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正運勢當頭。 執行長的頭銜、優渥的薪水、 紅利、股票期權、 該有的都有。 一切都循著正軌前進。 直到 2008 年 1 月 7 日星期一 下午三點鐘, 在集團大樓頂樓的會議室, 公司總裁臨時召見我, 本來這也不稀奇,畢竟他是我的老闆。 但是這次會議出其的短。 我被開除了。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 那當下喘不過氣的感覺, 我失魂落魄地離開會議室, 回到家,以胎兒蜷縮的姿勢 在床上躺了三個小時。 我可以鉅細靡遺地 傾訴自己的感受, 及這件事對我的自尊 及財務方面的影響等等, 我現在明白 儘管這件事造成我 有史以來最大的不安, 是這個不安, 讓我脫離了原本井然有序的生活, 可是卻正面地、永遠地 改變了我的生命。 朋友們, 安逸舒適可以摧毀一個人, 不安或不適卻可幫助人成長。 讓我再說一遍: 安逸舒適可以摧毀一個人, 只有不安不適會逼迫人不斷成長。 假如 1 月 8 日有人對我說: 「老哥,其實被解僱是好事, 因為現在你真的要成長了!」 我大概會出手揍人。 但事實是我很快就恢復動力, 展開新的旅程, 差不多兩年後,我與我的新的團隊, 及一個內布拉斯加大學的博士, 我們突然明白, 該怎麼說明和應用這個 不安與成長的理論了。 我們將這概念稱為「成長圈」。 這些成長圈代表著 促進或阻礙成長的各種生活環境, 從你的工作場所到魚缸都包含在內。 大家都知道金魚的大小 取決牠的環境。 儘管魚缸的生活環境非常安全, 不可否認的,同時也是 一個非常侷促的環境。 如果把金魚放在一個 比較健全的環境裡, 像是小池塘,結果可能是 這樣(長成大魚)。 當然也可能被吃掉。 但是朋友,這就是你—— 你的工作、生活和玩樂的環境, 全部都是決定你成長的魚缸。 這成長圈中的第一個 象徵低效、低成長的環境, 我們稱之為停滯圈。 停滯有時代表著 有太多步驟得遵循、 及權限和細節等考量。 這種環境扼殺創造力、 獨立思考和行動力。 如要舉例說明,我們的 聯邦政府正是最佳實例。 對照停滯不前的是混亂、 同樣低成長和低效能。 混亂經常由內外在事件或環境引起。 企業合併、自然災害、 甚或 9/11 之類的恐攻事件 都會造成混亂。 我們無法預測混亂, 也無法控制其成因和結果。 回到成長圈, 緊隨著停滯圈的是 大家最渴望的環境:秩序圈。 秩序就是清楚掌控 自身的行動及所處的環境, 一切都在預料之中。 既然能夠預期,舒適感就隨之而來。 但舒適的秩序也很危險。 因為研究顯示,只要你 持續不斷地做某件事, 以同樣的方式思考某件事, 你終將停止成長。 這適用於所有生物—— 包括我們的狗在內。 如果艾絲本有機會選擇, 她會選每週放六天假, 外加週日兩次,那才舒服。 (笑聲) 然而如果給她太多 限制成長、舒適的秩序 她也就無法成為治療犬, 那樣的話, 溫柔可人的她也沒機會 觸動那麼多人了。 因此,與其讓秩序繼續 限制你的思維和行動, 記住我之前所說的話: 不安的環境促進成長。 好好思考一下這句話的力量: 不安的環境促進成長。 我敢說, 我今天能站在這個舞台上, 完全要歸功於九年前那極度不安、 秩序遭到破壞的那一天—— 當然,我可不是建議 你想辦法被炒魷魚 以便來 TEDTalk 演講。 (笑聲) 當你感覺不安, 那代表你進入了複雜圈。 複雜其實也不過是秩序的變動, 但是秩序一旦變動, 代表結果不再可測, 就是這不可預測讓人不安。 儘管大多時候, 我們對不安的直覺反應 可能是「天哪,不要!」 如果你說服自己去感知那個不安, 就會感受隨之而來的力量, 適時跳出舒適的秩序圈,選擇複雜圈。 我知道尋求不安聽起來很怪, 沒幾個人這樣做, 但我們必須學習及接納它, 因為那是唯一一個 保證永續或倍數成長的環境。 好。 那怎樣才能把促進高成長的 複雜圈概念引進到生活中? 主要有三個方法。 第一個是,當外力把我們推進複雜圈。 我被解僱的當下 脫離了原有的秩序, 進入複雜圈並非出自我的選擇, 然而當下的反應也決定了 之後成長的程度。 我本可一直氣憤,也可以此為藉口; 然而我最後了解,我其實是個爛員工, 相較之下,選擇承擔風險 經營自己的公司則好得多。 第二個方法:由他人幫你進入複雜圈。 通常這是父母、老師、 教練和老闆的角色。 因為如果自己來的話, 最後的結果一定是 有意無意地回到安逸的秩序圈。 最終還是得被推入複雜圈裡, 才能繼續成長。 我的小女兒高中時 花大部分的時間打網球, 她的教練對我們這套 成長圈的理論也很熟悉。 有天我打電話給他, 詢問麥蒂的進度, 我這樣問: 「嘿,李,距離上次 麥蒂被推入複雜圈有多久了?」 李回答: 「比爾,你問得正好。 她昨天進了複雜圈。 她在網球場上哭了。」 「嗯。」 好,我知道女兒有多堅強, 事實上她從來不哭, 所以從這點看起來 她的確深陷複雜圈裡。 但是朋友們,這正是成長的關鍵所在, 因為以前的比爾, 或者說「成長洗禮前的比爾」 應該會想介入, 想知道讓她難過的原因, 然後竭盡所能使她開心。 其實正是幫她從複雜圈跳出來, 重新回到舒適的秩序圈。 可是那樣的話只會扼殺她的成長。 但是,新的「成長後的比爾」 幸災樂禍地看著女兒痛苦。 (笑聲) 教練接下來告訴我 我應該知道的一切。 他說:「比爾,我得告訴你, 與上個月相比,這個月 我花了更多時間 才成功將她推進 更上一層的複雜圈。」 不安痛苦使她成長。 好,但是如果你沒那麼好運 有一個高強度成長的 生活或工作環境,那怎麼辦? 如果你深陷秩序圈, 或者更糟糕的停滯圈,該怎麼辦? 好消息是, 每個人都可以隨時啟動複雜圈。 第三個方法就是: 自己啟動進入複雜圈。 請和我一起回到 1950 年代 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 想像一個年輕的黑人女孩, 就讀於一所全黑人的高中。 她乘坐市公車上下學, 這在那個時代很平常。 1955 年 3 月 2 日放學, 她搭公車回家, 上車後往後排就座, 她坐在公車上黑人區的第一排。 隨著白人陸陸續續上了公車, 最終白人區的位置沒了。 在這種情況下,照當地的法律規定, 她得再往後移, 讓出位子給白人坐。 蒙哥馬利當時的這條規定, 她如果照做,正常來說結果就是: 雖然心裡不痛快,但可以避免衝突。 但年僅 15 歲的克勞黛特·科爾文 (Claudette Colvin) 上個月才在學校讀到黑人歷史, 可以想見她對過去及當下 黑人受到的暴力對待的心情, 因此在這一天,她決定 不理會蒙哥馬利的規定。 由於她拒絕讓出座位, 使得社區、法律 以及整個國家陷入複雜圈。 她比眾所周知不讓座的羅莎·帕克斯 (Rosa Parks) 還早了九個月。 她還只是 15 歲大的女孩 被上銬、被拉下公車、被送入監獄。 科爾文女士才是第一個抗爭 不公法律的人,不是羅莎·帕克斯。 順道一提, 她也是最出名的訴訟原告, 因為該案一路上訴到美國最高法院。 因此, 我舉克勞黛特的例子 不是要強調種族歧視的議題, 儘管那也沒啥不好, 我舉這個例子是因為 它適用於秩序圈中 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及議題。 這個真實的案子是最佳例子, 顯現出所有人、社群和執法單位 處在複雜圈中的不安; 以及一旦有人選擇跳出秩序圈 所產生的連帶反應。 塞倫·瓊斯博士在其近作中 生動流暢地概述了一個觀點。 她說:「在看似不變的秩序之下 隱藏著生命原始的渴望, 生命並非我們以為的理所當然。 文字無法言傳, 只能親身深入,去經歷 生命的原始的荒野, 別無他法。」 因此朋友們, 人生中最可怕的不是丟了工作, 或者孩子淚灑球場, 最最可怕的其實是秩序, 那才是真正的威脅。 至於那些破壞秩序的人, 例如耶穌、伽利略、 克勞黛特·科爾文、艾絲本的教練, 甚至在座的一些人 早已證實—— 現在,想一想—— 我們應該懼怕的不是那些 把事情複雜化的人事物, 而是我們自身能否接受, 甚至擁抱不安不適的意願, 因為那決定的 不只是你個人的成長, 更是整個世界的成長。 感謝各位聽我演講。 (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