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戀是夜空
這種喜愛很複雜
大家看到的是
電腦模擬的哈勃望遠鏡超深空圖像
這是目前為止
我們觀察到的最遙遠的圖像之一
你看見的一切同屬一個星系
這個星系由上十億顆星球組成
距離我們最遠的星系在數以萬億千里外
作為一個天體物理學家
我很幸運地能夠學習
宇宙中最遙遠的一些天體
首先吸引到我注意力的天體
是超重、超活躍的黑洞
黑洞的重量是我們太陽的100億倍
這些星際的黑洞在吞噬物質
與「普通」超重黑洞相比,
這些黑洞吞噬速度要快1000倍有多。
(笑聲)
這兩個特徵
加上其他一些特徵,
讓這些黑洞成為「類星體」
同時,我研究的這些天體
在釋放一些迄今為止剛測到的
能量最強的粒子流
這些狭窄的噴射流束
運動速度達到光速的99.99%
並且運動方向直接朝向地球
這些高速、高度活躍、超質量的黑洞
被稱作「躍變體」或者「熾熱類星體」
躍變體的獨特之處在於:
它們是宇宙中最高效的粒子加速器之一
它們在星系中輸送大到難以置信的能量
這裡是從藝術家的角度看躍變體的概念
物質掉入黑洞時所穿過的「餐碟」
叫「吸積盤」
也就是藍色部分
有一些物質在黑洞周圍被彈射
並在流束中加速到異常的高速
白色部分是流束
雖然躍變體系統非常罕見
但是大自然通過盤面吸入物質
然後通過流束拋出,
這一過程更加常見
我們最終縮小躍變體系統
來展示其與更大星系體的潛在聯繫
除了宇宙中「進出」黑洞的物質
目前天體物理學界熱點話題之一
是那些高能噴射流束的來源
在這圖像裡,我很想知道
這白色光團是在哪裡形成的;
噴射流束與吸積盤之間
有沒有任何的關聯?
我們無法清楚回答這個問題
直到2008年
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射了一個
能夠更好地觀測伽瑪射線的天文望遠鏡
相比於常規的X射線
伽瑪射線擁有的能量高達一百萬倍
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對比
可見光的數據和伽瑪射線的數據
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對比
可見光的數據和伽瑪射線的數據
來更好地定位這些伽瑪射線團
我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時候
這些光團會在黑洞附近形成
比我們的預想的要近很多
當我們能夠更加肯定地定位
那些伽瑪射線形成的位置
我們可以更好地解釋
噴射流束是如何被加速的
並最終發現
宇宙中最迷人的那些天體
形成的動態過程
這一切始於一個愛情故事
並一直都是
這個愛好將我從一個
好奇、仰望星空的小女孩
變成了一個專業的天體物理學家
熱衷于追隨天體發現的足跡
誰知道,追隨宇宙的足跡
會讓我在地球
深深地投身于我的工作中
我們什麼時候會知道
我們最初的愛好
最終會把我們帶到何方
謝謝大家
(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