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學術界集體杯葛愛思唯爾的惡質商業操作與版權控制] {\a6}[請你的朋友不要透過愛思唯爾發表論文] {\a6}[給大家忠告:為何我不再審查或發表愛思唯爾的論文] {\a6}[大到不能倒:年收入25.2億的學術出版巨頭愛思唯爾] {\a6}[愛思唯爾是服務學術嗎?還是為了公司利潤?] {\a6}[愛思唯爾財富之道:開放取用文獻的定址鎖文服務] {\a6}[本月最蠢專利:愛思唯爾申請線上投稿系統的專利權] {\a6}[又見愛思唯爾牌強力膠] {\a6}[學者連署抵制愛思唯爾] {\a6}[愛思唯爾不同意學者以開放取用模式發表論文] {\a4}Aria Chernik {\a4}杜克大學開源教育、研究及創新中心主任 {\a4}Jason Steinhauer {\a4}維拉諾瓦大學拉佩吉公益史研究中心主任 {\a4}Karla Cosgriff {\a4}電化學學會發展部主任 {\a4}Kamran Naim {\a4}史丹福大學博士候選人 {\a4}Darius Cuplinskas {\a4}開放社會基金會 資訊專案總監 {\a4}Nathan Hall {\a4}麥基爾大學教授 推特帳號@AcademicsSay管理員 {\a4}John R. Adler {\a4}史丹福大學神經外科醫師、教授 醫學期刊Cureus創辦者與總經理 {\a4}Richard Price {\a4}學術社群平台Academic.edu創辨人 {\a4}Stuart Shieber {\a4}哈佛大學資訊科學系教授 {\a4}Heather Joseph {\a4}學術出版與研究資源共享聯盟(SPARC)執行經理 {\a4}István Rév {\a4}布達佩斯中歐大學教授 {\a4}Peter Suber {\a4}哈佛大學學術交流辦公室主任 {\a4}Martin R. Kalfatovic {\a4}美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副館長 {\a4}Lars Bjørnshauge {\a4}開放取用期刊目錄(DOAJ)董事總經理 {\a4}Dwight Parker {\a4}福特汽車維吉尼亞州"戰地門市"銷售員 {\a4}Tom Callaway {\a4}小紅帽公司 大學推廣專員 {\a4}Cable Green {\a4}創用CC 開放教育主持人 {\a4}Jake Orlowitz {\a4}維基百科總主持人 {\a4}Roshan Kumar Karn {\a4}尼泊爾執業醫師 {\a4}Arturo Sanchez Pineda {\a4}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超環面儀器實驗公開資料管理員 {\a4}Amy Brand {\a4}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經理 {\a4}Mark Hahnel {\a4}學術資源共享平台Figshare首席執行長 {\a4}Rick Anderson {\a4}猶他大學圖書館副館長 {\a4}John Wilbanks {\a4}"傳奇生物科學研究網路"推廣部門主任 {\a4}Jeff Spies {\a4}開放科學中心共同創辨人 首席技術主任 {\a4}Vitek Tracz {\a4}現代生物出版集團創辦人 F1000集團首席執行長 {\a4}Brian Nosek {\a4}開放科學中心主任 維吉尼亞大學教授 {\a4}Scott Plutchak {\a4}阿拉巴馬大學數位資訊保存計畫主持人 {\a4}Rachel Burley {\a4}施普林格·自然副總裁 開放研究策劃人 {\a4}Stuart Taylor {\a4}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經理 {\a4}Paul Ginsparg {\a4}康乃爾大學教授 arXiv創始者 {\a4}Ahmed Ogunlaja {\a4}奈及利亞執業醫師 {\a4}Leslie Chan {\a4}多倫多大學士嘉堡分校副教授 {\a4}Sara Rouhi {\a4}替代計量學(Altmetric)行銷發展經理 {\a4}Andy Nobes {\a4}"促進學術出版可獲性國際組織"專案組長 {\a4}Helena R. Asamoah-Hassan {\a4}非洲圖書館聯盟執行主席 {\a4}Kim Barrett {\a4}生理學期刊(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主編 UCSD榮譽教授 {\a4}David Evans {\a4}全美科學教師協會執行主任 {\a4}Catriona J. MacCallum {\a4}欣達維出版公司 開放科學主持人 {\a4}David Prosser {\a4}英國研究圖書館協會執行主任 {\a4}Paul Peters {\a4}欣達維出版公司首席執行長 {\a4}Louise Page {\a4}PLOS出版業務專員 {\a4}Michael W. Carroll {\a4}美國大學 法律學教授 {\a4}Richard Wilder {\a4}蓋茲基金會 副法務長 {\a4}Will Schweitzer {\a4}美國科學促進會/自然 出版及行銷部主任 {\a4}Susan Haigh {\a4}加拿大研究圖書館協會執行經理 {\a4}Mostafa Azad Kamal {\a4}孟加拉公立大學商學院教授 {\a4}Stuart Lawson {\a4}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博士候選人 {\a4}Alison Mudditt {\a4}PLOS首席執行長 {\a4}Sam Gershman {\a4}哈佛大學助理教授 {\a4}Nick Shockey {\a4}學術出版與研究資源共享聯盟專案開發經理 {\a4}Michelle Young {\a4}克拉克森大學副教授 圖書館總館長 {\a4}Lisa Browar {\a4}Linda Hall圖書館總幹事 {\a4}Charles Watkinson {\a4}密西根大學出版中心總經理 {\a6}[各校各自與愛思唯爾簽約,部分學校很可能無法提供任何資訊] {\a4}Laura Mullen {\a4}羅格斯大學科學圖書館專員 {\a4}Vincent Larivière {\a4}加拿大研究聯合會 蒙特婁大學 {\a4}Johan Rooryck {\a4}萊登大學語言學教授 語言學期刊Glossa主編 {\a4}Ryan Merkley {\a4}創用CC首席執行長 {\a4}Nilam Ashra-McGrath {\a4}里茲大學 研究發展組 {\a4}Chris Bourg {\a4}麻省理工學院圖書館總館長 {\a4}Alexandra Elbakyan {\a4}Sci-Hub創始者 {\a4}Amy Buckland {\a4}加拿大貴湖大學 研究與學術發展主持人 歡迎收聽"事態現況“ 我是Frank Stasio 成千上萬學術研究由政府資助 公眾想獲得這些研究結果 卻常被昂貴的付費機制阻擋在外 某些學術出版公司的銷售利潤 還超越沃爾瑪(美國最大連鎖超市) 谷歌、蘋果等公司 學術界正發起運動扭轉現況 付費巨牆 學術商業體系 大學的任務是教育大眾 沒有道理阻止公眾獲取大學生產的知識 這種機制的存在只為了獲取金錢與權力 還有少數人的既得利益 這正是我們目前要推倒的高牆 很多錢? 非常非常多錢! 這是筆巨大的生意 有數十億美金 學術出版業一年產值高達25.2億美元 像這本由愛思唯爾(Elsevier)出版的Biomaterials 學術機構每年要花10,702美元訂閱數位版 值得花這麼多錢嗎? 這是一言難盡的問題 1995年的富比士雜誌預言學術出版業 將成為網際網路興起的頭號受害者 學術不斷進步 數位傳播有可能導致學術期刊收入減少 但23年後的今天 這預言沒有成真 我覺得我們能從歷史學到的唯一教訓 就是人類真的不擅長預測未來 但是媒體很愛炒作這種話題 然後閱聽大眾又很愛看這種報導 [很抱歉] [您沒有獲取這份文件的憑證] [請參考網頁下方的付費方案] 學術出版業每年的投資報酬率(profit margin) 大約是35%到40% 與其他大型企業一起比較的話 沃爾瑪的投資報酬率大約是3% 很多人認為沃爾瑪是間是邪惡的大公司 但是他們的投資報酬率不到學術出版的十分之一 光看數字我就可以改口說 與其他產業的巨頭相比 沃爾瑪其實沒那麼糟糕 美國銀行的投資報酬率約21% 豐田汽車大約12% 如果一間公司的投資遠少於消費者的支出 他們憑什麼擁有如此高的投資報酬率? (導演)就你所知有什麼公司每年會有32%~35%的投資報酬率 老實說我從未聽過哪家公司有這麼大的獲利率 以一般商業體系的企業規模來說 如此高的投資報酬率代表這是個獨占事業 即使不在學術界的人不需要讀這麼多學術論文 也不覺得這些論文有什麼用 每個人還是必須為付費論文買單 你繳稅給政府 政府補助大學 大學提供經費給圖書館 支付學術出版商訂閱費 期刊出版商都會拿走你的錢 不論你還是我都一樣 每個人都要出錢支持這個機制 而最大受益者就是學術出版商 做生意獲利是天經地義 但是為什麼學術期刊的出版公司 可以比規模最大的科技公司有更多獲利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他們不必付生產者任何酬勞 我想不出有什麼產業 可以完全無視生產者的貢獻 學術論文的生產者像是論文作者、評審者 大家都是做功德的? 學術出版業在許多方面的利潤都是首屈一指 這幾年我持續觀察他們和臉書之類的科技公司 我終於了解一個事實 只以企業營收來說 學術出版業和軟體巨人同樣成功 當然 臉書公司的成功無遠弗屆 過去五到十年幾乎沒有比它更成功的企業 學術出版太有利可圖 經營者也不用在乎這個世界如何變化 有個企業的獲利率比谷歌高35% 其實指向一個更根本的原因 高獲利純粹是議價優勢造成的 愛思唯爾有獨家的數位論文平台 賣給大學的內容服務是一整套的 這跟去超級市場購物不一樣 買瓶啤酒可以讓你挑三揀四 圖書館不能對出版公司這樣說 "你們的論文太貴了 我們明年要訂閱另一家" 老師學生做研究都需要他們的產品 而且多數大學都有能力負擔昂貴的服務 很少有大學會拒絕出版公司的報價 就算有也只是做做樣子 因為老師學生都要讀最新的論文 這讓出版公司有恃無恐 學術出版市場的問題是這樣的 這種市場體現了所謂的「道德風險」 這是經濟學名詞 與平常談的道德完全無關 道德風險是說買進的商品不符合消費者的目的 購買者可能因此承擔的損失 那麼什麼是傳統出版市場的商品? 就是取得出版物件的權限 像我一樣想閱讀論文的人都是消費者 但是並不是由我自己購買期刊 而是由哈佛大學圖書館花大錢訂閱上萬種期刊 所以我對訂閱這些期刊的費用無感 因為不是由我付帳 的確,必須有人出錢 學術期刊出版是年收入一百億美元的產業 這絕對不是能等閒視之的龐大金額 你會想獲利如此龐大的公司 能不能回饋學術界 他們會支持更多科學研究嗎? 他們會更支持大學嗎? 像是聘用更多研究人員、教師 減輕大學的支出等等 會有人指出這些財務問題 透露出這個與學術界習習相關的商業模式 想維持與學術界的關係卻不一致的徵兆 學術發展和出版公司的利潤有何關係 並不是特別被重視的議題 多人關心的是不斷上漲的大學學費 當然這也是導致學費上漲的原因之一 不該只看出版公司利潤太高的問題 也不能當這只是學術圈內部的事情 應該將這個現象視為根本的社會問題之一 如此下去人類社會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學術期刊價格漲幅已經超過通貨膨脹水準 也遠超過圖書館預算的成長幅度 這不是近幾年的事 而是數十年慢慢地變化 現在已演變成一場災難 十小時前Anthem學院宣布倒閉關門 Saint Joseph 學院即將停止招生 Dowling學院因債務問題突然宣佈倒閉 無預警關校導致該校教師失業 連帶數千名學生急著轉學 絕大多數學者未曾認真了解學術交流的真正代價 圖書館的預算最能反映這代價有多高 圖書館經常要向高層爭取經費 支付一系列期刊不斷增加的訂閱費用 特別是科學、工程技術、醫學領域 這些領域增加的論文數量最多 出版商不斷提出各種漲價的理由 期刊價格持續上漲 合法論文越來越難以取得 付費高牆阻礙研究活動的事層出不窮 你碰過要付費的論文? 當然 我經驗無數次了 我常遇到要求付費的文章 妳遇過無法下載的論文? 那還用說 我當然碰過 數不清了 待會就會碰到吧 我要是學生的話一定有這種經驗 我經驗太多次了 有何感想? 有夠沮喪的 學生獲得碩士學位畢業之後 到外面公司上班有時要找最新資料 但是他們很快會發現 他們無法輕易取得想參考的研究成果 因為他們不再是校內人員 他們跑來找我求助 我只能跟他們說 圖書館的立場很尷尬 我們必須封鎖非正式教職員生 自由取得公家補助的研究成果 這完全違背圖書館和圖書館員的使命 這種做法真是讓人無法置信 能說說你自己的事嗎? 我叫Dwight Parker 我正在攻讀教育心理學博士學位 不過目前正在休學中 現在是汽車銷售員 我還在學時 能從學校獲取很多資源 不過離開學校之後 你就不能再獲取那些資源 至少我不能用啦 許多教育心理學研究都是政府資助的 研究成果都是民脂民膏 學術出版商卻反過來要收費 簡直匪夷所思 匪夷所思呀 沒錯 更別提那些研究都關係公眾福祉 像這樣的學術研究成果 我應該能無條件取得才對 不必花79.99美金去買 或是去賣車 即使有這麼酷的車可賣 我去艾思唯爾上班的話就買得起這部車 或者這裡的任何一部 我是想說... 你們正在採訪的這件事 我只能說... 有聽過「有錢能使鬼推磨」吧 這些出版公司賺了錢,操控政府 所有人都擺脫不了 整個學術界已經集體迷失 老實說,已經迷失很久了 我太太有肺栓塞 醫生找不出病因 目前仍不確定她為何會肺栓塞 可能有許多原因 所以我開始自己上網找答案 首先就是上網尋找相關研究資訊 但馬上遇到好多有關肺栓塞的研究論文都要付費 而我負擔不了購買一堆可能與我太太情況有關 也許無關的研究論文所有費用 這些論文也許有關 也或許無關 因為付費機制沒有足夠資訊讓我分辨 搞不好其中就有能救我太太的資訊 學術研究是為了解決人類在這個世界上所遭遇的問題 像是如何治療疾病 淨化飲用水 消除貧窮 還有完全根除某些疾病等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必須確保人人都能獲取這些研究資源 不只是富裕國家 也不只是有博士學位的人 而是人人都能閱讀這些研究成果 思考然後貢獻想法 如果大多數人無法獲取這些研究資源 成功解決某個大問題的機會就非常低 學術出版商促進學術交流已經有好幾世紀的歷史 就這方面來說 他們很重要 但同時,全球多數人 無法自由取得最新研究成果 像是科學、醫學、文化、科技以及環境科學 我們正面臨想要更了解這世界 卻不能取得有關這世界的最新知識 就此而言,滿可悲的 西方大學能提供學校圖書館大筆經費 也就是說 這些大學有能力訂購期刊 讓他們的學生能取得論文 但是開發中國家的大學圖書館就真的很窮 沒有大學的支持 想做研究得自食其力 就算是和教師或教授談 也會聽到他們說 「我們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你也是一樣」 我們只能接受現實 也不期望具體的改變 我專攻的是基礎物理學 主題是特殊相對論 這個領域許多論文必須付費才能取得 老實說我從未付費取得論文 尤其是委內瑞拉現在的經濟這麼糟 很不幸地 甚至會更糟 如果我還在那裡唸書 恐怕還是得拿出信用卡付費購買 論文難以取得的現實 催生了一股運動 這就是「開放取用」 簡單的說 「開放取用」就是自由且無負擔地獲取資訊 直接了當的說 就是資訊的民主化 目的是消除資訊落差並促進平等 全世界的學者如果都能取用所有研究資訊 就有機會做出比目前最頂尖的成果更好的事物 搞不好這一代最聰明的人 是住在像中非共和國這種無法取得任何資訊的地方 像這樣的人如何在目前研究的基礎上 讓人類知識再往前邁進? 我認為這是為何要推動「開放取用」的根本原因 讓任何想要知道最新知識的人 能獲取資訊並推動知識進步 我肯定開放取用推動者的熱情 我更關切的是 熱衷推動開放取用的人士 沒有謹慎評估開放取用所需付出的代價 是不是和帶來的好處一樣多 我也關切如果開放取用運動變成一種信仰 或者不可抵觸的價值觀 像是何時何地都要愛護的價值 如果我們不能甚至不願意用批判性思考的角度 去嚴格檢視開放取用的優劣 那就會像他們批判的付費機制一樣 並不是以理性與科學的方式推動開放取用機制 而是用宗教情懷推動 我個人有宗教信仰 也沒有要反對宗教 只是這不能跟科學混為一談 我能了解對開放取用的支持 類似一種信仰 尤其你是站在付費機制的對立面 許多運動的行動者都有信念是吧 而且生醫領域的文獻要求開放聲量最大 特別是無法取得文獻的病患家人 你應該聽出這些弦外之音有宗教式的期許和見證 期許與見證具有說服力 是推動運動的力量 我們可以用啟發式的無趣對話談論這件事 我也可以給你講個打動人心的故事 那一種比較有感染力? 任何運動都要能與各種立場對話 運動規模必須大過任何組織 動員起來才有氣勢,對吧? 群眾運動都是這樣運作 製造出一種無可抵擋的印象 我支持開放取用的理由是因為 這樣做能增進研究效率 我想要看到整體的研究效率提升 反過來說付費機制能達成目標的話 我也會支持 研究效率提昇也會提升品質 提升包容性、多樣化、以及創新能量 有更多人可以參與是好處 科學界能解決更大的問題 我是個百分之百的開放取用實踐者 生命科學界開始呼籲開放取用時我就全身投入了 我們希望開放取用不只是帶來文獻使用模式的大變革 因為有需要的人幾乎無法取得研究論文是很不可思議的事 幾年前我曾訪問塞爾維亞的貝爾格勒大學 演講前我和幾位研究生 在一間研討室裡 一起聊聊他們正在做的論文研究 幾乎每個人都跟我說正在研究「內隱認知」 我很驚訝有這麼多學生投入如此特殊的研究領域 於是我問"為什麼你們都在做這個題目? 這個領域在這裡這麼熱門?" 他們立刻回答"我們能取得這個領域的論文“ 我再問"什麼意思?" "因為在你這個領域的傑出研究 都會將論文放上網 我們因此可以得知最新的研究發展 但是其他領域的論文就無法取得" 我實在太震驚了 他們以能取得什麼文獻決定研究題目 我還是圖書館長時 因為經費有限 必須大幅削減訂閱期刊數量 許多圖書館也是面臨這種情況 我們辦了好幾次焦點團體 了解師生們的想法 有位年輕的醫學博士生當面告訴我 他和指導教授談過論文主題 教授告訴他 “這些領域很有趣 要多找幾篇論文來讀” 他說 但我發現我能閱讀的範圍 只限於圖書館能訂閱的期刊文獻 圖書館能提供的期刊限制了我的論文方向 因為我不再能取得你們決定停止訂閱的期刊” 有許多困難的題目並不是由 一位或一群研究者獨自解決的 我們知道跨領域的研究與合作 能加速找到解答的過程 這些要被的問題牽涉不同專業 像是潔淨水源、食安、全球暖化、公共衛生 都有許多問題要克服 我們當然要盡力推動各種合作 化為真實的研究結果 世界各地都有高明的醫學知識與技術精湛的專家 只是這些人事物不常被看見 像我有位朋友是史丹福的小兒心臟外科醫師 跟我提過他在印度的親身經歷 他參觀的機構收治十倍於他在美國的病患人數 而那個機構的病人可獲得和史丹福醫院 幾乎一樣好的醫治 並且所需成本卻只有史丹佛的5%-10% 我認為這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 在西方世界的我們很想了解印度醫學界的成就 如同印度同業們也想了解我們的先進技術 為了推動學術前進 開放學術是無庸置疑的 也許會有人好奇為何現在不是開放的 不過因為正視當下的問題 歷史才能不斷向前 今天的學術期刊系統創立於17世紀中葉 寫作論文都沒有報酬 寫論文帶來的是影響力而非財富 為了深入了解研究論文的生產過程 我們來到第一本學術期刊的誔生地 倫敦皇家學會 我是Stuart Taylor 皇家學會現任出版經理 皇家學會隸屬大英國家科學研究院 是由1660年代的前輩科學家們創立 創始成員有Robert Hook(虎克定律、細胞命名者)和 Christopher Wren(著名建築師) 1665年 這幅畫像裡的Henry Oldenburg 出任學會秘書時創辦全球第一本學術期刊 “哲學通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這是首次有正式記載早期科學家 的科學成就與發現 這本期刊建立奠定了學術期刊 基本經營模式 這本期刊體現四個原則 學術知識的收藏、編目、傳播與驗證 具體做法是每篇論文登錄作者姓名及發表日期 發表之前進行同行審查 向所有科學家傳播最新資訊 還有保存文獻給後代學者 網際網路剛開始發展的時候 學者們就利用網路分享論文 那時大約是1990年代早期 學術界就認真推動開放取用 學者不只利用網路傳播研究成果 也增加每個人取得最新知識的機會 現在聽起來好像是我起的頭 那個時候並不是只有我想這麼做 我想只要你有一些不錯的點子 或者做出了一些突破 你想你的成果也許能帶來啟發 或著想突顯你辛苦的成果 但絕不是想只有自己有取得這些資訊的特權 所以我在1991年的想法是 讓每個人可以同時取得等量等值的資訊 讓研究者之間的競爭更均衡 而不是去弭平獲取資訊的差異 醫學領域的論文有百分之四十發表在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這本可說是今天最有影響力的醫學期刊 然而其中百分之四十的論文作者來自 波士頓地區方圓150英哩 而且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編輯部就在波士頓 學術出版完全是內行人在玩的 內行人相對容易發表與閱讀這類期刊 服務的機構經費也較充裕 現在的學術系統造成了許多相對弱勢的學者 今天病患能獲得最佳治療 是醫師得益於可獲得的最新照護資訊 雖然已經有證實治療效果的研究 可笑的是 有時候我們卻無法取得1975年出版的論文 全都被付費機制阻擋 實在沒有道理 學術期刊從1665年發展至今 今天全球各地資訊隨手可得 各種專業領域都有學術期刊 為學者們帶來無數好處 許多學者希望作品能發表在傳統期刊 特別是聲望高、影響力高、品質好的重量級傳統期刊 他們認為有興趣的讀者會看這些期刊 這其實是錯誤的 這些期刊只會出現在有經費訂購的機構裡 所屬人員才有機會閱讀他們的論文 就算這些期刊銷售量較高 或者是所有圖書館公認必訂的項目 還是有些圖書館無法負擔訂閱費用 許多圖書館因為缺乏經費 必須長期取消 訂閱某些重要期刊 有廣大讀者的研究者能獲得許多好處 因為讀者越多代表研究者的影響力越大 學者不能只依賴個人的成果或引用自己的論文 來提昇影響力 除非有人知道你的研究成果 多數學者為了提昇影響力而寫論文 學術研究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找尋問題的解答 和其他人分享 從研究的現象所得到的洞見 然後獲得同儕的回應 像是"怎麼是這樣?怎麼是那樣?你確定嗎?" 或者像“太好了,讓我用別的方法試試看” 學術社群的存在是為了溝通 要達成溝通的唯一方法 就是了解彼此說了什麼 還有這些說法的依據 所以開放是學術社群運作的基本條件 關於開放取用最常被提的迷思是 開放了就沒有同儕評審 沒人把關學術品質了等等 就我們所知 學者公開發表作品 馬上就會有人注意到 只要你敢亂搞研究成果 馬上就會被抓包 若是你的論文少了某些重要證據 有人會指出來 如果你的論述不夠清楚 或者沒有引用某個重要文獻 會有人告訴你 所以做為學者 你能從他人的見解與批評得到正面回饋 你的研究品質會提昇 而不會因此下降 不是特定領域的專業人士 不清楚這行專家的最新動態 對於領域之內的重要研究發展 當然也沒有概念 然而有些特定領域的資訊若不公開 後果的嚴重性會影響每個人 就拿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來說 2017年起他們的官網移除氣候變遷報告 沒有這些資訊的影響是很真實具體的 因為有自由取得的資訊 我們才能知道氣候變遷造成什麼問題 公開資訊不一定能讓現況變好 付費限制也不會讓現況變差 我認為各領域的專業人士 都會面對要不要公開的爭議 在推廣運動剛起步 最早開辦的開放取用期刊 常被批評這類期刊出版的論文品質不佳 那時候這樣的批評很多 但是現在已經不一樣 對於學術研究 開放取用一點都不會降低同行評審水準 而是讓這個系統更加完善 許多國家的發表獎勵制度,特別是發展中國家 反映出英美學術界的現實狀況 最近INASP向英美學者做了一份調查 了解他們對開放取用的意見 許多人表示 “開放取用是學術界需要的措施 全世界都能取得我的研究成果是很棒的” 但是問同一群學者選擇期刊的條件 特別是發表研究成果的期刊 首選都是有高影響係數的期刊 最後才會考慮期刊有沒有提供開放取用 雖然多數人贊同開放取用 面對獎勵制度等等現實條件 多數人最後才會考慮開放取用 因為大家都要力爭上游 推動開放取用已經過一段時間了 但是進展不如我所預期地快 我擔心即使再過五年 情況還是會像現在一樣 是什麼原因 讓學術期刊的改變如此牛步 你應該說他們很能適應 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是停滯不前 因為學術圈是全世界最保守的社群 學者們確實在專業領域會有所創新 但是學術體系的結構變化總是緩慢的 學術界是非常非常保守的 任何顯著改變這個體系運作的事情都不會馬上發生 就像今天成為終生職教授的途徑與150年前一模一樣 研究者在評估生涯機會時總是非常謹慎 像是職位昇遷 獲得補助 這些都與發表論文的成績有關 這種需求形成一種像是牢籠的限制 除了在有助職涯發展的期刊發表論文 在其他管道發表研究 對學術生涯發展並沒有太大幫助 推動開放取用的最大障礙其實是 每個機構現行的人員業績評估制度與昇遷架構 這些制度服膺主流觀點 就是學者要儘可能地在排名前端的期刊發表論文 才能證明有好的研究能力 這些期刊裡的論文也許不會有人引用 甚至泛人問津 但是期刊影響係數常被當成研究品質的替代指標 其實學術界裡每個人都知道這只是自欺欺人的數字遊戲 期刊影響係數(IF)其實是統計一本期刊的論文 兩年之內被其他期刊論文引用的平均次數 IF是一種很粗糙的統計尺度 某種程度上已經在學術評價系統中根深蒂固 成為全世界評估研究人員的通用公式 用IF做評價就像在一條販賣各式各樣手提包的大街 只挑最高檔的名牌手提包 IF已經嚴重扭曲整個學術圈的交流方式 即使是IF的創造者Eugene Garfield 也說IF不該被用來評價個人研究表現 你一定會納悶 這到底有什麼問題 IF只是披上科學的外衣 雖然數字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 了解IF計算的方式及代表的意義 就知道用IF其實是種偽科學 幾年前皇家學會就簽署了 舊金山科研評估宣言(簡稱DORA) 這項宣言呼籲研究機構與補助單位 不要使用IF 評估研究者的表現 多重視同行評審的意見 評估實際的工作內容 而非只依賴量化指標 特別是公認有缺陷的指標 解決之道就是不要只根據發表論文的期刊 評估學者的成就 只要能根據研究本身評估學術價值 而非其作品的發表管道 我認為研究者會開始根據期刊能提供的服務 像是方不方便取得,出版費用是否低廉 來決定發表管道 有些以高拒稿率的期刊 經常拒絕刊登研究品質很好或足以發表的文章 是因為研究沒有非常顯著的進展 或者無法像探討疾病或幹細胞的論文 有成為新聞頭條的吸引力 論文被拒絕後通常只能投到別的期刊 然後進行另一輪同行評審 發表一篇論文有可能經過好幾輪評審 PLOS ONE的創辦理念就是要終結這樣的論文評審輪迴 傳統機制不但浪費研究者、評審者、編輯三方的時間 長久下來造成學術界與社會成本的虛耗 投稿頂級期刊相當花時間並且很可能會被拒絕 然後要再投另一個期刊 等於將研究成果困在無止盡的輪迴中 很有意思的是 補助機關每年資助研究數百萬甚至數億元 目的之一是研究成果能公諸於世 公開研究成果有很多方法 很多人主張增加可公開取得的論文 最早的方案現在被稱為“綠色開放取用” 就是研究者自行公開論文手稿 並且放棄使用同意權 蓋茲基金會看了便說 “這種做法只是半吊子” 我們絕不做半套 要就一路開放到底 我讚賞他們不搞折衷方案 他們有遠見也有足夠的資源 一開始就一步到位 從基金會的立場 我們對受補助者的期望是 “我們要資助你,希望你做的科學與技術研究 能帶來你想要的成果 只是你要遵守我們的規則 其中之一是要求受補助者要確保 研究成果能被完整公開取用 如此能確保我們投資的經費有實質效益 最新的科研發展成果帶來公共效益 同時也期望看到連帶效益 像是補助案的成果能讓更多研究者廣泛運用 奠定更好的研究發展基礎 加速後續研究的進展 對於愛思唯爾您有什麼看法? 我的天啊 對於非洲的學者來說 愛思唯爾真的很討厭 他們的訂購費用太貴了 但他們一毛都不肯降 我個人認為 愛思唯爾對於出版界 對出版界有很多貢獻 對於愛思唯爾您有什麼看法? 就獲利規模來看 我覺得他們讓人很不爽 他們的做法很難得到大學的支持 因為收入都來自公共經費 愛思唯爾的授權模式已經多年演變 如果我們觀察他們過去十多年的商業操作 我認為他們做了很多變革 讓研究者發表論文越來越容易 他們肯定改進了學術發表流程 不論研究發表於何時何地 這些出版商必定從研究單位賺到一筆 但是研究單位都受到公共經費支持 說到底是所有人資助研究發表 但是成果都被鎖起來 我不認為期刊出版公司是壞蛋 他們支持許多創新研究 還有跨領域的計畫 有好幾個原因可以說明 為何這麼多人只看愛思唯爾的缺點 看看他們公開在網路上的年度報告 都說公司利潤還有股息年年成長 前一年賺了好幾億英磅之類的消息 總括來說,出版業有善待研究者嗎? 我們是否有效的催生重要的學術觀點想法 且讓世人知道 還有向學者們傳播並回饋學術圈嗎? 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我個人認為愛思唯爾 確實有很多糟糕的地方 但有些地方是值得讚許的 我也肯定他們推出的許多創新作為 是值得出版界同業學習的 我記得剛到加洲大學出版社上班時 我已經在商業出版社工作20年 才轉到非營利的大學出版社 那時的資深主管以為 我會不會把愛思唯爾那一套帶進來 後來我當然沒有這麼做 不過我真的認為 非營利的出版業者其實可以從出版業巨頭 學習很多事情 我曾在愛思唯爾工作一年 所以我要先做個免責聲明 我也在非營利的專業學會工作15年 我在兩邊都負責期刊出版 對我而言 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環境 我對商業出版的看法受到我在專業學會的工作經驗影響 我曾服務於美國天文學會 這個學會的宗旨是 讓科學家以自已期望的方式 發表和傳播學術著作 我去商業出版公司工作時 剛開始我覺得出版社的工作都一樣 後來才知道不是那麼一回事 我在愛思唯爾的工作是管理一組設定好獲利基準的期刊 我完全不喜歡這種作法 這違背我的價值觀念 所以我又回到非營利出版社 我不認為商業出版社的做法是不好的 只是公司必須賺錢才能跟股東分紅 他們並不是任務導向的組織 這沒什麼不對 畢竟是商業公司 我的問題是21世紀的今天 科學家有這麼多方便的工具和技術交流成果 商業出版的做法是幫忙還是傷害? 我希望他們可以縮小營運規模 或許能多些幫助而非傷害學術 每個人都有權利批評愛思唯爾的做法 同樣也有權利批評PLOS 任何出版或使用模式都會被批評 我盡量不根據目標判斷所有批評的合法性 我只在意這些批評內容的合法性 很好 我只想確定真的有人提出這種說法 我要談談愛思唯爾是間什麼樣的公司 針對這家公司的負評不完全是因為他們賺太多錢 這家公司的存在就是為了賺錢 為了賺錢 他們經常採取妨礙學術合作的行動 例如他們向academia.edu發出下架通知的事件 因為有學者上傳有他們版權的數位論文 要求學者移除這些論文 2015年他們也控告Sci-Hub侵權 這兩個網站確實不合法 但是學術圈根本沒人在乎 談合法與否的根本不切實際 我得知愛思唯爾發出下架通知時 並不是直接收到愛思唯爾發出的信函 因為通知是寄到普林斯頓大學 那份通知提到兩位普林斯頓的學者上傳論文到academia.edu 現在的普林斯頓大學網站可以找到 數百篇由愛思唯爾出版的論文 他們為何只針對那幾篇論文和那兩位學者呢? 內情我不清楚 但我懷疑愛思唯爾想測試輿論風向 愛思唯爾當然有辦法用網路爬蟲找出由他們出版的數位論文 然後向所有違反版權協議的人發出下架通知 但他們沒有這麼做 只抓兩個人開刀不過是挑軟柿子吃 他們大概不想引起眾怒 造成所有學者全面抵制 這樣一來就失去免費的生產勞動力 還好事情發生之後 我很感謝普林斯頓大學提出抗議 最後讓愛思唯爾撤知難而退 我想他們從這次事件學到了一些教訓 和整個學術界對抗會有什麼下場 愛思唯爾這家公司的思考模式 和多數學者想像的樣子完全不一樣的 我們曾向英國所有大學寄送資訊自由行動宣言 因此得知2016年愛思唯爾從英國所有大學賺到4千2百萬英磅 其次的Wiley賺到1千9百萬英磅 學術出版年度總營收的一半由愛思唯爾等五家 大型出版集團瓜分 其餘才是其他小公司的全部獲利 愛思唯爾也是大型遊說團體 在歐盟和華府都有人為他們關說 他們聘僱許多專業說客 經常和世界各國政府高層會面 說服各國執行有利公司的政策 依然有不少出版社經營者認為 出版社需要花大錢投資 要花錢做行銷 要聘用編修人員、公關人員、總編輯等員工 許多學術機構的經費無法負擔高額訂費 只能訂購被揀選過的期刊套組 而不是自選特定主題的期刊 每個機構和出版商談判時 都會希望用最划算價格 獲得最多期刊的檢索權限 其實期刊套組是眾多圖書館與出版商共同議價的產物 因為這樣比較省錢 這就像訂購有線電視頻道一樣 訂購一次可以看好幾個頻道 但是使用者不一定喜歡所有節目 如果你只想訂閱幾本期刊而已 價格會是套組的好幾倍 沒有人付得起 為了維持低價 圖書館沒太多彈性選擇要訂閱那些期刊 反而出版商可以不用告知 直接取消部分期刊的檢索權限 要是出版商決定不再提供某些期刊的最新內容 他們能馬上撤銷檢索權限 圖書館不能因此取消合約 但讀者從此不能檢索被撤下的期刊 圖書館完全沒有控制權 儘管許多圖書館的讀者檢索文獻資料庫就像收看有線電視 我們依然發現一間與眾不同的圖書館 我們必須找出對學術社群有價值的理由 即使無法負擔不斷漲價的電子期刊 我們能不能用其他方式為學者著作增加價值 最後我們決定只保存期刊紙本 印出來的論文沒人能撤銷 沒錯,沒人能撤銷 就算是停電了 讀者還是可以拿著手電筒找論文 任何人都能使用本館資源 不需要登入或必須是研究機構人員 我們對公眾開放 即使我們是私人圖書館,我們的宗旨一直是服務大眾 沒有登入帳號 任何人都可以在這裡檢索論文 處在今日世界 我們自然會覺得紙本論文很快就會消失無蹤 也許我們面對的許多問題是從與出版商協商訂閱電子期刊開始 這可以比喻成一種有保密協議的有線電視市場 你無法得知和你訂同一組頻道的鄰居 是不是花一樣的錢 “你家的HBO一個月多少錢?” “這我不能告訴你” “因為我簽了保密條款” 這就是每間大學和圖書館的現況 商業出版社能事先精算所謂的“消費者剩餘” (譯註:指購買者的支付意願減去購買者的實際支付量) 他們不必根據整個市場的總體收入或利潤 來決定最有利的價格 他們可以和每家研究機構議價 這種策略很厲害 像是你想付費治病 醫生可以根據你的財務狀況 向你提議“如果你想要做這樣的治療” “你有能力花一百萬,推薦你這套五十萬元的療程” 反之,如果你不是很有錢 就推薦你少一點的方案 但他們仍然有賺 我認為今天的學術出版市場運作就像這樣子 出版商可以評估產品賦值 機構的財務狀況 客戶過去數十年的訂閱狀況 然後提出他們認為機構能負擔的價格 圖書館其實有很多選擇 館方不必接受所有條款 像本校密西根公立大學的公共圖書館 已聲明與任何人或機構的交易要公開透明 而且本校是十大學術聯盟(Big Ten Academic Alliance)的一員 結盟大學的校務資訊都要公開揭露 為此我寄信探詢十大聯盟各校的財務透明度 很不幸的,不是所有學校能完整揭露 我很同情抱怨愛思唯爾條款的圖書館員 但我能給他們的建議只有“取消吧” 沒有一間取消訂閱 “我們不能取消呀” 圖書館可以取消,只是這一來就要做出選擇 最後沒有一間敢取消 讓出版商予取予求 我想是這樣的 這與談判過程有關 長期以來圖書館要擴充館藏都要與出版商交易 而且伴隨各式各樣的問題 總之,這些都是與出版商往來的一部分 我沒有感覺到這種過程有什麼變化 那麼羅格斯大學能公開說明付了多少訂閱費嗎? -不行 無可奉告 -因為被合約條款綁住嗎? 我的意思是這就是我們與出版商往來的方式 我對於這些方式沒有任何意見 我們和出版商一直都是按照這些慣例往來 不是像你從其他地方聽到的 我不清楚我可以跟什麼做比較 不過這樣的交易模式很有效 我認為現在的模式在短時間內不會有什麼變化 我能理解一間圖書館必須維持競爭優勢 收藏的期刊種類越多 代表圖書館的經費充裕 學術機構的圖書館更要突顯差異性 必須展現機構追求的價值 但這只是一種選擇 館方不一定要簽完整的保密條款 短期來看這樣做也許有競爭優勢 長期來看其實沒有什麼好處 保密不但降低了價格透明度 還可能因此增加更多的長期支出 聽起來是不尋常的秘密交易對吧? 任何細節都是交易機密 像是買方是誰?付了多少錢?兩造有什麼約定等等 要求這些內容保密都有其目的 如此可以避免圖書館和出版社集體議價 這些事情已經造成學術出版市場無法達成公平交易 有些人認為現在的學術出版社 已經賺這麼多錢 是該做些改變 我們不需要更多經費 而是需要改變目前的期刊出版運作模式 有越來越多期刊發現擺脫商業出版模式的門路 2015年Lingua和Glossa這兩本期刊的事情就是這樣 當年那群語言學者受夠了愛思唯爾 所以Lingua的編輯群集體辭職 他們馬上創辦非營利的開放取用期刊Glossa 雖然類似的案例還不多 這件事向學術界指出一條路 可以是整個學術圈,或者由學界領袖發起 能擔任期刊編輯的學者就有起碼的號召力 只要說服編輯委員集體辭職 馬上就可以另起爐灶 開辦新的期刊 而且品質和舊的一樣好 所以這告訴我們什麼決定學術期刊的品質? 決不是出版期刊的公司 而是期刊的總編輯 還有他帶領的編輯群 才是決定一本學術期刊價值的核心 我叫Johan Rooryck 我是萊登大學的法籍語言學教授 也是Glossa的編輯 之前我擔任愛思唯爾出版的Ligna編輯有16年之久 2015年我們決定離開愛思唯爾 創辦開放取用期刊Glossa Glossa其實就是Lingua這個拉丁文的希臘譯名 以此展現兩本期刊的傳承 原來的Lingua編輯委員總共只有五個人 四位協同編輯加上我是執行編輯 此外當時大約有30位編輯委員 為了這計畫我佈局了兩年 也就是說和愛思唯爾攤牌前他們沒人知道 2013年到2015年 我和大部分編輯委員見面談過這件事 當然所有事情都是在枱面下進行的 最後我當面詢問四位協同編輯 "各位,我策劃這件事很久了 如果要做的話,你們會跟我嗎? 還是不會? 我必須要知道 因為要做就要集體行動 不然就拉倒“ 然後我看著每個人的眼睛 他們告訴我 “既然你要這麼幹 我們捨命陪君子” 原來的Lingua編輯群跳槽到相同領域的開放取用期刊Gloassa 開創了成功的先例 展現同性質的期刊 可以不依賴傳統商業營利 也能維持在專業領域的學術聲譽 提供優質的同儕評審 也有可觀的影響力 我們活在一個相當重視新創公司、創新與企業精神的時代 但是現在只有一家公司的創新 與學術論文有關 那家公司就是谷歌 谷歌確實很棒 我和許多人一樣愛用他們的服務 但是我也希望有上百家公司和谷歌一起競爭 我特別希望非營利機構能與谷歌競爭 可以提供非商業化的替代選項 給大眾的不是商業產品 而是實用工具 但是沒有全面開放取用的話 這樣的競爭不可能出現 競爭也會反過來促進開放取用 從商業出版公司的角度來看 他們的確了解開放會造成話題 只是他們的"開放"像是用吸管沾幾滴飲料 甩出一點可以讓人考察的內容而已 我們都能製造自動駕駛的汽車了 你覺得我們不能讓文獻處理變得更好嗎? 自駕車得以成真 除了電腦的運算能力越來越強大 還有全球好幾家家公司投入研發自駕車 開放生醫研究論文也是相同道理 某篇論文也許有關鍵解藥的線索 但是不開放文獻 這樣的事情不可能發生 這就是學術出版市場所有問題的根源 我們開始在國會遊說立法 讓納稅人有權檢索受稅金補助的研究結果 在國會山莊我們遇到的回應通常是說 “你們是說公眾至今還不能取得這些研究結果嗎?” 許多立法者此抱持相同錯誤的看法 他們只有一種想法: “這件事很容易解決啊!” 學者希望他們的研究成果能被看見 藉此促進發現和創新 儘管我花了很多時間和人爭論 為什麼研究成果應該公開 還是要限制 爭到最後 癥結點都在我們到底想要創新還是不想創新 我始終認為開放才能促進創新 有些歷史悠久的期刊出版商 用很多有創意方式抵抗開放 而這其中也有世代差異的因素 年輕一輩的科學家、學生、學者們 完全不認為傳統的發表模式有什麼意義 大眾應該對這些傳統商業出版模式 依然存在感到羞恥 今天有許多工具可以分享知識 包括學術研究成果 許多分享方式是20年前難以想像的 我們從與學術單位交流中 了解分享的重要性 所以蓋茲基金會的補助經費 是發給受補助者所服務的機構 資助在這機構工作的學術人員 許多學術單位相同認同研究結果完整開放取用的作法 所有人能取用彼此的研究結果資訊、資料等等 對於學術機構本身有很多好處 所以很多學術單位都接受 「研究資訊和資料是開放和自由取得」這樣的觀念 我一直搞不清楚如何正確使用有版權的東西 我出版商最常談的話題是 “我能這樣做嗎?我不能這樣做嗎?” 大家都了解版權問題多如牛毛 有些問題和智慧財產有關 一旦作者同意論文交由期刊發表 就有很多著作權合理使用的問題 只要使用有版權的著作 我就有處理不完的問題 Sci-Hub可直接取得有版權的學術論文 這個平台提供長期有效的下載連結 給有需要閱讀論文的使用者 而這一切服務都是免費的 對於我們這些開發學術交流系統的工程師 看到Sci-Hub的出現和受人歡迎 真的給了我們一記當頭棒喝 看著Sci-Hub的成就我們都會反省 "比起我們開發的期刊論文傳播架構 Sci-Hub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 因為Sci-Hub破解授權密碼 而且使用者更容易上手 我認為我們要關注Sci-Hub的變化 這個系統如何演進 誰在使用它,誰用它檢索論文 它給我們教訓 提醒我們應該採取不同做法 我叫Alexandra Elbakyan 我是Sci-Hub的創始者 有個諺語"小蝦米對抗大鯨魚"可以形容Sci-Hub 像是有人說如果覺得出版公司提供的服務太爛 是因為Sci-Hub做得太好 Sci-Hub問世之前,成千上萬的科學論文 是被鎖起來的 Sci-Hub提供通往這些知識寶庫的捷徑 讓一切公開 結果Sci-Hub成為第一個公開 取得大量第一手科學資源的平台 有人覺得Sci-Hub這類網站是學術出版界的海盜 它像是學術版的Napster(第一代P2P軟體) 我聽說他們正在和愛思唯爾打官司 愛思唯爾不斷要求他們關閉網站 但是Sci-Hub開了很多分身網站 而且Sci-Hub的使用者人數還在持續增加 如果要我建議研究生或機構資源不充裕的朋友 有需要找論文的話 第一選擇就是Sci-Hub 他們提供免費資源 許多使用者也沒有罪惡感 這像Napster剛問世的狀況 因為出版集團從那些為學術貢獻心力做好研究的人 掠奪太多好處了,佔了許多便宜 所以反過來佔出版商便宜 讓論文免費用於教育和促進公益 讓很多人願意把版權問題擺一邊 我個人不完全反對Sci-Hub的做法 光是2017年就有1億5千萬筆的論文經由Sci-Hub下載 中國的下載量最多有2千5百萬筆 其次是印度有1千3百萬筆 美國、巴西、伊朗、法國有四百萬到一千萬筆下載 我很喜歡那些"公民不服從"運動 這種運動在某些時機讓大眾了解 有些問題必須拿出來公開討論 然而我也擔心公開討論會讓真正的問題失焦 就像有人說Sci-Hub是造反的一方 這樣的說法並沒有錯 Sci-Hub基本上是不合法的 他們所做所為是犯罪活動 為何有人覺得不經同意取得別人的智慧財產是合理的 他們的作法不就是偷竊嗎? 這讓我很困惑 不只是無法取得論文的人 就算是有完整權限的機構人員也愛用Sci-Hub 因為Sci-Hub界面簡單而且搜尋效率高 Sci-Hub受歡迎的程度反映學者們面對付費機制 大家的使用經驗有多麼沮喪 我收到最多的批評意見是說Sci-Hub是不合法的 但是這麼多人下載表示使用者不在乎論文是不是 從出版公司那兒偷來的 批評者在乎的是法律形式定義的崩解 有些人告訴我 Sci-Hub不至於造成法律條文全面改寫 不管法律條文有多荒謬 我有感覺現在是過渡的分水嶺時期 很多人想搞些可能改變未來的事業 不想接受"沒有人知道未來15到20年有什麼變化” 這種老生常談 我覺得Sci-Hub就像音樂串流服務改朝換代之前 Napster曾到達的高峰 這是我對Sci-Hub現況的看法 如果早個幾年就開發出成功的文獻取用系統 或者出版業成功轉型 就沒有Sci-Hub出現的機會了對吧? 平心而論 是所有依賴出版市場的人一起造就了這樣的局勢 包括學者與出版集團 雙方一起走到這個局面 很多人都體驗過使用Sci-Hub能快速找到想看的論文 我自己也用過Sci-Hub收集我父親的論文 我父親2017年初過世,他因氣候變遷的研究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Thomas Wilbanks 主持的IPCC,2007年與高爾共獲和平獎) 我想整理一份他的著作檔案留給我的兒子 靠合法管道卻做不到 因為所有論文加起來要花掉我幾萬塊美金 沒錯。我不是唯一需要收集論文的人 我也不是唯一一個靠Sci-Hub達成目的的人 但我也沒想過要散佈這些論文 我只想自己印出來裝訂造冊 再交給我兒子保管 讓他了解他爺爺的成就 因為他太小沒有太多記憶 從我的私事就知道這整個出版市場是失敗的 無從衡量的失敗 首要之務是改變現況 我相信愛思唯爾這家公司人才濟濟 一定有人知道新發現能造福大眾 但是對於新發現如何讓公司更賺錢則沒有好點子 很不幸的 只要他們還認為自己是研究者和研究成果之間的守門員 他們終究要面對新型態網路平台衝破門禁的命運 最多Sci-Hub使用者下載的論文來自愛思唯爾 也就是說最多使用者下載的論文原始來源是 愛思唯爾自家經營的網站:Science Direct 至於我對這家公司的想法嗎 我想吐槽他們的標語 “普及本來不普及的知識” 就像我剛剛說的 愛思唯爾沒有做好他們該做的事 Sci-Hub其實是在幫他們,實現他們的使命 只要某個研究被付費巨牆阻擋 就是延長這個研究領域做出突破的時間 我們有多少時間去等待某人能夠踏出關鍵一步? 有時候關鍵突破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付費巨牆阻礙那個人做出貢獻的機會 就算有天時地利,沒有對的人也無法突破 經過數次邀約 愛思唯爾一律拒絕接受我們的採訪 導演:Jason Schmitt 中文字幕稿:陳紹慶、甘偵蓉 中文時間軸校正: 陳紹慶 中文字幕後製協助:成功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