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不难, 只要你摒弃分别取舍之心。 莫取憎爱, 如实观照,一切自然清晰明了。 一念之差, 悟道与否,天壤之别。 若想悟道, 就不要存有分别对立之心, 分别对立之心, 就是心病。 证道的要旨, 如果不能明白, 止心静念 也毫无意义。 我们的自性与道一样圆满, 犹如虚空, 无需增,无需减。 但是,因为我们的分别取舍, 而无法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不要攀缘外在的事物, 也不要执着于空性。 以宁静平常的心态看待一切, 妄念自然消散。 当你努力制止妄念,试图让心归于平静, 这种努力本身,就会让心更加波动。 如果你一味地止动或者求静, 你便永远无法悟道。 如果不能做到无分别, 止动和求静都没有意义。 分别有与没有, 求空或者舍空,都是徒劳。 任何语言, 任何思想,只会让你跟真相更加不相应, 与其失之交臂。 断言绝虑, 你本具的佛性自然现前。 反观自性, 是为了回归本来面目, 而追逐外在的假象,则是背道而驰。 片刻的自心返照, 超越空和有。 一切变化只是一种显现, 世界本空,而在我们看来却无比真实, 这源自我们的无知。 不必寻求真相, 只需停下一切妄念。 不要存有对立的心态, 小心避开这种习惯。 如果落入分别之心, 哪怕是丝毫的是非对错之心, 便失掉了真心。 尽管一切的二元对立都源自一心, 也莫要执着于一心。 当我们的心能安住于道(一念不生) 心就再不会被任何事干扰。 心不再受干扰, 心不再二元对立,也就不在需要对治的法。 当分别心不再生起, 二元对立的心也不复存在。 当客观情境消失, 主观能动也消失。 心本无生,因境而有。 境因心有, 心能显境。 要知道,心和境相互依存, 和原本的真相; 它们同是一个虚空。 在同一虚空中, 心和境不可分割, 并与宇宙万物相互包含。 如果你不存有分别心, 就不会产生偏见, 和主观见解。 活在自性的大道中, 无易亦无难, 但那些观念局限的人, 只会恐惧踌躇。 越是着急, 进步越慢, 无法驾驭执着心。 即使是对悟道产生了执着, 也是走偏了路。 对一切放之自然 一切本是无来无去。 任运自性就是与道相和, 你将逍遥自在,没有烦恼。 如果束缚自己的念头, 就会与道背离;但如果放任念头, 就会产生昏沉的障碍。 无休止的分别与评判 令人烦恼疲惫。 分别和对立的心 又能带来什么好处呢? 若欲求取一乘之道(佛道), 就不要厌恶各种感官和思想(六尘)。 全然接受六尘(因为六尘本来没有过失), (如能悟此道理)即是觉悟。 智者无修, 愚人自缚。 法本平等, 不要妄生 爱憎取舍。 以分别心寻求真心, 就是大错特错。 安与不安都是幻象。 心悟后 才知道没有任何好恶。 一切二元对立都来自无知的干预。 如梦幻空花, 只有愚人才会试图把捉。 得失 对错 都要一时放下。 眼若不睡 诸梦自除。 心中若没有分别, 万法也一如虚空, 不复存在。 要想明白一如的奥秘, 就要放下一切缠缚。 如果平等看待一切 便可触及永恒的自我。 所有的思想都已泯灭, 在这无缘故、无关系的境界,没什么可以比较。 仿佛 仿佛在运动,仿佛在静止, 既不是运动也不是静止。 两本既不成立, 一心也是无形无相的。 达到本心, 不存在任何规则。 若要与自心契合, 内心要保持平等无为。 将所有的怀疑和踌躇清空, 才有可能心存正信。 妄执破除, 一切不留。 心如虚空,无可记忆。 虚空如镜, 物来自照,无须枉劳心力。 如果到达非思量的境界,所有知识、想象都没有价值。 真如法界, 无自无他,无人无物。 若要与心相应, 就要在疑心生起时说:‘’不二”。 在“不二”的境界中,以即一切, 没有例外。 无论何时何地, 这便是得入至道的方法。 这个方法超越时间和空间, 一念万年。 空再此处, 空在彼处, 十方三世皆现眼前。 大到极致或小到极致 并无区别。 已经忘却了一切境界。 存在与不存在也是同一个道理。 不要再浪费时间去怀疑和争论,这些都毫无意义。 一心就是我们的一切,一切也就是我们的一心。 游走其中, 不存分别心。 生活在此信念中,便是通往非二元对立之路。 因为可信的心,是非二元对立的。 言语! 言语不是道, 道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自始至终,如如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