • 5:11 - 5:13
    也超過心臟病。
  • 5:14 - 5:19
    在更加複雜的時刻裡,
  • 5:19 - 5:22
    在前所未有的技術、
    政治和經濟的變化中,
  • 5:23 - 5:25
    我們看到人們傾向於
  • 5:25 - 5:29
    强化嚴格控制情緒的反應。
  • 5:30 - 5:33
    一方面,我們或許痴迷於我們的感情,
  • 5:34 - 5:36
    執著於腦中,
  • 5:37 - 5:38
    自以為總是正確的,
  • 5:39 - 5:41
    或者被某些新聞所傷害;
  • 5:43 - 5:47
    另一方面,或許
    我們把情緒推到一邊,
  • 5:47 - 5:50
    只表現出那些看似正常的情緒。
  • 5:52 - 5:55
    在最近與七萬多人進行的調查中,
  • 5:55 - 5:58
    我發現我們當中三分之一的人,
  • 5:58 - 5:59
    有三分之一的人,
  • 5:59 - 6:04
    認為自己有所謂的「壞情緒」,
  • 6:04 - 6:06
    像心情糟糕、
  • 6:06 - 6:08
    憤怒甚至悲傷;
  • 6:10 - 6:14
    或者主動推開這些感覺。
  • 6:15 - 6:17
    我們不僅對自己這樣做,
  • 6:17 - 6:19
    也對我們所愛的人做,
    像對我們的孩子,
  • 6:19 - 6:24
    我們可能在無意中羞辱他們,
    將他們的情緒視為負面的,
  • 6:24 - 6:26
    急切地跳入解決,
  • 6:26 - 6:28
    而沒幫助他們體認到
  • 6:28 - 6:30
    這些情緒本身的價值。
  • 6:33 - 6:38
    正常而自然的情緒
    現在被分為好的和壞的。
  • 6:40 - 6:45
    道德正確的新形式是積極的態度。
  • 6:48 - 6:51
    癌症患者被自動要求
    應該要保持積極的態度。
  • 6:54 - 6:57
    女人被要求別那麼生氣。
  • 6:59 - 7:01
    例子實在是不勝枚舉。
  • 7:02 - 7:03
    這是一種暴政。
  • 7:04 - 7:06
    這是一種正面的暴政。
  • 7:09 - 7:10
    是殘酷的、
  • 7:11 - 7:12
    刻薄的,
  • 7:13 - 7:15
    而且效果不佳。
  • 7:16 - 7:18
    我們約束我們的情緒,
  • 7:18 - 7:20
    和我們約束別人的情緒。
  • 7:21 - 7:27
    倘若憂鬱、禁閉
    和虛假的正面有個共通點,
  • 7:27 - 7:29
    那就是
  • 7:29 - 7:31
    它們都是僵化的回應。
  • 7:32 - 7:37
    如果我們從種族隔離政策
    無可避免的崩潰能學到一個教訓,
  • 7:38 - 7:41
    那就是死板的否認起不了作用。
  • 7:42 - 7:43
    那是不可持續的,
  • 7:44 - 7:47
    對於個人、家庭,
  • 7:47 - 7:48
    及社會都如此。
  • 7:49 - 7:53
    我們看到冰蓋的融化
  • 7:53 - 7:56
    對這個星球來說是不可持續的。
  • 7:58 - 8:00
    抑制情緒的研究表明
  • 8:00 - 8:03
    當情緒被推到一邊或被忽視時,
  • 8:03 - 8:04
    就變得更頑強。
  • 8:05 - 8:07
    心理學家將這種放大效應
  • 8:07 - 8:10
    看作像是放在冰箱裡的
    美味巧克力蛋糕,
  • 8:11 - 8:13
    你越試圖忽略它..…
  • 8:14 - 8:18
    (笑聲)
  • 8:19 - 8:21
    饞嘴的你就更加忍不住。
  • 8:23 - 8:26
    你可能會認為,
    要控制情緒,忽略它就可以了,
  • 8:26 - 8:29
    但實際上它們會控制著你。
  • 8:30 - 8:32
    內部的痛苦總要釋放出來。
  • 8:33 - 8:34
    總是。
  • 8:35 - 8:36
    誰要付出代價?
  • 8:37 - 8:39
    我們付代價,
  • 8:39 - 8:40
    我們的孩子付,
  • 8:41 - 8:42
    我們的同事付,
  • 8:43 - 8:45
    我們的社區也付。
  • 8:49 - 8:51
    不要誤解我的意思,
  • 8:51 - 8:53
    我不反對幸福快樂,
  • 8:54 - 8:56
    反而喜歡快樂。
  • 8:56 - 8:57
    我是一個非常開心的人。
  • 8:58 - 9:04
    但當我們拋棄正常的情緒
    擁抱錯誤的積極性時,
  • 9:04 - 9:09
    我們就失去培養應對技能
    來處理現今這樣的世界事務,
  • 9:10 - 9:12
    不是我們所希望的世界那樣。
  • 9:13 - 9:16
    有數以百計的人告訴我
    他們不想要什麼樣的感覺。
  • 9:17 - 9:19
    他們這樣說:
  • 9:19 - 9:22
    「我不想嘗試,
    因為我不想感到失望。」
  • 9:23 - 9:26
    或者「我只想讓失望的感覺消失。」
  • 9:29 - 9:31
    我對他們說:「我明白,」
  • 9:32 - 9:35
    「但是你的目標也是死人們的。」
  • 9:35 - 9:41
    (笑聲)
  • 9:41 - 9:47
    (掌聲)
  • 9:47 - 9:49
    只有死去的人
  • 9:49 - 9:53
    永遠不會感受到不必要或不便。
  • 9:53 - 9:54
    (笑聲)
  • 9:54 - 9:56
    只有死去的人才會沒有壓力,
  • 9:57 - 9:59
    永遠不會傷心,
  • 9:59 - 10:03
    永遠不會面對失敗帶來的失望。
  • 10:05 - 10:09
    情緒的困擾是
    我們與生活契約的一部分。
  • 10:10 - 10:12
    沒有一個有意義的職業、
  • 10:12 - 10:14
    養家糊口,
  • 10:14 - 10:17
    或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 10:17 - 10:19
    不需要面對壓力或苦惱。
  • 10:20 - 10:25
    苦惱是獲得生活意義的代價。
  • 10:28 - 10:30
    那麼,我們如何消除頑固的本性
  • 10:30 - 10:32
    並擁抱機敏的情感?
  • 10:34 - 10:35
    作為那個年輕的女學生,
  • 10:35 - 10:39
    當我靠近這些空白頁面時,
  • 10:39 - 10:41
    一開始我是為了擺脫我的感覺
  • 10:41 - 10:44
    和我應該經歷的東西。
  • 10:45 - 10:49
    後來變成開始對自己
    真正的感受打開心門。
  • 10:49 - 10:50
    痛苦、
  • 10:51 - 10:52
    悲傷、
  • 10:53 - 10:54
    失敗,
  • 10:54 - 10:56
    和遺憾。
  • 10:58 - 11:01
    目前的研究顯示,
  • 11:01 - 11:04
    唯有學會根本地接受
    我們所有的情緒,
  • 11:04 - 11:06
    包括混亂、艱難的情緒,
  • 11:06 - 11:08
    才能重獲成長的基石,
  • 11:08 - 11:12
    才能獲得真正的的幸福。
  • 11:13 - 11:18
    情感上的敏感性
    不僅僅是單純接受情緒。
  • 11:18 - 11:20
    我們也知道準確性很重要。
  • 11:21 - 11:26
    在我自己的研究中,
    我發現那是必不可少的。
  • 11:26 - 11:29
    我們經常用方便且簡單的標籤
    來表達我們的感受。
  • 11:29 - 11:31
    我最常聽到的是「我感覺壓力大」。
  • 11:31 - 11:35
    但壓力和失望來自於不同的世界。
  • 11:35 - 11:39
    或因「我從事錯誤的職業」
    而感受到恐懼和壓力。
  • 11:40 - 11:42
    當我們準確地識別我們的情緒時,
  • 11:42 - 11:45
    我們更能夠辨別出
    造成我們感受的確切原因。
  • 11:46 - 11:49
    正如科學家們所說,
    大腦中的準備潛力會被激活,
  • 11:49 - 11:52
    讓我們採取一些具體的步驟,
  • 11:53 - 11:55
    不是任意的步驟,而是正確的步驟。
  • 11:55 - 11:57
    因為我們的情緒是數據。
  • 11:58 - 12:02
    我們的情緒包含著
    我們關心事情的閃光。
  • 12:03 - 12:06
    我們往往不會感到強烈的情緒,
  • 12:06 - 12:09
    當面對那些在我們的世界裡
    沒有任何意義的東西時。
  • 12:10 - 12:13
    如果你看新聞時感到憤怒,
  • 12:13 - 12:15
    那憤怒是一個路標,
  • 12:15 - 12:17
    或許你重視公平和公正,
  • 12:18 - 12:20
    它是指向可以採取一些積極的措施,
  • 12:20 - 12:22
    能在那個方向塑造你的生活的機會。
  • 12:23 - 12:25
    當我們面對困難的情緒時,
  • 12:25 - 12:29
    我們能夠產生與價值對等的回應。
  • 12:30 - 12:32
    但是有一個重要的警告。
  • 12:32 - 12:34
    情緒是數據,它們不是指令。
  • 12:35 - 12:38
    我們可以挖掘和顯示情感的價值
  • 12:38 - 12:40
    而不需要聽從它們。
  • 12:40 - 12:43
    就好像是我可以在我兒子
  • 12:43 - 12:45
    因為他的小妹妹而受挫時
    出現並陪伴他,
  • 12:46 - 12:48
    但我不贊成他的想法,
  • 12:48 - 12:52
    把妹妹送給在商場看到的
    第一個陌生人。
  • 12:52 - 12:53
    (笑聲)
  • 12:53 - 12:56
    我們是情緒的主人,
    情緒不是我們的主人,
  • 12:58 - 13:01
    當我們的智慧與內在的感受調合,
  • 13:01 - 13:05
    我所做出的行動與價值觀一致時,
  • 13:05 - 13:08
    我們創造了通往最佳自我的途徑,
  • 13:08 - 13:11
    通過我們的情緒。
  • 13:12 - 13:15
    那麼,實踐生活是怎麼一回事?
  • 13:16 - 13:18
    當你感到強烈和僵化的情緒時,
  • 13:18 - 13:21
    不要快速地為情感找出口。
  • 13:21 - 13:25
    先從心中的日記觸摸情感的輪廓。
  • 13:26 - 13:28
    哪些是感情告訴你的?
  • 13:30 - 13:33
    盡量不要對「我很生氣」
    或「我很傷心」回應「我就是」。
  • 13:33 - 13:35
    你說「我就是」
  • 13:35 - 13:37
    使你等同於情感一樣。
  • 13:37 - 13:40
    而你就是你,情感是一種數據來源。
  • 13:41 - 13:43
    而是試著注意它是什麼感覺:
  • 13:43 - 13:45
    「我注意到我感到難過」,
  • 13:45 - 13:47
    或者 「我注意到自己感到憤怒」。
  • 13:48 - 13:50
    對我們來說,這些是必備的技能,
  • 13:50 - 13:52
    對我們的家庭和社區,
  • 13:52 - 13:55
    對工作場所很重要。
  • 13:56 - 13:57
    在我的研究中,
  • 13:57 - 14:00
    觀察人們如何展現最好的自我時,
  • 14:00 - 14:03
    我發現強大的關鍵在於
  • 14:03 - 14:05
    個性化的考量。
  • 14:05 - 14:09
    當人們被允許感受
    自己的真實情感時,
  • 14:09 - 14:12
    參與度、創造性和新觀念
    會在其中蓬勃發展。
  • 14:14 - 14:15
    不單人類具有多樣性,
  • 14:15 - 14:18
    人的內裏也是,
  • 14:18 - 14:20
    包括情感也多樣化。
  • 14:22 - 14:26
    最敏捷、具韌性的個人、團隊、
  • 14:26 - 14:29
    組織、家庭和社區
  • 14:29 - 14:31
    建立在對人類正常開放的情感上。
  • 14:32 - 14:34
    這讓我們能夠說:
  • 14:35 - 14:37
    「我的情緒告訴了我什麼?」
  • 14:37 - 14:40
    「哪一個行動會使我能達到
    我的價值標準?」
  • 14:40 - 14:42
    「哪一個行動會使我
    偏離我的價值觀?」
  • 14:43 - 14:47
    情緒敏捷是指
    能夠以好奇心、同情心,
  • 14:47 - 14:51
    特別是勇於採取與價值相連的步驟
  • 14:51 - 14:54
    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 14:56 - 14:57
    在我小時候,
  • 14:57 - 15:00
    晚上醒來會有害怕死亡的想法。
  • 15:00 - 15:03
    父親會輕輕拍著安慰我和親吻我。
  • 15:04 - 15:05
    但他絕不會說謊。
  • 15:07 - 15:09
    他會說:「蘇西,我們全都會死。」
  • 15:10 - 15:12
    「害怕是很正常的。」
  • 15:12 - 15:16
    他並沒有試圖創造一個緩衝區,
    在我的想法和現實之間。
  • 15:17 - 15:19
    我花了好一段時間才能明白
  • 15:19 - 15:22
    他如何引導我度過
    那些惶恐夜晚的力量。
  • 15:22 - 15:26
    他向我展示的是,
    有勇氣並不是沒有恐懼,
  • 15:28 - 15:31
    勇氣是在恐懼中行走。
  • 15:33 - 15:35
    我們都不知道在短短的十年時間裡
  • 15:35 - 15:36
    他會死了。
  • 15:37 - 15:40
    那個時候對我們
    每個人來說都太珍貴、
  • 15:40 - 15:41
    太短暫了。
  • 15:42 - 15:45
    但當我們的時刻到來時,
  • 15:45 - 15:48
    面對著我們的脆弱,
  • 15:48 - 15:49
    在那最後的時刻,
  • 15:49 - 15:51
    它會問我們:
  • 15:51 - 15:53
    「你情感敏捷嗎?」
  • 15:53 - 15:55
    「你情感敏捷嗎?」
  • 15:56 - 16:00
    讓你在這一刻
    毫無保留地回答「是」。
  • 16:00 - 16:05
    與你自己的心
    終生溝通而產生的「是」。
  • 16:06 - 16:08
    看你自己。
  • 16:09 - 16:11
    因為透過看自己,
  • 16:11 - 16:14
    你看到對別人亦然:
  • 16:15 - 16:18
    在脆弱而美麗的世界裡,
  • 16:18 - 16:21
    情感敏捷是唯一可永續的途徑。
  • 16:23 - 16:24
    Sawubona。
  • 16:24 - 16:26
    謝謝你。
  • 16:26 - 16:27
    (笑聲)
  • 16:27 - 16:28
    謝謝。
  • 16:28 - 16:30
    (掌聲)
  • 16:30 - 16:31
    謝謝。
  • 16:31 - 16:35
    (掌聲)
Title:
情感勇氣的禮物和力量
Speaker:
蘇珊‧大衛
Description:

心理學家蘇珊·大衛與我們分享處理情緒的方式。情緒的處理塑造一切重要的東西:我們的行為、事業、人際關係、健康和幸福。在這個深刻、幽默,能潛在改變生活的談話中,她挑戰獎勵正面積極而非情感真實的文化,討論獲得情感敏捷的強大策略。這是一個值得分享的談話。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6:48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