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COVID-19 疫情背後及如何為下波疫情做準備

  • 0:01 - 0:05
    一開始,我想要先
    說明一下我有什麼資格
  • 0:05 - 0:06
    能在此跟大家談這件事,
  • 0:06 - 0:08
    因為,老實說,
  • 0:08 - 0:12
    各位真的不該聽任何老人
  • 0:12 - 0:14
    對於 COVID-19 的意見。
  • 0:15 - 0:16
    (笑聲)
  • 0:16 - 0:20
    我在全球保健這個領域
    有大約二十年了,
  • 0:20 - 0:25
    我的技術性專長是醫療系統,
  • 0:25 - 0:28
    以及當醫療系統遇到
    重大衝擊時會如何。
  • 0:29 - 0:31
    我也做過全球醫療的新聞記者;
  • 0:31 - 0:35
    為報紙及線上媒體撰寫
  • 0:35 - 0:38
    全球醫療衛生
    及生物安全方面的文章,
  • 0:38 - 0:40
    幾年前我出了一本書,
  • 0:40 - 0:44
    內容是我們所面對的
    重大全球保健威脅。
  • 0:44 - 0:48
    我曾經支援也主導過
    對抗流行病學的行動計畫,
  • 0:48 - 0:52
    包括伊波拉治療機構的評估、
  • 0:52 - 0:56
    結核病在醫療機構內的傳播、
  • 0:56 - 0:59
    禽流感的抗疫準備工作等等。
  • 0:59 - 1:02
    我擁有全球保健的碩士學位。
  • 1:03 - 1:05
    我不是醫生,也不是護理師。
  • 1:05 - 1:09
    我的專長並不是照護病人。
  • 1:09 - 1:13
    而是研究人口和醫療體系,
  • 1:13 - 1:16
    以及當疾病大規模地發生時的狀況。
  • 1:17 - 1:21
    如果我們將全球衛生
    保健的知識來源做評比,
  • 1:21 - 1:24
    用一到十分來評,
  • 1:24 - 1:27
    一分等同於臉書上
    某人的夸夸其談,
  • 1:28 - 1:31
    十分代表世界衛生組織,
  • 1:31 - 1:35
    各位大概可以把我放在
    七分或八分的位置。
  • 1:35 - 1:38
    所以接下來的演講過程,
    各位可以記得這一點。
  • 1:39 - 1:43
    讓我從基本的開始,因為我認為
    在媒體炒作 COVID-19 的情況下
  • 1:43 - 1:46
    基本的資訊很容易被忽略。
  • 1:46 - 1:50
    COVID-19 是一種冠狀病毒,
  • 1:50 - 1:54
    冠狀病毒是一種病毒的子類別,
  • 1:54 - 1:57
    這類病毒有一些獨特的特性。
  • 1:58 - 2:01
    它們的基因物質
    是 RNA 而非 DNA,
  • 2:01 - 2:05
    病毒的表面佈滿了刺突。
  • 2:05 - 2:07
    它們會用那些刺突來侵略細胞。
  • 2:08 - 2:11
    那些刺突就是
    冠狀病毒中的「冠」。
  • 2:12 - 2:16
    COVID-19 是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
  • 2:16 - 2:20
    因為,去年十二月之前,
    我們只聽過六種冠狀病毒。
  • 2:20 - 2:22
    COVID-19 是第七種。
  • 2:22 - 2:25
    因為前所未見,所以我們
    才剛完成它的基因定序。
  • 2:25 - 2:26
    剛完成命名。
  • 2:26 - 2:28
    那就是為什麼稱為新冠狀病毒。
  • 2:28 - 2:32
    如果各位還記得 SARS: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 2:32 - 2:35
    或者 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
  • 2:36 - 2:37
    這些都是冠狀病毒引起的。
  • 2:38 - 2:41
    都屬於呼吸道症候群,
  • 2:41 - 2:44
    因為那正是冠狀病毒的影響——
  • 2:44 - 2:46
    它們侵害你的肺部。
  • 2:46 - 2:48
    你不會嘔吐,也不會眼球流血,
  • 2:48 - 2:51
    更不會內出血。
    因為病毒目標是你的肺部。
  • 2:53 - 2:55
    COVID-19 跟其他呼吸道症候群一樣。
  • 2:55 - 2:59
    引起的症狀都是與呼吸道相關的,
  • 2:59 - 3:02
    從乾咳到發燒,
  • 3:02 - 3:05
    一直到致命的病毒性肺炎。
  • 3:05 - 3:09
    這波疫情如此難以追蹤,
  • 3:09 - 3:12
    有一部分要歸因於這些症狀。
  • 3:12 - 3:15
    許多人得了 COVID-19,
  • 3:15 - 3:17
    但很輕微,
  • 3:17 - 3:21
    他們的症狀輕微到他們
    沒想到去醫院檢查。
  • 3:21 - 3:23
    因此醫療單位沒有紀錄。
  • 3:23 - 3:27
    特別是孩童,如果感染
    COVID-19,也是非常輕微,
  • 3:27 - 3:29
    對於這一點我們應該感到慶幸。
  • 3:32 - 3:34
    冠狀病毒是人畜共同傳染病,
  • 3:34 - 3:37
    也就是說,它們會由
    動物傳染給人類。
  • 3:37 - 3:40
    有些冠狀病毒,如 COVID-19,
  • 3:40 - 3:42
    也會人傳人。
  • 3:43 - 3:46
    人傳人的病毒會傳得更快、更遠,
  • 3:46 - 3:48
    就像 COVID-19 一樣。
  • 3:48 - 3:51
    要擺脫人畜共同傳染病很難,
  • 3:51 - 3:54
    因為病毒能潛藏在動物中。
  • 3:54 - 3:57
    禽流感就是一個例子,
  • 3:57 - 4:02
    我們可以消滅家禽、
    火雞、鴨子的禽流感,
  • 4:02 - 4:07
    但它每年都會復發,
    因為野生鳥類將之帶回。
  • 4:07 - 4:08
    很少聽到禽流感,
  • 4:08 - 4:11
    是因為它不會人傳人,
  • 4:11 - 4:15
    但每年世界各地的家禽
    飼養場都有禽流感爆發。
  • 4:17 - 4:20
    COVID-19 最有可能
    是在中國武漢的
  • 4:20 - 4:23
    野生動物市場中從動物傳到人類。
  • 4:25 - 4:27
    接下來我們談稍微進階一點的。
  • 4:28 - 4:32
    這不會是人類面臨的
    最後一次大型爆發。
  • 4:32 - 4:36
    將來還會有更多爆發,
    更多疾病大流行。
  • 4:36 - 4:39
    不是「也許」,而是「必然」。
  • 4:40 - 4:43
    這是人類與地球之間的互動
  • 4:43 - 4:45
    所造成的結果。
  • 4:45 - 4:48
    人類做出的選擇造成
  • 4:48 - 4:51
    愈來愈多疫情爆發的處境。
  • 4:51 - 4:53
    其中有部分原因和氣候變遷有關,
  • 4:53 - 4:56
    暖化的氣候讓世界更適合
  • 4:56 - 4:58
    病毒和細菌生存。
  • 4:58 - 5:01
    但另一個原因是我們正在朝
  • 5:01 - 5:04
    地球上僅存的野生空間推進。
  • 5:05 - 5:08
    當亞馬遜雨林被一把火燒掉,
  • 5:08 - 5:10
    變身為低成本的畜牧之地,
  • 5:10 - 5:14
    當非洲僅存的叢林被開墾成農場,
  • 5:14 - 5:19
    當中國的野生動物被獵殺到絕種,
  • 5:19 - 5:21
    人類逐漸接觸到
  • 5:21 - 5:25
    許多以前從來沒有
    接觸過的野生動物,
  • 5:25 - 5:28
    而這些動物就帶有新型的疾病:
  • 5:28 - 5:32
    細菌、病毒及我們未能
    準備好面對的東西。
  • 5:33 - 5:34
    特別是蝙蝠,
  • 5:34 - 5:37
    牠們是將病毒傳染給人類的頭號宿主,
  • 5:37 - 5:40
    但,其實不只是蝙蝠而已。
  • 5:41 - 5:45
    只要人類繼續開發下去,
    偏遠地區愈來愈少,
  • 5:45 - 5:48
    流行疾病的爆發就會不斷出現。
  • 5:49 - 5:53
    我們無法用隔離或旅行禁令
    來阻止疾病爆發。
  • 5:54 - 5:56
    那是大家本能的反應:
  • 5:56 - 5:59
    「禁止旅遊。
    大家一起防止疫情爆發。」
  • 6:00 - 6:05
    但事實上要把隔離做好很難。
  • 6:05 - 6:08
    限定旅行也很難。
  • 6:08 - 6:12
    即使是在公共健康上
    投資很多的國家,
  • 6:12 - 6:14
    如美國和南韓,
  • 6:14 - 6:16
    也無法及時實施旅行禁令,
  • 6:16 - 6:19
    來阻止疫情爆發。
  • 6:19 - 6:23
    其中有物流運籌的理由,
    也有醫療方面的考量。
  • 6:23 - 6:25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 COVID-19,
  • 6:26 - 6:30
    被感染的人會有
    一段時間毫無症狀,
  • 6:30 - 6:32
    可長達二十四天。
  • 6:32 - 6:36
    所以這些沒有徵兆的
    病毒帶原者滿街跑。
  • 6:36 - 6:41
    他們沒有被隔離。
    也沒人知道他們需要被隔離。
  • 6:43 - 6:47
    實施隔離和旅行禁令
    也需付出很大的社會成本。
  • 6:48 - 6:50
    人類是社交動物,
  • 6:50 - 6:53
    人類會抗拒被關在一個地方,
  • 6:53 - 6:55
    與他人隔離。
  • 6:55 - 6:58
    在伊波拉爆發時,一宣布隔離政策,
  • 6:58 - 7:01
    馬上就看到了
  • 7:01 - 7:03
    人們開始試圖躲避隔離的現象。
  • 7:03 - 7:07
    一旦獲知嚴格的隔離計畫,
  • 7:07 - 7:09
    很多人就放棄就醫,
  • 7:09 - 7:13
    因為他們害怕醫療體系
    或是他們負擔不起費用,
  • 7:13 - 7:16
    他們更不想與家人朋友分離。
  • 7:16 - 7:18
    政治人物、政府官員,
  • 7:18 - 7:23
    清楚知道一講到疫情爆發
    及案例就可能被隔離時,
  • 7:23 - 7:27
    他們就會隱瞞資訊,避免
    引發人們對隔離措施的恐懼。
  • 7:28 - 7:31
    當然,這些躲避和不誠實
  • 7:31 - 7:35
    正是疫情爆發難以追蹤的原因。
  • 7:37 - 7:41
    我們能夠也應該把隔離
    及旅行限制做得更好,
  • 7:41 - 7:44
    但它們並非唯一,也不是最佳的
  • 7:44 - 7:46
    處理這些情況的選項。
  • 7:47 - 7:51
    要讓疫情緩和下來的長久之計,
  • 7:51 - 7:54
    真正的方法是要建立全球健康體系,
  • 7:55 - 8:00
    支援全世界每個國家的
    核心健康照護功能,
  • 8:00 - 8:02
    這樣,所有的國家,
    包括貧窮的國家,
  • 8:02 - 8:07
    都能在新型感染性疾病出現時
    快速進行確診及治療。
  • 8:08 - 8:13
    中國受到許多批評,被認為
    應該要為 COVID-19 負責。
  • 8:13 - 8:17
    但是,假設 COVID-19
    是發源在查德呢?
  • 8:18 - 8:21
    在那裏,每十萬個人
    才分配到 3.5 名醫生。
  • 8:22 - 8:25
    又或從剛果民主共和國開始呢?
  • 8:25 - 8:29
    他們那邊才剛讓最後一位
    伊波拉病人出院。
  • 8:29 - 8:32
    事實是,我舉的這些國家沒有資源
  • 8:32 - 8:34
    對感染性疾病做出應對——
  • 8:34 - 8:37
    無法提供治療,也不能即時通報
  • 8:37 - 8:39
    好讓世界其他國家得以防範。
  • 8:41 - 8:45
    我曾經主導過獅子山
    伊波拉治療中心的評估,
  • 8:46 - 8:49
    事實是,獅子山當地的醫生
  • 8:49 - 8:52
    在伊波拉危機一爆發時就發現了,
  • 8:52 - 8:55
    本來以為是高危險、
    傳染性的內出血病毒,
  • 8:55 - 8:57
    後來才知道原來是伊波拉病毒。
  • 8:57 - 9:01
    但,即使確認是伊波拉,
    卻沒有資源來因應。
  • 9:02 - 9:04
    他們沒有足夠的醫生,
    也沒有足夠的病床,
  • 9:04 - 9:07
    甚至沒有治療伊波拉的相關資訊,
  • 9:07 - 9:09
    及如何控制疫情。
  • 9:11 - 9:16
    獅子山有 11 個醫生
    因感染伊波拉而死。
  • 9:16 - 9:19
    而在危機開始時,該國
    也總共只有 120 個醫生。
  • 9:20 - 9:21
    對比之下,
  • 9:21 - 9:25
    位在達拉斯的貝勒醫療中心
    就有一千多名醫生。
  • 9:27 - 9:29
    正是這種資源不平等造成傷亡。
  • 9:29 - 9:32
    在疫情爆發初期,
    資源不平等造成窮人先死,
  • 9:32 - 9:35
    接著,疫情往世界各地擴散,
  • 9:35 - 9:36
    全球愈來愈多人死亡。
  • 9:37 - 9:39
    若我們真的想減緩疫情,
  • 9:39 - 9:41
    將影響降到最低,
  • 9:41 - 9:44
    我們就得確保世界上的每個國家
  • 9:44 - 9:47
    都有能力辨視出新疾病、
  • 9:47 - 9:48
    治療,
  • 9:48 - 9:51
    通報,分享資訊。
  • 9:52 - 9:56
    COVID-19 會是健康體系的重擔。
  • 9:57 - 9:59
    COVID-19 也揭露出
  • 9:59 - 10:02
    全球健康供應鏈的真正弱點。
  • 10:02 - 10:07
    零庫存及精實生產系統在
    太平盛世時可以運作得很好,
  • 10:07 - 10:11
    但危機發生時,卻代表沒有多的庫存。
  • 10:11 - 10:14
    任何一間醫院,甚至一個國家,
  • 10:14 - 10:17
    口罩或個人保護裝備不夠了,
  • 10:18 - 10:21
    也不會有堆滿箱子的倉庫可以去拿貨。
  • 10:21 - 10:23
    你得下單跟供應商去買,
  • 10:23 - 10:26
    你得等他們生產,
    得要等他們運送,
  • 10:26 - 10:28
    且通常產地在中國。
  • 10:28 - 10:33
    在需要快速因應的危急時刻
    反而造成延遲。
  • 10:33 - 10:37
    如果早在 COVID-19 爆發前
    大家就做好完善的準備,
  • 10:37 - 10:41
    中國就能在疫情一爆發時立即確認。
  • 10:41 - 10:45
    也能及早準備提供醫療照護
    給受到感染的人,
  • 10:45 - 10:47
    而不用去蓋臨時醫院。
  • 10:47 - 10:50
    中國政府也無須對人民
    隱瞞真實的資訊,
  • 10:50 - 10:55
    造成中國的社群媒體謠言滿天飛。
  • 10:55 - 10:58
    如果早有準備,中國就會
    及早通知全球的政府衛生部門,
  • 10:58 - 11:01
    將相關資訊分享給各國的醫療體系,
  • 11:01 - 11:04
    對病毒的傳播做好準備。
  • 11:04 - 11:07
    各國的健康體系才能儲備
  • 11:07 - 11:09
    接下來所需的保護裝備,
  • 11:09 - 11:13
    訓練醫護人員如何治療和控制感染。
  • 11:13 - 11:15
    如果早有準備,就能制定
    有科學基礎的程序規範,
  • 11:15 - 11:20
    知道如果郵輪發生感染應如何處置。
  • 11:20 - 11:24
    如果能將真確的資訊發送給各地的人,
  • 11:24 - 11:28
    可能就不會造成今天
    一些不當、可悲的仇外事件,
  • 11:28 - 11:33
    例如亞洲臉孔在費城街頭被攻擊。
  • 11:33 - 11:35
    但,就算我們都準備好了,
  • 11:35 - 11:38
    疫情爆發仍舊會發生。
  • 11:39 - 11:43
    人類對地球所做的一切決定
    導致今天無可避免的局面。
  • 11:44 - 11:49
    目前我們對 COVID-19
    所達成的專家共識是:
  • 11:49 - 11:51
    在美國以及全球,
  • 11:51 - 11:54
    狀況會先惡化,之後才會好轉。
  • 11:54 - 11:59
    我們開始看到沒有旅遊史的案例,
  • 11:59 - 12:01
    也就是所謂在社區傳播,
  • 12:01 - 12:04
    我們也看到找不出傳染源的
  • 12:04 - 12:06
    COVID-19 確診病例。
  • 12:07 - 12:09
    這些都是疫情爆發惡化,
  • 12:09 - 12:12
    或者說疫情已經超出掌控的徵兆。
  • 12:14 - 12:17
    現況的確沮喪,卻不意外。
  • 12:18 - 12:19
    全球衛生專家
  • 12:19 - 12:22
    探討新型病毒時,
  • 12:22 - 12:25
    其中的一個假設情況
    正是社區感染。
  • 12:25 - 12:27
    大家都希望將傷亡控制到最小,
  • 12:28 - 12:31
    可是病毒專家在做規劃時,
  • 12:31 - 12:36
    社區感染本來就是專家們預估
    病毒進展的方向。
  • 12:37 - 12:40
    我想用一些個人建議來作總結。
  • 12:41 - 12:42
    勤洗手。
  • 12:42 - 12:45
    多洗手。
  • 12:45 - 12:48
    我知道各位已經很常洗時了,
    因為各位並不令人噁心,
  • 12:48 - 12:50
    但要洗得更勤快。
  • 12:50 - 12:54
    在生活中建立或養成習慣
    讓你想到去洗手。
  • 12:54 - 12:57
    比方說每次進出建築物時就洗個手。
  • 12:57 - 13:01
    每次參加或離開會議時
    也去洗個手。
  • 13:01 - 13:04
    將洗手變成日常活動的基本儀式。
  • 13:04 - 13:06
    消毒你的手機。
  • 13:06 - 13:10
    你經常會沒洗過的、
    骯髒的手去碰手機。
  • 13:10 - 13:13
    我知道你們連上廁所都帶著手機。
  • 13:13 - 13:14
    (笑聲)
  • 13:15 - 13:18
    所以,手機要消毒,並考慮
  • 13:18 - 13:20
    不要太常在公共場所使用手機。
  • 13:20 - 13:23
    TikTok 和 IG 到家再看。
  • 13:25 - 13:26
    不要碰你的臉。
  • 13:27 - 13:28
    不要揉眼睛。
  • 13:29 - 13:30
    不要咬指甲。
  • 13:30 - 13:32
    不要用手背去擦鼻子。
  • 13:32 - 13:34
    沒病時也別這麼做,因為很噁心。
  • 13:34 - 13:36
    (笑聲)
  • 13:36 - 13:38
    不要戴口罩。
  • 13:38 - 13:41
    口罩是給病人
    和醫療照護者戴的。
  • 13:41 - 13:44
    如果你生病了,
    當你咳嗽和打噴嚏時,
  • 13:44 - 13:47
    口罩能有阻隔作用
    保護你身邊的人。
  • 13:48 - 13:49
    如果你是照護者,
  • 13:49 - 13:54
    那麼口罩則是所謂的
    個人保護裝備之一,
  • 13:54 - 13:57
    連同其他你受過使用訓練的裝備,
  • 13:57 - 13:58
    讓你在照護他人時
    也確保自己不被傳染。
  • 13:58 - 14:00
    如果你是健康的一般人,
  • 14:00 - 14:04
    戴口罩只會讓你的臉冒汗。
  • 14:04 - 14:05
    (笑聲)
  • 14:05 - 14:07
    別去店裡搶口罩,
  • 14:07 - 14:10
    留給醫生、護士、生病的人。
  • 14:11 - 14:14
    若你認為你有 COVID-19 的症狀,
  • 14:14 - 14:16
    留在家裡,打電話
    給你的醫生取得建議。
  • 14:17 - 14:19
    如果你被診斷出 COVID-19,
  • 14:19 - 14:22
    記住,它通常很輕微。
  • 14:23 - 14:24
    如果你抽菸,
  • 14:24 - 14:27
    現在是戒菸的最佳時機。
  • 14:28 - 14:29
    我的意思是,
  • 14:29 - 14:32
    隨時都是戒菸的好時機,
  • 14:32 - 14:35
    但,如果你抽菸,同時也
    擔心感染 COVID-19,
  • 14:35 - 14:40
    我保證戒菸絕對是你能做的
    自我保護中最好的措施,
  • 14:40 - 14:43
    讓你不會受到
    COVID-19 的最壞影響。
  • 14:45 - 14:47
    COVID-19 很可怕,
  • 14:47 - 14:52
    此時我們的新聞感覺起來
    盡是可怕的內容。
  • 14:52 - 14:57
    面對這個疫情,多數人
    很容易陷入這些負面的反應:
  • 14:57 - 15:02
    恐慌、仇外、廣場恐懼症、專制主義等
  • 15:02 - 15:04
    一些過度簡化的解釋,
  • 15:04 - 15:07
    讓人誤以為仇恨、憤怒,
    甚至與世隔離
  • 15:07 - 15:10
    是對應疫情的解決方案。
  • 15:10 - 15:11
    但並非如此。
  • 15:11 - 15:13
    這些情緒只是讓我們降低防備。
  • 15:13 - 15:18
    比較實際有效的應對方式,
  • 15:18 - 15:20
    讓我們能因應疫情爆發的選項有:
  • 15:20 - 15:24
    改善境內及世界地方的醫療設施;
  • 15:24 - 15:27
    投資保健基礎設施及疾病監測,
  • 15:27 - 15:29
    這樣新的疫情出現時
    我們能立即掌控;
  • 15:29 - 15:32
    在世界各地建立醫療體系;
  • 15:32 - 15:37
    想辦法強化供應鏈,
    隨時準備面對緊急情況;
  • 15:37 - 15:39
    還有,把教育做得更好,
  • 15:39 - 15:43
    一旦疫情爆發時,我們
    都能理解風險的計算原理,
  • 15:43 - 15:46
    而非盲目的慌張。
  • 15:47 - 15:49
    這一切均須以平等為最高原則,
  • 15:49 - 15:51
    因為,此刻就像許多其他情況一樣,
  • 15:51 - 15:55
    平等原則最終還是對我們自身最有益。
  • 15:56 - 15:58
    非常謝謝各位今天的聆聽,
  • 15:58 - 16:00
    也希望我是第一個提醒各位:
  • 16:00 - 16:03
    離開講廳後記得去洗手。
  • 16:03 - 16:05
    (掌聲)
Title:
COVID-19 疫情背後及如何為下波疫情做準備
Speaker:
艾蘭娜•莎克
Description:

新冠狀病毒起源何處,何以傳播如此之快──下一步應該怎麼做?全球保健專家,同時也是 TED 學術夥伴的艾蘭娜•莎克在演講中分享她對疫情爆發的洞見,談到了 COVID-19 的散播並討論為什麼旅行禁令不會有效。她也強調為了因應下一波的流行病疫情,全世界的醫療系統應該做出哪些改變。她說:「我們必須確保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有辨視新型傳染病及治療的能力。」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6:19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