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是苏珊·宋, 乔治·华盛顿大学 儿童,青少年和家庭精神病医学部门主任。 我也是人道主义保护顾问, 帮助全球和在美国的被迫流离失所的幸存者。 全世界流离失所的人群数量 出现前所未有的激增, 包括难民、寻求庇护者, 非法移民,无人监管的未成年人。 目前,世界各地有超过6500万的人 由于战争、武装冲突或迫害而流离失所。 截至2018年初, 全世界近3100万儿童 由于暴力和冲突而流离失所。 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 百分之一的人 将在不久的未来成为难民。 不幸的是,大多数难民和 被迫流离失所的幸存者 不会得到 他们需要的心理健康护理, 因为服务紧缺, 难以得到高质量护理, 再加之对精神失常病症的歧视。 难民逃离他们的祖国, 因为有充分的理由害怕被迫害, 基于种族,宗教,国籍,政见原因, 或者一个特殊社团的成员身份。 难民通常从海外申请保护, 然后得到允许进入美国。 寻求庇护者也有 充分理由害怕被迫害。 不过他们是从美国境内申请庇护。 难民和其他受各种冲突伤害的人群中, 据报告有15-30%的人患有 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 (PTSD)和抑郁症, 但非难民人群中只有3.5%的人患有PTSD。 精神健康状况不佳的最强有力的预测因素 是酷刑和数次创伤事件的经历。 但是酷刑,与家人分离,神经紧张的申请庇护程序, 还有在东道国孤单隔立以及 处处受冷落, 所有这些都会对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迁移到其它国家后的生存环境, 其中主要是长期被拘留, 移民身份没有保障, 以及难以获得服务和帮助, 工作和教育也受到限制, 这些都会造成心理健康受损。 我提到的还没概括所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 许多冲突叛逃者都在面对着它们:包括 复杂的悲伤情绪,多重创伤,绝望, 孤立,愤怒,不信任感。 他们中许多人经历了非同寻常的磨难, 接受到的却是针对一般情况的回应和服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难民 基本不再显示精神方面的病症。 一小部分人显示了逐渐康复的趋势, 另一小部分人则持续其慢性病状态。 所以,我们需要评估这两者间的区别: 难民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焦虑和明显的精神疾病症状。 我们的评估可以通过关注以下几个因素 不断变化的相互作用来达到: 过去的创伤经历、现在持续的日常压力源, 以及自身带有的主导性心理社会习俗系统。 心理学家可以用针对难民和寻求庇护者的 强调文化性的临床方法来帮助这些人群。 在政策层面,通过庇护评估; 在倡导层面, 通过宣传促进机会平等, 还有给难民等人群提供服务的可持续性; 通过和跨行业的社区成员合作, 如律师,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 从而给难民和被迫流离失所的幸存者 提供一个可以依赖的安全可靠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