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年來,大不列顛人民 一直使用青銅來製作工具和珠寶, 也當作做交易用的貨幣。 但大約在西元前 800 年 開始有了改變: 青銅的價值下跌, 造成社會動盪及經濟危機—— 也就是現今所謂的衰退。 造成衰退的因素是什麼? 這個問題長年來一直都是 經濟學家熱烈辯論的主題, 且是有合理原因的。 衰退可能是單一國家的經濟活動 持續數個月緩和地下降、 可能是持續數年的 長期全球經濟不景氣, 或介於兩者之間。 讓事情更複雜的是, 經濟的健康會受到無數變數的影響, 所以很難精準地點出明確原因。 比較有幫助的做法 是從宏觀開始了解: 當供應和需求之間的平衡被瓦解時, 就會發生衰退。 消費者想購買的商品總量, 與生產者提供的產品和勞務總量, 以及銷售商品勞務的價格這三者間, 如果失衡,就會造成經濟衰退。 供需間的經濟關係 會反映在它的通膨率和利率上。 當商品和勞務變更貴時, 就會發生通貨膨脹。 換言之,貨幣的價值下跌。 但,通貨膨脹不見得是壞事。 事實上,一般認為低通膨率 會鼓勵經濟活動。 但沒有伴隨著高需求的高通膨率 不僅會造成經濟問題, 而且最終還會導致衰退。 至於利率, 它反映出個人和公司借錢的成本。 該利率通常是指在貸款還清前, 借款人向貸款人支付利息 與總貸款金額的年百分比。 低利率表示公司能夠借更多錢, 借來的錢可以投資到更多計畫上。 至於高利率,則會增加 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成本, 減緩經濟的活動。 通膨率和利率的波動 能讓我們深入理解經濟體是否健康, 但,最初造成波動的原因是什麼? 最明顯的原因是衝擊, 像自然災害、戰爭, 以及地緣政治因素。 以地震為例, 可能會摧毀產製重要商品 (如石油)所需的基礎設施。 那會迫使經濟的供應方 用更高的價格銷售 以石油為原物料的產品, 抑制需求且可能引發衰退。 但有些衰退卻發生在 經濟繁榮的時期—— 甚至可能就是因為經濟繁榮才會發生。 有些經濟學家相信, 市場擴展的商業活動 偶爾會達到一種無法維持的程度。 比如,企業和消費者可能會借更多錢, 因為他們假設經濟成長會協助他們 處理借更多錢所帶來的負擔。 但如果經濟的成長沒有期望的那麼快, 他們最後留下的債務可能 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 若要還清債務,他們就得 從其他活動中轉移資金, 減少商業活動。 心理因素也可能會引發衰退。 如果對衰退的恐懼心理 造成大家對投資和花費有所保留, 最後可能會成為自我應驗的預言。 生產者的因應方式 可能會是削減營運成本, 來協助他們平安度過 預期的需求下降。 那會造成惡性循環, 因為成本縮減最終會讓薪水降低, 又導致更低的需求。 甚至設計來預防衰退的政策 也有可能引發衰退。 在艱困時期,政府 和中央銀行可能會印製鈔票、 增加花費、降低中央銀行的利率。 相對的,較小規模的貸款人 也可以降低他們的利率, 有效地讓債務變得 「更便宜」,以推動花費。 但,這些政策並非長久之計, 最終還是得回收紙幣 才能預防過度通貨膨脹。 如果大家太過仰賴便宜的債務 以及政府的刺激, 就可能會造成衰退。 大不列顛的青銅衰退最後能告終, 是因為鐵的使用協助徹底 改革了農業和糧食生產。 現今的市場更複雜多變, 使得衰退議題更難處理。 但每次衰退都會提供新資料, 協助我們更有效地預測 和因應未來的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