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 415 年, 在亞歷山卓這個城市裡, 主教和總督之間有所不和。 一開始是對於僧侶 民兵的行為有歧見, 最後是指控該城市中 最有權勢的人物之一施行巫術。 亞歷山卓的希帕提亞是位 知名的數學家、哲學家, 也是城市領導人的顧問。 從她那時之後的數個世紀, 她人生的細節一直 都是許多爭議的主題, 可說幾乎就要有神話的地位了。 但,雖然希帕提亞的 著作都沒有留下來, 與她同時期的人及她的學生 有些對她的作品及生活的描述, 說明了是什麼特質 讓她成為知名的學者, 被當作老師來愛戴, 最終卻也導致她的沒落。 希帕提亞大約在 355 年 生於亞歷山卓, 當時亞歷山卓是東羅馬帝國 埃及省的一部分, 也是個知識中心。 她的父親席恩是有成就的 希臘數學家及天文學家; 她的母親不詳。 希帕提亞很有可能是獨生女, 席恩親自教育她。 成年後,她在數學和哲學方面 都超越了她的父親, 成為該城市中最重要的學者, 取代了他在柏拉圖學校 (類似現代大學)的首長位置。 她改良科學儀器、 撰寫數學教科書, 還開發出更有效率的長除法方法。 但她對於在亞歷山卓的 知識生活最重要貢獻 可能是透過教學來傳遞的。 希帕提亞所教導的哲學 來自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 以及神秘哲學家普羅提諾 和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留下的知識。 這些影響整加在一起,促成了 一個學派,叫做新柏拉圖主義。 對新柏拉圖主義者而言, 數學有一個靈性的面向, 分開為四個分支: 算術、幾何、天文、音樂。 學習這四個科目,不只是出於好奇 或者實用,而是因為 它們能夠證明一個信念: 數字是宇宙中的神聖語言。 在代數方程式 和幾何形狀中的重覆模式、 星球的軌道, 以及音樂音調的和諧音程當中, 新柏拉圖主義者看到 一股理性運作的宇宙力量。 學生鑽研這個有秩序的數學世界, 以和這股力量形成更高階的合一, 也就是所謂的「一體」。 雖然希帕提亞被視為異教徒—— 這個詞指的是選擇傳統 羅馬宗教而非基督教—— 但她並沒有崇拜特定的神明, 且她的想法可以配合數種宗教觀點。 猶太教、基督教,以及異教的學生 都會從帝國最遙遠的地方 專程來找她學習。 希帕提亞營造了 一個無派系的環境, 在那裡,所有的學生都很自在, 這點非常了不起,特別是因為當時 宗教和政治的騷動 在破壞亞歷山卓。 基督教不久前才成為帝國的國教。 當地的大主教西里爾 穩當地取得了政權, 命令熱心的基督教僧侶 組成的民兵去摧毀異教寺廟 並騷擾猶太人民。 這麼做,他便可以侵犯羅馬總督 俄瑞斯忒斯的非宗教權威, 總督本身是溫和的基督徒, 因此兩人間形成了 公開的長期激烈爭鬥。 因為希帕提亞被視為 睿智且公正的人物, 俄瑞斯忒斯總督去向她尋求意見, 她建議總督要採取 公平且約束的措施。 但,當一群西里爾的僧侶 煽動了一場暴亂, 俄瑞斯忒斯在過程中受了重傷, 因此下令將他們的 領導人刑求至死。 西里爾和他的追隨者 怪罪希帕提亞, 控訴她施行巫術 讓俄瑞斯忒斯對抗基督教。 415 年三月,希帕提亞 在城市中乘車行進時, 主教的僧侶民兵將她 從馬車中拉出來, 殘忍地殺害她,並將她肢解。 希帕提亞的死, 是亞歷山卓的政治轉捩點。 在她被殺害之後, 希臘和羅馬傳統的 其他哲學家開始逃離, 該城市原本扮演的 學習中心角色漸衰落。 很現實的, 她所促成的探究、開放、公平精神 都和她一同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