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跟大家坦白一件事 但首先,我要各位 也对我坦白 如果相对来说,你去年压力不大的 请举手 有吗? 那觉得承受的压力算普通的呢? 有没有倍觉压力的? 看来我们都一样。 不过这不是我要坦白的 我要坦承的是,我 一名健康心理学家 我的职责就是让人们更健康快乐 不过我担心自己这10年来传授的 与压力有关的内容 恐怕弊多于利 这些年我不断跟人说,压力会让人生病 患有从一般感冒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都随之升高 基本上我把压力当作敌人 但我对压力的看法已经变了 而我今天就是要让你们改观的 先来谈让我对压力 另有看法的研究 这研究追踪在美国的3万名成人 历时8年,研究首先问这些人 「去年你感受到了多大压力?」 同时问他们 「你相信压力有碍健康吗?」 之后研究人员以公开的死亡统计 找出参与者中去逝的人 (笑声) 好,先说坏消息 前一年压力颇大的人 死亡的风险增加了43% 但这只适用于 那些相信压力有碍健康的人 (笑声) 承受极大压力的人 若不将此视为有害 死亡的风险就不会升高 事实上,与压力相对较小的 研究参与者相比 这样的人死亡风险反而最低 研究人员花了8年 追踪死亡案例 18.2万 美国人过早离世 原因并不是压力本身 而是认为压力有害的这个想法 (笑) 估计超过2万人符合这情形 若估计正确 「相信压力有害」 就成为美国去年的 第15大死因 致死率更胜皮肤癌 爱滋病和谋杀 (笑声) 你们应能体会为何这研究让我担心害怕了 我一直努力告诉他人 压力有碍健康 因此这研究使我想知道 改变对压力的看法 是否能促进健康? 显然科学对此抱以肯定 改变看待压力的方式 生理上的压力反应亦随之改变 我来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假设你参与一项 意图使你紧张的研究中 就是所谓的「社会压力测试」 你进入实验室后 才知道要发表5分钟的即席演说 这段演说以个人缺点为题 眼前的听众将是一群专业评审 为了确认你确实感到压力 镜头和灯光都会聚焦在你脸上 有点像现在这样! 且评审都经过培训 用令人沮丧的非口语言词给你回应,就像这样 (笑) 就在你已够泄气时 第二场好戏上演了: 数学测验 且你们事前不知道 实验己设定成受测者会被干扰 现在我们一起做做看 很好玩的 至少对我来说昰这样 好,现在你们开始倒数 从996开始,每数一个数减7 要大声地数 越快越好,从996开始 开始! (观众纷纷数箸) 请快ㄧ点! 你们太慢了 停......停......停 那个人算错了 所以我们得重来ㄧ次(笑) 这方面你们不太行,对吧? 现在大家弄清楚是怎么ㄧ回事了 若各位也参与这项研究 可能会有点神经紧张 也许会心跳加速 呼吸急促,甚至满身大大汗 通常我们将这些生理变化 称为焦虑 或代表压力失调的信号 但若将这些现象当成 身体活力充沛的象征 表示已准备好迎接挑战,又会怎样呢? 在哈佛大学所进行的一项研究中 他们正是这样告诉受试者的 在社会压力测试开始前 受试者学着将压力反应当作助力 心跳加速是蓄势待发 呼吸急促也不要紧 这是为了让大脑得到更多氧气 受试者中,那些学会将压力反应 想成有助表现的人 比较不会忧虑紧张 焦虑少了,信心反而倒提升了 但最令我着迷的发现是 受试者生理上压力反应改变的方式 典型的压力反应是 心跳加速 血管收缩成这样 这也是为何长期压力 有时会与心血管疾病有所关连的原因之一 总是如此,对健康不是好事 但在这项研究中,当受试者 把压力反应看作是有帮助的 他们的血管就会像这样放松 他们的心脏仍在强力收缩 但心血管系统的样子比较健康 事实上看起来更像 感到兴奋和鼓起勇气时的样子 要克服人生中的各种压力 这样的生理差异 足已产生 50岁时,因压力导致心脏病发 以及健康活到 90多岁的区别 最新的压力研究结果便是如此 如何看待压力至关重要 所以我身为徤康心理学家的目标也改变了 不再想要帮人摆脱压力 而是让人更善于处理它 刚才我们所做的就是疗程的一小部分 如果你刚才举手表示 去年压力很大 我们可以拯救你 因为 但愿下次 压力使你心跳加快时 你会记得今天的演讲 然后 你会自我盘算 这是我的身体在帮助我准备迎接挑战 当你如此看待压力 身体会信任你的判断 而你的压力反应就更健康了 曾有10年的时间我视压力为恶¶ 为了自我改正 我们接下来再做一趟疗程 我想跟你们谈谈 压力反应中,最受忽视的部份 这部分的概念是 压力让人有社交能力 要了解压力的这部分¶ 我们要先谈一种叫「催产素」(OT)的激素 我知道在激素中 「催产素」掀起许多热潮 甚至有个可爱的小名,叫 「拥抱激素」 因为拥抱时就会产生这种激素 但这只是它的一小部分作用 催产激素是一种神经激素 能微调大脑的社交本能 让人为增进密切关系 所需的努力做好准备 催产素让人渴望 亲友间的肢体接触 强化同理心 甚至让人更愿意对关心的人 伸出援手及给予支持 甚至还有人建议 为了更有同情心和关爱 我们应吸一点这种激素 但关于催产素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它是一种压力激素 由脑下垂体分泌 是压力反应的其中一环 和肾上腺素一样 都是压力下让人心跳加速的反应之一 在压力反应中加入催产素 便会驱使人寻求支持 生理上的压力反应 让人想要找他人倾诉 而不是闷在心里 压力反应确保人会注意 周遭有人陷入挣扎 因此我们能相互扶持 当生活陷入困难,压力反应让你希望 身旁围绕着的都是关心你的人 好的,那了解压力这方面的事实¶ 又怎会让我们更健康呢? 其实催产素不只影响大脑 对身体也有作用 其中一个主要生理功能 就是保护心血管系统 免于压力影响 是天然的抗炎成份 还能帮血管在压力下保持松弛 但我最爱它对心脏的生理效果 心脏有许多催产素的受体 这激素还能促进心脏细胞 从压力导致的损害中恢复再生 这种压力激素可强化心脏 且最棒的是,社交接触 和社会支持 会增强它有益生理健康的好处 所以与人接触时感受到压力 不论是求助或协助他人 这种激素的分泌都会增加 压力反应因此更健康 你能更快地从压力中恢复 我认为这很奥妙 压力反应本身 竟有减压的机制 这机制就是人际关系 最后我想谈另一个研究 听仔细了,这研究也可救人一命 研究追踪约1千名美国境内 34到93岁的成人 研究一开始就问 「你去年有多大压力? 」 接着又问:「目前你花过多少时间 帮助邻居朋友 和邻里中的其他人?」 他们以这之后五年内的公开档案 找出死亡人口 好,先说坏消息 任何引起重大压力的生活经验 像财务困难或家庭危机 会让死亡的风险增加30% 但是,我希望各位正期待有所转圜 并非每个人都这样 那些花时间关心他人的 他们的致命风险完全不受压力影响 关爱造就韧性 我们再次见证 压力对健康的危害 并非无法避免 人的想法和行动 可以转化压力的经验 当人选择将压力反应 当作助力 生理系统也跟着无所畏惧 面对压力,选择人际互动 便能造就韧性 我不一定会希望 生活中有更多压力经验 但这样的科学实证 让我对压力有全新的正面看法 压力让我们跟自己的心沟通 同情心在人际交流中 得到快乐和意义 是的,加速的心跳 为的是努力产生力量和能量 当你如此看待压力 你不只更善于处理压力 还实际作出深刻的宣示 等于在说:你相信自己 能应付生命中的挑战 然后你想起 自己并非单独面对这一切 谢谢! (掌声) 克里斯 安德森: 你说的这一切颇为神奇 我对压力能大幅影响预期寿命这个观念, 感到十分惊讶 但如何将之应用到咨询中呢 像是,有人要对他的生活方式作选择, 例如,在备受压力的工作和舒适安逸的工作之间选择 选哪个重要吗? 就某方面而言,只要相信自己能胜任 选择压力大的工作,是否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凯利 麦格尼格尔:是的,而且有一件事是确定的 也就是,相对于逃避不安 追求意义对健康比较好 因此我会说,最好的选择方式就是 选择那些你认为对人生有意义的事 然后相信自己能应付随之而来的压力 克里斯·安德森 :非常谢谢妳,凯利,这真是太棒了! 凯利:谢谢! (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