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有天我對一幫年輕模特兒講話,
談到追求時尚行業的職涯。
我真的很想告訴他們
我即將來 TED 演講。
所以我問:「嘿,
你們有沒有人聽過 TED?」
很典型、很時尚,我得到的回答是:
「有啊,我兩個都看到了,
他們的玩具熊真滑稽。」
(笑聲)
什麼啊?!
今天的青年讓我笑不可遏。
意思是,我真的不能多說。
我 15 歲時想成為健美先生。
然而可不是任何的健美先生,
非得第一不可:阿諾·施瓦辛格。
事實上我還記得試圖
學習像他的第一天。
在東倫敦有個老體育訓練館,
看起來有點像《洛基》電影裡頭那樣。
那是個改裝的車庫空間,
有破椅面的黑色長椅
和鏽跡斑斑的槓鈴,
牆上貼著前健美冠軍的海報,
施瓦辛格在內,作為健身的目標。
我進去的那一天遇到老闆,
名叫大衛,是個東倫敦的老傢伙。
我對他詳述自己偉大的健身目標,
就像青春期的孩子那樣:
「我想鍊得大大的。」
(笑聲)
他點點頭,真正明白我想要什麼。
他指向深蹲架,
說:
「孩子,練那個長腿肌。
那邊的臥推機
練胸肌。
這些啞鈴練臂肌。
就這些。
去練吧,孩子。」
老爹,我就去練了。
意思是,概念真的非常簡單。
如果你重複八次從 A 練到 B,
當然就長了點肌肉。
當時我還沒有研究過體育科學,
所以不知道這個
從 A 練到 B 的方法
稱為「過載」。
過載的理論是:
如果我把身體推至超出極致,
意思是精疲力盡無法再重複,
那麼在我休息的時候
身體就會生出更多肌肉,
讓我下一次舉得起來。
我就可以用這個方法
鍛鍊身體的每個肌肉群,
很快,(學阿諾的聲音)
有一天你的身體就像阿諾那樣。
好吧,顯然我沒有
像阿諾那樣的身體。
(笑)
其實我有個時裝模特兒般的身體。
這是因為我在街上被星探相中,
因而被迫放棄健美的夢想。
這是我首次登台的相片之一,
昂首闊步展示 Calvin Klein 的走秀。
選角導演——謝謝——在舞台的後方
選角導演教我們
強而有力的走路姿勢:
雙腳伸直、縮小腹、
肩膀向後向下。
但為什麼我在 20 出頭時
被教走路的姿勢呢?
更重要的是,為什麼這麼走
感覺是如此地陌生?
而外顯給觀眾看到的是強而有力。
意思是,他們只要求我
以正確的走路姿勢走而已。
因此我決定去個
強姿勢很普遍的地方。
我即將面對的人
將永遠打碎我成為施瓦辛格的願望。
我嘗試「橋」這個姿勢:
成人體操課程。
而我無法讓手臂伸直,
更別提讓身體離開地面了。
因此教練叫了個人過來,
她毫不費力地做出這個姿勢。
她是個六歲的女孩。
這就是她,
名字是葛蕾絲,
驚人的葛蕾絲。
(註:同《奇異恩典》)
(笑聲)
多甜美。
(註:《奇異恩典》歌詞下一句)
(笑聲)
但我真正開始看到
體操用的原則
與我在時裝週期間
被後台一再提示的姿勢相同。
體操這運動的語言
不以個別肌肉為基礎,
而是以關節和骨骼的移動為基礎。
例如,用肩代替二頭肌、三頭肌,
用臀部而不是四頭肌、腿後肌。
完全與健身行業的優先考慮相反。
健身置肌肉於脊柱之前。
體操運動員專注於如何動身體,
而他們恰恰也有很棒的姿勢
和真正強大的核心(脊柱)。
這真的不是巧合。
這是「與」身體工作的副產品。
事實上,以脊柱為優先更明智。
倘若你損傷了脊髓,
實際上就不能動身體的任何部位。
我們一輩子一直被提醒
「別駝背。」
「坐正。」
「挺直脊椎!」
「胳膊肘別放桌上。」
說的都是同一件事。
所有的父母說的全是:
以脊椎為先。
要知道我們人類天生能全範圍地動。
生化家埃絲特·戈赫海勒周遊世界
研究幾乎沒有背痛的地方。
她注意到脊柱的腰椎曲度較平的人
沒背痛。
她稱之為 J 形脊,
這裡看的到差異,
和西方世界 S 形脊柱間的差異。
J 形脊柱的人沒有背痛的問題。
戈赫海勒指出 J 形脊柱
在希臘雕像
和年幼孩子那裡普遍可見。
她說的是我們天生有 J 形的脊柱。
你現在可能已經注意到
年幼的孩子從地上揀起東西時
是完美下蹲的姿勢。
不像我,這小子並不需要導演
或六歲的驚人的葛蕾絲教他這一招。
事實上沒有人教他。
不,他不鍛煉。
事實上這是發明椅子前
人的休息姿勢。
但不幸的是由於我們後天的人體調節
或文化,
這孩子就快失去
這種自然的休息姿勢了。
他即將被教,休息的姿勢
實際上是坐在椅子上。
由於他將要上學,
每天 7 小時,
他將被要求坐在這——
坦率地說怪異和不人道的位置上。
我甚至沒算上
這小子看《粉紅豬小妹》的時數。
(笑聲)
根據英國整脊協會,
工作中因背痛請病假的總人數
去年增加 29%。
調查指出背痛的原因是
同一個坐姿坐太久。
因此我試著找出四歲孩子
因背痛向學校請病假的調查數據。
但你相信嗎?我找不到。
看,我們心知肚明。
我們是坐在背上的一代人。
但我今天想具體要你注意的
是健身行業對脊柱的無知
要我們務必達標,
時間、重量和距離的達標。
大多數人以那為
改善和進步的衡量標準。
你能跑多久?
你能跑多快?
你能舉多重?
你能重複多少次?
你能用掉多少卡路里?
無止境的清單。
但那是有缺陷的。
沒考慮到你動的情形,
更重要的是,你曾經能夠動的情形。
什麼都比不上
你三歲時能夠動的程度。
2012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
肌肉骨骼疾病是全球
第二大殘疾原因,
影響全球超過十七億人。
全球醫療保健的領導者沃爾夫教授
描述肌肉骨骼疾病的痛苦
就像沒輪子的法拉利。
如果你不能靈活動作,
身體的其餘部分多健康都沒用。
因此,為要獲得健康的身體,
就得朝著全方位運動的方向前進,
了解你的身體怎麼動,
和能像人類一樣運作。
簡而言之,
就是能夠像三歲的你那樣動。
我們可以且「應該」
重新學習如何動,
以孩子為師,
丟掉當前這些時間、
重量和距離準則,
花時間解開限制,
找回我們曾有過的靈活動作。
剩下的就只是我們的意願了,
當作學校操場裡的孩子,
能玩能動,
無懼損傷,利用我們身體的全部潛力。
而其他那些我們瞄準的結果,
如:苗條體格、
調好的肌肉
會隨之而來,
會成為副產品,
隨著功能完善的身體而來。
正如中國諺語説道:
「脊齡決定年齡。」
說實話,教企鵝怎麼飛
比教人類怎樣好好地
坐在椅子上容易。
人類不是天生適合坐在椅子上的。
今天我要讓你學會強大的站立姿勢。
J 形脊柱文化的人
臀部肌肉參與每一步。
這是為什麼他們的臀部肌肉強健,
支持他們的腰部。
為了展示怎麼站立,
我需要觀眾參與。
因此,請站起來。
抱歉。
請兩腳併攏站著,
面向前方。
兩個腳跟緊挨——
腳趾不靠攏,只併腳跟。
緊緊併攏。
緊緊併攏。
維持。
保持這張力。
注意,
就注意,
注意臀肌
因腳跟緊緊併攏的結果。
我們原未注意這些肌肉,
我們專注於動。
這是我前面說的以動為上的理念。
專注於動,肌肉就跟來了。
我們有效地動,
身體的正確肌肉會動。
你們腳跟併攏站在這裡,
這是你們的新姿勢。
其實,如果你們
就這樣站到演講結束,
就是為我起立鼓掌。
(笑聲)
從向幼年的我學習,
我花了兩年,三十歲時
我終於找回我的休息姿勢。
不,不是這張,
我的休息姿勢。
(笑)
也許我們都應該向幼年的自我學習。
我們應該停止教孩子
如何坐在自己的屁股上,
應該向幼年的自己學習,
像他們那樣動。
謝謝。
(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