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自我欺騙的專家 我們騙自己相信假象 並拒絕相信事實 我念研究所時 真正深入研究自欺行為 這讓我大開眼界 我到處都看得到 在每個人身上都看得見 我們連小事都可以欺騙自己 像是今天吃了多少東西 或是為什麼不誠實 將真正的身高體重 寫在駕照上 (笑聲) 我們自欺來反映個人目標 「我今天喝一杯就好」 但我知道自己一定會喝三杯以上 (笑聲) 我們自欺以符合社會期待 「除了我配偶以外 對其它人沒有性幻想」 因為這是不被社會所接受的 我們連人生最重要的 決定也欺騙自己 像是為何會跟現在的配偶結婚 或是選擇現在這職業 浪漫派的人啊 很抱歉 因為那些選擇背後 動機並非總是愛 我自己的戀愛史 大概是自我欺騙最好的例子 我很害怕被丟下 這種被拋棄的擔憂 讓我自己做出一些 到現在還不太想承認的事: 焦急地等電話 開車去看他是否真 在他說要去的地方 不斷地問他是否愛我 當時我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做這些事 因為我無法對自己承認 我們之所以欺騙自己 因為我們心理不夠強壯 無法承受事實 以及應付隨之而來的後果 因此,理解我們的自我欺騙 是活得充實最有效的辦法 因為當我們承認真實的自己 我們就有機會做出改變 看到這張照片 大概不會想說: 「一群騙子!」 (笑聲) 我們自欺的傾向卻是從這開始的 從很小的時候 我們就開始觀察 並對自己以及環境做出結論 不管對錯 這些結論都反映出我們的身份 身為大人,我們最想騙自己的 就是小時候的痛苦經歷 對自己造成多大的影響 或許你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 所以被父親所忽略 你認為好像是自己有問題: 你不夠聰明、長得不夠好看、不夠強壯 你做出結論:為了讓他人喜歡你 你就得變得完美 身為成人 當有人指出你的不完美 你變得極度焦慮 但卻否認這種感受的來源 或許你小時候覺得自己很醜 因為被取笑過外表 你學會用吃來應付這種情緒痛苦 長大後,你體重維持得很辛苦 因為你不是為飢餓而吃 或許你小時候看父母吵架 你學會避免衝突 到現在,你連承認有負面情緒都有困難 雖然我們每個人的兒時經歷都不同 但我們學會的東西 會反映在長大後的自我欺騙上 人性的心理學理論 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欺 佛洛伊德首先描述了 利用自我防衛機制來欺騙 自我防衛的生理策略 ──自我意識的核心── 以免接受會傷害我們的資訊 否認: 拒絕承認事實 即使那就攤在你眼前 「我沒有酗酒問題」 即使我每天喝酒 「我才沒有吃醋」 雖然我都偷看另一半的 email 合理化: 編造理由替自己開脫 「如果你對我好一點 我就不會兇你」 因此將自己的大吼大叫合理化 「我知道抽菸對身體不好 但它可以幫助我放鬆」 因此將自己的抽菸合理化 投射: 將我們不喜歡自己的那一面 加諸於別人身上 「我才沒有那樣,是你才那樣」 當跟自己已經不喜歡的人約會時 會說 「你還沒準備好投入這段感情」 而其實是你自己 還沒準備好投入這段感情 而且永遠都不會準備好! 認知行為領域的權威 描述我們的想法是如何欺騙自己的 這是透過認知扭曲── 我們不理性的思考 極端化思考:非黑即白 「我要嘛一片餅乾都不吃 要嘛吃掉整盒 因為如果我吃一片 那我減肥就破功了 不如繼續吃」 情緒化推理: 認為我們的感受是現實的正確反映 「我受傷了,一定是你待我不好」 「我覺得自己好笨 所以我是真的很笨」 以偏概全: 把一次負面的事 當成是永遠的失敗 一次痛苦分手過後,會想: 「我要孤單一輩子了」 職場被拒絕升遷,就想: 「我在這一行永遠無法成功」 用存在主義的話來說 我們欺騙自己 而不去面對宿命 也就是「身為人類」 所必須面臨的最基本現實 死亡:我們總有一天會死 孤老一生: 我們本來就是 孤伶伶地來到這世上 無意義感: 人生原本就沒意義 除非我們賦予其意義 還有自由: 我們對自己有責任 因為我們有選擇的自由 為了避免面對這些現實 我們經常欺騙自己: 「我會變成這樣 是因為我是這樣被教大的」 因此將自己的選擇推給別人 「電視上的悲劇新聞 絕對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因為我是特別的 壞事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我才不要立遺囑 我還年輕,不會死」 因此否認了自己總有一天會死 多文化和女性主義心理學家 描述將文化標準內化 會如何影響我們 會因此欺騙自己 去相信文化上所認為對的事情 而不是以自己真正 認為對的事情來做決定 你是否為了符合社會期待 而遷就自己? 你是否覺得自己該長什麼樣子 體重要多重 需要賺多少錢 結婚、生子、信奉某種信仰 因為你應該這麼做 還是因為你認為這才是對的行為? 所有關於人性的理論 能幫助我們了解 人類是如何每天欺騙自己的 我們又為何要在乎? 因為自我欺騙會導致 極度痛苦跟後悔 為了避免對自己誠實 我們做出的決定通常會 傷害自己或他人 我們可能會訴諸毒品、酒精、食物、 購物、賭博、偷竊、撒謊、離開別人 或是將情緒包袱丟給我們摯愛的人 或是,選擇不改變 即使我們活得痛苦 或是對身邊的人造成很大的傷害 後悔著回顧人生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因為你沒辦法改變過去的決定 如我稍早分享的 我的戀愛關係非常糾結 我知道自己沒有安全感 但我相信那是我男友的錯 如果他常打電話給我 或是多說他愛我 我就會安心 但事實是 不管他做什麼都 沒辦法讓我有安全感 因為我的感受跟他無關 我之所以沒有安全感 是我小時候學到 其他人一定會離開我 而我人生做的很多決定 都跟那個認知有關 當我們不對自己負全責 我們不只會傷害自己 也會傷害周遭的人 那現在怎麼辦? 我們要怎麼開始 承認那些自欺的謊? 我們要怎麼開始 當個誠實的騙子? 第一步是自覺: 我們開始審視自己 當你對某件事有強烈情緒反應 暫停一下 當你所說的跟做的不一樣 暫停一下 當你開始有不理智的想法 暫停一下 捫心自問: 我這麼做所反映出的 是什麼樣的我? 同樣地,我們很多人花費大把心力 試圖忘掉某人或某事 然後不去檢視人生衝突的原因 當你對某人或某事有未決的想法 暫停一下 捫心自問: 我對這情況的反應 所反映出的是什麼樣的我? 當我們變得越來越誠實及自覺 我們對於自己的選擇也會變得更負責 如果我們能承認 對某件事感到不安 這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 那我們眼前就有了選擇 是否要迎頭解決這種不安全感 不管我們做什麼決定 我們現在對於不安全感的後果 都有較多的責任 因為我們學聰明了 面對事實時不願改變也是種選擇 雖然我們無法控制要面臨的事 但我們可以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誠實面對自我欺騙 其中一種最好的方式 就是心理治療 這大概是你們生命中 唯一一段 純粹對你好的關係 但是,心理治療也背負許多汙名 很多人常會說 「我不需要心理治療」 「那是瘋癲、軟弱、 無法自救的人才需要」 事實上,這需要很大的勇氣 才能在另一個人面前 呈現完全脆弱的自己 如果你能勇敢地接受 心理治療會是一種禮物 面對自我欺騙是條很長的路 我們做出改變 而世界將提供新機會 來了解自我 總是有更多東西要學 我本來的學術生涯走得很順遂 我兩年前取得 UNLV (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 的終身職 不過再六週,我就要面臨失業 因為我辭職了 拿到終身職然後辭職 對教職人員來說 大概是不可能的事 尤其是我,我超愛心理學! 我愛教書、研究、學校部門 我在 UNLV 有很棒的回憶 但事實是 我的熱忱已不在學術領域了 對我自己承認 真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因為我必須面對自己的自欺欺人 以及不安全感 「如果我讓他人失望怎麼辦?」 「我家人會說什麼?」 「我之後要做什麼?」 「我養不活自己怎麼辦?」 「如果我不是教授,那我又是什麼?」 「我的人生完全變樣怎麼辦?!」 「但我的人生不變又會怎樣?」 如果我繼續待在學術領域 我會付出極大的心理代價 我就得承認自己不夠堅強 代表面對事實的時候 無法替自己做出改變 當誠實一點的騙子吧 自我欺騙時,選擇誠實一點 讓事實帶你度過心滿意足的人生 因為生命只有一次 (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