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它是種讓人身心交瘁的致命疾病。 不只對病人如此, 對病人的至親亦是如此。 人類這場仗已經打了數個世紀。 雖然我們有一些進展, 但我們仍未打敗癌症。 在美國人的一生當中,每 5 人 就會有 2 人得到癌症。 而 90% 的癌症病人 會死於癌細胞轉移。 轉移就是癌細胞透過循環或淋巴系統 從原發部位擴散到遠端部位。 比如,一位乳癌的女性病人 不會只因她的胸部有腫塊就不治。 她致命的原因是癌症擴散到 她的肺、肝、淋巴結、大腦和骨頭, 而這些地方是無法切除 或無法進行治療的。 轉移是個複雜的過程。 我已經花了數年的時間研究它。 最近我和我的團隊有個發現, 我們發現癌細胞能夠相互溝通 並協調彼此間的移動, 而這是根據它們在 腫瘤微環境當中的密集程度。 它們透過兩種訊號分子來彼此溝通: 介白素 6 和介白素 8。 就像大自然的萬物一樣, 當太緊密的時候,訊號就會增強, 造成癌細胞更快速地遠離原發部位, 擴散到新的部位。 所以,如果能運用我們開發出的 藥物雞尾酒療法來阻絕這個訊號, 我們就能阻擋癌細胞間的溝通, 減緩癌症的擴散。 讓我先在這裡暫停一下, 帶大家回到這一切初始的 2010 年, 當時我還只是個大二生。 才剛開始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 丹尼斯.沃茲博士的實驗室工作, 老實說,我當時是個 年輕天真的斯里蘭卡女孩, (笑聲) 以前沒有任何研究經驗。 我接到的任務是要觀察癌細胞 在立體第一型膠原蛋白基質的 培養皿中 是如何移動的, 它模擬了癌細胞在人體內的環境。 我覺得既新奇又興奮, 因為以前研究用的是平面的塑膠皿, 它其實無法真正代表 癌細胞在我們體內的真實狀況。 因為,咱們要面對現實, 我們體內的癌細胞 並非像在塑膠皿中是固定著的。 這段時間我參加了一場研討會, 主講人是普林斯頓大學的 邦尼.巴斯勒博士, 她談到細菌細胞如何依據 群體密度所對應的特定行為 來進行彼此的交流。 這一刻我靈光乍現,心想: 「哇,我每天觀察癌細胞的移動 也出現這種狀況。」 從而醞釀出我研究計畫的構想。 我假設癌細胞能夠彼此溝通 並協調相互間的移動, 依據的資訊是它們在 腫瘤微環境中的密集程度。 我一頭栽入研究這個假設的可能性。 幸運的是,我的指導教授 以開放的心態來接納我的瘋狂點子。 所以,我就投入了這個專案計畫。 然而,我無法獨自完成。 我需要協助。 我肯定需要協助。 所以我們招募了大學生、研究生、 博士後研究員以及教授, 他們來自不同的機構、多個科系, 集合在一起研究 我在大二時萌生的這個想法。 我們一起做了數年的實驗, 融合了不同的想法與觀點, 我們發現了一條新的訊號傳遞路徑, 它是藉由癌細胞的密度, 來控制彼此間的溝通及移動。 在座有些人可能有聽過, 因為大部分的社群媒體 把它稱為是「哈西妮效應」。 (笑聲) (掌聲) 我們還沒結束。 接著,我們決定要阻擋 這條訊號傳遞路徑, 看看是否能藉此減緩癌細胞的擴散。 結果,在臨床前動物模型中 的確是如此。 我們提出了一種藥物雞尾酒療法 其中包含安挺樂 它目前用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還有 reparixin,它對抗乳癌的 療效目前尚在臨床試驗階段。 有趣的是,我們發現的 這種藥物雞尾酒療法 其實無法抑制腫瘤的成長, 但卻能直接對付癌細胞的轉移。 這是個重大的發現, 因為目前食品及藥物管理局 尚未核准任何 直接針對癌細胞擴散的治療法。 事實上,癌細胞的擴散也就是轉移, 被認為是伴著腫瘤成長而來的。 所以會有如果阻止腫瘤成長, 我們就能阻止腫瘤擴散的想法。 然而,我們大部分人都知道, 事實並非如此。 另一方面,我們提出了 這種藥物雞尾酒療法, 它對付轉移的方式並不是 把目標放在阻止腫瘤成長上, 而是把目標放在 控制轉移的複雜機制上, 透過處理哈西妮效應來達成。 (笑聲) 最近,這項研究已經在 《自然通訊》期刊中刊出, 我和我的團隊得到非常多 來自全世界的回應。 我的團隊中沒有任何人 預期到這樣的反應。 我們似乎戳到要害了。 現在回頭來看,我非常感謝 我所收到的正面回饋, 不只是來自學術界,也來自病人, 還有全世界被這可怕的 疾病所影響到的人。 當我反思在哈西妮效應上 所獲得的成就時, 會一直想到我有幸共事過的那些人。 那些大學生 認真努力和專注奉獻, 展現了他們超凡的能力。 研究生和博士後研究員 我的復仇者聯盟隊友, 他們教會我新的技巧 且總是確保我沒有偏離正軌。 教授們是我的尤達和歐比王, 他們挹注自己的專業智識 才讓這項研究有了現今的成果。 支援人員,包括朋友和家人, 他們鼓舞我們的士氣, 不許我們放棄這偉大的使命。 沒有比他們更好的伙伴了。 有一整個團隊在協助我研究 癌細胞的轉移。 相信我,若沒有他們, 我今天就不會站在這裡。 現今,我的團隊已經成長了, 我們用哈西妮效應 所發展出的合併療法, 將能有效地阻止腫瘤的成長和轉移。 我們在研發新的抗癌療法, 來限制毒性和減低抗藥性。 我們正發展開創性的系統, 以便進行更好的人體臨床試驗。 光想到這些就讓我很興奮, 我所進行的這項不可思議的研究—— 以及我現在站在這裡對各位演說—— 這些都來自一個小小的點子, 是我坐在研討會中想出來的, 而且當年我才二十歲。 意識到自己正走在 這不可思議的旅途上, 我得以去追求我非常熱切 想要去做的研究, 每天我的好奇心都能得到滿足。 但我必須要說,我最喜歡的部分—— 當然,除了今天站在這裡 和各位分享外—— 就是我能和各式各樣的人共事, 他們讓我的研究更穩固健全、 更好且更有趣。 因此,我得說, 我最喜歡的超能力就是「合作」。 我會愛這項能力是因為 它並非是我獨有的。 它存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在。 我的研究顯示,即使是癌細胞 也會彼此合作來侵襲我們的身體, 散播它們的怒行。 對我們人類來說,它是種超能力, 且已經在醫學和科學領域中 帶來了許多了不起的發現。 我們都可以使用這種超能力 鼓舞自身創造出超越自我的東西, 讓世界變得更好。 我採用「合作」這項超能力 協助我對抗癌症。 我有信心,如能妥適地合作, 我們將能夠打敗這可怕的疾病。 謝謝。 (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