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VTT 00:00:01.000 --> 00:00:05.000 你們知道,同情心這個含蓄的議題在TED大會上 00:00:05.000 --> 00:00:08.000 我們已經聽了兩場震撼有力的短講 : 00:00:09.000 --> 00:00:13.000 HIV在非洲的現況,克林頓總統昨晚的演講。 00:00:13.000 --> 00:00:18.000 容我在此繼續作個橫向思考, 00:00:18.000 --> 00:00:23.000 將同情心從全球性的角度帶到個人層次。 00:00:23.000 --> 00:00:25.000 我是心理學家,請放心, 00:00:25.000 --> 00:00:26.000 我不會離題去講陰囊炎。 NOTE Paragraph 00:00:27.000 --> 00:00:31.000 (笑聲) NOTE Paragraph 00:00:32.000 --> 00:00:34.000 前陣子有個非常重要的研究 00:00:34.000 --> 00:00:38.000 是在普林斯頓神學院進行的,探索到為什麼 00:00:39.000 --> 00:00:42.000 每個人都有那麼多機會允許我們伸出援手, 00:00:42.000 --> 00:00:45.000 但為何幫助有時,不幫助有時? 00:00:46.000 --> 00:00:49.000 在普林斯頓神學院裡有一組神學生 00:00:50.000 --> 00:00:54.000 被告知要準備一篇實習佈道的講章 00:00:54.000 --> 00:00:57.000 每個人都分配了一個佈道講題。 00:00:57.000 --> 00:01:00.000 半數的人得到的講題是, 00:01:00.000 --> 00:01:02.000 耶穌說過的「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 00:01:02.000 --> 00:01:04.000 是關於一個仁慈善心人在旅途中, 00:01:05.000 --> 00:01:07.000 為倒在路旁的陌生人擔擱旅程,慷慨給予陌生人一切的幫助。 00:01:07.000 --> 00:01:10.000 另一半的神學生拿到的是其他聖經相關的講題。 00:01:10.000 --> 00:01:13.000 他們被一一個別告知,需去到另一大樓 00:01:14.000 --> 00:01:15.000 去講道。 00:01:15.000 --> 00:01:18.000 當他們走向另一棟大樓時, 00:01:18.000 --> 00:01:21.000 每個人都經過了一個人,正屈身呻吟, 00:01:22.000 --> 00:01:26.000 很明顯的,這個人需要幫助。問題是:神學生們停下來幫助他了嗎? NOTE Paragraph 00:01:26.000 --> 00:01:27.000 更有趣的問題是: 00:01:28.000 --> 00:01:31.000 頭腦深深思考了寓言的意涵,會影響行為嗎? 00:01:31.000 --> 00:01:35.000 從「好撒瑪利亞人」比喻而來的意義影響?答案是:完全沒有。 00:01:36.000 --> 00:01:39.000 決定了一個人是否停下來幫助 00:01:39.000 --> 00:01:40.000 有需要的陌生人 00:01:40.000 --> 00:01:43.000 結果呢,是依他們認為自己有多麼趕時間的程度而定, 00:01:44.000 --> 00:01:48.000 一方面以為自己可能遲到,另一方面 00:01:48.000 --> 00:01:49.000 預備講章過程中汲取的意義也有作用。 00:01:50.000 --> 00:01:52.000 我認為這也是我們每天生活的困境寫照, 00:01:53.000 --> 00:01:57.000 為什麼我們不能總是把握住每次幫助他人的機會, 00:01:57.000 --> 00:02:00.000 是因為,焦點有所偏差 NOTE Paragraph 00:02:00.000 --> 00:02:03.000 腦科學現在有了一個新的領域,「社會神經學」。 00:02:04.000 --> 00:02:08.000 研究兩個人的腦神經迴路 00:02:08.000 --> 00:02:10.000 在兩人互動時腦部發生的活動。 00:02:10.000 --> 00:02:14.000 從社會神經學的角度來看同情心,新思維發現到 00:02:14.000 --> 00:02:18.000 幫助他人是腦神經系統的原始預設值。 00:02:18.000 --> 00:02:22.000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去關心一個人 00:02:23.000 --> 00:02:26.000 我們就會自動的有同情心,自動感受到他們的感受。 00:02:27.000 --> 00:02:29.000 研究者發現一些新類型的神經元,鏡像神經元 00:02:29.000 --> 00:02:33.000 在大腦中就像Wi-Fi無線網路一樣的會發射訊號 00:02:33.000 --> 00:02:37.000 訊號瞄準對應到另一個人大腦中的同一個部位。以至於「同感」自動發生。 00:02:37.000 --> 00:02:41.000 倘若另一個人有所需要,正在受煎熬 00:02:42.000 --> 00:02:46.000 人總是自動預備好是要給予幫助的。至少目前的論據是如此主張。 NOTE Paragraph 00:02:46.000 --> 00:02:49.000 但下一個問題來了:為何有時我們卻不幫助呢? 00:02:49.000 --> 00:02:51.000 我認為這像個光譜 00:02:52.000 --> 00:02:54.000 一頭是完全的以自我中心, 00:02:55.000 --> 00:02:57.000 然後是注意他人,同理心,以至於另一端的同情心。 00:02:57.000 --> 00:03:01.000 事實上,如果我們太專注於自我 00:03:02.000 --> 00:03:05.000 而到了心不在焉的程度 - 我們時常整天都處於這樣的狀況, 00:03:05.000 --> 00:03:08.000 則我們也不會真正注意到別人發生了什麼事。 00:03:08.000 --> 00:03:10.000 在自我和他人之間,這兩種焦點之間的差異 00:03:10.000 --> 00:03:11.000 可能非常微小。 NOTE Paragraph 00:03:11.000 --> 00:03:15.000 比方說,有一天我在整理報稅資料,發現 00:03:15.000 --> 00:03:17.000 當列出所有捐款明細時 00:03:18.000 --> 00:03:21.000 突然來了個頓悟- 00:03:21.000 --> 00:03:24.000 看到曾開給Seva基金會的支票時,我注意到我是這麼想, 00:03:24.000 --> 00:03:26.000 哇,我朋友Larry Brilliant真的會很高興 00:03:27.000 --> 00:03:28.000 我有捐錢給Seva。 00:03:28.000 --> 00:03:31.000 然後我意識到從給予而來的收穫 00:03:31.000 --> 00:03:35.000 一陣自戀的快感衝上來 - 自我感覺真好。 00:03:35.000 --> 00:03:40.000 然後我才開始想到喜馬拉雅山上的人 00:03:40.000 --> 00:03:42.000 他們白內障的疾病問題可以得到幫助,並且我意識到 00:03:43.000 --> 00:03:46.000 我從自戀的自我焦點 00:03:47.000 --> 00:03:50.000 來到利他的喜樂,感覺到 00:03:50.000 --> 00:03:54.000 為我們所幫助的人感到快樂。我認為利他是個驅動力。 NOTE Paragraph 00:03:54.000 --> 00:03:57.000 但以自我或他人為中心 00:03:57.000 --> 00:03:58.000 的差異 00:03:58.000 --> 00:04:01.000 我呼籲各位要多加予以重視。 00:04:01.000 --> 00:04:04.000 尤其在約會場合這現象更表露無遺。 00:04:05.000 --> 00:04:08.000 有一天我在壽司餐廳 00:04:08.000 --> 00:04:11.000 聽見兩位女士在談論其中一位女士的哥哥 00:04:12.000 --> 00:04:15.000 這位哥哥仍然單身的女士說 00:04:15.000 --> 00:04:17.000 「我老哥很難約的到女孩子, 00:04:17.000 --> 00:04:19.000 所以他參加了快速約會俱樂部」你們聽說過快速約會嗎? 00:04:19.000 --> 00:04:23.000 女士們固定坐著,男士們則輪流轉檯, 00:04:23.000 --> 00:04:26.000 現場有時鐘和響鈴,5分鐘一到,時間到, 00:04:27.000 --> 00:04:29.000 聊天結束,女士可以決定 00:04:29.000 --> 00:04:33.000 要不要將聯絡資料或電子郵件給這位男士 00:04:33.000 --> 00:04:35.000 以決定兩人是否後續保持聯絡。這位女士說 00:04:35.000 --> 00:04:39.000 「我老哥從來不曾有女生留給他聯絡資料。我完全明白為甚麼。 00:04:39.000 --> 00:04:44.000 他一坐下來就開始不停的談論他自己, 00:04:44.000 --> 00:04:45.000 從來不問關於女士這一方的任何事」 NOTE Paragraph 00:04:46.000 --> 00:04:51.000 我當時正在為Sunday Styles進行一些研究 00:04:51.000 --> 00:04:54.000 這是紐約時報的一個版面,看一些婚姻中的趣事 00:04:54.000 --> 00:04:57.000 非常有趣 - 我有一次 00:04:57.000 --> 00:05:00.000 接觸到艾莉絲愛普斯頓。她說 00:05:00.000 --> 00:05:02.000 她約會的話 00:05:03.000 --> 00:05:05.000 會和對方玩一個簡單測驗。 00:05:06.000 --> 00:05:08.000 計算從兩人碰面開始 00:05:08.000 --> 00:05:11.000 要花多久時間讓男士向她提出第一個問題 00:05:11.000 --> 00:05:13.000 問句當中且必須帶有「妳」字。 00:05:13.000 --> 00:05:17.000 測驗的結果當然是艾普斯頓得到壓倒性的勝利,所以才有那篇訪談。 NOTE Paragraph 00:05:17.000 --> 00:05:18.000 (笑聲) NOTE Paragraph 00:05:18.000 --> 00:05:20.000 像這樣的小小測驗 00:05:20.000 --> 00:05:22.000 或許在任何宴會場合都可以玩玩看。 00:05:22.000 --> 00:05:24.000 現場在TED大會中就是個絕佳的機會。 00:05:26.000 --> 00:05:29.000 哈佛商業評論最近有一篇文章 00:05:29.000 --> 00:05:32.000 「人性時刻」,講到關於如何與人發生真情流露的交流 00:05:32.000 --> 00:05:35.000 特別是同事。雜誌裡說到 00:05:35.000 --> 00:05:38.000 最基本的,你必須先關掉黑苺機 00:05:39.000 --> 00:05:42.000 關掉手提電腦,不做白日夢 00:05:43.000 --> 00:05:45.000 注意力完全在這個人身上。 00:05:46.000 --> 00:05:50.000 英文現在有一個新字 00:05:51.000 --> 00:05:54.000 就是當你和一個人共處的時候,對方突然亮出黑苺機 00:05:54.000 --> 00:05:57.000 或接聽個手機來電,突然瞬間你就變成一個不存在的人了。 00:05:58.000 --> 00:06:02.000 這個新詞叫做"pizzled",也就是「發傻」+「不爽」,兩個字的結合。 NOTE Paragraph 00:06:02.000 --> 00:06:05.000 (笑聲) NOTE Paragraph 00:06:05.000 --> 00:06:11.000 很精準的敘述。人是因為能和其他人有共鳴,能關注其他人 00:06:12.000 --> 00:06:15.000 才和「權謀政客」或「反社會者」有所區別的。 00:06:15.000 --> 00:06:20.000 我的小叔是一位驚憟專家 00:06:20.000 --> 00:06:23.000 他的著作包括「吸血鬼注釋」和「科學怪人要錄」 00:06:23.000 --> 00:06:24.000 他本是研究喬叟的學者 00:06:24.000 --> 00:06:26.000 但他的出生地是川索凡尼亞 (譯註:該地因吸血鬼出沒而聞名) 00:06:26.000 --> 00:06:28.000 可能對他有些潛移默化影響。 00:06:28.000 --> 00:06:32.000 無論如何,我的小叔,李奧納多 00:06:32.000 --> 00:06:34.000 有一天決定要寫一本關於連續殺人犯的書。 00:06:34.000 --> 00:06:37.000 這人在我們居住鄰近之地曾造成極大恐懼 00:06:38.000 --> 00:06:40.000 那是幾年前的事。他的外號是聖塔克魯茲勒人魔。 00:06:41.000 --> 00:06:45.000 被逮捕之前,他殺了親生祖父母, 00:06:45.000 --> 00:06:48.000 親生母親以及五位聖塔克魯茲大學女學生, NOTE Paragraph 00:06:49.000 --> 00:06:51.000 我小叔去訪問了這個人 00:06:52.000 --> 00:06:54.000 當他們會面的時候他意識到 00:06:54.000 --> 00:06:55.000 這位仁兄真是恐怖 00:06:56.000 --> 00:06:58.000 包括他的身高,將近7呎。 00:06:58.000 --> 00:07:01.000 但這還不是最駭人的部份 00:07:01.000 --> 00:07:06.000 最恐怖的是,他的智商高達160:絕對達到了天才的標準。 00:07:07.000 --> 00:07:11.000 但,IQ和情緒上的共感力,二者關聯性是零, 00:07:11.000 --> 00:07:12.000 所以他對別人的感覺是毫無感知力 00:07:13.000 --> 00:07:15.000 這兩件事是由大腦的兩個不同部分所控制。 NOTE Paragraph 00:07:16.000 --> 00:07:18.000 最後我小叔終於鼓起勇氣 00:07:19.000 --> 00:07:21.000 問了一個他真的很想知道答案的問題。 00:07:21.000 --> 00:07:24.000 他問的是:你怎麼能辦到這樣的事? 00:07:24.000 --> 00:07:26.000 難道對受害者沒有絲毫憐憫的感覺嗎? 00:07:26.000 --> 00:07:29.000 他親手勒死這些受害人 - 勒死某人是非常親密的一種殺人方式。 00:07:30.000 --> 00:07:32.000 勒人魔的回答是基於事實的,他說 00:07:32.000 --> 00:07:37.000 「喔,完全不會的。如果我感受得到他們的痛苦悲哀,一定下不了手。 00:07:37.000 --> 00:07:43.000 我得將自己那個部份關掉才行。必須先將自己的那個部份關起來。」 NOTE Paragraph 00:07:43.000 --> 00:07:48.000 我想,那就是麻煩的所在了 00:07:49.000 --> 00:07:53.000 我一直在思考這件我們會將自己的那部份關起來的事實。 00:07:53.000 --> 00:07:55.000 當我們專注於自己的某項工作或活動時, 00:07:56.000 --> 00:07:59.000 如果有他人在場,我們真是會把那部份的自己關掉的。 00:08:00.000 --> 00:08:05.000 想想看有沒有可能購物逛街 00:08:05.000 --> 00:08:07.000 是以具同情心的道德性消費來進行的。 00:08:08.000 --> 00:08:10.000 就像比爾 麥當諾所指出的 00:08:12.000 --> 00:08:16.000 我們所買所用的物品,背後都有著看不見的後續效應。 00:08:16.000 --> 00:08:19.000 我們都在集體盲點中不知不覺受成為受害者。 00:08:20.000 --> 00:08:22.000 我們沒注意,並且也沒想到過我們根本不曾注意 00:08:23.000 --> 00:08:29.000 無論從地毯或是座椅上的纖維所釋放出來的有毒粒子。 00:08:30.000 --> 00:08:35.000 我們無從得知那纖維是科技合成的 00:08:35.000 --> 00:08:39.000 或怎樣的生產過程;能被回收使用嗎 00:08:39.000 --> 00:08:41.000 或者最後只能當作填土使用?換句話說 00:08:41.000 --> 00:08:46.000 我們是忽略了環保及公眾健康那個部份的事實 00:08:47.000 --> 00:08:50.000 以及社會經濟公平正義等等的後續結果 00:08:50.000 --> 00:08:52.000 在我們日常所買和所使用的物品上。 00:08:54.000 --> 00:08:58.000 可以說,我們是避而不談,自欺欺人, 00:08:58.000 --> 00:09:02.000 但是我們又不知道。結果自己仍然成為受害者 00:09:02.000 --> 00:09:05.000 只是受害場景轉移到其他體系而已。試想。 NOTE Paragraph 00:09:06.000 --> 00:09:09.000 有一本好書: 00:09:10.000 --> 00:09:12.000 東西:生活雜物中你所看不見的旅程故事 00:09:13.000 --> 00:09:16.000 談到關於許多產品的背後故事,譬如說,一件T恤 00:09:16.000 --> 00:09:19.000 T恤的棉花產地 00:09:19.000 --> 00:09:21.000 種植棉花所使用的肥料以及 00:09:21.000 --> 00:09:25.000 使用那種肥料對土壤的後果。書中提到, 00:09:25.000 --> 00:09:28.000 布品染料事實上非常難對棉花起作用; 00:09:28.000 --> 00:09:31.000 大約有60%的染料最後是被洗掉成為廢水。 00:09:31.000 --> 00:09:34.000 流行病學家都清楚知道 00:09:34.000 --> 00:09:39.000 住在紡織原料廠附近的孩子,患白血病的比例特別高。 00:09:40.000 --> 00:09:44.000 有一家班尼特公司,是Polo.com 及"維多利亞的秘密" (註:知名內衣褲品牌) 00:09:45.000 --> 00:09:50.000 的上游供應商,因為他們的CEO注意到染料危害, 00:09:51.000 --> 00:09:55.000 在中國和他們的染料廠創立了一個合資企業 00:09:55.000 --> 00:09:57.000 確保他們工廠的廢水排放 00:09:57.000 --> 00:10:01.000 在成為天然地下水前是經過合宜的處理。 00:10:01.000 --> 00:10:05.000 目前,我們還沒有辦法按消費道德的標準選購T恤 00:10:06.000 --> 00:10:10.000 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有這種選擇自由呢? NOTE Paragraph 00:10:13.000 --> 00:10:16.000 我在想 00:10:16.000 --> 00:10:21.000 有一種新的電子標籤技術,是能夠從每一個店家 00:10:21.000 --> 00:10:25.000 追蹤到店裡架上每一樣產品的生產歷史的。 00:10:26.000 --> 00:10:28.000 能一路追蹤到工廠, 00:10:28.000 --> 00:10:32.000 追蹤到工廠之後,你還能看到生產流程 00:10:32.000 --> 00:10:36.000 製造時用到了哪些原料,如果是符合消費道德的 00:10:36.000 --> 00:10:40.000 就貼上一個認證標籤。如果他是不符合消費道德的 00:10:40.000 --> 00:10:44.000 你也能走進任何一家商店 00:10:44.000 --> 00:10:47.000 用手持式條碼機一掃描而得知結果 00:10:47.000 --> 00:10:49.000 然後進入一個網站。 00:10:49.000 --> 00:10:51.000 網站上提供一些有用的資料,譬如有人對花生過敏。 00:10:52.000 --> 00:10:54.000 它會提供一些和花生過敏主題相關的產品資訊。 00:10:55.000 --> 00:10:56.000 換句話說,在採買點現場, 00:10:56.000 --> 00:11:00.000 我們或許當下就可以運用較多同情心來進行採購。 NOTE Paragraph 00:11:00.000 --> 00:11:06.000 在資訊科學裡有一句話說: 00:11:06.000 --> 00:11:09.000 最後,所有的人都成了萬事通。 00:11:09.000 --> 00:11:11.000 重點是:萬事通之後,你會做什麼來改變萬事呢? 00:11:13.000 --> 00:11:16.000 我曾經為紐約時報工作過一段時間 00:11:17.000 --> 00:11:19.000 那是80年代,我寫了一篇文章 00:11:19.000 --> 00:11:21.000 關於當時紐約市的一個新問題 00:11:21.000 --> 00:11:23.000 也就是露宿街頭的街友族群。 00:11:23.000 --> 00:11:27.000 我和一個關懷街友的社工團體,一起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 00:11:27.000 --> 00:11:30.000 訪談這些街友們,了解他們,也從他們眼神中看出來 00:11:30.000 --> 00:11:35.000 他們幾乎每個人都是精神病患 00:11:35.000 --> 00:11:39.000 並且無處可收容。這就是診斷結果。這也讓我- 00:11:40.000 --> 00:11:43.000 從一個都市人的昏睡症中清醒過來 00:11:44.000 --> 00:11:47.000 當我們看見了,經過了這些無家可歸者 00:11:47.000 --> 00:11:50.000 他們只出現在視野邊緣,也只停留在那邊緣上。 00:11:52.000 --> 00:11:54.000 我們既未曾加以注意,所以也不採取行動。 NOTE Paragraph 00:11:57.000 --> 00:12:02.000 之後沒多久,有一天,一個週五的下班時間 00:12:02.000 --> 00:12:05.000 我正走下地鐵站,人潮擁擠 00:12:05.000 --> 00:12:07.000 下樓梯的人數以千計 00:12:07.000 --> 00:12:09.000 突然在我走下樓梯的時候, 00:12:09.000 --> 00:12:12.000 我注意到遠處有一個人是倒在一邊的, 00:12:12.000 --> 00:12:16.000 沒有穿上衣,沒有動靜,人們只是繞過,跨過他 00:12:17.000 --> 00:12:18.000 幾百個人,都是如此。 00:12:19.000 --> 00:12:22.000 因為我的都市人昏睡症狀此時已經較為輕微, 00:12:23.000 --> 00:12:26.000 我自然的停了下來,想弄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00:12:27.000 --> 00:12:29.000 當我這麼停了一下,其他6,7位也停下 00:12:30.000 --> 00:12:31.000 立刻有人去搖醒他。 00:12:32.000 --> 00:12:34.000 原來他是來自西班牙語系的人,英語不通, 00:12:34.000 --> 00:12:39.000 身上沒錢,已經在街頭流浪好多天,非常餓 00:12:39.000 --> 00:12:40.000 餓到昏倒了。 00:12:40.000 --> 00:12:42.000 很快有人給他柳橙汁喝 00:12:42.000 --> 00:12:44.000 有人買了熱狗和麵包,有人找來了地鐵警察。 00:12:45.000 --> 00:12:48.000 很快的,這個人就能站起來走路了。 00:12:48.000 --> 00:12:52.000 唯一需要的就是有人首先跨出這注意到他人的第一步。 00:12:53.000 --> 00:12:54.000 因此我仍然樂觀。 NOTE Paragraph 00:12:54.000 --> 00:12:55.000 謝謝大家 NOTE Paragraph 00:12:55.000 --> 00:12:57.000 (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