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3名海豚研究員在出任務時 覺得有點苦悶 為了提高士氣,有人假裝成海神 頭戴草環,然後丟入海中 一會兒,有隻頭帶草環的海豚,浮上水面 當然,這或許是巧合 但是,也很有可能,海豚正在模仿科學家 因為海豚是地球上最聰明動物之一 那麼海豚究竟有多聰明? 跟鲸魚和鼠海豚一樣 海豚屬於水生哺乳類動物 稱為鯨目動物,包含86類不同物種 跟有蹄類動物有近親關係 本來是陸上的哺乳類動物 大約5千5百萬年前,鲸目動物開始進入水中生活 由於長有利齒,是海中大型掠食者 後來到了3千5百萬年前,海洋溫度變化 獵物變得稀少 在這種打擊下,只有一類鯨目動物生存下來 就是齒鯨,牠們外形變小, 牙齒沒那麼鋒利 但是腦部變大且複雜 這樣可以讓牠們建立複雜的社交關係 還有用回聲定位來導航和溝通 跳回到現代 現代海豚的腦部很大,其腦化指數,也就是, 和平均腦大小相比 (可由身體大小推估), 實際腦所佔的比值 僅次於人類 海豚為了生存而進化 牠們能夠組織複雜的社交網絡 一起狩獵、避敵,甚至養育後代 例如,一羣佛羅里達州海豚 捕魚時就採用一種精密的合作方式 首先一隻海豚當"下網者"踢起塵土 這時另一隻海豚發出信號給其他海豚 同時聯合起來,捕捉外逃魚群 為了達到此目標, 這過程必須有周詳的計劃和合作 也需要某種形式的意圖溝通 海豚把這種溝通方法和其他技巧 一代一代傳授下去 不同的海豚族群在問候方式 捕獵策略及其他行為上,各有不同 這類文化傳遞甚至也包括工具的使用 鄰近澳洲海岸,有羣寛吻海豚 綽號叫做海豚海綿俱樂部 牠們懂得用海綿包覆嘴部, 方便在鋒利的珊瑚礁中,以嘴拱土覓食 這種知識由母親傳授給女兒 有實例證明海豚甚至可以理解語言 當人們敎導海豚利用 口哨聲和手部動作當溝通語言 牠們不僅明白單獨信號表示的意義 還明白不同信號組合的順序所表示的意義: 例如: 牠們分得出帶球到環 和帶環到球的差異 所以海豚能夠理解人類語言的兩要素: 一為代表物體和動作的符號 一為支配符號結構的語法 海豚也是能夠通過鏡子測試的少數動物之一 牠們從鏡子中認出自己的樣子, 證明有認知自我身體的能力 有研究顯示海豚不僅知道自己的身體 還知道自己的想法, 這種特質叫做元認知(meta-cognition) 有硏究發現海豚在比較兩種聲音時 可以露出相同、不同,或不確定的反應 正如人類一樣 海豚遇到困難的測試時,常常露出不確定反應 表示海豚心中清楚自己知道什麼 也清楚自己對那知道有多少信心 此外,海豚還有一些令人很驚嘆的事情 牠們有同理心、利他行為,和依戀之情 海豚救助傷者的習性已跨越了物種藩籬 從許多報導證明 海豚把人類帶上水面呼吸 海豚跟我們一樣,也為死去的同伴哀悼 從種種的跡象看來 我們也許覺得奇怪,人類為何還要捕殺海豚來吃 讓牠們遭到捕魚和污染的危害 或把牠們關起來做花式表演 而最終的問題也許不在於 海豚是否為聰明而複雜的動物 而在於人類對海豚是否有足夠的同理心, 願意讓牠們安全、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