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偏見可能是好事?

  • 0:01 - 0:03
    在思考成見與偏見時,
  • 0:03 - 0:05
    我們常會想到愚人和壞人
  • 0:05 - 0:08
    在做蠢事和壞事。
  • 0:08 - 0:10
    這個想法正好等同
  • 0:10 - 0:12
    英國評論家威廉.哈茲列特
  • 0:12 - 0:15
    所述:「偏見是無知的產物。」
  • 0:15 - 0:17
    我想試著在此說服各位
  • 0:17 - 0:19
    這個說法錯了。
  • 0:19 - 0:21
    我想試著說服各位
  • 0:21 - 0:23
    成見與偏見很正常,
  • 0:23 - 0:26
    通常也很理性,
  • 0:26 - 0:28
    甚至往往合乎道德,
  • 0:28 - 0:30
    我認為只要我們理解這點,
  • 0:30 - 0:32
    就更容易了解偏見,
  • 0:32 - 0:33
    一旦偏見出錯,
  • 0:33 - 0:35
    或偏見帶來恐怖後果時,
  • 0:35 - 0:39
    我們就能更了解該怎麼做。
  • 0:39 - 0:41
    從刻板印象開始談起。
  • 0:41 - 0:44
    你看著我,知道我的名字和一些背景,
  • 0:44 - 0:46
    接著就能做出某些判斷。
  • 0:46 - 0:49
    你可能會猜測我的種族、
  • 0:49 - 0:52
    政黨,以及宗教信仰。
  • 0:52 - 0:55
    而且這些評斷通常都正確。
  • 0:55 - 0:57
    我們很擅長這種事。
  • 0:57 - 0:58
    我們很擅於這種事
  • 0:58 - 1:01
    是因為將人分類的能力
  • 1:01 - 1:04
    不是什麼心血來潮的事,
  • 1:04 - 1:08
    而是經過自然形成的真實案例,
  • 1:08 - 1:11
    那就是我們在世上經歷的人事物
  • 1:11 - 1:13
    都會被歸類,
  • 1:13 - 1:14
    我們能依據自己的經驗
  • 1:14 - 1:17
    分類各種新奇事物。
  • 1:17 - 1:20
    在座各位都有許多經驗
  • 1:20 - 1:22
    和椅子、蘋果、小狗有關,
  • 1:22 - 1:23
    而根據這點,
  • 1:23 - 1:26
    在你看到許多陌生案例時就能推測,
  • 1:26 - 1:27
    你能坐上椅子,
  • 1:27 - 1:30
    可以吃那顆蘋果,那隻狗會吠。
  • 1:30 - 1:32
    但我們也許錯了。
  • 1:32 - 1:33
    你如果坐上椅子,它可能就會垮。
  • 1:33 - 1:36
    蘋果也許有毒,狗也許不會叫,
  • 1:36 - 1:39
    事實上,這是我的狗泰希,牠不會叫。
  • 1:39 - 1:41
    但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擅於此事。
  • 1:41 - 1:43
    通常我們都能猜得八九不離十,
  • 1:43 - 1:45
    無論是社交或非社交領域,
  • 1:45 - 1:47
    如果我們不太會猜,
  • 1:47 - 1:50
    如果我們不能猜出碰到的新事件,
  • 1:50 - 1:52
    我們就無法生存。
  • 1:52 - 1:55
    事實上,赫茲利特後來在他的絕佳論文中
  • 1:55 - 1:56
    承認了這點。
  • 1:56 - 1:59
    他說:「沒有成見和慣例輔助,
  • 1:59 - 2:01
    我就找不到穿越房間的路徑;
  • 2:01 - 2:03
    不知道該如何融入各種環境,
  • 2:03 - 2:08
    以及如何感受生命中的各種關係。」
  • 2:08 - 2:09
    以偏見來說,
  • 2:09 - 2:12
    有時候我們會把世界劃分為你我對立,
  • 2:12 - 2:14
    劃分成內團體和外團體,
  • 2:14 - 2:15
    偶爾我們這麼做的時候,
  • 2:15 - 2:16
    會自知犯了點錯,
  • 2:16 - 2:18
    而覺得有點難為情。
  • 2:18 - 2:20
    但有時候我們卻引以為傲。
  • 2:20 - 2:21
    我們勇於承認。
  • 2:21 - 2:23
    我最愛的例子
  • 2:23 - 2:25
    是觀眾提出的問題,
  • 2:25 - 2:28
    場合是共和黨上次選舉前的辯論大會。
  • 2:28 - 2:30
    (影片)安德森.庫珀:下一個問題,
  • 2:30 - 2:34
    來自在場觀眾詢問對外援助,請說。
  • 2:34 - 2:39
    女士:美國人當前在國內受苦,
  • 2:39 - 2:43
    為什麼我們不斷對外援助,
  • 2:43 - 2:44
    協助其它國家?
  • 2:44 - 2:48
    我們自己也需要幫助啊!
  • 2:48 - 2:50
    安德森:佩里州長,你怎麼看?
  • 2:50 - 2:51
    (掌聲)
  • 2:51 - 2:53
    里克.佩里:當然,我認為那…
  • 2:53 - 2:55
    保羅:每一位在台上的候選人
  • 2:55 - 2:57
    都同意她的前提,
  • 2:57 - 2:58
    那就是身為美國人,
  • 2:58 - 3:01
    我們應該更關心本國人,而非外國人。
  • 3:01 - 3:05
    事實上,大家常被感覺支配,
  • 3:05 - 3:08
    像是團結、忠誠、自尊、愛國心,
  • 3:08 - 3:10
    這類對所屬國家或種族的情感。
  • 3:10 - 3:13
    不論你的黨派為何,
    許多人都以身為美國人為榮,
  • 3:13 - 3:15
    他們偏愛美國人勝於其它國家。
  • 3:15 - 3:18
    其它國家的居民對自己國家
    有同樣的感覺,
  • 3:18 - 3:21
    我們對種族淵源也有同樣感受。
  • 3:21 - 3:22
    在座有些人可能會不認同。
  • 3:22 - 3:24
    有些人可能四海為家,
  • 3:24 - 3:27
    因此認為種族和國籍
  • 3:27 - 3:29
    不應該有道德羈絆。
  • 3:29 - 3:31
    但是即使你硬要說
  • 3:31 - 3:33
    應該有某種影響力
  • 3:33 - 3:37
    存在你和親友、熟人之間的內團體之中,
  • 3:37 - 3:41
    你也在我們和他們之間做了區隔。
  • 3:41 - 3:44
    這種區隔十分自然,
  • 3:44 - 3:46
    通常也很合乎道德觀,但卻可能走樣,
  • 3:46 - 3:49
    這就是偉大心理學家亨利.泰弗爾
  • 3:49 - 3:51
    研究的一部分。
  • 3:51 - 3:54
    泰弗爾在 1919 年生於波蘭,
  • 3:54 - 3:56
    他為了唸大學前往法國,
  • 3:56 - 3:58
    因為身為猶太人,他不能在波蘭唸大學,
  • 3:58 - 4:01
    後來他加入法國軍隊,
  • 4:01 - 4:02
    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 4:02 - 4:04
    他被逮捕,
  • 4:04 - 4:05
    被關進戰俘營,
  • 4:05 - 4:08
    對他來說那是段恐怖時期,
  • 4:08 - 4:09
    因為如果有人發現他是猶太人,
  • 4:09 - 4:11
    他就可能會被送進集中營,
  • 4:11 - 4:13
    很可能會在裡頭喪命。
  • 4:13 - 4:16
    其實戰爭結束後,他重獲自由,
  • 4:16 - 4:18
    大部分的親友都死了。
  • 4:18 - 4:20
    他開始參與各種活動,
  • 4:20 - 4:22
    並協助戰時遺孤脫困。
  • 4:22 - 4:24
    但他一直很有興趣
  • 4:24 - 4:25
    專研偏見科學,
  • 4:25 - 4:30
    因此當一份針對刻板印象的
    知名英國獎學金開放申請時,
  • 4:30 - 4:31
    他提出申請後獲選,
  • 4:31 - 4:33
    就開啟了這美好的職業生涯。
  • 4:33 - 4:35
    讓他展開這份職業的原因是
  • 4:35 - 4:38
    他頓悟到大多數人理解的
  • 4:38 - 4:40
    猶太人大屠殺並不正確。
  • 4:40 - 4:42
    那時候大多數人
  • 4:42 - 4:44
    認為猶太人大屠殺
  • 4:44 - 4:47
    象徵德國人的某種悲慘缺陷,
  • 4:47 - 4:51
    基因汙點與獨裁人格。
  • 4:51 - 4:53
    泰弗爾反駁這點。
  • 4:53 - 4:56
    他說我們在猶太人大屠殺中見到的
  • 4:56 - 5:00
    只是種正常心理歷程的誇大版,
  • 5:00 - 5:01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
  • 5:01 - 5:04
    為了深入探索,
    他做了一系列經典研究,
  • 5:04 - 5:06
    針對英國青少年。
  • 5:06 - 5:07
    在一份研究中,
  • 5:07 - 5:10
    他問英國青少年各種問題,
  • 5:10 - 5:12
    然後根據他們的答案說:
  • 5:12 - 5:14
    「我看了你們的答案,根據你的答案,
  • 5:14 - 5:16
    我認定你要嘛不是…」
  • 5:16 - 5:17
    他告訴一半的人說:
  • 5:17 - 5:20
    「你是康丁斯基的粉絲,
    超愛康丁斯基的作品,
  • 5:20 - 5:23
    不然你就是克利的粉絲,
    超愛他的作品。」
  • 5:23 - 5:25
    其實這根本就是場騙局。
  • 5:25 - 5:27
    他們的答案和康丁斯基或克利毫無關係,
  • 5:27 - 5:30
    說不定連這兩位藝術家的名字也沒聽過。
  • 5:30 - 5:33
    他只是任意將他們分類。
  • 5:33 - 5:36
    但他發現,這樣的分類有意義,
  • 5:36 - 5:39
    因此當他之後給受試者酬勞,
  • 5:39 - 5:42
    他們會比較想把錢給和自己同類的人,
  • 5:42 - 5:44
    不想給和自己不同類的人。
  • 5:44 - 5:46
    更糟的是,他們其實特別喜歡
  • 5:46 - 5:51
    突顯團體之間的差異。
  • 5:51 - 5:53
    他們寧願把錢都給自己的團,
  • 5:53 - 5:58
    只為了少給別團一點錢。
  • 5:58 - 6:00
    這種偏見似乎在年幼時就會出現。
  • 6:00 - 6:02
    我的妻子兼耶魯的同事凱倫.韋恩
  • 6:02 - 6:04
    對嬰兒做了一系列研究,
  • 6:04 - 6:07
    她讓嬰兒接觸玩偶,
  • 6:07 - 6:09
    而每個玩偶都偏好某種食物。
  • 6:09 - 6:11
    可能某個玩偶喜歡四季豆,
  • 6:11 - 6:14
    另一個玩偶則喜歡全麥餅乾。
  • 6:14 - 6:16
    他們測試嬰兒的食物喜好,
  • 6:16 - 6:19
    嬰兒基本上都比較喜歡全麥餅乾。
  • 6:19 - 6:23
    但問題是,這會影響嬰兒
    對待玩偶的方式嗎?
  • 6:23 - 6:25
    答案是大有關聯。
  • 6:25 - 6:26
    他們較喜歡的是
  • 6:26 - 6:30
    和自己有同樣口味的玩偶,
  • 6:30 - 6:32
    更糟的是,他們真的比較樂見
  • 6:32 - 6:35
    同口味的玩偶處罰不同口味的玩偶。
  • 6:35 - 6:38
    (笑聲)
  • 6:38 - 6:41
    我們無時無刻會看到
    這種內、外團體的心態。
  • 6:41 - 6:45
    我們會看到意識型態不同的
    團體間有政治衝突。
  • 6:45 - 6:49
    我們在戰爭中看到極端的例子,
  • 6:49 - 6:52
    外團體不只是得到較少好處,
  • 6:52 - 6:54
    還會被眨得連人都不如,
  • 6:54 - 6:58
    就像納粹人眼中的猶太人是害蟲、蝨子,
  • 6:58 - 7:02
    或美國人眼中的日本人是卑鄙的老鼠。
  • 7:02 - 7:05
    刻板印象也可能出差錯。
  • 7:05 - 7:07
    通常刻板印象很理性和有用,
  • 7:07 - 7:08
    但有時卻不合理,
  • 7:08 - 7:10
    會提供錯誤答案,
  • 7:10 - 7:11
    而某些時候
  • 7:11 - 7:13
    則會引起違反道德的結果。
  • 7:13 - 7:17
    最常被研究的例子是種族。
  • 7:17 - 7:21
    在 2008 年大選前有項很吸引人的研究,
  • 7:21 - 7:24
    社會心理學家檢視
  • 7:24 - 7:27
    每一位候選人和美國的相關程度,
  • 7:27 - 7:31
    如同對美國國旗的無意識聯想。
  • 7:31 - 7:33
    其中一項研究比較了歐巴馬和麥肯,
  • 7:33 - 7:38
    他們發現大家認為
    麥肯比歐巴馬更像美國人,
  • 7:38 - 7:40
    而且大家聽到這件事也不太驚訝。
  • 7:40 - 7:42
    麥肯被封為戰時英雄,
  • 7:42 - 7:44
    很多人會直說
  • 7:44 - 7:47
    他的故事比歐巴馬更符合美國形象。
  • 7:47 - 7:49
    但他們也拿歐巴馬
  • 7:49 - 7:51
    和英國首相東尼.布萊爾比較,
  • 7:51 - 7:53
    結果發現大家也認為
  • 7:53 - 7:56
    布萊爾比歐巴馬還像美國人,
  • 7:56 - 7:58
    即使題目已經明白指出
  • 7:58 - 8:01
    他根本不是美國人。
  • 8:01 - 8:02
    但是想當然爾,他們都說
  • 8:02 - 8:05
    問題出在他的膚色。
  • 8:05 - 8:07
    這些刻板印象和偏見
  • 8:07 - 8:09
    都會影響現實生活,
  • 8:09 - 8:12
    無論事情是輕或重。
  • 8:12 - 8:14
    最近一份報告中,
  • 8:14 - 8:18
    研究員在拍賣網 eBay
    刊登賣棒球卡的廣告。
  • 8:18 - 8:20
    有些是白人的手持卡,
  • 8:20 - 8:22
    有些則是黑人持卡。
  • 8:22 - 8:23
    這些都是一樣的棒球卡。
  • 8:23 - 8:24
    某些黑人拿的卡
  • 8:24 - 8:27
    競標價格遠低於
  • 8:27 - 8:29
    白人拿的卡。
  • 8:29 - 8:31
    有份史丹佛的報告指出,
  • 8:31 - 8:34
    心理學家探究
  • 8:34 - 8:38
    白人被判謀殺罪的案件。
  • 8:38 - 8:42
    結果出爐,在所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
  • 8:42 - 8:44
    你極有可能被判死刑,
  • 8:44 - 8:46
    如果你長得較像右邊這位,
  • 8:46 - 8:48
    機率高於左邊這位,
  • 8:48 - 8:50
    主要是因為
  • 8:50 - 8:53
    右邊這位看來像典型黑人,
  • 8:53 - 8:55
    較像非裔美國人,
  • 8:55 - 8:57
    影響人們決定的顯然是這點,
  • 8:57 - 8:59
    而非他做了什麼事。
  • 8:59 - 9:01
    但知道了這件事,
  • 9:01 - 9:02
    我們能如何抵抗?
  • 9:02 - 9:04
    有幾種方法。
  • 9:04 - 9:07
    其一是訴諸大眾的情感反應,
  • 9:07 - 9:10
    訴諸大眾的同理心,
  • 9:10 - 9:11
    我們通常透過故事來呈現。
  • 9:11 - 9:14
    如果你是開明的家長,
  • 9:14 - 9:16
    你想鼓勵孩子
  • 9:16 - 9:18
    相信非傳統家庭的價值,
  • 9:18 - 9:20
    你可能會給他這類的書。
    【海瑟有兩個媽咪】
  • 9:20 - 9:22
    如果你很保守,有不同的看法,
  • 9:22 - 9:24
    你可能會給孩子這本書。
  • 9:24 - 9:26
    (笑聲)
    【媽呀!我床下有自由黨人!】
  • 9:26 - 9:28
    但一般來說,
  • 9:28 - 9:31
    故事能夠將無名人士變得舉足輕重,
  • 9:31 - 9:36
    我們會在乎、看重某些人
  • 9:36 - 9:38
    是因為他們在史上留名。
  • 9:38 - 9:41
    因此傳說史達林提過:
  • 9:41 - 9:42
    「一個人喪命是悲劇,
  • 9:42 - 9:44
    一百萬人喪命則是統計數字。」
  • 9:44 - 9:46
    泰瑞莎修女曾說:
  • 9:46 - 9:47
    「如果放眼天下,我永遠不會行動。
  • 9:47 - 9:50
    如果關注個人,我就會起身而行。」
  • 9:50 - 9:52
    心理學家已探究此事。
  • 9:52 - 9:53
    例如,某項研究中,
  • 9:53 - 9:56
    受試者被告知危機事件的細節,
  • 9:56 - 10:00
    看大家願意捐多少錢
  • 10:00 - 10:02
    來解決這項危機。
  • 10:02 - 10:04
    而另一組人則不會知道任何細節,
  • 10:04 - 10:05
    但他們會得知
  • 10:05 - 10:08
    受害者的姓名和長相,
  • 10:08 - 10:11
    結果是這組人會捐得較多。
  • 10:11 - 10:15
    對慈善團體來說,這不是秘密。
  • 10:15 - 10:19
    他們比較不會塞一堆
    資料和統計數字給大眾,
  • 10:19 - 10:22
    而是讓他們看見臉龐和真人。
  • 10:22 - 10:26
    透過延伸對他人的同情心就有機會
  • 10:26 - 10:30
    將愛心傳到受助者所屬的團體中。
  • 10:30 - 10:33
    這位是哈里特.比徹.斯托。
  • 10:33 - 10:35
    有個傳說是
  • 10:35 - 10:39
    林肯總統在內戰期間邀請她進白宮,
  • 10:39 - 10:41
    總統對她說:
  • 10:41 - 10:43
    「你就是那位開啟這場大戰的小姐。」
  • 10:43 - 10:45
    他指的是《湯姆叔叔的小屋》。
  • 10:45 - 10:48
    這故事不是什麼人生大道理
  • 10:48 - 10:51
    或神學故事,甚至稱不上文學,
  • 10:51 - 10:53
    但這本書卻成功
  • 10:53 - 10:58
    讓大眾對他們原本不懂的人感同身受,
  • 10:58 - 11:01
    讓他們理解奴隸。
  • 11:01 - 11:04
    成功促成了重大的社會變遷。
  • 11:04 - 11:09
    看看最近數十年的美國,
  • 11:09 - 11:13
    有證據顯示,
    像《天才老爹》這種節目
  • 11:13 - 11:15
    徹底改變美國人對非裔美國人的態度,
  • 11:15 - 11:18
    而像《威爾與格蕾絲》
    和《摩登家庭》這類的節目
  • 11:18 - 11:20
    則改變了美國人
  • 11:20 - 11:21
    對男同志與女性的態度。
  • 11:21 - 11:23
    若說美國的道德觀念變遷
  • 11:23 - 11:26
    歸功於情境喜劇
  • 11:26 - 11:29
    一點也不誇張。
  • 11:29 - 11:30
    但並不全和情感有關,
  • 11:30 - 11:34
    最後,我想談訴諸理智的力量。
  • 11:34 - 11:36
    在一本好書
  • 11:36 - 11:37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中
  • 11:37 - 11:39
    史迪芬.平克提到,
  • 11:39 - 11:42
    《舊約聖經》說愛鄰舍如同自己,
  • 11:42 - 11:45
    《新約聖經》說愛敵人如同自己,
  • 11:45 - 11:47
    但我兩者都不愛,也不是這麼說,
  • 11:47 - 11:49
    至少我不會想殺他們。
  • 11:49 - 11:51
    我自知對他們有責任,
  • 11:51 - 11:53
    但我對他們的道德情感
  • 11:53 - 11:56
    與我應該怎麼對待他們的道德信念,
  • 11:56 - 11:58
    並非基於愛。
  • 11:58 - 12:00
    而是因為我了解人權,
  • 12:00 - 12:02
    相信對他們而言,生命有價值,
  • 12:02 - 12:04
    如同我的生命也有價值,
  • 12:04 - 12:06
    為了支持這個論點,
  • 12:06 - 12:08
    他提到亞當.斯密說的故事,
  • 12:08 - 12:10
    我也想分享這個故事,
  • 12:10 - 12:13
    不過我會稍微修改成現代版本。
  • 12:13 - 12:15
    亞當.斯密請你想像
  • 12:15 - 12:17
    有數千人死亡,
  • 12:17 - 12:19
    並想像這數千人
  • 12:19 - 12:21
    在你不熟悉的國度,
  • 12:21 - 12:25
    可能是中國、印度,
    或是非洲的某個國家。
  • 12:25 - 12:27
    斯密問,你會有什麼反應?
  • 12:27 - 12:29
    你可能會說,好慘啊,
  • 12:29 - 12:31
    接著就繼續過生活。
  • 12:31 - 12:33
    如果你上網看紐約時報之類的網站,
  • 12:33 - 12:36
    會發現這種故事其實常發生,
  • 12:36 - 12:38
    我們還是繼續過生活。
  • 12:38 - 12:40
    但斯密請你再想像
  • 12:40 - 12:44
    自己的小指頭明天會被切斷,
  • 12:44 - 12:46
    他說這樣你就會很在意了。
  • 12:46 - 12:48
    你大概會一夜無眠,
  • 12:48 - 12:49
    只想著那件事。
  • 12:49 - 12:51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
  • 12:51 - 12:53
    你會願意犧牲上千條人命
  • 12:53 - 12:55
    來拯救自己的小指頭嗎?
  • 12:55 - 12:58
    自己在腦袋裡回答這個問題,
  • 12:58 - 13:01
    但斯密說,當然不願意,
  • 13:01 - 13:02
    那種想法太恐怖了。
  • 13:02 - 13:04
    因此針對那個問題
  • 13:04 - 13:06
    斯密歸納:
  • 13:06 - 13:08
    「當我們的被動想法總是
  • 13:08 - 13:09
    極度可悲與自私時,
  • 13:09 - 13:11
    我們的主動原則怎能
  • 13:11 - 13:13
    時常表現得如此大方又高貴呢?」
  • 13:13 - 13:15
    而斯密回應:
  • 13:15 - 13:17
    「是因為理性、原則和意識
  • 13:17 - 13:19
    召喚我們,
  • 13:19 - 13:22
    用駭人口吻對非常冒失的自己說,
  • 13:22 - 13:24
    不過是芸芸眾生的我們,
  • 13:24 - 13:26
    可不比任何人還高尚。」
  • 13:26 - 13:28
    最後一部分常被稱為
  • 13:28 - 13:32
    公平原則。
  • 13:32 - 13:36
    公平原則在世上所有的宗教中
  • 13:36 - 13:38
    以各種不同版本的黃金法則顯現,
  • 13:38 - 13:41
    也在世上所有的道德哲學中
  • 13:41 - 13:42
    以各種方式呈現,
  • 13:42 - 13:45
    但卻都有同樣的前提,
  • 13:45 - 13:48
    即我們應該公正無私地衡量道德。
  • 13:48 - 13:50
    這種觀點的最佳說法
  • 13:50 - 13:53
    對我來說其實不是
    以神學家或哲學家的身分,
  • 13:53 - 13:54
    而是以一種亨弗萊.鮑嘉
  • 13:54 - 13:56
    在《北非諜影》中的說法。
  • 13:56 - 13:58
    注意我要爆雷了,
  • 13:58 - 14:02
    他告訴情人,為了大家好,
    我們還是分手吧。
  • 14:02 - 14:05
    我不會模仿他的腔調,他對她說:
  • 14:05 - 14:07
    「三個小人物的問題
  • 14:07 - 14:10
    在這瘋狂世界裡根本微不足道。」
  • 14:10 - 14:14
    我們的理智可能會讓自己無視熱情。
  • 14:14 - 14:15
    我們的理智可能會促使自己
  • 14:15 - 14:17
    變得更有同理心,
  • 14:17 - 14:19
    可能激勵我們寫本
    《湯姆叔叔的小屋》之類的書,
  • 14:19 - 14:21
    或是讀本那樣的書,
  • 14:21 - 14:23
    我們的理智可能激勵大家
  • 14:23 - 14:25
    建立習俗、戒律或法令,
  • 14:25 - 14:29
    限制自己不會衝動行事,
  • 14:29 - 14:30
    身為理智的人類,
  • 14:30 - 14:32
    我們自認應該受限。
  • 14:32 - 14:34
    憲法即是如此。
  • 14:34 - 14:37
    憲法是過去建立,
  • 14:37 - 14:38
    並在當代運用,
  • 14:38 - 14:39
    憲法明訂
  • 14:39 - 14:42
    無論我們多想再次投票給
    大受歡迎的總統,
  • 14:42 - 14:44
    讓他做第三任,
  • 14:44 - 14:46
    不管美國白人多麼想
  • 14:46 - 14:50
    恢復奴隸制度,我們都無能為力。
  • 14:50 - 14:52
    我們已限制自己。
  • 14:52 - 14:54
    我們也在其它方面限制自己。
  • 14:54 - 14:57
    我們知道在談到要選擇某人
  • 14:57 - 15:00
    任職、獲獎時,
  • 15:00 - 15:03
    我們會輕易因他們的種族而有偏見,
  • 15:03 - 15:05
    因他們的性別而有偏見,
  • 15:05 - 15:07
    因他們的外貌而有偏見,
  • 15:07 - 15:10
    有時我們會說:
    「好吧,事情就該是這樣。」
  • 15:10 - 15:12
    但有時候我們會說:「那錯了。」
  • 15:12 - 15:14
    為了抵抗這件事,
  • 15:14 - 15:16
    我們不只是要更努力,
  • 15:16 - 15:19
    而是要開創某些情境,
  • 15:19 - 15:22
    如此其它訊息來源就不會誤導我們,
  • 15:22 - 15:24
    這也是為何許多管弦樂隊
  • 15:24 - 15:26
    甄選樂手時要在幕後,
  • 15:26 - 15:30
    這樣他們接收到的
    就只會是重要的訊息。
  • 15:30 - 15:33
    我認為成見與偏見
  • 15:33 - 15:36
    闡明了人性根本的二元論。
  • 15:36 - 15:39
    我們有直覺、本能、情感,
  • 15:39 - 15:42
    而這些感受都會影響我們的評斷與行動,
  • 15:42 - 15:44
    不論那是好是壞,
  • 15:44 - 15:48
    但我們也都有理性深思熟慮的能力,
  • 15:48 - 15:49
    聰明規畫的能力,
  • 15:49 - 15:52
    在某些情況下,我們能以此
  • 15:52 - 15:54
    刺激與培養我們的情緒,
  • 15:54 - 15:57
    在其它情況下則阻止情緒爆發。
  • 15:57 - 16:01
    也因此,理智幫助我們
    建立更美好的世界。
  • 16:01 - 16:03
    謝謝。
  • 16:03 - 16:07
    (掌聲)
Title:
偏見可能是好事?
Speaker:
保羅.布倫
Description:

大家常將偏見與成見看做是根深蒂固的無知。但身為心理學家的保羅.布倫試圖說明偏見通常合乎自然與理性。他認為關鍵是要了解自己的偏見如何運作,如此一來,我們就能在偏見出錯時掌控它。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6:23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