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000,0:00:04.000 在講太陽系之外的事物之前 0:00:04.000,0:00:08.000 我想先回頭講一下太陽這張圖太美妙了 0:00:08.000,0:00:11.000 至少我認為這非常不可思議 0:00:11.000,0:00:16.000 太陽在這個尺度下 顯然很大 0:00:16.000,0:00:21.000 地球在這個尺度下我估計大概有這麼大 0:00:21.000,0:00:28.000 至少在我看來這太不可思議了我們的整個星球 0:00:28.000,0:00:33.000 都能被包圍在這種太陽的等離子烈焰中 0:00:33.000,0:00:37.000 實際上 地球不在那裡 0:00:37.000,0:00:40.000 但想想 如果地球在這個環境中 0:00:40.000,0:00:43.000 且具有一層保護外殼 情況會如何 0:00:43.000,0:00:46.000 我認為這非常迷人 這個我就不多講了 0:00:46.000,0:00:50.000 讓我們想想太陽系的邊界是什麼 0:00:50.000,0:00:53.000 上一節我們探討了歐特雲 0:00:53.000,0:00:59.000 它從離太陽不到1光年的位置開始 0:00:59.000,0:01:03.000 取決於你如何考慮邊界邊界可以更靠內 0:01:03.000,0:01:07.000 也可以遠至歐特雲這樣的位置 0:01:07.000,0:01:13.000 我們知道除了這些可見物質之外太陽還會噴射出不可見粒子 0:01:13.000,0:01:21.000 超高能電子和質子會從太陽以400公里/秒的超高速噴射出來 0:01:21.000,0:01:29.000 超高能電子和質子會從太陽以400公里/秒的超高速噴射出來 0:01:29.000,0:01:33.000 400公里/秒 0:01:33.000,0:01:36.000 地球上由於磁場我們能夠免受高能粒子侵害 0:01:36.000,0:01:42.000 不過如果你在月球表面正對著太陽你會和這些發生直接接觸 0:01:42.000,0:01:47.000 不過如果你在月球表面正對著太陽你會和這些發生直接接觸 0:01:47.000,0:01:51.000 顯然這時 不要在這裡逗留太長時間 0:01:51.000,0:01:56.000 我講這個是想說明 0:01:56.000,0:02:00.000 這些從太陽表面噴發的高速帶電粒子 0:02:00.000,0:02:02.000 人們稱之為太陽風 風這裡打上引號 0:02:02.000,0:02:08.000 因為這不是我們平常講的風 0:02:08.000,0:02:12.000 這些是從太陽噴發出來的高速帶電粒子 0:02:12.000,0:02:17.000 講太陽風是因為它能幫助我們給出太陽系邊界的一種定義 0:02:17.000,0:02:21.000 講太陽風是因為它能幫助我們給出太陽系邊界的一種定義 0:02:21.000,0:02:26.000 也就是把太陽系定義為太陽風的影響範圍 0:02:26.000,0:02:31.000 它會同星際介質相遭遇 0:02:31.000,0:02:36.000 這張圖就是描述這種情況的 歐特雲 0:02:36.000,0:02:40.000 至少稠密部分的邊緣在很外面的地方 0:02:40.000,0:02:44.000 這裡只不過是航海家1號和2號到達的地方 0:02:44.000,0:02:47.000 賽德娜的軌道大概是這樣其較近位置大概在這裡 0:02:47.000,0:02:55.000 遠端則更遠 而歐特雲顯然更遠 0:02:55.000,0:02:58.000 如果將太陽系考慮為太陽風影響範圍 0:02:58.000,0:03:03.000 那麼太陽系範圍就遠小於歐特雲 0:03:03.000,0:03:07.000 但這依然很大這裡給出的是太陽風層頂 0:03:07.000,0:03:12.000 圖來自維基百科 這是太陽風速度和力被抵消的地方 0:03:12.000,0:03:19.000 其壓力降低了很多因此被星際介質中的氫氦所阻擋 0:03:19.000,0:03:26.000 其壓力降低了很多因此被星際介質中的氫氦所阻擋 0:03:26.000,0:03:32.000 到這裡 太陽風無法進一步前進 0:03:32.000,0:03:38.000 這裡相當於是到"頂"了 0:03:38.000,0:03:42.000 航海家1號和2號已經很接近這個"頂"了這是太陽系邊緣的一種定義 0:03:42.000,0:03:46.000 航海家1號和2號已經很接近這個"頂"了這是太陽系邊緣的一種定義 0:03:46.000,0:03:51.000 這裡並沒有一成不變的邊界 而另一種觀點認為邊界是 0:03:51.000,0:03:55.000 歐特雲 這裡仍然有天體存在 0:03:55.000,0:04:01.000 雖然我們沒有直接觀測到歐特雲中的天體 0:04:01.000,0:04:05.000 但我們認為確實存在也許最抽象的定義是 0:04:05.000,0:04:11.000 太陽引力拉扯的有效影響範圍 0:04:11.000,0:04:16.000 這些都是太陽系範圍的定義 0:04:16.000,0:04:21.000 但這些都留下了一些灰色區域 0:04:21.000,0:04:25.000 我想由此轉到太陽係以外 0:04:25.000,0:04:28.000 想一下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有多遠 0:04:28.000,0:04:33.000 看這裡 這顯示了我們局部緊鄰的空間 0:04:33.000,0:04:38.000 在這張圖中 恆星都顯得很大 0:04:38.000,0:04:42.000 實際上這裡很亮的是整個太陽系 0:04:42.000,0:04:48.000 很多人也許會說 "哦 這是太陽" 其實不是 0:04:48.000,0:04:51.000 太陽在這裡連一個像素都沒有 0:04:51.000,0:04:54.000 哪怕冥王星的軌道在這裡連一個像素都沒有 0:04:54.000,0:04:59.000 這裡顯示的半徑大約是一光年 0:04:59.000,0:05:05.000 這裡顯示的半徑大約是一光年 0:05:05.000,0:05:12.000 這也許是歐特雲的半徑 上次我講過 0:05:12.000,0:05:19.000 相對冥王星軌道它有多大 冥王星軌道大概也就是這個 0:05:19.000,0:05:28.000 要知道冥王星軌道本身很大冥王星離太陽很遠 0:05:28.000,0:05:37.000 連這在這張圖上都無法構成一個像素 0:05:37.000,0:05:44.000 想想這離我們有多遠我們是小點內的小點內的小點 0:05:44.000,0:05:52.000 處於1像素的1像素之內在這中間 0:05:52.000,0:05:59.000 從地球 0:05:59.000,0:06:04.000 到最近恆星或者說最近恆星群半人馬座α 0:06:04.000,0:06:09.000 這是最近的恆星群包含3顆恆星最大的半人馬座α星A 0:06:09.000,0:06:13.000 然後是半人馬座α星B 0:06:13.000,0:06:18.000 然後是肉眼無法看到的半人馬座α星C(比鄰星) 這個要小得多 0:06:18.000,0:06:22.000 然後是肉眼無法看到的半人馬座α星C(比鄰星) 這個要小得多 0:06:22.000,0:06:30.000 這就是最近的恆星這整個恆星群是最近的 0:06:30.000,0:06:40.000 大概4.2光年遠 0:06:40.000,0:06:44.000 也就是說從這些恆星發射的光束 0:06:44.000,0:06:49.000 要經過4.2年才能到我們這裡 0:06:49.000,0:06:54.000 如果這些恆星突然消失或爆炸我們4.2年以後才會知曉 0:06:54.000,0:06:58.000 你也許會說不算太糟糕 我們可以航行過去 0:06:58.000,0:07:06.000 看看那裡有沒有人 看看我們能否交換技術 0:07:06.000,0:07:11.000 其實這個距離非常遙遠 0:07:11.000,0:07:13.000 光要走4.2年 這就很難以置信了 0:07:13.000,0:07:25.000 還是用我們考慮過的航海家1號和2號 0:07:25.000,0:07:34.000 它們以6萬公里/時的速度前進已經很靠近太陽風層頂了 0:07:34.000,0:07:38.000 它們以6萬公里/時的速度前進已經很靠近太陽風層頂了 0:07:38.000,0:07:42.000 或者說17公里/秒的速度其實這個速度很難達到 0:07:42.000,0:07:48.000 這需要在較大行星附近利用引力獲得加速度才行 0:07:48.000,0:07:57.000 這需要在較大行星附近利用引力獲得加速度才行 0:07:57.000,0:08:09.000 這個速度很難達到 就算達到這個速度 0:08:09.000,0:08:14.000 以此速度徑直飛往離地球最近的半人馬座α系統 0:08:14.000,9:59:59.000 航海家1號需要8萬年才能飛到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