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7.249,0:00:09.199 满怀复仇的激情, 0:00:09.199,0:00:11.859 夜后狂奔着穿过舞台。 0:00:11.859,0:00:14.249 她开始歌唱以她为名的咏叹调, 0:00:14.249,0:00:16.780 这是莫扎特脍炙人口的歌剧 0:00:16.780,0:00:19.350 《魔笛》中最著名的选段之一。 0:00:19.350,0:00:21.890 管弦乐队的音乐回荡在大厅, 0:00:21.890,0:00:25.460 但夜后的歌声凌驾于乐器的演奏之上。 0:00:25.460,0:00:28.700 歌声的旋律在数千名听众中回响, 0:00:28.700,0:00:31.076 甚至能传达到[br]远在四十米以外的座位—— 0:00:31.076,0:00:34.186 完全没有借助麦克风。 0:00:34.186,0:00:38.106 在几十种乐器同时演奏的情况下, 0:00:38.106,0:00:40.976 为何能如此清晰地[br]听到这一人的歌声呢? 0:00:40.976,0:00:44.176 答案藏在人类声音的物理特性 0:00:44.176,0:00:48.558 以及专业歌剧演唱家[br]精心锤炼的技巧中。 0:00:48.558,0:00:50.628 歌剧院中的所有音乐 0:00:50.628,0:00:53.458 都由乐器的振动产生—— 0:00:53.458,0:00:57.615 无论是小提琴的琴弦,[br]亦或是演唱者的声带。 0:00:57.615,0:01:02.746 这些振动将声波传递至空气中,[br]而我们的大脑将其识别为声音。 0:01:02.746,0:01:04.706 振动的频率—— 0:01:04.706,0:01:07.886 确切来说,每秒中的波数—— 0:01:07.886,0:01:11.386 就是大脑判定单个音符音高的依据。 0:01:11.386,0:01:13.686 但实际上,我们听到的每个音符 0:01:13.686,0:01:17.336 都是多个振动的组合。 0:01:17.336,0:01:21.336 想象以最低频率振动的吉他弦。 0:01:21.336,0:01:22.946 这叫做 “基音” , 0:01:22.946,0:01:27.472 我们的耳朵大多是用[br]这个低音来辨别音符的。 0:01:27.472,0:01:32.434 但这个最低振动会触发[br]额外的振动频率,叫做 “泛音”, 0:01:32.434,0:01:35.574 泛音会叠加在基音之上。 0:01:35.574,0:01:38.804 这些泛音能分解成特定的频率, 0:01:38.804,0:01:41.074 称为 “谐波” ,或 “分音” —— 0:01:41.074,0:01:45.999 而操纵分音就是歌剧演唱家[br]施展魔法的手段。 0:01:45.999,0:01:50.323 每个音符都有一个 “泛音列”,[br]由一组频率构成。 0:01:50.323,0:01:55.075 第一分音的振动频率[br]是基音的两倍, 0:01:55.075,0:01:59.728 第二分音的振动频率[br]是基音的三倍,以此类推。 0:01:59.728,0:02:03.608 几乎所有的原声乐器[br]均会产生泛音列, 0:02:03.608,0:02:08.478 但是每种乐器的形状和材质[br]会影响其泛音的平衡。 0:02:08.478,0:02:15.484 比如说,长笛突出强调前几个分音, 0:02:15.484,0:02:17.614 而在单簧管的最低音区, 0:02:17.614,0:02:21.344 奇数的分音共振最强。 0:02:21.344,0:02:23.064 不同分音的强度 0:02:23.064,0:02:27.064 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br]每种乐器独特的音质, 0:02:27.064,0:02:31.217 同时,还影响了乐器[br]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的能力, 0:02:31.217,0:02:36.647 因为人们的耳朵更加适应某些频率。 0:02:36.647,0:02:40.947 这就是歌剧演唱者穿透力的关键。 0:02:40.947,0:02:42.437 一位歌剧女高音—— 0:02:42.437,0:02:44.797 四部和声中最高的声部—— 0:02:44.797,0:02:47.627 能唱出音符的基音频率 0:02:47.627,0:02:53.047 介于每秒 250 到 1500 次之间。 0:02:53.047,0:02:55.737 人耳最敏感的频率 0:02:55.737,0:02:59.737 介于每秒 2000 到 5000 次之间。 0:02:59.737,0:03:03.657 因此,如果演唱者能[br]发出这个范围内的分音, 0:03:03.657,0:03:08.497 她就能瞄准听觉的 “甜蜜区”,[br]也就是最有可能被听到的范围。 0:03:08.497,0:03:10.817 更高的分音也很有优势, 0:03:10.817,0:03:14.387 因为在这些频率区间,[br]乐器的泛音更弱, 0:03:14.387,0:03:16.817 造成的干扰也更少。 0:03:16.817,0:03:19.497 强调这些分音的结果 0:03:19.497,0:03:24.889 是一种独特的嘹亮音色, [br]叫做歌唱者的 “共振峰”(squillo)。 0:03:24.889,0:03:28.469 歌剧演唱者苦练数十载,[br]以打造出自己的 “共振峰” 。 0:03:28.469,0:03:32.659 通过调整声带和声道的形状和张力, 0:03:32.659,0:03:35.276 他们可以发出频率更高的声音。 0:03:35.276,0:03:38.536 而通过改变舌头和嘴唇的位置, 0:03:38.536,0:03:42.536 他们可以加强某些泛音,[br]同时弱化另一些泛音。 0:03:42.536,0:03:46.556 歌唱者也可以用 “颤音”[br]来扩展分音的音域—— 0:03:46.556,0:03:50.835 这是一种音符在音高上[br]轻微振荡的音乐效果。 0:03:50.835,0:03:53.415 颤音能打造出更加饱满的声音, 0:03:53.415,0:03:56.685 比乐器相对狭窄的颤音更加响亮。 0:03:56.685,0:03:58.355 一旦掌握了正确的分音后, 0:03:58.355,0:04:01.803 歌唱家们使用其他的技术来增强音量。 0:04:01.803,0:04:05.803 他们扩大肺活量,并完善自己的仪态, 0:04:05.803,0:04:08.433 以获得持续、可控的气流。 0:04:08.433,0:04:10.223 音乐厅本身也有所助益, 0:04:10.223,0:04:14.465 刚性表面能把声波反射到观众中。 0:04:14.465,0:04:17.075 所有的演唱者都会利用这些技术, 0:04:17.075,0:04:21.337 但不同的声音特点[br]需要不同的体态准备。 0:04:21.337,0:04:24.152 一位瓦格纳歌剧的歌唱家[br]需要锻炼耐力, 0:04:24.152,0:04:28.012 才能坚持唱完瓦格纳[br]长达四小时的鸿篇巨著。 0:04:28.012,0:04:31.612 而美声唱法歌唱家[br]则需要灵活多变的声带, 0:04:31.612,0:04:34.413 来演绎难度高超的咏叹调。 0:04:34.413,0:04:36.813 生理也会设置局限—— 0:04:36.813,0:04:39.873 并不是每项技巧[br]对每组肌肉都适用, 0:04:39.873,0:04:42.833 随着年龄增加,[br]歌唱家的声音也有所变化。 0:04:42.833,0:04:46.023 但无论是在歌剧院还是淋浴间, 0:04:46.023,0:04:49.173 这些技巧能把未经放大的声音 0:04:49.173,0:04:51.842 变成雷鸣般的音乐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