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VTT 00:36:29.350 --> 00:36:31.050 {\a6}[學術界集體杯葛愛思唯爾的惡質商業操作與版權控制] 00:36:31.066 --> 00:36:32.710 {\a6}[請你的朋友不要透過愛思唯爾發表論文] 00:36:32.711 --> 00:36:33.915 {\a6}[給大家忠告:為何我不再審查或發表愛思唯爾的論文] 00:36:33.916 --> 00:36:35.065 {\a6}[大到不能倒:年收入25.2億的學術出版巨頭愛思唯爾] 00:36:35.065 --> 00:36:36.164 {\a6}[愛思唯爾是服務學術嗎?還是為了公司利潤?] 00:36:36.188 --> 00:36:37.345 {\a6}[愛思唯爾財富之道:開放取用文獻的定址鎖文服務] 00:36:37.346 --> 00:36:38.915 {\a6}[本月最蠢專利:愛思唯爾申請線上投稿系統的專利權] 00:36:38.916 --> 00:36:40.249 {\a6}[又見愛思唯爾牌強力膠] 00:36:40.250 --> 00:36:41.618 {\a6}[學者連署抵制愛思唯爾] 00:36:41.619 --> 00:36:44.702 {\a6}[愛思唯爾不同意學者以開放取用模式發表論文] 00:00:54.486 --> 00:00:59.559 {\a4}Aria Chernik {\a4}杜克大學開源教育、研究及創新中心主任 00:01:47.847 --> 00:01:54.460 {\a4}Jason Steinhauer {\a4}維拉諾瓦大學拉佩吉公益史研究中心主任 00:02:19.464 --> 00:02:26.241 {\a4}Karla Cosgriff {\a4}電化學學會發展部主任 00:02:52.646 --> 00:02:58.445 {\a4}Kamran Naim {\a4}史丹福大學博士候選人 00:03:05.913 --> 00:03:10.389 {\a4}Darius Cuplinskas {\a4}開放社會基金會 資訊專案總監 00:03:10.390 --> 00:03:16.345 {\a4}Nathan Hall {\a4}麥基爾大學教授 推特帳號@AcademicsSay管理員 00:03:48.730 --> 00:03:55.648 {\a4}John R. Adler {\a4}史丹福大學神經外科醫師、教授 醫學期刊Cureus創辦者與總經理 00:04:31.318 --> 00:04:37.902 {\a4}Richard Price {\a4}學術社群平台Academic.edu創辨人 00:05:18.756 --> 00:05:25.034 {\a4}Stuart Shieber {\a4}哈佛大學資訊科學系教授 00:06:00.197 --> 00:06:06.319 {\a4}Heather Joseph {\a4}學術出版與研究資源共享聯盟(SPARC)執行經理 00:06:39.185 --> 00:06:46.487 {\a4}István Rév {\a4}布達佩斯中歐大學教授 00:07:18.101 --> 00:07:25.082 {\a4}Peter Suber {\a4}哈佛大學學術交流辦公室主任 00:07:43.061 --> 00:07:49.188 {\a4}Martin R. Kalfatovic {\a4}美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副館長 00:08:39.725 --> 00:08:46.805 {\a4}Lars Bjørnshauge {\a4}開放取用期刊目錄(DOAJ)董事總經理 00:09:27.472 --> 00:09:33.281 {\a4}Dwight Parker {\a4}福特汽車維吉尼亞州"戰地門市"銷售員 00:10:41.195 --> 00:10:48.255 {\a4}Tom Callaway {\a4}小紅帽公司 大學推廣專員 00:11:15.323 --> 00:11:21.885 {\a4}Cable Green {\a4}創用CC 開放教育主持人 00:11:52.894 --> 00:11:58.324 {\a4}Jake Orlowitz {\a4}維基百科總主持人 00:12:27.347 --> 00:12:33.588 {\a4}Roshan Kumar Karn {\a4}尼泊爾執業醫師 00:13:05.049 --> 00:13:12.562 {\a4}Arturo Sanchez Pineda {\a4}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超環面儀器實驗公開資料管理員 00:13:34.434 --> 00:13:40.035 {\a4}Amy Brand {\a4}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經理 00:13:46.926 --> 00:13:52.555 {\a4}Mark Hahnel {\a4}學術資源共享平台Figshare首席執行長 00:14:15.578 --> 00:14:23.032 {\a4}Rick Anderson {\a4}猶他大學圖書館副館長 00:15:13.623 --> 00:15:20.693 {\a4}John Wilbanks {\a4}"傳奇生物科學研究網路"推廣部門主任 00:16:06.753 --> 00:16:14.701 {\a4}Jeff Spies {\a4}開放科學中心共同創辨人 首席技術主任 00:16:35.568 --> 00:16:41.822 {\a4}Vitek Tracz {\a4}現代生物出版集團創辦人 F1000集團首席執行長 00:17:03.721 --> 00:17:10.465 {\a4}Brian Nosek {\a4}開放科學中心主任 維吉尼亞大學教授 00:17:58.202 --> 00:18:06.106 {\a4}Scott Plutchak {\a4}阿拉巴馬大學數位資訊保存計畫主持人 00:19:02.518 --> 00:19:10.311 {\a4}Rachel Burley {\a4}施普林格·自然副總裁 開放研究策劃人 00:21:25.531 --> 00:21:32.819 {\a4}Stuart Taylor {\a4}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經理 00:22:14.879 --> 00:22:22.791 {\a4}Paul Ginsparg {\a4}康乃爾大學教授 arXiv創始者 00:23:24.797 --> 00:23:31.281 {\a4}Ahmed Ogunlaja {\a4}奈及利亞執業醫師 00:25:33.336 --> 00:25:40.489 {\a4}Leslie Chan {\a4}多倫多大學士嘉堡分校副教授 00:26:15.385 --> 00:26:22.716 {\a4}Sara Rouhi {\a4}替代計量學(Altmetric)行銷發展經理 00:27:10.245 --> 00:27:15.873 {\a4}Andy Nobes {\a4}"促進學術出版可獲性國際組織"專案組長 00:27:58.317 --> 00:28:06.122 {\a4}Helena R. Asamoah-Hassan {\a4}非洲圖書館聯盟執行主席 00:28:21.140 --> 00:28:27.757 {\a4}Kim Barrett {\a4}生理學期刊(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主編 UCSD榮譽教授 00:28:46.403 --> 00:28:53.146 {\a4}David Evans {\a4}全美科學教師協會執行主任 00:30:02.607 --> 00:30:10.470 {\a4}Catriona J. MacCallum {\a4}欣達維出版公司 開放科學主持人 00:30:33.573 --> 00:30:38.526 {\a4}David Prosser {\a4}英國研究圖書館協會執行主任 00:31:25.256 --> 00:31:32.106 {\a4}Paul Peters {\a4}欣達維出版公司首席執行長 00:32:30.135 --> 00:32:37.103 {\a4}Louise Page {\a4}PLOS出版業務專員 00:32:51.781 --> 00:32:59.612 {\a4}Michael W. Carroll {\a4}美國大學 法律學教授 00:33:23.640 --> 00:33:31.604 {\a4}Richard Wilder {\a4}蓋茲基金會 副法務長 00:34:39.737 --> 00:34:47.315 {\a4}Will Schweitzer {\a4}美國科學促進會/自然 出版及行銷部主任 00:34:50.876 --> 00:34:58.115 {\a4}Susan Haigh {\a4}加拿大研究圖書館協會執行經理 00:35:26.398 --> 00:35:34.251 {\a4}Mostafa Azad Kamal {\a4}孟加拉公立大學商學院教授 00:35:46.185 --> 00:35:52.440 {\a4}Stuart Lawson {\a4}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博士候選人 00:36:23.828 --> 00:36:28.892 {\a4}Alison Mudditt {\a4}PLOS首席執行長 00:39:27.362 --> 00:39:34.058 {\a4}Sam Gershman {\a4}哈佛大學助理教授 00:42:06.484 --> 00:42:12.229 {\a4}Nick Shockey {\a4}學術出版與研究資源共享聯盟專案開發經理 00:42:18.801 --> 00:42:26.356 {\a4}Michelle Young {\a4}克拉克森大學副教授 圖書館總館長 00:43:25.350 --> 00:43:30.831 {\a4}Lisa Browar {\a4}Linda Hall圖書館總幹事 00:45:11.510 --> 00:45:18.364 {\a4}Charles Watkinson {\a4}密西根大學出版中心總經理 00:45:33.041 --> 00:45:38.187 {\a6}[各校各自與愛思唯爾簽約,部分學校很可能無法提供任何資訊] 00:45:54.596 --> 00:46:02.551 {\a4}Laura Mullen {\a4}羅格斯大學科學圖書館專員 00:47:57.740 --> 00:48:03.330 {\a4}Vincent Larivière {\a4}加拿大研究聯合會 蒙特婁大學 00:48:46.790 --> 00:48:54.687 {\a4}Johan Rooryck {\a4}萊登大學語言學教授 語言學期刊Glossa主編 00:51:58.306 --> 00:52:05.605 {\a4}Ryan Merkley {\a4}創用CC首席執行長 00:53:36.835 --> 00:53:44.310 {\a4}Nilam Ashra-McGrath {\a4}里茲大學 研究發展組 00:54:21.587 --> 00:54:29.292 {\a4}Chris Bourg {\a4}麻省理工學院圖書館總館長 00:55:01.961 --> 00:55:07.456 {\a4}Alexandra Elbakyan {\a4}Sci-Hub創始者 00:57:06.716 --> 00:57:14.333 {\a4}Amy Buckland {\a4}加拿大貴湖大學 研究與學術發展主持人 00:00:19.150 --> 00:00:21.550 歡迎收聽"事態現況“ 我是Frank Stasio 00:00:22.000 --> 00:00:25.200 成千上萬學術研究由政府資助 00:00:25.200 --> 00:00:29.500 公眾想獲得這些研究結果 卻常被昂貴的付費機制阻擋在外 00:00:29.500 --> 00:00:32.000 某些學術出版公司的銷售利潤 00:00:32.119 --> 00:00:35.020 還超越沃爾瑪(美國最大連鎖超市) 谷歌、蘋果等公司 00:00:35.800 --> 00:00:38.800 學術界正發起運動扭轉現況 00:00:44.550 --> 00:00:46.390 付費巨牆 學術商業體系 00:00:47.490 --> 00:00:50.090 大學的任務是教育大眾 00:00:50.400 --> 00:00:56.900 沒有道理阻止公眾獲取大學生產的知識 00:00:57.000 --> 00:01:02.700 這種機制的存在只為了獲取金錢與權力 00:01:03.200 --> 00:01:07.770 還有少數人的既得利益 這正是我們目前要推倒的高牆 00:01:08.064 --> 00:01:10.748 很多錢? 非常非常多錢! 00:01:11.860 --> 00:01:17.250 這是筆巨大的生意 有數十億美金 00:01:17.970 --> 00:01:22.100 學術出版業一年產值高達25.2億美元 00:01:22.100 --> 00:01:24.170 像這本由愛思唯爾(Elsevier)出版的Biomaterials 00:01:24.170 --> 00:01:29.100 學術機構每年要花10,702美元訂閱數位版 00:01:29.100 --> 00:01:31.850 值得花這麼多錢嗎? 這是一言難盡的問題 00:01:32.430 --> 00:01:37.830 1995年的富比士雜誌預言學術出版業 將成為網際網路興起的頭號受害者 00:01:38.300 --> 00:01:43.290 學術不斷進步 數位傳播有可能導致學術期刊收入減少 00:01:43.720 --> 00:01:46.670 但23年後的今天 這預言沒有成真 00:01:46.950 --> 00:01:49.510 我覺得我們能從歷史學到的唯一教訓 00:01:49.520 --> 00:01:51.830 就是人類真的不擅長預測未來 00:01:51.830 --> 00:01:55.200 但是媒體很愛炒作這種話題 00:01:55.540 --> 00:01:58.900 然後閱聽大眾又很愛看這種報導 00:01:59.900 --> 00:02:00.900 [很抱歉] 00:02:01.100 --> 00:02:03.850 [您沒有獲取這份文件的憑證] 00:02:04.410 --> 00:02:06.700 [請參考網頁下方的付費方案] 00:02:12.300 --> 00:02:17.300 學術出版業每年的投資報酬率(profit margin) 大約是35%到40% 00:02:17.370 --> 00:02:19.310 與其他大型企業一起比較的話 00:02:19.320 --> 00:02:21.440 沃爾瑪的投資報酬率大約是3% 00:02:21.604 --> 00:02:25.024 很多人認為沃爾瑪是間是邪惡的大公司 00:02:25.190 --> 00:02:28.020 但是他們的投資報酬率不到學術出版的十分之一 00:02:28.100 --> 00:02:31.629 光看數字我就可以改口說 00:02:31.629 --> 00:02:36.000 與其他產業的巨頭相比 沃爾瑪其實沒那麼糟糕 00:02:36.000 --> 00:02:40.000 美國銀行的投資報酬率約21% 豐田汽車大約12% 00:02:40.500 --> 00:02:46.500 如果一間公司的投資遠少於消費者的支出 00:02:47.024 --> 00:02:51.024 他們憑什麼擁有如此高的投資報酬率? 00:02:51.248 --> 00:02:56.151 (導演)就你所知有什麼公司每年會有32%~35%的投資報酬率 00:02:56.275 --> 00:03:01.299 老實說我從未聽過哪家公司有這麼大的獲利率 00:03:01.599 --> 00:03:09.683 以一般商業體系的企業規模來說 如此高的投資報酬率代表這是個獨占事業 00:03:09.727 --> 00:03:15.310 即使不在學術界的人不需要讀這麼多學術論文 00:03:15.310 --> 00:03:18.160 也不覺得這些論文有什麼用 每個人還是必須為付費論文買單 00:03:18.160 --> 00:03:22.850 你繳稅給政府 政府補助大學 00:03:22.900 --> 00:03:27.500 大學提供經費給圖書館 支付學術出版商訂閱費 00:03:27.500 --> 00:03:31.760 期刊出版商都會拿走你的錢 00:03:31.760 --> 00:03:35.250 不論你還是我都一樣 每個人都要出錢支持這個機制 00:03:35.250 --> 00:03:37.600 而最大受益者就是學術出版商 00:03:37.810 --> 00:03:40.318 做生意獲利是天經地義 00:03:40.318 --> 00:03:42.642 但是為什麼學術期刊的出版公司 00:03:42.642 --> 00:03:45.922 可以比規模最大的科技公司有更多獲利 00:03:46.560 --> 00:03:50.029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他們不必付生產者任何酬勞 00:03:50.029 --> 00:03:54.045 我想不出有什麼產業 可以完全無視生產者的貢獻 00:03:54.045 --> 00:03:59.310 學術論文的生產者像是論文作者、評審者 大家都是做功德的? 00:03:59.310 --> 00:04:03.620 學術出版業在許多方面的利潤都是首屈一指 00:04:03.620 --> 00:04:08.780 這幾年我持續觀察他們和臉書之類的科技公司 我終於了解一個事實 00:04:08.780 --> 00:04:12.700 只以企業營收來說 學術出版業和軟體巨人同樣成功 00:04:12.700 --> 00:04:15.650 當然 臉書公司的成功無遠弗屆 00:04:15.650 --> 00:04:19.040 過去五到十年幾乎沒有比它更成功的企業 00:04:19.040 --> 00:04:23.130 學術出版太有利可圖 00:04:23.130 --> 00:04:28.110 經營者也不用在乎這個世界如何變化 00:04:28.564 --> 00:04:34.648 有個企業的獲利率比谷歌高35% 其實指向一個更根本的原因 00:04:34.772 --> 00:04:38.772 高獲利純粹是議價優勢造成的 00:04:38.773 --> 00:04:47.100 愛思唯爾有獨家的數位論文平台 賣給大學的內容服務是一整套的 00:04:47.124 --> 00:04:50.124 這跟去超級市場購物不一樣 00:04:50.148 --> 00:04:53.548 買瓶啤酒可以讓你挑三揀四 00:04:53.572 --> 00:04:56.466 圖書館不能對出版公司這樣說 00:04:56.466 --> 00:04:59.676 "你們的論文太貴了 我們明年要訂閱另一家" 00:04:59.676 --> 00:05:01.630 老師學生做研究都需要他們的產品 00:05:01.630 --> 00:05:07.699 而且多數大學都有能力負擔昂貴的服務 00:05:07.723 --> 00:05:10.664 很少有大學會拒絕出版公司的報價 00:05:10.868 --> 00:05:15.480 就算有也只是做做樣子 因為老師學生都要讀最新的論文 00:05:15.504 --> 00:05:18.253 這讓出版公司有恃無恐 00:05:18.440 --> 00:05:20.140 學術出版市場的問題是這樣的 00:05:20.164 --> 00:05:24.018 這種市場體現了所謂的「道德風險」 00:05:24.042 --> 00:05:27.576 這是經濟學名詞 與平常談的道德完全無關 00:05:27.700 --> 00:05:32.900 道德風險是說買進的商品不符合消費者的目的 購買者可能因此承擔的損失 00:05:32.900 --> 00:05:35.950 那麼什麼是傳統出版市場的商品? 00:05:35.950 --> 00:05:38.530 就是取得出版物件的權限 00:05:38.530 --> 00:05:41.484 像我一樣想閱讀論文的人都是消費者 00:05:41.484 --> 00:05:44.960 但是並不是由我自己購買期刊 00:05:44.960 --> 00:05:51.314 而是由哈佛大學圖書館花大錢訂閱上萬種期刊 00:05:51.314 --> 00:05:58.828 所以我對訂閱這些期刊的費用無感 因為不是由我付帳 00:05:59.052 --> 00:06:00.452 的確,必須有人出錢 00:06:00.476 --> 00:06:05.877 學術期刊出版是年收入一百億美元的產業 00:06:05.900 --> 00:06:09.700 這絕對不是能等閒視之的龐大金額 00:06:09.700 --> 00:06:17.588 你會想獲利如此龐大的公司 能不能回饋學術界 00:06:17.588 --> 00:06:21.836 他們會支持更多科學研究嗎? 他們會更支持大學嗎? 00:06:21.836 --> 00:06:26.924 像是聘用更多研究人員、教師 減輕大學的支出等等 00:06:26.924 --> 00:06:34.152 會有人指出這些財務問題 透露出這個與學術界習習相關的商業模式 00:06:34.152 --> 00:06:37.336 想維持與學術界的關係卻不一致的徵兆 00:06:37.740 --> 00:06:48.940 學術發展和出版公司的利潤有何關係 並不是特別被重視的議題 00:06:49.588 --> 00:06:57.588 多人關心的是不斷上漲的大學學費 00:06:57.712 --> 00:06:59.972 當然這也是導致學費上漲的原因之一 00:07:00.136 --> 00:07:03.636 不該只看出版公司利潤太高的問題 00:07:03.760 --> 00:07:09.660 也不能當這只是學術圈內部的事情 00:07:09.684 --> 00:07:13.684 應該將這個現象視為根本的社會問題之一 00:07:13.708 --> 00:07:16.588 如此下去人類社會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00:07:17.132 --> 00:07:20.732 學術期刊價格漲幅已經超過通貨膨脹水準 00:07:21.052 --> 00:07:23.752 也遠超過圖書館預算的成長幅度 00:07:23.760 --> 00:07:26.010 這不是近幾年的事 而是數十年慢慢地變化 00:07:26.010 --> 00:07:28.530 現在已演變成一場災難 00:07:28.530 --> 00:07:31.144 十小時前Anthem學院宣布倒閉關門 00:07:31.148 --> 00:07:34.148 Saint Joseph 學院即將停止招生 00:07:34.182 --> 00:07:37.246 Dowling學院因債務問題突然宣佈倒閉 00:07:37.246 --> 00:07:39.696 無預警關校導致該校教師失業 00:07:39.720 --> 00:07:42.720 連帶數千名學生急著轉學 00:07:42.744 --> 00:07:50.542 絕大多數學者未曾認真了解學術交流的真正代價 00:07:50.542 --> 00:07:54.152 圖書館的預算最能反映這代價有多高 00:07:54.216 --> 00:08:00.640 圖書館經常要向高層爭取經費 支付一系列期刊不斷增加的訂閱費用 00:08:01.064 --> 00:08:03.564 特別是科學、工程技術、醫學領域 00:08:03.588 --> 00:08:10.052 這些領域增加的論文數量最多 出版商不斷提出各種漲價的理由 00:08:10.136 --> 00:08:14.036 期刊價格持續上漲 合法論文越來越難以取得 00:08:14.200 --> 00:08:17.200 付費高牆阻礙研究活動的事層出不窮 00:08:17.524 --> 00:08:19.624 你碰過要付費的論文? 當然 00:08:19.748 --> 00:08:21.988 我經驗無數次了 00:08:22.172 --> 00:08:23.982 我常遇到要求付費的文章 00:08:23.996 --> 00:08:27.296 妳遇過無法下載的論文? 那還用說 00:08:27.320 --> 00:08:28.120 我當然碰過 00:08:28.144 --> 00:08:30.344 數不清了 待會就會碰到吧 00:08:30.368 --> 00:08:32.668 我要是學生的話一定有這種經驗 00:08:33.292 --> 00:08:34.292 我經驗太多次了 00:08:34.916 --> 00:08:37.515 有何感想? 有夠沮喪的 00:08:37.539 --> 00:08:41.530 學生獲得碩士學位畢業之後 00:08:41.530 --> 00:08:44.001 到外面公司上班有時要找最新資料 00:08:44.001 --> 00:08:46.164 但是他們很快會發現 00:08:46.200 --> 00:08:50.740 他們無法輕易取得想參考的研究成果 00:08:50.788 --> 00:08:54.788 因為他們不再是校內人員 00:08:55.795 --> 00:08:57.630 他們跑來找我求助 00:08:57.654 --> 00:09:04.706 我只能跟他們說 圖書館的立場很尷尬 00:09:04.706 --> 00:09:08.836 我們必須封鎖非正式教職員生 00:09:08.860 --> 00:09:12.837 自由取得公家補助的研究成果 00:09:12.884 --> 00:09:17.784 這完全違背圖書館和圖書館員的使命 00:09:17.808 --> 00:09:19.938 這種做法真是讓人無法置信 00:09:19.942 --> 00:09:22.342 能說說你自己的事嗎? 00:09:22.342 --> 00:09:24.326 我叫Dwight Parker 00:09:24.357 --> 00:09:28.917 我正在攻讀教育心理學博士學位 00:09:28.917 --> 00:09:32.180 不過目前正在休學中 00:09:32.204 --> 00:09:33.444 現在是汽車銷售員 00:09:33.444 --> 00:09:36.628 我還在學時 能從學校獲取很多資源 00:09:36.652 --> 00:09:39.652 不過離開學校之後 00:09:39.676 --> 00:09:42.176 你就不能再獲取那些資源 00:09:42.176 --> 00:09:44.400 至少我不能用啦 00:09:44.424 --> 00:09:50.288 許多教育心理學研究都是政府資助的 00:09:50.288 --> 00:09:53.472 研究成果都是民脂民膏 00:09:53.496 --> 00:09:56.396 學術出版商卻反過來要收費 簡直匪夷所思 00:09:56.420 --> 00:09:58.330 匪夷所思呀 沒錯 00:09:58.344 --> 00:10:00.048 更別提那些研究都關係公眾福祉 00:10:00.048 --> 00:10:01.968 像這樣的學術研究成果 00:10:01.992 --> 00:10:04.512 我應該能無條件取得才對 00:10:04.512 --> 00:10:10.616 不必花79.99美金去買 00:10:11.200 --> 00:10:13.000 或是去賣車 00:10:13.824 --> 00:10:15.824 即使有這麼酷的車可賣 00:10:19.380 --> 00:10:23.180 我去艾思唯爾上班的話就買得起這部車 00:10:23.184 --> 00:10:25.464 或者這裡的任何一部 我是想說... 00:10:25.464 --> 00:10:28.828 你們正在採訪的這件事 我只能說... 00:10:29.443 --> 00:10:33.652 有聽過「有錢能使鬼推磨」吧 00:10:33.660 --> 00:10:36.870 這些出版公司賺了錢,操控政府 所有人都擺脫不了 00:10:36.870 --> 00:10:39.890 整個學術界已經集體迷失 老實說,已經迷失很久了 00:10:39.910 --> 00:10:42.810 我太太有肺栓塞 00:10:42.811 --> 00:10:44.211 醫生找不出病因 00:10:44.234 --> 00:10:47.528 目前仍不確定她為何會肺栓塞 00:10:47.528 --> 00:10:52.296 可能有許多原因 所以我開始自己上網找答案 00:10:52.296 --> 00:10:54.521 首先就是上網尋找相關研究資訊 00:10:54.521 --> 00:10:56.957 但馬上遇到好多有關肺栓塞的研究論文都要付費 00:10:58.294 --> 00:11:06.014 而我負擔不了購買一堆可能與我太太情況有關 也許無關的研究論文所有費用 00:11:06.014 --> 00:11:07.878 這些論文也許有關 也或許無關 00:11:07.902 --> 00:11:10.393 因為付費機制沒有足夠資訊讓我分辨 00:11:11.049 --> 00:11:13.826 搞不好其中就有能救我太太的資訊 00:11:14.150 --> 00:11:18.611 學術研究是為了解決人類在這個世界上所遭遇的問題 00:11:18.611 --> 00:11:19.773 像是如何治療疾病 00:11:19.774 --> 00:11:22.674 淨化飲用水 00:11:22.698 --> 00:11:25.598 消除貧窮 00:11:25.622 --> 00:11:31.622 還有完全根除某些疾病等 00:11:31.646 --> 00:11:35.646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必須確保人人都能獲取這些研究資源 00:11:35.670 --> 00:11:39.670 不只是富裕國家 也不只是有博士學位的人 00:11:39.694 --> 00:11:42.494 而是人人都能閱讀這些研究成果 00:11:42.550 --> 00:11:45.550 思考然後貢獻想法 00:11:45.618 --> 00:11:49.018 如果大多數人無法獲取這些研究資源 00:11:49.142 --> 00:11:52.062 成功解決某個大問題的機會就非常低 00:11:52.066 --> 00:11:55.598 學術出版商促進學術交流已經有好幾世紀的歷史 00:11:55.622 --> 00:11:58.288 就這方面來說 他們很重要 00:11:58.414 --> 00:12:03.247 但同時,全球多數人 00:12:03.271 --> 00:12:07.727 無法自由取得最新研究成果 00:12:07.727 --> 00:12:15.562 像是科學、醫學、文化、科技以及環境科學 00:12:15.586 --> 00:12:23.365 我們正面臨想要更了解這世界 卻不能取得有關這世界的最新知識 00:12:23.389 --> 00:12:26.077 就此而言,滿可悲的 00:12:26.434 --> 00:12:31.134 西方大學能提供學校圖書館大筆經費 00:12:31.135 --> 00:12:32.835 也就是說 00:12:32.858 --> 00:12:37.858 這些大學有能力訂購期刊 讓他們的學生能取得論文 00:12:37.882 --> 00:12:41.782 但是開發中國家的大學圖書館就真的很窮 00:12:42.306 --> 00:12:47.630 沒有大學的支持 想做研究得自食其力 00:12:47.654 --> 00:12:50.654 就算是和教師或教授談 00:12:50.678 --> 00:12:53.678 也會聽到他們說 「我們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00:12:53.702 --> 00:12:56.302 你也是一樣」 00:12:56.326 --> 00:13:00.226 我們只能接受現實 也不期望具體的改變 00:13:00.250 --> 00:13:04.250 我專攻的是基礎物理學 00:13:04.274 --> 00:13:06.274 主題是特殊相對論 00:13:06.298 --> 00:13:10.790 這個領域許多論文必須付費才能取得 00:13:10.822 --> 00:13:14.422 老實說我從未付費取得論文 00:13:14.623 --> 00:13:18.646 尤其是委內瑞拉現在的經濟這麼糟 很不幸地 甚至會更糟 00:13:18.670 --> 00:13:20.451 如果我還在那裡唸書 00:13:20.475 --> 00:13:25.494 恐怕還是得拿出信用卡付費購買 00:13:25.518 --> 00:13:28.618 論文難以取得的現實 催生了一股運動 00:13:28.642 --> 00:13:31.142 這就是「開放取用」 00:13:33.266 --> 00:13:39.470 簡單的說 「開放取用」就是自由且無負擔地獲取資訊 00:13:39.990 --> 00:13:43.090 直接了當的說 就是資訊的民主化 00:13:43.114 --> 00:13:46.114 目的是消除資訊落差並促進平等 00:13:46.138 --> 00:13:49.528 全世界的學者如果都能取用所有研究資訊 00:13:49.528 --> 00:13:52.462 就有機會做出比目前最頂尖的成果更好的事物 00:13:52.886 --> 00:13:56.087 搞不好這一代最聰明的人 00:13:56.087 --> 00:13:59.309 是住在像中非共和國這種無法取得任何資訊的地方 00:13:59.734 --> 00:14:04.734 像這樣的人如何在目前研究的基礎上 讓人類知識再往前邁進? 00:14:04.758 --> 00:14:07.758 我認為這是為何要推動「開放取用」的根本原因 00:14:07.782 --> 00:14:11.866 讓任何想要知道最新知識的人 00:14:11.866 --> 00:14:14.826 能獲取資訊並推動知識進步 00:14:15.430 --> 00:14:20.030 我肯定開放取用推動者的熱情 00:14:21.354 --> 00:14:23.103 我更關切的是 00:14:23.455 --> 00:14:26.455 熱衷推動開放取用的人士 00:14:26.478 --> 00:14:30.278 沒有謹慎評估開放取用所需付出的代價 00:14:30.302 --> 00:14:31.902 是不是和帶來的好處一樣多 00:14:31.926 --> 00:14:36.026 我也關切如果開放取用運動變成一種信仰 00:14:36.050 --> 00:14:38.050 或者不可抵觸的價值觀 00:14:38.074 --> 00:14:44.174 像是何時何地都要愛護的價值 00:14:44.198 --> 00:14:50.998 如果我們不能甚至不願意用批判性思考的角度 00:14:51.022 --> 00:14:54.822 去嚴格檢視開放取用的優劣 00:14:54.846 --> 00:15:01.452 那就會像他們批判的付費機制一樣 並不是以理性與科學的方式推動開放取用機制 00:15:01.476 --> 00:15:03.476 而是用宗教情懷推動 00:15:03.794 --> 00:15:08.794 我個人有宗教信仰 也沒有要反對宗教 00:15:08.818 --> 00:15:12.418 只是這不能跟科學混為一談 00:15:12.942 --> 00:15:16.708 我能了解對開放取用的支持 類似一種信仰 00:15:16.732 --> 00:15:18.732 尤其你是站在付費機制的對立面 00:15:18.890 --> 00:15:21.750 許多運動的行動者都有信念是吧 00:15:21.814 --> 00:15:28.814 而且生醫領域的文獻要求開放聲量最大 00:15:28.838 --> 00:15:33.238 特別是無法取得文獻的病患家人 00:15:33.262 --> 00:15:39.896 你應該聽出這些弦外之音有宗教式的期許和見證 00:15:40.010 --> 00:15:46.010 期許與見證具有說服力 是推動運動的力量 00:15:46.134 --> 00:15:53.193 我們可以用啟發式的無趣對話談論這件事 我也可以給你講個打動人心的故事 00:15:53.193 --> 00:15:55.023 那一種比較有感染力? 00:15:55.090 --> 00:15:57.316 任何運動都要能與各種立場對話 00:15:57.340 --> 00:16:01.344 運動規模必須大過任何組織 動員起來才有氣勢,對吧? 00:16:01.368 --> 00:16:05.870 群眾運動都是這樣運作 製造出一種無可抵擋的印象 00:16:06.192 --> 00:16:09.192 我支持開放取用的理由是因為 00:16:09.300 --> 00:16:11.300 這樣做能增進研究效率 00:16:12.606 --> 00:16:16.150 我想要看到整體的研究效率提升 00:16:16.150 --> 00:16:19.790 反過來說付費機制能達成目標的話 我也會支持 00:16:19.790 --> 00:16:23.664 研究效率提昇也會提升品質 00:16:23.688 --> 00:16:28.768 提升包容性、多樣化、以及創新能量 00:16:28.782 --> 00:16:34.012 有更多人可以參與是好處 00:16:34.036 --> 00:16:35.436 科學界能解決更大的問題 00:16:35.436 --> 00:16:37.360 我是個百分之百的開放取用實踐者 00:16:37.384 --> 00:16:41.384 生命科學界開始呼籲開放取用時我就全身投入了 00:16:41.408 --> 00:16:51.098 我們希望開放取用不只是帶來文獻使用模式的大變革 00:16:51.122 --> 00:16:57.256 因為有需要的人幾乎無法取得研究論文是很不可思議的事 00:16:57.580 --> 00:17:01.300 幾年前我曾訪問塞爾維亞的貝爾格勒大學 00:17:01.304 --> 00:17:04.304 演講前我和幾位研究生 00:17:04.428 --> 00:17:06.528 在一間研討室裡 00:17:06.529 --> 00:17:11.252 一起聊聊他們正在做的論文研究 00:17:11.276 --> 00:17:15.576 幾乎每個人都跟我說正在研究「內隱認知」 00:17:15.598 --> 00:17:20.400 我很驚訝有這麼多學生投入如此特殊的研究領域 00:17:20.424 --> 00:17:26.448 於是我問"為什麼你們都在做這個題目? 這個領域在這裡這麼熱門?" 00:17:26.472 --> 00:17:31.572 他們立刻回答"我們能取得這個領域的論文“ 00:17:31.596 --> 00:17:33.396 我再問"什麼意思?" 00:17:33.420 --> 00:17:37.420 "因為在你這個領域的傑出研究 00:17:37.444 --> 00:17:41.144 都會將論文放上網 00:17:41.168 --> 00:17:43.168 我們因此可以得知最新的研究發展 00:17:43.192 --> 00:17:47.172 但是其他領域的論文就無法取得" 00:17:47.216 --> 00:17:49.316 我實在太震驚了 00:17:49.340 --> 00:17:54.140 他們以能取得什麼文獻決定研究題目 00:17:56.340 --> 00:17:59.640 我還是圖書館長時 00:17:59.864 --> 00:18:05.864 因為經費有限 必須大幅削減訂閱期刊數量 00:18:06.364 --> 00:18:10.664 許多圖書館也是面臨這種情況 00:18:10.888 --> 00:18:15.788 我們辦了好幾次焦點團體 了解師生們的想法 00:18:15.812 --> 00:18:24.812 有位年輕的醫學博士生當面告訴我 00:18:24.836 --> 00:18:28.636 他和指導教授談過論文主題 教授告訴他 00:18:28.960 --> 00:18:33.260 “這些領域很有趣 要多找幾篇論文來讀” 00:18:33.384 --> 00:18:40.984 他說 但我發現我能閱讀的範圍 00:18:41.000 --> 00:18:45.000 只限於圖書館能訂閱的期刊文獻 00:18:45.400 --> 00:18:55.400 圖書館能提供的期刊限制了我的論文方向 00:18:55.424 --> 00:19:01.224 因為我不再能取得你們決定停止訂閱的期刊” 00:19:01.448 --> 00:19:05.849 有許多困難的題目並不是由 00:19:05.872 --> 00:19:08.772 一位或一群研究者獨自解決的 00:19:08.796 --> 00:19:13.056 我們知道跨領域的研究與合作 00:19:13.056 --> 00:19:15.920 能加速找到解答的過程 00:19:15.944 --> 00:19:21.944 這些要被的問題牽涉不同專業 00:19:21.968 --> 00:19:25.968 像是潔淨水源、食安、全球暖化、公共衛生 00:19:25.992 --> 00:19:28.992 都有許多問題要克服 00:19:29.016 --> 00:19:34.950 我們當然要盡力推動各種合作 化為真實的研究結果 00:19:35.364 --> 00:19:42.664 世界各地都有高明的醫學知識與技術精湛的專家 00:19:42.688 --> 00:19:44.688 只是這些人事物不常被看見 00:19:45.412 --> 00:19:51.312 像我有位朋友是史丹福的小兒心臟外科醫師 00:19:51.336 --> 00:19:55.536 跟我提過他在印度的親身經歷 00:19:55.560 --> 00:20:01.392 他參觀的機構收治十倍於他在美國的病患人數 00:20:01.416 --> 00:20:06.108 而那個機構的病人可獲得和史丹福醫院 幾乎一樣好的醫治 00:20:06.132 --> 00:20:09.652 並且所需成本卻只有史丹佛的5%-10% 00:20:09.656 --> 00:20:13.456 我認為這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 00:20:14.180 --> 00:20:21.167 在西方世界的我們很想了解印度醫學界的成就 00:20:21.191 --> 00:20:26.128 如同印度同業們也想了解我們的先進技術 00:20:26.152 --> 00:20:31.976 為了推動學術前進 開放學術是無庸置疑的 00:20:32.000 --> 00:20:36.000 也許會有人好奇為何現在不是開放的 00:20:36.024 --> 00:20:41.124 不過因為正視當下的問題 歷史才能不斷向前 00:20:41.548 --> 00:20:45.748 今天的學術期刊系統創立於17世紀中葉 00:20:45.772 --> 00:20:48.772 寫作論文都沒有報酬 00:20:48.796 --> 00:20:51.196 寫論文帶來的是影響力而非財富 00:20:51.220 --> 00:20:56.120 為了深入了解研究論文的生產過程 我們來到第一本學術期刊的誔生地 00:20:56.444 --> 00:20:58.444 倫敦皇家學會 00:20:58.520 --> 00:21:01.920 我是Stuart Taylor 皇家學會現任出版經理 00:21:01.692 --> 00:21:04.492 皇家學會隸屬大英國家科學研究院 00:21:04.516 --> 00:21:09.316 是由1660年代的前輩科學家們創立 00:21:09.340 --> 00:21:11.340 創始成員有Robert Hook(虎克定律、細胞命名者)和 Christopher Wren(著名建築師) 00:21:11.364 --> 00:21:14.864 1665年 這幅畫像裡的Henry Oldenburg 00:21:14.888 --> 00:21:18.888 出任學會秘書時創辦全球第一本學術期刊 00:21:18.912 --> 00:21:19.912 “哲學通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00:21:20.136 --> 00:21:27.560 這是首次有正式記載早期科學家 的科學成就與發現 00:21:27.584 --> 00:21:30.784 這本期刊建立奠定了學術期刊 00:21:30.808 --> 00:21:32.808 基本經營模式 00:21:33.732 --> 00:21:39.232 這本期刊體現四個原則 學術知識的收藏、編目、傳播與驗證 00:21:39.856 --> 00:21:44.856 具體做法是每篇論文登錄作者姓名及發表日期 00:21:44.880 --> 00:21:50.880 發表之前進行同行審查 向所有科學家傳播最新資訊 00:21:50.904 --> 00:21:52.904 還有保存文獻給後代學者 00:21:53.528 --> 00:21:57.528 網際網路剛開始發展的時候 學者們就利用網路分享論文 00:21:57.552 --> 00:22:01.052 那時大約是1990年代早期 00:22:01.176 --> 00:22:04.276 學術界就認真推動開放取用 00:22:04.376 --> 00:22:08.376 學者不只利用網路傳播研究成果 00:22:08.500 --> 00:22:12.100 也增加每個人取得最新知識的機會 00:22:12.124 --> 00:22:14.124 現在聽起來好像是我起的頭 00:22:14.425 --> 00:22:17.525 那個時候並不是只有我想這麼做 00:22:17.548 --> 00:22:22.448 我想只要你有一些不錯的點子 00:22:22.472 --> 00:22:24.225 或者做出了一些突破 00:22:24.249 --> 00:22:29.159 你想你的成果也許能帶來啟發 00:22:29.183 --> 00:22:36.128 或著想突顯你辛苦的成果 00:22:36.220 --> 00:22:40.820 但絕不是想只有自己有取得這些資訊的特權 00:22:40.844 --> 00:22:47.844 所以我在1991年的想法是 讓每個人可以同時取得等量等值的資訊 00:22:47.868 --> 00:22:52.468 讓研究者之間的競爭更均衡 00:22:52.492 --> 00:22:55.292 而不是去弭平獲取資訊的差異 00:22:55.516 --> 00:23:00.216 醫學領域的論文有百分之四十發表在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00:23:00.240 --> 00:23:04.064 這本可說是今天最有影響力的醫學期刊 00:23:04.088 --> 00:23:10.288 然而其中百分之四十的論文作者來自 波士頓地區方圓150英哩 00:23:10.312 --> 00:23:13.312 而且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編輯部就在波士頓 00:23:13.536 --> 00:23:15.336 學術出版完全是內行人在玩的 00:23:16.476 --> 00:23:21.560 內行人相對容易發表與閱讀這類期刊 00:23:21.584 --> 00:23:24.175 服務的機構經費也較充裕 00:23:24.280 --> 00:23:30.800 現在的學術系統造成了許多相對弱勢的學者 00:23:31.432 --> 00:23:36.388 今天病患能獲得最佳治療 00:23:36.388 --> 00:23:40.525 是醫師得益於可獲得的最新照護資訊 00:23:40.580 --> 00:23:42.780 雖然已經有證實治療效果的研究 00:23:43.004 --> 00:23:48.804 可笑的是 有時候我們卻無法取得1975年出版的論文 00:23:48.828 --> 00:23:52.828 全都被付費機制阻擋 實在沒有道理 00:23:52.852 --> 00:23:55.952 學術期刊從1665年發展至今 00:23:56.176 --> 00:24:01.132 今天全球各地資訊隨手可得 各種專業領域都有學術期刊 00:24:01.186 --> 00:24:03.705 為學者們帶來無數好處 00:24:04.324 --> 00:24:08.324 許多學者希望作品能發表在傳統期刊 00:24:08.348 --> 00:24:14.855 特別是聲望高、影響力高、品質好的重量級傳統期刊 00:24:14.855 --> 00:24:19.396 他們認為有興趣的讀者會看這些期刊 這其實是錯誤的 00:24:19.420 --> 00:24:23.120 這些期刊只會出現在有經費訂購的機構裡 00:24:23.144 --> 00:24:25.644 所屬人員才有機會閱讀他們的論文 00:24:25.668 --> 00:24:33.642 就算這些期刊銷售量較高 或者是所有圖書館公認必訂的項目 00:24:33.642 --> 00:24:36.178 還是有些圖書館無法負擔訂閱費用 00:24:36.216 --> 00:24:39.716 許多圖書館因為缺乏經費 必須長期取消 00:24:39.740 --> 00:24:40.940 訂閱某些重要期刊 00:24:40.964 --> 00:24:44.464 有廣大讀者的研究者能獲得許多好處 00:24:44.488 --> 00:24:49.088 因為讀者越多代表研究者的影響力越大 00:24:49.112 --> 00:24:54.615 學者不能只依賴個人的成果或引用自己的論文 來提昇影響力 00:24:54.615 --> 00:24:56.859 除非有人知道你的研究成果 00:24:56.860 --> 00:24:59.460 多數學者為了提昇影響力而寫論文 00:24:59.684 --> 00:25:02.684 學術研究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找尋問題的解答 00:25:02.908 --> 00:25:08.779 和其他人分享 從研究的現象所得到的洞見 00:25:08.779 --> 00:25:11.079 然後獲得同儕的回應 00:25:11.079 --> 00:25:14.538 像是"怎麼是這樣?怎麼是那樣?你確定嗎?" 00:25:14.538 --> 00:25:16.980 或者像“太好了,讓我用別的方法試試看” 00:25:17.004 --> 00:25:21.904 學術社群的存在是為了溝通 要達成溝通的唯一方法 00:25:21.928 --> 00:25:26.728 就是了解彼此說了什麼 還有這些說法的依據 00:25:26.752 --> 00:25:32.152 所以開放是學術社群運作的基本條件 00:25:32.776 --> 00:25:35.576 關於開放取用最常被提的迷思是 00:25:35.800 --> 00:25:38.500 開放了就沒有同儕評審 沒人把關學術品質了等等 00:25:38.524 --> 00:25:40.524 就我們所知 00:25:40.525 --> 00:25:44.078 學者公開發表作品 馬上就會有人注意到 00:25:44.078 --> 00:25:49.186 只要你敢亂搞研究成果 馬上就會被抓包 00:25:49.210 --> 00:25:55.596 若是你的論文少了某些重要證據 有人會指出來 00:25:55.620 --> 00:26:00.620 如果你的論述不夠清楚 或者沒有引用某個重要文獻 00:26:00.644 --> 00:26:02.289 會有人告訴你 00:26:02.289 --> 00:26:03.809 所以做為學者 00:26:04.168 --> 00:26:08.768 你能從他人的見解與批評得到正面回饋 00:26:08.792 --> 00:26:13.792 你的研究品質會提昇 而不會因此下降 00:26:14.416 --> 00:26:16.716 不是特定領域的專業人士 不清楚這行專家的最新動態 00:26:16.740 --> 00:26:19.940 對於領域之內的重要研究發展 當然也沒有概念 00:26:20.364 --> 00:26:23.664 然而有些特定領域的資訊若不公開 後果的嚴重性會影響每個人 00:26:23.688 --> 00:26:24.888 就拿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來說 00:26:24.912 --> 00:26:28.912 2017年起他們的官網移除氣候變遷報告 00:26:28.936 --> 00:26:32.836 沒有這些資訊的影響是很真實具體的 00:26:32.860 --> 00:26:36.860 因為有自由取得的資訊 我們才能知道氣候變遷造成什麼問題 00:26:36.884 --> 00:26:40.184 公開資訊不一定能讓現況變好 付費限制也不會讓現況變差 00:26:40.208 --> 00:26:45.208 我認為各領域的專業人士 都會面對要不要公開的爭議 00:26:45.832 --> 00:26:50.139 在推廣運動剛起步 最早開辦的開放取用期刊 00:26:50.139 --> 00:26:55.879 常被批評這類期刊出版的論文品質不佳 00:26:55.880 --> 00:26:58.880 那時候這樣的批評很多 但是現在已經不一樣 00:26:59.404 --> 00:27:00.804 對於學術研究 00:27:00.828 --> 00:27:05.928 開放取用一點都不會降低同行評審水準 00:27:05.952 --> 00:27:09.552 而是讓這個系統更加完善 00:27:09.576 --> 00:27:16.500 許多國家的發表獎勵制度,特別是發展中國家 反映出英美學術界的現實狀況 00:27:16.524 --> 00:27:22.624 最近INASP向英美學者做了一份調查 00:27:22.648 --> 00:27:25.648 了解他們對開放取用的意見 許多人表示 00:27:25.672 --> 00:27:27.672 “開放取用是學術界需要的措施 00:27:27.696 --> 00:27:31.696 全世界都能取得我的研究成果是很棒的” 00:27:31.720 --> 00:27:37.720 但是問同一群學者選擇期刊的條件 00:27:37.744 --> 00:27:41.744 特別是發表研究成果的期刊 首選都是有高影響係數的期刊 00:27:41.768 --> 00:27:45.568 最後才會考慮期刊有沒有提供開放取用 00:27:45.592 --> 00:27:49.692 雖然多數人贊同開放取用 00:27:49.716 --> 00:27:55.516 面對獎勵制度等等現實條件 多數人最後才會考慮開放取用 00:27:55.640 --> 00:27:57.440 因為大家都要力爭上游 00:27:57.464 --> 00:28:01.164 推動開放取用已經過一段時間了 00:28:03.088 --> 00:28:06.988 但是進展不如我所預期地快 00:28:08.284 --> 00:28:14.362 我擔心即使再過五年 00:28:14.362 --> 00:28:17.237 情況還是會像現在一樣 00:28:17.636 --> 00:28:24.560 是什麼原因 讓學術期刊的改變如此牛步 00:28:25.360 --> 00:28:27.360 你應該說他們很能適應 00:28:30.917 --> 00:28:34.484 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是停滯不前 00:28:34.508 --> 00:28:38.308 因為學術圈是全世界最保守的社群 00:28:38.332 --> 00:28:41.332 學者們確實在專業領域會有所創新 00:28:41.356 --> 00:28:45.556 但是學術體系的結構變化總是緩慢的 00:28:45.980 --> 00:28:47.980 學術界是非常非常保守的 00:28:48.904 --> 00:28:55.012 任何顯著改變這個體系運作的事情都不會馬上發生 00:28:55.012 --> 00:28:59.852 就像今天成為終生職教授的途徑與150年前一模一樣 00:29:00.476 --> 00:29:04.476 研究者在評估生涯機會時總是非常謹慎 00:29:04.500 --> 00:29:06.600 像是職位昇遷 獲得補助 00:29:06.624 --> 00:29:11.224 這些都與發表論文的成績有關 00:29:12.548 --> 00:29:19.248 這種需求形成一種像是牢籠的限制 00:29:19.272 --> 00:29:23.272 除了在有助職涯發展的期刊發表論文 00:29:23.296 --> 00:29:25.796 在其他管道發表研究 00:29:25.820 --> 00:29:28.020 對學術生涯發展並沒有太大幫助 00:29:28.044 --> 00:29:30.144 推動開放取用的最大障礙其實是 00:29:30.268 --> 00:29:35.468 每個機構現行的人員業績評估制度與昇遷架構 00:29:35.692 --> 00:29:39.692 這些制度服膺主流觀點 00:29:39.716 --> 00:29:45.740 就是學者要儘可能地在排名前端的期刊發表論文 才能證明有好的研究能力 00:29:45.764 --> 00:29:51.264 這些期刊裡的論文也許不會有人引用 甚至泛人問津 00:29:51.288 --> 00:29:56.388 但是期刊影響係數常被當成研究品質的替代指標 00:29:56.412 --> 00:30:01.612 其實學術界裡每個人都知道這只是自欺欺人的數字遊戲 00:30:01.936 --> 00:30:05.970 期刊影響係數(IF)其實是統計一本期刊的論文 00:30:06.160 --> 00:30:12.183 兩年之內被其他期刊論文引用的平均次數 00:30:12.184 --> 00:30:16.854 IF是一種很粗糙的統計尺度 00:30:16.878 --> 00:30:21.944 某種程度上已經在學術評價系統中根深蒂固 00:30:21.944 --> 00:30:25.831 成為全世界評估研究人員的通用公式 00:30:25.832 --> 00:30:31.032 用IF做評價就像在一條販賣各式各樣手提包的大街 00:30:31.056 --> 00:30:33.056 只挑最高檔的名牌手提包 00:30:33.280 --> 00:30:38.081 IF已經嚴重扭曲整個學術圈的交流方式 00:30:38.550 --> 00:30:43.350 即使是IF的創造者Eugene Garfield 也說IF不該被用來評價個人研究表現 00:30:43.428 --> 00:30:46.328 你一定會納悶 這到底有什麼問題 00:30:46.452 --> 00:30:49.352 IF只是披上科學的外衣 00:30:49.356 --> 00:30:51.356 雖然數字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 00:30:51.500 --> 00:30:59.000 了解IF計算的方式及代表的意義 就知道用IF其實是種偽科學 00:30:59.024 --> 00:31:01.824 幾年前皇家學會就簽署了 00:31:01.848 --> 00:31:05.248 舊金山科研評估宣言(簡稱DORA) 00:31:05.272 --> 00:31:11.272 這項宣言呼籲研究機構與補助單位 不要使用IF 00:31:11.296 --> 00:31:13.796 評估研究者的表現 00:31:13.820 --> 00:31:18.320 多重視同行評審的意見 評估實際的工作內容 00:31:18.344 --> 00:31:20.344 而非只依賴量化指標 00:31:20.368 --> 00:31:23.868 特別是公認有缺陷的指標 00:31:24.592 --> 00:31:29.824 解決之道就是不要只根據發表論文的期刊 00:31:29.824 --> 00:31:31.339 評估學者的成就 00:31:31.340 --> 00:31:35.683 只要能根據研究本身評估學術價值 00:31:35.683 --> 00:31:37.387 而非其作品的發表管道 00:31:37.388 --> 00:31:42.188 我認為研究者會開始根據期刊能提供的服務 00:31:42.512 --> 00:31:46.512 像是方不方便取得,出版費用是否低廉 來決定發表管道 00:31:46.600 --> 00:31:53.000 有些以高拒稿率的期刊 經常拒絕刊登研究品質很好或足以發表的文章 00:31:53.160 --> 00:31:56.060 是因為研究沒有非常顯著的進展 00:31:56.084 --> 00:32:02.084 或者無法像探討疾病或幹細胞的論文 有成為新聞頭條的吸引力 00:32:02.108 --> 00:32:04.508 論文被拒絕後通常只能投到別的期刊 00:32:04.532 --> 00:32:07.532 然後進行另一輪同行評審 00:32:07.556 --> 00:32:10.056 發表一篇論文有可能經過好幾輪評審 00:32:10.380 --> 00:32:17.780 PLOS ONE的創辦理念就是要終結這樣的論文評審輪迴 00:32:17.904 --> 00:32:25.704 傳統機制不但浪費研究者、評審者、編輯三方的時間 00:32:25.728 --> 00:32:28.928 長久下來造成學術界與社會成本的虛耗 00:32:29.252 --> 00:32:36.752 投稿頂級期刊相當花時間並且很可能會被拒絕 00:32:36.776 --> 00:32:38.576 然後要再投另一個期刊 00:32:38.600 --> 00:32:43.400 等於將研究成果困在無止盡的輪迴中 00:32:43.524 --> 00:32:48.798 很有意思的是 補助機關每年資助研究數百萬甚至數億元 00:32:48.798 --> 00:32:51.072 目的之一是研究成果能公諸於世 00:32:51.196 --> 00:32:53.396 公開研究成果有很多方法 00:32:53.397 --> 00:32:55.497 很多人主張增加可公開取得的論文 00:32:55.520 --> 00:32:59.120 最早的方案現在被稱為“綠色開放取用” 00:32:59.144 --> 00:33:03.944 就是研究者自行公開論文手稿 並且放棄使用同意權 00:33:03.968 --> 00:33:07.668 蓋茲基金會看了便說 “這種做法只是半吊子” 00:33:07.692 --> 00:33:11.692 我們絕不做半套 要就一路開放到底 00:33:11.716 --> 00:33:15.716 我讚賞他們不搞折衷方案 00:33:15.740 --> 00:33:19.840 他們有遠見也有足夠的資源 00:33:20.064 --> 00:33:22.064 一開始就一步到位 00:33:22.988 --> 00:33:28.412 從基金會的立場 我們對受補助者的期望是 00:33:28.536 --> 00:33:34.737 “我們要資助你,希望你做的科學與技術研究 00:33:34.737 --> 00:33:38.684 能帶來你想要的成果 只是你要遵守我們的規則 00:33:38.708 --> 00:33:42.708 其中之一是要求受補助者要確保 00:33:42.732 --> 00:33:46.332 研究成果能被完整公開取用 00:33:46.356 --> 00:33:55.078 如此能確保我們投資的經費有實質效益 00:33:55.079 --> 00:33:59.804 最新的科研發展成果帶來公共效益 00:33:59.828 --> 00:34:02.597 同時也期望看到連帶效益 00:34:02.597 --> 00:34:09.375 像是補助案的成果能讓更多研究者廣泛運用 00:34:09.376 --> 00:34:13.376 奠定更好的研究發展基礎 00:34:13.400 --> 00:34:15.600 加速後續研究的進展 00:34:16.224 --> 00:34:20.123 對於愛思唯爾您有什麼看法? 00:34:20.848 --> 00:34:23.547 我的天啊 00:34:27.172 --> 00:34:32.871 對於非洲的學者來說 愛思唯爾真的很討厭 00:34:33.196 --> 00:34:36.496 他們的訂購費用太貴了 00:34:36.820 --> 00:34:38.820 但他們一毛都不肯降 00:34:39.344 --> 00:34:45.344 我個人認為 愛思唯爾對於出版界 00:34:45.467 --> 00:34:48.196 對出版界有很多貢獻 00:34:48.292 --> 00:34:50.292 對於愛思唯爾您有什麼看法? 00:34:50.616 --> 00:34:55.616 就獲利規模來看 00:34:55.617 --> 00:34:58.417 我覺得他們讓人很不爽 00:34:58.440 --> 00:35:02.440 他們的做法很難得到大學的支持 00:35:02.464 --> 00:35:03.664 因為收入都來自公共經費 00:35:03.688 --> 00:35:07.688 愛思唯爾的授權模式已經多年演變 00:35:07.712 --> 00:35:12.912 如果我們觀察他們過去十多年的商業操作 00:35:12.936 --> 00:35:18.560 我認為他們做了很多變革 讓研究者發表論文越來越容易 00:35:18.686 --> 00:35:25.386 他們肯定改進了學術發表流程 00:35:25.708 --> 00:35:28.236 不論研究發表於何時何地 00:35:28.236 --> 00:35:32.932 這些出版商必定從研究單位賺到一筆 但是研究單位都受到公共經費支持 00:35:33.956 --> 00:35:36.956 說到底是所有人資助研究發表 但是成果都被鎖起來 00:35:36.980 --> 00:35:39.680 我不認為期刊出版公司是壞蛋 00:35:39.704 --> 00:35:42.704 他們支持許多創新研究 00:35:42.728 --> 00:35:45.528 還有跨領域的計畫 00:35:45.952 --> 00:35:48.652 有好幾個原因可以說明 00:35:48.700 --> 00:35:51.700 為何這麼多人只看愛思唯爾的缺點 00:35:52.276 --> 00:35:54.876 看看他們公開在網路上的年度報告 00:35:54.900 --> 00:35:57.700 都說公司利潤還有股息年年成長 00:35:57.900 --> 00:36:01.300 前一年賺了好幾億英磅之類的消息 00:36:01.348 --> 00:36:07.948 總括來說,出版業有善待研究者嗎? 00:36:07.972 --> 00:36:15.067 我們是否有效的催生重要的學術觀點想法 00:36:15.067 --> 00:36:22.007 且讓世人知道 還有向學者們傳播並回饋學術圈嗎? 00:36:22.007 --> 00:36:23.543 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00:36:23.544 --> 00:36:26.944 我個人認為愛思唯爾 00:36:27.450 --> 00:36:29.550 確實有很多糟糕的地方 00:36:29.568 --> 00:36:31.552 但有些地方是值得讚許的 00:36:31.552 --> 00:36:37.053 我也肯定他們推出的許多創新作為 是值得出版界同業學習的 00:36:37.053 --> 00:36:38.839 我記得剛到加洲大學出版社上班時 00:36:38.840 --> 00:36:41.663 我已經在商業出版社工作20年 00:36:41.664 --> 00:36:43.716 才轉到非營利的大學出版社 00:36:43.720 --> 00:36:46.177 那時的資深主管以為 00:36:46.177 --> 00:36:49.388 我會不會把愛思唯爾那一套帶進來 00:36:50.712 --> 00:36:56.012 後來我當然沒有這麼做 不過我真的認為 00:36:56.036 --> 00:37:00.036 非營利的出版業者其實可以從出版業巨頭 00:37:00.060 --> 00:37:02.060 學習很多事情 00:37:02.084 --> 00:37:06.084 我曾在愛思唯爾工作一年 所以我要先做個免責聲明 00:37:06.108 --> 00:37:10.108 我也在非營利的專業學會工作15年 00:37:10.132 --> 00:37:13.132 我在兩邊都負責期刊出版 00:37:14.056 --> 00:37:16.785 對我而言 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環境 00:37:16.785 --> 00:37:22.080 我對商業出版的看法受到我在專業學會的工作經驗影響 00:37:22.104 --> 00:37:26.104 我曾服務於美國天文學會 這個學會的宗旨是 00:37:26.128 --> 00:37:31.452 讓科學家以自已期望的方式 發表和傳播學術著作 00:37:31.476 --> 00:37:36.476 我去商業出版公司工作時 00:37:36.500 --> 00:37:41.000 剛開始我覺得出版社的工作都一樣 後來才知道不是那麼一回事 00:37:41.024 --> 00:37:44.524 我在愛思唯爾的工作是管理一組設定好獲利基準的期刊 00:37:44.548 --> 00:37:48.348 我完全不喜歡這種作法 這違背我的價值觀念 00:37:48.372 --> 00:37:50.872 所以我又回到非營利出版社 00:37:50.896 --> 00:37:55.991 我不認為商業出版社的做法是不好的 00:37:56.015 --> 00:38:02.633 只是公司必須賺錢才能跟股東分紅 00:38:02.633 --> 00:38:04.643 他們並不是任務導向的組織 00:38:04.644 --> 00:38:07.244 這沒什麼不對 畢竟是商業公司 00:38:07.368 --> 00:38:13.068 我的問題是21世紀的今天 科學家有這麼多方便的工具和技術交流成果 00:38:13.092 --> 00:38:16.192 商業出版的做法是幫忙還是傷害? 00:38:16.216 --> 00:38:19.216 我希望他們可以縮小營運規模 00:38:19.240 --> 00:38:21.240 或許能多些幫助而非傷害學術 00:38:21.564 --> 00:38:25.164 每個人都有權利批評愛思唯爾的做法 00:38:25.188 --> 00:38:27.588 同樣也有權利批評PLOS 00:38:27.612 --> 00:38:31.612 任何出版或使用模式都會被批評 00:38:31.636 --> 00:38:37.936 我盡量不根據目標判斷所有批評的合法性 00:38:37.960 --> 00:38:41.960 我只在意這些批評內容的合法性 00:38:44.184 --> 00:38:46.884 很好 我只想確定真的有人提出這種說法 00:38:48.108 --> 00:38:51.608 我要談談愛思唯爾是間什麼樣的公司 00:38:52.532 --> 00:38:57.832 針對這家公司的負評不完全是因為他們賺太多錢 00:38:57.856 --> 00:39:00.856 這家公司的存在就是為了賺錢 00:39:00.880 --> 00:39:05.080 為了賺錢 他們經常採取妨礙學術合作的行動 00:39:05.104 --> 00:39:09.104 例如他們向academia.edu發出下架通知的事件 00:39:09.128 --> 00:39:12.328 因為有學者上傳有他們版權的數位論文 00:39:12.352 --> 00:39:14.252 要求學者移除這些論文 00:39:14.276 --> 00:39:18.715 2015年他們也控告Sci-Hub侵權 00:39:18.715 --> 00:39:24.700 這兩個網站確實不合法 但是學術圈根本沒人在乎 00:39:24.724 --> 00:39:26.324 談合法與否的根本不切實際 00:39:26.648 --> 00:39:28.748 我得知愛思唯爾發出下架通知時 00:39:28.849 --> 00:39:31.849 並不是直接收到愛思唯爾發出的信函 00:39:31.900 --> 00:39:35.000 因為通知是寄到普林斯頓大學 00:39:35.096 --> 00:39:43.496 那份通知提到兩位普林斯頓的學者上傳論文到academia.edu 00:39:43.520 --> 00:39:52.044 現在的普林斯頓大學網站可以找到 數百篇由愛思唯爾出版的論文 00:39:52.068 --> 00:39:57.968 他們為何只針對那幾篇論文和那兩位學者呢? 00:39:58.792 --> 00:40:02.592 內情我不清楚 但我懷疑愛思唯爾想測試輿論風向 00:40:02.616 --> 00:40:07.715 愛思唯爾當然有辦法用網路爬蟲找出由他們出版的數位論文 00:40:07.739 --> 00:40:14.064 然後向所有違反版權協議的人發出下架通知 但他們沒有這麼做 00:40:14.088 --> 00:40:17.088 只抓兩個人開刀不過是挑軟柿子吃 00:40:17.112 --> 00:40:19.975 他們大概不想引起眾怒 00:40:19.975 --> 00:40:23.599 造成所有學者全面抵制 這樣一來就失去免費的生產勞動力 00:40:23.660 --> 00:40:31.048 還好事情發生之後 我很感謝普林斯頓大學提出抗議 00:40:31.048 --> 00:40:34.084 最後讓愛思唯爾撤知難而退 00:40:34.108 --> 00:40:39.408 我想他們從這次事件學到了一些教訓 00:40:39.432 --> 00:40:43.932 和整個學術界對抗會有什麼下場 00:40:44.356 --> 00:40:48.181 愛思唯爾這家公司的思考模式 00:40:48.205 --> 00:40:55.690 和多數學者想像的樣子完全不一樣的 00:40:55.904 --> 00:40:59.904 我們曾向英國所有大學寄送資訊自由行動宣言 00:40:59.928 --> 00:41:07.128 因此得知2016年愛思唯爾從英國所有大學賺到4千2百萬英磅 00:41:07.952 --> 00:41:11.152 其次的Wiley賺到1千9百萬英磅 00:41:11.176 --> 00:41:14.976 學術出版年度總營收的一半由愛思唯爾等五家 00:41:15.000 --> 00:41:19.500 大型出版集團瓜分 其餘才是其他小公司的全部獲利 00:41:20.024 --> 00:41:27.224 愛思唯爾也是大型遊說團體 在歐盟和華府都有人為他們關說 00:41:27.248 --> 00:41:30.248 他們聘僱許多專業說客 00:41:30.272 --> 00:41:34.572 經常和世界各國政府高層會面 00:41:34.596 --> 00:41:37.096 說服各國執行有利公司的政策 00:41:37.320 --> 00:41:41.820 依然有不少出版社經營者認為 00:41:41.844 --> 00:41:49.244 出版社需要花大錢投資 要花錢做行銷 00:41:49.368 --> 00:41:55.268 要聘用編修人員、公關人員、總編輯等員工 00:41:55.792 --> 00:41:59.292 許多學術機構的經費無法負擔高額訂費 00:41:59.316 --> 00:42:04.940 只能訂購被揀選過的期刊套組 而不是自選特定主題的期刊 00:42:05.864 --> 00:42:09.735 每個機構和出版商談判時 00:42:09.735 --> 00:42:17.912 都會希望用最划算價格 獲得最多期刊的檢索權限 00:42:18.336 --> 00:42:21.670 其實期刊套組是眾多圖書館與出版商共同議價的產物 00:42:21.760 --> 00:42:26.661 因為這樣比較省錢 這就像訂購有線電視頻道一樣 00:42:26.684 --> 00:42:30.384 訂購一次可以看好幾個頻道 但是使用者不一定喜歡所有節目 00:42:30.408 --> 00:42:33.508 如果你只想訂閱幾本期刊而已 00:42:33.532 --> 00:42:36.532 價格會是套組的好幾倍 沒有人付得起 00:42:36.556 --> 00:42:42.780 為了維持低價 圖書館沒太多彈性選擇要訂閱那些期刊 00:42:42.804 --> 00:42:46.804 反而出版商可以不用告知 直接取消部分期刊的檢索權限 00:42:46.828 --> 00:42:53.547 要是出版商決定不再提供某些期刊的最新內容 00:42:53.547 --> 00:42:55.375 他們能馬上撤銷檢索權限 00:42:55.376 --> 00:42:57.976 圖書館不能因此取消合約 00:42:58.000 --> 00:43:01.300 但讀者從此不能檢索被撤下的期刊 圖書館完全沒有控制權 00:43:01.324 --> 00:43:07.324 儘管許多圖書館的讀者檢索文獻資料庫就像收看有線電視 00:43:07.510 --> 00:43:10.648 我們依然發現一間與眾不同的圖書館 00:43:11.625 --> 00:43:18.372 我們必須找出對學術社群有價值的理由 00:43:18.396 --> 00:43:21.396 即使無法負擔不斷漲價的電子期刊 00:43:21.420 --> 00:43:26.544 我們能不能用其他方式為學者著作增加價值 00:43:27.244 --> 00:43:30.759 最後我們決定只保存期刊紙本 00:43:30.770 --> 00:43:33.468 印出來的論文沒人能撤銷 00:43:33.492 --> 00:43:35.492 沒錯,沒人能撤銷 00:43:35.516 --> 00:43:40.416 就算是停電了 讀者還是可以拿著手電筒找論文 00:43:41.040 --> 00:43:45.840 任何人都能使用本館資源 不需要登入或必須是研究機構人員 00:43:45.864 --> 00:43:50.764 我們對公眾開放 即使我們是私人圖書館,我們的宗旨一直是服務大眾 00:43:51.199 --> 00:43:53.588 沒有登入帳號 任何人都可以在這裡檢索論文 00:43:53.712 --> 00:43:57.712 處在今日世界 我們自然會覺得紙本論文很快就會消失無蹤 00:43:57.736 --> 00:44:03.136 也許我們面對的許多問題是從與出版商協商訂閱電子期刊開始 00:44:05.242 --> 00:44:08.573 這可以比喻成一種有保密協議的有線電視市場 00:44:08.573 --> 00:44:14.900 你無法得知和你訂同一組頻道的鄰居 是不是花一樣的錢 00:44:14.924 --> 00:44:17.224 “你家的HBO一個月多少錢?” “這我不能告訴你” 00:44:17.248 --> 00:44:23.048 “因為我簽了保密條款” 這就是每間大學和圖書館的現況 00:44:23.072 --> 00:44:27.572 商業出版社能事先精算所謂的“消費者剩餘” (譯註:指購買者的支付意願減去購買者的實際支付量) 00:44:27.596 --> 00:44:33.920 他們不必根據整個市場的總體收入或利潤 來決定最有利的價格 00:44:33.944 --> 00:44:37.944 他們可以和每家研究機構議價 00:44:38.800 --> 00:44:41.800 這種策略很厲害 像是你想付費治病 00:44:41.824 --> 00:44:47.624 醫生可以根據你的財務狀況 向你提議“如果你想要做這樣的治療” 00:44:47.648 --> 00:44:51.648 “你有能力花一百萬,推薦你這套五十萬元的療程” 00:44:51.972 --> 00:44:54.572 反之,如果你不是很有錢 00:44:54.596 --> 00:44:57.396 就推薦你少一點的方案 但他們仍然有賺 00:44:57.420 --> 00:45:01.420 我認為今天的學術出版市場運作就像這樣子 00:45:01.444 --> 00:45:04.844 出版商可以評估產品賦值 機構的財務狀況 00:45:04.868 --> 00:45:07.868 客戶過去數十年的訂閱狀況 00:45:07.892 --> 00:45:10.792 然後提出他們認為機構能負擔的價格 00:45:11.116 --> 00:45:13.716 圖書館其實有很多選擇 00:45:13.717 --> 00:45:15.817 館方不必接受所有條款 00:45:15.840 --> 00:45:20.040 像本校密西根公立大學的公共圖書館 00:45:20.064 --> 00:45:23.664 已聲明與任何人或機構的交易要公開透明 00:45:23.788 --> 00:45:26.588 而且本校是十大學術聯盟(Big Ten Academic Alliance)的一員 00:45:26.612 --> 00:45:29.812 結盟大學的校務資訊都要公開揭露 00:45:30.336 --> 00:45:33.523 為此我寄信探詢十大聯盟各校的財務透明度 00:45:33.523 --> 00:45:36.461 很不幸的,不是所有學校能完整揭露 00:45:38.360 --> 00:45:42.552 我很同情抱怨愛思唯爾條款的圖書館員 00:45:42.584 --> 00:45:45.799 但我能給他們的建議只有“取消吧” 00:45:45.799 --> 00:45:47.607 沒有一間取消訂閱 00:45:47.608 --> 00:45:50.708 “我們不能取消呀” 圖書館可以取消,只是這一來就要做出選擇 00:45:50.732 --> 00:45:53.632 最後沒有一間敢取消 讓出版商予取予求 00:45:54.456 --> 00:45:55.756 我想是這樣的 00:45:55.757 --> 00:45:57.257 這與談判過程有關 00:45:57.580 --> 00:46:02.581 長期以來圖書館要擴充館藏都要與出版商交易 00:46:02.604 --> 00:46:04.644 而且伴隨各式各樣的問題 00:46:04.644 --> 00:46:08.468 總之,這些都是與出版商往來的一部分 00:46:08.528 --> 00:46:11.128 我沒有感覺到這種過程有什麼變化 00:46:11.152 --> 00:46:14.252 那麼羅格斯大學能公開說明付了多少訂閱費嗎? 00:46:14.376 --> 00:46:18.176 -不行 無可奉告 -因為被合約條款綁住嗎? 00:46:18.200 --> 00:46:20.333 我的意思是這就是我們與出版商往來的方式 00:46:20.357 --> 00:46:24.113 我對於這些方式沒有任何意見 00:46:24.113 --> 00:46:27.600 我們和出版商一直都是按照這些慣例往來 00:46:27.600 --> 00:46:29.071 不是像你從其他地方聽到的 00:46:29.072 --> 00:46:33.294 我不清楚我可以跟什麼做比較 00:46:33.294 --> 00:46:38.896 不過這樣的交易模式很有效 我認為現在的模式在短時間內不會有什麼變化 00:46:39.720 --> 00:46:43.620 我能理解一間圖書館必須維持競爭優勢 00:46:43.644 --> 00:46:50.568 收藏的期刊種類越多 代表圖書館的經費充裕 00:46:50.792 --> 00:46:54.792 學術機構的圖書館更要突顯差異性 00:46:54.816 --> 00:46:58.195 必須展現機構追求的價值 00:46:58.319 --> 00:46:59.489 但這只是一種選擇 00:46:59.490 --> 00:47:02.114 館方不一定要簽完整的保密條款 00:47:02.164 --> 00:47:08.078 短期來看這樣做也許有競爭優勢 00:47:08.078 --> 00:47:11.768 長期來看其實沒有什麼好處 00:47:11.812 --> 00:47:13.757 保密不但降低了價格透明度 00:47:13.757 --> 00:47:19.075 還可能因此增加更多的長期支出 00:47:19.075 --> 00:47:22.960 聽起來是不尋常的秘密交易對吧? 任何細節都是交易機密 00:47:22.984 --> 00:47:27.884 像是買方是誰?付了多少錢?兩造有什麼約定等等 要求這些內容保密都有其目的 00:47:28.208 --> 00:47:30.948 如此可以避免圖書館和出版社集體議價 00:47:30.948 --> 00:47:35.732 這些事情已經造成學術出版市場無法達成公平交易 00:47:36.256 --> 00:47:39.256 有些人認為現在的學術出版社 00:47:39.480 --> 00:47:43.780 已經賺這麼多錢 是該做些改變 00:47:43.904 --> 00:47:50.904 我們不需要更多經費 而是需要改變目前的期刊出版運作模式 00:47:50.928 --> 00:47:57.193 有越來越多期刊發現擺脫商業出版模式的門路 00:47:57.294 --> 00:48:00.865 2015年Lingua和Glossa這兩本期刊的事情就是這樣 00:48:00.865 --> 00:48:05.606 當年那群語言學者受夠了愛思唯爾 所以Lingua的編輯群集體辭職 00:48:05.606 --> 00:48:11.148 他們馬上創辦非營利的開放取用期刊Glossa 00:48:11.172 --> 00:48:17.144 雖然類似的案例還不多 這件事向學術界指出一條路 00:48:17.144 --> 00:48:20.068 可以是整個學術圈,或者由學界領袖發起 00:48:20.120 --> 00:48:24.720 能擔任期刊編輯的學者就有起碼的號召力 00:48:24.744 --> 00:48:27.744 只要說服編輯委員集體辭職 00:48:27.768 --> 00:48:33.768 馬上就可以另起爐灶 開辦新的期刊 00:48:33.792 --> 00:48:38.792 而且品質和舊的一樣好 所以這告訴我們什麼決定學術期刊的品質? 00:48:38.816 --> 00:48:41.616 決不是出版期刊的公司 而是期刊的總編輯 00:48:41.640 --> 00:48:45.640 還有他帶領的編輯群 才是決定一本學術期刊價值的核心 00:48:46.264 --> 00:48:47.264 我叫Johan Rooryck 00:48:47.265 --> 00:48:50.088 我是萊登大學的法籍語言學教授 00:48:50.890 --> 00:48:55.090 也是Glossa的編輯 00:48:55.212 --> 00:48:59.212 之前我擔任愛思唯爾出版的Ligna編輯有16年之久 00:48:59.236 --> 00:49:06.536 2015年我們決定離開愛思唯爾 創辦開放取用期刊Glossa 00:49:06.560 --> 00:49:11.560 Glossa其實就是Lingua這個拉丁文的希臘譯名 以此展現兩本期刊的傳承 00:49:11.684 --> 00:49:18.384 原來的Lingua編輯委員總共只有五個人 00:49:18.708 --> 00:49:21.208 四位協同編輯加上我是執行編輯 00:49:21.232 --> 00:49:24.232 此外當時大約有30位編輯委員 00:49:24.256 --> 00:49:27.556 為了這計畫我佈局了兩年 00:49:27.580 --> 00:49:31.580 也就是說和愛思唯爾攤牌前他們沒人知道 00:49:31.604 --> 00:49:34.868 2013年到2015年 00:49:34.868 --> 00:49:41.428 我和大部分編輯委員見面談過這件事 當然所有事情都是在枱面下進行的 00:49:41.452 --> 00:49:44.952 最後我當面詢問四位協同編輯 00:49:44.976 --> 00:49:49.876 "各位,我策劃這件事很久了 如果要做的話,你們會跟我嗎? 00:49:49.900 --> 00:49:52.500 還是不會? 我必須要知道 00:49:52.524 --> 00:49:55.524 因為要做就要集體行動 不然就拉倒“ 00:49:55.848 --> 00:49:59.848 然後我看著每個人的眼睛 他們告訴我 00:49:59.872 --> 00:50:02.672 “既然你要這麼幹 我們捨命陪君子” 00:50:02.996 --> 00:50:07.996 原來的Lingua編輯群跳槽到相同領域的開放取用期刊Gloassa 00:50:08.020 --> 00:50:12.120 開創了成功的先例 展現同性質的期刊 00:50:12.144 --> 00:50:15.844 可以不依賴傳統商業營利 也能維持在專業領域的學術聲譽 00:50:16.168 --> 00:50:19.968 提供優質的同儕評審 也有可觀的影響力 00:50:20.192 --> 00:50:24.392 我們活在一個相當重視新創公司、創新與企業精神的時代 00:50:24.416 --> 00:50:29.216 但是現在只有一家公司的創新 00:50:29.640 --> 00:50:31.640 與學術論文有關 那家公司就是谷歌 00:50:32.064 --> 00:50:35.964 谷歌確實很棒 我和許多人一樣愛用他們的服務 00:50:35.988 --> 00:50:41.088 但是我也希望有上百家公司和谷歌一起競爭 00:50:41.112 --> 00:50:46.665 我特別希望非營利機構能與谷歌競爭 可以提供非商業化的替代選項 00:50:46.689 --> 00:50:49.952 給大眾的不是商業產品 而是實用工具 00:50:49.984 --> 00:50:53.384 但是沒有全面開放取用的話 這樣的競爭不可能出現 00:50:53.408 --> 00:50:55.708 競爭也會反過來促進開放取用 00:50:56.632 --> 00:50:59.732 從商業出版公司的角度來看 00:50:59.756 --> 00:51:02.756 他們的確了解開放會造成話題 00:51:02.780 --> 00:51:09.943 只是他們的"開放"像是用吸管沾幾滴飲料 甩出一點可以讓人考察的內容而已 00:51:11.408 --> 00:51:13.403 我們都能製造自動駕駛的汽車了 00:51:15.028 --> 00:51:17.728 你覺得我們不能讓文獻處理變得更好嗎? 00:51:17.752 --> 00:51:22.552 自駕車得以成真 除了電腦的運算能力越來越強大 00:51:22.576 --> 00:51:26.576 還有全球好幾家家公司投入研發自駕車 00:51:26.600 --> 00:51:29.200 開放生醫研究論文也是相同道理 00:51:29.224 --> 00:51:31.224 某篇論文也許有關鍵解藥的線索 00:51:31.248 --> 00:51:34.248 但是不開放文獻 這樣的事情不可能發生 00:51:34.272 --> 00:51:36.572 這就是學術出版市場所有問題的根源 00:51:36.850 --> 00:51:41.750 我們開始在國會遊說立法 讓納稅人有權檢索受稅金補助的研究結果 00:51:41.920 --> 00:51:45.920 在國會山莊我們遇到的回應通常是說 00:51:45.944 --> 00:51:49.044 “你們是說公眾至今還不能取得這些研究結果嗎?” 00:51:49.168 --> 00:51:52.673 許多立法者此抱持相同錯誤的看法 00:51:52.697 --> 00:51:57.492 他們只有一種想法: “這件事很容易解決啊!” 00:51:57.616 --> 00:51:59.616 學者希望他們的研究成果能被看見 00:52:00.140 --> 00:52:02.440 藉此促進發現和創新 00:52:03.464 --> 00:52:05.664 儘管我花了很多時間和人爭論 00:52:05.850 --> 00:52:08.350 為什麼研究成果應該公開 還是要限制 00:52:08.388 --> 00:52:13.688 爭到最後 癥結點都在我們到底想要創新還是不想創新 00:52:14.012 --> 00:52:18.812 我始終認為開放才能促進創新 00:52:19.036 --> 00:52:28.036 有些歷史悠久的期刊出版商 用很多有創意方式抵抗開放 00:52:28.360 --> 00:52:32.460 而這其中也有世代差異的因素 00:52:32.484 --> 00:52:38.384 年輕一輩的科學家、學生、學者們 00:52:38.408 --> 00:52:42.808 完全不認為傳統的發表模式有什麼意義 00:52:43.132 --> 00:52:48.132 大眾應該對這些傳統商業出版模式 依然存在感到羞恥 00:52:48.156 --> 00:52:55.356 今天有許多工具可以分享知識 包括學術研究成果 00:52:55.380 --> 00:52:58.030 許多分享方式是20年前難以想像的 00:52:58.050 --> 00:53:02.050 我們從與學術單位交流中 了解分享的重要性 00:53:02.074 --> 00:53:06.174 所以蓋茲基金會的補助經費 00:53:06.198 --> 00:53:12.322 是發給受補助者所服務的機構 資助在這機構工作的學術人員 00:53:12.346 --> 00:53:18.746 許多學術單位相同認同研究結果完整開放取用的作法 00:53:18.970 --> 00:53:26.881 所有人能取用彼此的研究結果資訊、資料等等 00:53:26.881 --> 00:53:28.786 對於學術機構本身有很多好處 00:53:28.786 --> 00:53:35.642 所以很多學術單位都接受 「研究資訊和資料是開放和自由取得」這樣的觀念 00:53:36.066 --> 00:53:39.008 我一直搞不清楚如何正確使用有版權的東西 00:53:39.008 --> 00:53:40.890 我出版商最常談的話題是 00:53:40.900 --> 00:53:43.900 “我能這樣做嗎?我不能這樣做嗎?” 00:53:44.314 --> 00:53:49.414 大家都了解版權問題多如牛毛 00:53:49.438 --> 00:53:53.238 有些問題和智慧財產有關 00:53:53.262 --> 00:53:58.062 一旦作者同意論文交由期刊發表 00:53:58.086 --> 00:54:02.086 就有很多著作權合理使用的問題 00:54:02.110 --> 00:54:08.110 只要使用有版權的著作 我就有處理不完的問題 00:54:08.759 --> 00:54:12.334 Sci-Hub可直接取得有版權的學術論文 00:54:12.358 --> 00:54:16.358 這個平台提供長期有效的下載連結 給有需要閱讀論文的使用者 00:54:16.382 --> 00:54:19.382 而這一切服務都是免費的 00:54:20.806 --> 00:54:24.602 對於我們這些開發學術交流系統的工程師 00:54:24.602 --> 00:54:32.354 看到Sci-Hub的出現和受人歡迎 真的給了我們一記當頭棒喝 00:54:32.378 --> 00:54:35.893 看著Sci-Hub的成就我們都會反省 00:54:35.893 --> 00:54:39.588 "比起我們開發的期刊論文傳播架構 00:54:39.612 --> 00:54:44.926 Sci-Hub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 00:54:44.950 --> 00:54:48.950 因為Sci-Hub破解授權密碼 而且使用者更容易上手 00:54:48.974 --> 00:54:52.874 我認為我們要關注Sci-Hub的變化 00:54:52.898 --> 00:54:56.298 這個系統如何演進 誰在使用它,誰用它檢索論文 00:54:56.322 --> 00:55:01.322 它給我們教訓 提醒我們應該採取不同做法 00:55:01.711 --> 00:55:04.279 我叫Alexandra Elbakyan 00:55:04.845 --> 00:55:07.285 我是Sci-Hub的創始者 00:55:07.556 --> 00:55:11.891 有個諺語"小蝦米對抗大鯨魚"可以形容Sci-Hub 00:55:11.891 --> 00:55:18.339 像是有人說如果覺得出版公司提供的服務太爛 00:55:18.339 --> 00:55:21.443 是因為Sci-Hub做得太好 00:55:22.534 --> 00:55:28.040 Sci-Hub問世之前,成千上萬的科學論文 00:55:28.281 --> 00:55:30.042 是被鎖起來的 00:55:30.380 --> 00:55:37.876 Sci-Hub提供通往這些知識寶庫的捷徑 讓一切公開 00:55:38.432 --> 00:55:42.642 結果Sci-Hub成為第一個公開 00:55:42.642 --> 00:55:46.251 取得大量第一手科學資源的平台 00:55:46.470 --> 00:55:52.670 有人覺得Sci-Hub這類網站是學術出版界的海盜 00:55:52.694 --> 00:55:55.294 它像是學術版的Napster(第一代P2P軟體) 00:55:55.918 --> 00:56:00.518 我聽說他們正在和愛思唯爾打官司 愛思唯爾不斷要求他們關閉網站 00:56:00.542 --> 00:56:04.542 但是Sci-Hub開了很多分身網站 而且Sci-Hub的使用者人數還在持續增加 00:56:04.566 --> 00:56:09.766 如果要我建議研究生或機構資源不充裕的朋友 00:56:09.790 --> 00:56:13.090 有需要找論文的話 第一選擇就是Sci-Hub 00:56:13.114 --> 00:56:16.714 他們提供免費資源 許多使用者也沒有罪惡感 00:56:16.738 --> 00:56:18.027 這像Napster剛問世的狀況 00:56:18.051 --> 00:56:26.889 因為出版集團從那些為學術貢獻心力做好研究的人 掠奪太多好處了,佔了許多便宜 00:56:26.913 --> 00:56:35.573 所以反過來佔出版商便宜 讓論文免費用於教育和促進公益 00:56:35.574 --> 00:56:38.358 讓很多人願意把版權問題擺一邊 00:56:38.382 --> 00:56:40.382 我個人不完全反對Sci-Hub的做法 00:56:41.273 --> 00:56:46.071 光是2017年就有1億5千萬筆的論文經由Sci-Hub下載 00:56:46.384 --> 00:56:50.193 中國的下載量最多有2千5百萬筆 00:56:50.193 --> 00:56:55.479 其次是印度有1千3百萬筆 00:56:55.580 --> 00:57:06.031 美國、巴西、伊朗、法國有四百萬到一千萬筆下載 00:57:06.060 --> 00:57:10.060 我很喜歡那些"公民不服從"運動 00:57:10.084 --> 00:57:14.784 這種運動在某些時機讓大眾了解 00:57:14.808 --> 00:57:17.208 有些問題必須拿出來公開討論 00:57:17.432 --> 00:57:23.132 然而我也擔心公開討論會讓真正的問題失焦 00:57:23.156 --> 00:57:27.779 就像有人說Sci-Hub是造反的一方 這樣的說法並沒有錯 00:57:27.780 --> 00:57:34.080 Sci-Hub基本上是不合法的 他們所做所為是犯罪活動 00:57:34.104 --> 00:57:40.304 為何有人覺得不經同意取得別人的智慧財產是合理的 00:57:40.528 --> 00:57:43.528 他們的作法不就是偷竊嗎? 00:57:44.552 --> 00:57:45.552 這讓我很困惑 00:57:46.127 --> 00:57:47.576 不只是無法取得論文的人 00:57:47.600 --> 00:57:52.500 就算是有完整權限的機構人員也愛用Sci-Hub 00:57:52.524 --> 00:57:55.624 因為Sci-Hub界面簡單而且搜尋效率高 00:57:55.648 --> 00:58:00.948 Sci-Hub受歡迎的程度反映學者們面對付費機制 00:58:00.972 --> 00:58:03.972 大家的使用經驗有多麼沮喪 00:58:04.330 --> 00:58:11.226 我收到最多的批評意見是說Sci-Hub是不合法的 00:58:11.250 --> 00:58:16.552 但是這麼多人下載表示使用者不在乎論文是不是 00:58:16.576 --> 00:58:20.918 從出版公司那兒偷來的 批評者在乎的是法律形式定義的崩解 00:58:20.942 --> 00:58:25.899 有些人告訴我 Sci-Hub不至於造成法律條文全面改寫 00:58:25.923 --> 00:58:30.070 不管法律條文有多荒謬 00:58:32.960 --> 00:58:36.660 我有感覺現在是過渡的分水嶺時期 00:58:36.684 --> 00:58:39.284 很多人想搞些可能改變未來的事業 00:58:39.308 --> 00:58:43.832 不想接受"沒有人知道未來15到20年有什麼變化” 這種老生常談 00:58:44.956 --> 00:58:51.015 我覺得Sci-Hub就像音樂串流服務改朝換代之前 Napster曾到達的高峰 00:58:51.015 --> 00:58:52.974 這是我對Sci-Hub現況的看法 00:58:53.004 --> 00:58:57.004 如果早個幾年就開發出成功的文獻取用系統 00:58:57.028 --> 00:59:01.328 或者出版業成功轉型 就沒有Sci-Hub出現的機會了對吧? 00:59:01.552 --> 00:59:05.163 平心而論 是所有依賴出版市場的人一起造就了這樣的局勢 00:59:05.187 --> 00:59:08.676 包括學者與出版集團 雙方一起走到這個局面 00:59:08.700 --> 00:59:16.592 很多人都體驗過使用Sci-Hub能快速找到想看的論文 00:59:16.616 --> 00:59:19.097 我自己也用過Sci-Hub收集我父親的論文 00:59:19.148 --> 00:59:24.048 我父親2017年初過世,他因氣候變遷的研究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Thomas Wilbanks 主持的IPCC,2007年與高爾共獲和平獎) 00:59:24.072 --> 00:59:28.572 我想整理一份他的著作檔案留給我的兒子 00:59:28.596 --> 00:59:32.596 靠合法管道卻做不到 因為所有論文加起來要花掉我幾萬塊美金 00:59:32.620 --> 00:59:39.620 沒錯。我不是唯一需要收集論文的人 我也不是唯一一個靠Sci-Hub達成目的的人 00:59:39.844 --> 00:59:43.344 但我也沒想過要散佈這些論文 00:59:43.368 --> 00:59:48.368 我只想自己印出來裝訂造冊 再交給我兒子保管 00:59:48.392 --> 00:59:52.392 讓他了解他爺爺的成就 因為他太小沒有太多記憶 00:59:52.616 --> 00:59:56.616 從我的私事就知道這整個出版市場是失敗的 無從衡量的失敗 00:59:57.840 --> 00:59:59.540 首要之務是改變現況 00:59:59.564 --> 01:00:06.564 我相信愛思唯爾這家公司人才濟濟 一定有人知道新發現能造福大眾 01:00:06.588 --> 01:00:10.588 但是對於新發現如何讓公司更賺錢則沒有好點子 01:00:10.612 --> 01:00:16.612 很不幸的 只要他們還認為自己是研究者和研究成果之間的守門員 01:00:17.036 --> 01:00:24.133 他們終究要面對新型態網路平台衝破門禁的命運 01:00:26.609 --> 01:00:32.518 最多Sci-Hub使用者下載的論文來自愛思唯爾 01:00:32.539 --> 01:00:37.522 也就是說最多使用者下載的論文原始來源是 01:00:37.546 --> 01:00:40.815 愛思唯爾自家經營的網站:Science Direct 01:00:41.018 --> 01:00:45.925 至於我對這家公司的想法嗎 我想吐槽他們的標語 01:00:46.272 --> 01:00:50.943 “普及本來不普及的知識” 01:00:50.967 --> 01:00:55.678 就像我剛剛說的 愛思唯爾沒有做好他們該做的事 01:00:55.702 --> 01:01:00.879 Sci-Hub其實是在幫他們,實現他們的使命 01:01:01.618 --> 01:01:04.204 只要某個研究被付費巨牆阻擋 01:01:04.204 --> 01:01:09.454 就是延長這個研究領域做出突破的時間 01:01:09.454 --> 01:01:14.948 我們有多少時間去等待某人能夠踏出關鍵一步? 01:01:14.972 --> 01:01:20.972 有時候關鍵突破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01:01:20.996 --> 01:01:25.196 付費巨牆阻礙那個人做出貢獻的機會 01:01:25.220 --> 01:01:29.220 就算有天時地利,沒有對的人也無法突破 01:01:29.703 --> 01:01:34.595 經過數次邀約 愛思唯爾一律拒絕接受我們的採訪 01:02:18.115 --> 01:02:22.115 導演:Jason Schmitt 01:02:22.140 --> 01:02:26.140 中文字幕稿:陳紹慶、甘偵蓉 01:02:26.164 --> 01:02:29.164 中文時間軸校正: 陳紹慶 01:02:29.188 --> 01:02:32.188 中文字幕後製協助:成功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