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向大家呈現我拍攝的拉科塔人照片。
拉科塔人對於在座的許多人應該不陌生了,
至少也聽說過他們所屬的部落
蘇族。
拉科塔人是眾多被迫離開家園的印第安人。
他們淪為戰俘,被驅趕到集中營裡,
也就是所謂的保留地。
松嶺印地安人保留地,
就是今天攝影集的主題,
它位於南達科他州黑崗
東南方向75英里處。
它的別名是
334 號戰俘集中營。
這裡就是現在拉科塔人的居住地。
如果你們有人聽說過 AIM,
也就是美國印第安人運動,
還是你們有聽過 羅素·敏斯
或是里奧納多‧波地爾
或是奧加拉拉對峙事件,
那麼你肯定知道,在美國,松嶺保留地
就是印第安人問題的發生地。
今天,我被邀來這裡簡單介紹
我和拉科塔人之間的關係,
這我來說難能可貴。
因為,你們如果注意到我的膚色,
就知道我是白人,
這在印第安人保留地是一大禁忌。
今天展示的照片中有形形色色的人,
我有幸成為他們的朋友,他們待我如親人一般。
他們待我如兄長,
在過去的五年裡一次又一次邀我,
儘管如此,在松嶺,
我永遠被視為wasichu,
wasichu是拉科塔語,
意思是非印第安人,
而這個詞還有另一個含義,
意思是搶走上等好肉的人。
這就是我今天的主題 --
搶走上等好肉的人。
這意味著貪婪。
大家四下看看。
我們身處美國西部一所私立學校裡,
坐在紅色絲絨的椅子上,
荷包鼓鼓。
如果我們稍稍自省,
就不難發現,
我們的確搶走了上等好肉。
我們來好好看看這些圖片,
看看我們如何奪走了
本屬於另外一群人的生活。
不僅如此,當看到這些人的臉時,
你知道他們不僅代表了拉科塔人,
還代表了所有印第安土著。
這張紙上,
記錄著我從拉科塔朋友和家人那裡
學到的歷史。
下面是一組大事年表,
記錄了那些被撕毀了的協約
和一些看似戰鬥實為屠殺的事件。
我從1824年講起。
印第安事務管理局
實為美國陸軍部下屬部門
一開始就在對待美國原住民事務上
充滿敵意。
1851年:
第一次《拉勒米堡條約》,
明確劃定了拉科塔人的領土分界線。
根據條約,
分界線以內的土地構成一個主權國家。
如果條約劃定的界限還在,
同時還有法源依據
那麼這才是美國今天的模樣。
十年以後,
由林肯總統親自簽署的《公地放領法》
放任白人殖民者蜂擁闖入原駐民領地。
1863年:
明尼蘇達州發生蘇族的支部桑蒂人起義,
結果38名蘇人被絞死,
這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絞刑。
下令行刑的正是林肯總統,
而就在兩天前,
他剛剛簽署了《解放奴隸宣言》。
1866年,跨大陸鐵路開始動工 --
新時代開始了。
為了優化鐵路路線,
我們抄捷徑直穿拉科塔腹地。
所有條約都被束之高閣。
拉科達酋長紅雲率領的三個部落進行反擊,
他們攻打並屢次戰勝了美國軍隊。
我想再強調一遍。
拉科塔人戰勝了美國軍隊。
1868年: 第二次《拉勒米堡條約》
清清楚楚地承諾保證蘇族的主權地位
並承認神聖的黑崗為拉科塔所有。
政府另外還承諾他們在其領地周圍各州
享有土地和狩獵權。
我們承諾白人一律不許踏入
屬於印第安人的粉河地帶。
這個條約表面上是紅雲酋長
以及蘇人的完美勝利勝。
而實質上,這是美國歷史上
政府唯一一次為了停戰
而完全屈從於敵人的要求。
1869年:
跨大陸鐵路竣工。
成千上萬的獵戶搭著火車來到蘇人的領地,
他們開始成批地捕殺野牛,
使得蘇人賴以生存的生活資料來源瀕臨滅絕。
1871年:
印第安人撥款法案
讓所有印第安人都受到聯邦政府的管轄。
不僅如此,美國軍隊下令
禁止西部的印第安人離開保留地。
從此以後,所有西部印第安人
都成為了戰後囚徒。
另外,1871年,
我們停止制定條約。
條約只會允許印第安部落享有主權,
但我們不能接受。
我們自有對策。
1874年:
喬治‧卡斯特 將軍宣佈在拉科塔地區發現了金礦,
位置就在黑崗。
這一消息引得白人移民者蜂擁
闖入拉科塔領地。
卡斯特向國會提議
儘快解除
與拉科塔人定下的條約。
1875年: 美國撕毀《拉勒米堡條約》,
拉科達戰爭爆發。
1876年:
7月26日
卡斯特將軍率領的第七騎兵
在攻打一個拉科塔村莊時全軍覆沒,
這就是著名的小盤羊戰役。
1877年:
偉大的拉科塔勇士瘋馬酋長
於羅賓遜堡投降。
他之後在關押期間被殺害。
1877年,我們成功地
解除了所有《拉勒米堡條約》。
一項新協議擺在了蘇人各部酋長以及他們副手的面前,
這次運動被稱為“不賣地就餓死”
要麼在協議上簽字,要麼你的部落就等著挨餓。
只有百分之十的成年男子簽了字。
《拉勒米堡條約》
要求一個部落中至少四分之三的人簽字同意
才能出讓土地。
這一條款很顯然已經被忽略不計了。
1887:《道斯法案》。
保留地公有的時代就此終結。
保留地被分割成塊,每塊地為160英畝,
分配給每個印第安人
剩餘的部分則被割走。
印第安部落損失了上百萬英畝土地。
美國人為了實現
就不擇手段
將保留地瓜分待盡。
保留地遭到毀滅性打擊,
變得更容易讓下一代人
進一步瓜分。
那些瓜分剩下的土地
以及許多保留地內的地塊
現在都成了白人農場主的囊中之物。
最肥沃的土地再次落入wasichu手裡
1890年,我認為是幻燈片上
最重要的一個日期。
就在這一年,“傷膝河慘案”發生了。
12月29日,
美國軍隊包圍了蘇人駐紮在傷膝河的營地,
並在那裡屠殺了“大腳”酋長
以及其他300多名戰俘,
他們使用的是一種能夠進行掃射的
新式武器 -
機關槍。
為了這場所謂的戰役,
國會將 20 枚榮譽勳章
授予了第七騎兵團以表彰他們的驍勇善戰。
直到今天,
這是歷史上國會授予最多榮譽勳章的
單次戰役。
這一次對無辜婦女兒童的殘酷屠殺
所獲得的榮譽勳章
多於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朝鮮戰爭、越南戰爭、
伊拉克戰爭或阿富汗戰爭中的任何一次戰役。
“傷膝河慘案”
被認為是印第安戰爭的結束
每一次
去傷膝河公墓,
我看到的
不僅僅是拉科塔人或蘇人的墳墓,
而是所有原住民的墳墓。
印第安聖人黑麋鹿曾說:
「我不知道當時
死了多少人。
每當回首
那座飽經滄桑的高山,
沿著那條蜿蜒的小河
我依然能看見那些婦女兒童,
屍橫遍地,
這和我年輕時親見的場景
一般清晰。
我能看到在那鮮血染紅的泥土中還有另一樣東西也被扼殺了,
最後被暴風雪所埋葬。
一個民族的夢想在那裡湮滅
那曾是個多麼美好的夢想。”
事件發生以後,
美國原住民的歷史進入新的篇章。
“傷膝河慘案” 發生之前,
一切都是可以衡量的。
因為現在美國政府
一邊做出扣動扳機的姿態,
美國政府公開宣佈對原住民權力的立場
他們厭倦了條約。
厭倦了聖山。
厭倦了鬼舞。
他們厭倦了蘇人給他們帶來的種種不便。
於是他們搬出了大炮。
要脅: 「你們還做印第安人是嗎?」
同時作勢開槍。
1900年:
美國原駐民人口跌至歷史最低點:
不足二十五萬人,
遠遠少於 1492 年的
八百萬人。
再將時間拉近一點。
1980年:
美國歷史上耗時最長的官司
在蘇族和美國政府之間展開,
審理的是美國最高法庭。
法院裁決,蘇人重歸保留地時,
同時將七百萬英畝土地
開放給探礦者和自耕農,
違反了第二次《拉勒米堡條約》
的條款。
法院陳述說
黑崗是被非法佔有的,
政府應當連本帶息
向蘇族買下黑崗。
為買下黑崗,
法院只承諾給蘇族
區區一億零六百萬美元。
蘇人集體抗議,拒絕收錢,
他們呐喊,“決不賣黑崗”。
2010年:
今天關於原住民的資料顯示,
傷膝河大屠殺過了一個多世紀之後,
殖民地化,強制搬遷,
違反條約等活動所產生的後遺症
逐漸暴露。
松嶺印第安人保留地的失業率
一直高達百分之八十五甚至百分之九十。
房屋事務管理部門無力建設新的基礎設施,
而現存的設施卻漸漸崩塌。
不少人流離失所,
即使一些人有家,他們也只能勉強在危樓裡,
五個家庭擠在一起生活。
在松嶺,百分之三十九的住房
沒有通電。
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住房
發了黴。
超過百分之九十的人口
生活在國家貧困線以下。
松嶺地區的肺結核患病率
大約比全國平均患病率高八倍。
嬰兒死亡率
為北美洲之首,
比全國平均嬰兒死亡率高出三倍。
子宮頸癌患病率
比全國平均值高五倍。
輟學率高達百分之七十。
教師調動頻繁,
比全國平均值高出八倍。
孩子通常由他們的祖父祖母撫養,
因為他們的父母由於酗酒,
家庭暴力和對子女的冷漠態度,
而無法承擔撫養責任。
年齡在四十歲以上的人群中有百分之五十
患有糖尿病。
男性的壽命平均在
46歲
到48歲,
基本上等於
阿富汗和索馬里亞的情況。
每一次種族屠殺的結局都一樣,
屠殺者
丟下屠刀,說:
「天啊,看看這些人對自己幹了什麼?
他們自相殘殺。
自取滅亡。
我們只能在一邊看著。」
我們就是這樣建立起美利堅合眾國的。
這是命定擴張論
所衍生的後遺症。
雖然監獄看守早已不在了,
在這個戰爭集中營裡,
仍然不停地有新的戰俘誕生。
好肉都被瓜分乾淨了,
剩下的只有骨頭。
很久以前,
一群和我擁有同樣膚色的人,也就是wasichu,
因為覬覦黑崗的土地、
水源、以及金子,
而發動了一系列搶掠行動。
這些行動產生的連鎖效應,
至今未停。
儘管現在我們作為主導的這個社會
與1890年的大屠殺
以及150年前撕毀的條約相隔甚遠,
我仍然要問你們:
對於今天的資料,你們做何感想?
這些印第安人受苦的照片
和我剛才所念的歷史事件
有什麼關聯呢?
你們對這些歷史事件
應付多少責任?
你們是否對這些歷史事件負責?
有人告訴我說我們肯定能做些什麼。
我需要號召大家行動起來,
因為我花了太長時間站在一旁
滿足於作個旁觀者,
能做的只是拍拍照片。
解決的方法似乎遺留在遙遠的過去
我只有使用時間機器
才能找回它。
原住民的痛苦生活
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得到改善的。
人們不能像拖延援助海地,
抗擊愛滋病,或賑濟饑荒那樣
拖延對原住民的幫助。
幫助他們的方法
對於主流社會而言可不簡單,
它不是一張五十美元的支票,
不像教會組織
幫助粉刷被塗鴉的房子,
也不是像一個市郊家庭
把他們不要的舊衣服捐出來那麼簡單。
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
只能無奈地聳聳肩嗎?
美國政府
至今
仍在違反
1851年和1868年的條約。
也就是和拉科塔人簽訂的兩次《拉勒米堡條約》。
我今天想告訴大家,
我的TED心願是:
請你們遵守條約,
歸還黑崗,
印第安人想怎樣利用那些山,你們無權過問。
(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