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我們都會去看醫生
因為我們深信不疑
醫生們所開出的檢查及用藥
都是基於
為了要幫我們恢復健康
然而,事實並非全然如此
如果我告訴你
過去一百年的醫學研究
都只針對半數的人口,你會怎麼想?
我是個急診醫生
我受的是醫療急救的專業訓練
就是有關拯救生命的工作
聽起來很 “酷” 吧
好,那兒有很多流鼻水和腳趾踢傷的病人
但無論是那一個走進急診大門的病人
我們都開同樣的檢查
開同樣的藥
連想都不去想病人的性別
為什麼?
因為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
男女病患會有什麼不一樣
最近一份政府責任署的統計調查顯示
在所有下架的藥中有80%
是因為對女性有副作用
所以讓我們想一下
為什麼我們會在藥品上市之後
才發現它們會對女性有副作用?
要知道一種藥從一個概念
到在實驗室對細胞進行測試
到對動物進行測試
再到人體臨床測試
最終到獲得上市許可
再被醫生開出處方
通常需要很多年的時間
更不用說在研究過程中
所投入數百萬、數十億的研究經費
為什麼我們在經過以上所有程序後
才發現有半數人口
無法容忍的副作用呢?
出什麼問題了?
原來是因為那些在實驗室
被用來做檢測的細胞
都是男性的細胞
動物檢測用的細胞
也都是雄性動物的細胞
就連臨床測試也幾乎都針對男性
男性為什麼會成為我們
醫療研究的主要對象?
我們來看看這個
在媒體上很受歡迎的例子
幫助睡眠的安眠藥- Ambien
這藥已經上市超過20年
從上市至今已開出數億的處方簽
大多都是開給女性
因為女性較易有睡眠問題
但就在去年
食品藥物管理局提出建議
女性病患用藥量應減半
因為他們發現女性代謝安眠藥的速度
比男性慢
這使得女性病患在起床後
身體中仍有藥物作用
因此她們在開車時仍昏昏欲睡
有出車禍的風險
身為一個急診醫生,我不禁自問
多年來我所照顧過的
車禍病患
有多少人其實是能避免意外發生的
如果早在藥物剛上市的20年前
就能做這樣的分析研究的話
還有多少其他事需要做性別分析?
我們還遺漏了那些環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改變了許多事情
其中之一是保護人們
免於在沒有 ‘知情同意’ 的情況下
成為醫學研究的受害者
許多迫切需要的準則或規則被設定了
而其中就有一些旨在保護生育年齡女性
避免進入任何醫學研究中
因為害怕,如果胎兒在研究中受到傷害
要由誰負責?
所以當時的科學家認為
這是因禍得福
因為事實上,
男性的生理非常平穩
他們不會有
賀爾蒙週期性波動的問題
如果科學家只用純男性研究對象,
就不會因而干擾到研究數據。
這樣比較簡單,也比較便宜
更不用說在那時候社會普遍認為
男女之間沒有太大的差別
除了生殖器官以及性賀爾蒙外
所以達成共識
醫學研究只對男性進行測試
研究結果再套用在女性身上
這對女性建康表達什麼樣的概念?
女性健康成為生殖的代名詞:
乳房、卵巢、子宮、懷孕。
我們現在通稱為「比基尼醫學」
這樣的觀念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
才有醫界以及
公衛決策者對此提出質疑。
當他們了解
從所有醫學研究排除女性
事實上是幫倒忙
除了生殖議題外
其實我們對女性病患的特殊需求
一無所知
從那時起,大量的証據暴露無遺地
顯示男女之間有顯著的不同
你知道,在醫學界有此一說
小孩並不是“小大人”
我們用此來提醒自己
小孩子與大人的生理不同
也因此小兒專科才獨立出來
現在,我們從事兒童醫學研究
以改善他們的生活
而我知道,女性也是一樣情況
女人並不只是多了胸部及「生殖腔」的男人
她們有自己的
解剖構造和生理狀況
需要有相同關注來研究
我用心血管系統來說明
醫學界在這方面作很多努力,
試圖找出
為什麼男性與女性
心臟病的發作完全不同
心臟病是導致男性及女性死亡的第一號殺手
但是在心臟病發作的第一年內
女性死亡多於男性
發病時,男性會抱怨
壓迫性的胸口劇痛
像是有隻大象坐在胸口一般
我們稱之為典型心臟病
女性也會感到胸痛
但大多數女性只會說感覺「不對勁」
「吸不到空氣」
「最近總是非常累」
而不知道為什麼,即使女性占了半數人口
我們仍稱之為非典型心臟病
所以有什麼證據能解釋這些差異呢?
讓我們看看解剖學
環繞在心臟周圍的血管,
女性比男性來得小
血管病變發展的方式
男女相比,也不一樣
我們現在用來診斷潛在心臟病的方法
當然,它當初也是針對
男性完美設計及測試的
所以在診斷女性病患就不甚理想
然後我們討論到藥品
一般常用的成藥,像是阿斯匹林
我們給健康男性
阿斯匹林來預防心臟病
但是你知道嗎?
給健康女性阿斯匹林
其實是有害的
這些都是在告訴我們
我們了解的實在很淺
急診醫學是一種快節奏的醫療事務!
在挽救生命的醫療領域裡
像是癌症或中風
有那些男女間重要差異
我們可用以改進醫學呢?
或甚至為什麼有些人
比別人更容易流鼻水
或為什麼用在踢傷腳趾的止痛藥
在一些人身上有較好的效果?
醫學研究所已經發現每個細胞都有生理性別
這代表什麼?
生理性別取決於DNA
社會性別則是
人們在社會上如何表現自己
這兩者並沒有絕對的等號
所以社會上有跨性別的族群
但我們要了解,在受孕的那一刻
我們身體上的每一個細胞
皮膚、頭髮、心臟或肺臟
都有專屬於你的DNA
而這些DNA則含有
決定你是男性或女性、男人或女人的染色體
過去曾普遍認為
照片上這個決定性別的染色體
男性是XY,女性是XX
只決定你會有卵巢或睪丸
而這些性器官製造的性賀爾蒙
則負責表現出我們看見的性別外貌
但我們現在知道這個理論是錯誤的-
或者至少是不完整的
幸好有懷特黑德生物醫學研究所
的科學家們(如:Page博士)
一直在研究Y染色體
以及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楊博士
他們找到證據說明
決定我們性別的染色體
存在於身體裡的每一個細胞
終身活躍
也能說明這些染色體和
用藥劑量上的差異是有關的
同時說明了為什麼男性和女性
在疾病的敏感度和嚴重度是不同的
這個新知將徹底改變以往的認知
現在,科學家的責任
是要繼續發現証據
而臨床醫生的責任是
要解讀運用這些數據
在臨床上
現在
為了協助這項研究,
我協同創立了一個全國性組織
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女性健康協會
我們收集所有相關的
研究數據用於教學
及病人照護
我們努力聚集
醫學教育家們一起研議
這是一項大工程
從成立日起,它正改變
醫學訓練的方式
但我相信我們能成功
他們會看到將性別研究
納入現有課程的意義所在
這事關正確教導未來的醫護人員
在當地
我是布朗大學急診醫學科的
“生理和社會性别急救醫學部門”
的聯合創始人
我們致力於研究男性和女性
在緊急情況下的不同反應
比如心臟病和中風、
敗血症和藥物濫用
但我們始終相信
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建立了全方位的教學模式
我們有針對醫生、護士、學生
以及病人的課程
因為我們不能把問題
都留給醫療保健的管理者
我們都有一份責任來改變現狀
但要提醒的是:改變並不簡單
實際上,非常困難
基本上,它改變我們對醫學、健康和研究
的思考方式
它也正在改變我們和醫療保健系统之間的關係
這已沒有退路可選
我們現在知道的
僅能理解我們以前做的是錯誤的
馬丁路德金曾說過
改變並不會自然而然發生
而是經過持續不斷的奮鬥
改變的第一步就是覺醒
這不僅僅指改善女性的醫療保健
更指的是每個人的個別化醫療保健
覺醒的力量能轉變
對男性或女生的醫療照護
從現在起
我希望你詢問你的醫生
你所接受的治療是否是針對
你的生理和社會性別的
他們也許並不知道答案
至少現在是
但至少這有了個開始,
我們可以一起學習
記住,對於我和我的同事而言
你的性別是重要的
謝謝
(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