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城市農夫
我在蒙特婁市區裡種植食物
不管你相不相信,我種在屋頂上
對此,我感到非常驕傲
這件事使我每天早上充滿笑容
不久之前,我告訴我住在黎巴嫩的阿姨
那裡是我的家鄉,我在黎巴嫩長大
在一個自給自足的小村莊
村莊裡的人自己種植食物
現在很難找到這樣的村莊
如果屠夫今天沒殺牛
我們就吃蔬菜
所以我告訴了我的阿姨
我非常興奮並且跟她說
我的工作有多棒
我們如何建造溫室
供給食物給人們,就在市中心裡
她看著我然後說:
「親愛的,我們這輩子都這麼做啊。」
「那在這不是什麼新鮮事。」
我思考著阿姨的話,這的確是事實
城市農業並非創新
只是將舊有的方式改造
那為何我今天
還要在這和大家談城市農業?
為什麼這是很重要的主題呢?
因為我們吃的食物不像我阿姨吃的
當我長大回到黎巴嫩
我們吃的食物不像我以前吃的
我們現在吃的食物,都來自很遠的地方
因為我們住在城市裡
食物歷經1500哩的旅程
才抵達我們的盤裡
食物運送
有如兩歲小孩坐飛機
食物運送是件非常、非常不好的事
實際上,食物被包裝,再包裝
冷藏、銷售,然後再多次轉售
當食物到消費者手裡時
它已經失去營養、味道、口感和香味
事實上,有趣的數據顯示
當我們討論減少資源浪費
工業化農場裡的農夫
正在檢查番茄
一半的番茄都不會到消費者手裡
因為這個原因
品種和種類都經過篩選
就工業化農業來說
品種和種類的篩選
是依番茄結實度和可運輸性
而不是它們的味道
過去你可以從 500 種番茄
選擇你要的種植在溫室裡
然而現在我們吃到的番茄只有 12 種
這 12 種番茄,它們都很結實
產量非常好
而且跟石頭一樣硬
但不需要有同樣的味道
當你仔細觀察工業化農業
會發現工業化農業的過程
並不理想
現今的工業農業
消耗大量的土地
水、能源和資源
打擊我很大的是
當我在研究水耕法時
工業化農業是非常虛幻的
我花非常多的時間
只是為了找農場
但我卻找不到農場
最後我推論出
農場是巨大的黑盒子
我們不只很難找到農場
事實上,我們更難進去農場裡
種植食物的秘密過程很虛幻
五年前,我告訴我自己
要是你能改變種植食物的方式呢?
要是你能以更可靠的方式
種植食物呢?
要是你能建立與消費者的連結
直接接觸消費者呢?
省略整個運送系統,跳過經銷商
跳過批發商、零售商和貨運公司
然後直接接觸消費者呢?
這一切就從小小的夢想開始
我有一大堆夢想
卻只有少數幾個變成計畫
這個夢想難以實行
直到有一群工程師和建築師投入
我稱他們為超級英雄
五年前我們開始動工
我們開始致力於新的農業型態
我們叫它「農業2.0版」
第一步我們先問自己
如果我們想種植食物
如何以更可靠的方式種植?
在食物生產過程中
我們知道會面臨許多挑戰
而且我們必須改變種植方式
用四個條件定義「責任農業」
第一,不使用新土地
我想前位講者很詳細說明
我們將面臨的問題:
人口從 70 億
增加至 90 億,而土地會減少
好消息是,屋頂將會是
種植食物的絕佳空間
有人可能會看著屋頂
覺得它是建築物的內衣
屋頂是被忽略的空間
它會蓄熱
它需要維護
必須定時清理
但沒人喜歡屋頂
因為它們只是內衣
(笑聲)
但這內衣卻是非常肥沃的地方
在我身後這棟特殊的建築物
每年我們收集到
超過五十萬美元的自由能源
這只是來自太陽
更別說我們
從建築物得到一半的熱能
更棒的是在城市裡
二氧化碳濃度增加
這剛好是植物需要的
責任農業提倡不使用新的土地
和有責任感地使用珍貴的水資源
所以我們收集雨水
更重要的是
再循環富含營養的水
同樣地,前位講者解釋過
藍藻與含磷的水
流入湖或河流的嚴重和關係
在這封閉系統內
我們不只以可靠的方式種植
我們還能省下不少錢
責任農業意味著
不使用合成農藥
除草劑、以及殺菌劑
你真的能夠做到
因為早在綠色革命之前
我們已經實行多年
成效很好
我們使用生物防治法和昆蟲
我們在溫室放入益蟲
像是瓢蟲
牠們就會攻擊害蟲
例如蚜蟲或粉蝨
有時候,會看到牠們在交配
(笑聲)
由於某些原因,牠們喜歡溫室
(笑聲)
最後,責任農業指的是
種植優良的食物
選擇品種及種類,取決於食物的味道
營養、香味和口感為主
傳家寶番茄、紫羅勒
白瓜、野生波斯草
有無限的可能
我們溫室裡種的
能填飽你們肚子的
是大家意想不到的食物
但我們在雜貨店看到的
卻只是經過層層運送的商品
2010 年九月,定義「責任農業」後
我們開始動工
我將帶大家瀏覽幾張照片
看看建造的過程
這片空地是我們
技術發展四年的地方
在建造之前的樣子
我們發展出特有的水循環系統
正在申請專利
混合種植農業 使我們能夠
在溫室裡種植不同作物
產量和單一種植時一樣好
我們開發水循環技術
和微氣候管理軟體
整個溫室都靠軟體監控
很快地
我們看看這棟特殊的建築
我們利用現有的屋頂
保留現有的膜結構
我們搭起的結構
都是由鍍鋅鋼材
鋁和玻璃製成
整個過程非常快速
信不信由你
我們花不到三週就完成了
你可以看到
我們利用吊車將材料運到屋頂
這是棟兩層樓的建築
這張照片
是溫室內部一小角
於種植前拍攝
你可以看到我們的能源棚
能儲存能源
是我們另項特點
晚上我們會展開棚子
它能罩住溫室裡的植物
能源棚外的溫度
可能在零下 10 度
但在棚內
溫度是 22 到 23 度
建造完成後
2011 年 2 月 28 日
我們在全世界第一座
商業屋頂溫室
種下第一批作物的種子
(鼓掌)
有件我們引以為傲的事
我記得當天團隊歡欣慶祝
我們開了許多瓶香檳
不是本地產的
(笑聲)
是優良產品
(笑聲)
大概兩個月後
我八歲大的姪女瑪雅
吃了人生第一個固體食物
是我們種的番茄
在蒙特婁市種出來的櫻桃番茄
她很愛我們的番茄
這帶給我很大的快樂
看孩子把蔬果當糖果吃
將近一年後的今天
我們的蔬菜
養活 2000 人
大家吃的都是當天採收的作物
不用再從冰箱拿出來了
在市中心屋頂上收成蔬果
只需一半的能源加熱建築
以及少量的水和營養
為建立與顧客的直接連結
我們分配食物至據點
據點遍及全島,有大學和咖啡店
運送過程效率很高
每天我們的燃料費只需要 15 美金
就能養活 2000 個人
(鼓掌)
讓我們更驚喜的是
看到蒙特婁市的小農場
能和社區結合
早期,當我們在蓋的時候
人們會停下來
問我們能不能參觀農場
有大學、學校
猶太教堂、教會的人
都想參觀農場
非常高興能夠看到...
迄今
有一萬人參觀過溫室
現在,這一萬人
知道食物是從哪來的了
這一萬人也見到了農夫
孩子看到番茄如何生長
嘗到黃瓜該有的味道
對我們而言更大的驚喜是
是非常....
我感到欣喜若狂
另一個重要的時刻是
當我走進據點時
在下午 3 點至 6 點之間
看到 30 到 40 個客人
跑去拿他們的菜籃
然後不慌不忙地交換食譜
電話號碼、蔬菜和聊天交流
現在讓各位看幾張圖片
我想大家都喜歡圖片
不管你信不信,這張土地的照片
是我們溫室所在地
40 年前的樣子
40 年前
在有工業建築物之前
這裡曾經是農場
有農夫耕作,供應大家食物
37 年後
這裡變成工業建築物
不但增加熱島效應
也取代了農場
好消息是
這裡又再一次
變成肥沃的綠地
雇用更多的人
也養活更多更多的人
幫助世界變得更好
想像城市
能供食給城裡的居民
想像由農場連結各社區
想像你認識你的農夫
了解你的食物
我們在盧法 (Lufa) 慶祝第一個週年時
(咯咯笑)
我們慶祝的
不是開始建造
也不是建造完成
是慶祝我們
種下第一批種子的那天
我清楚記得那天
我們的二氧化碳下降
濕度開始上升
就從植物種在溫室裡的那一天開始
這是第一個心跳
是第一個生命的象徵
想像一下充滿生機的城市吧
謝謝(法文)
(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