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斯,就是這裡了"
"左邊還是右邊?"
"呃....."
"呃..."
"快一點,麥斯!"
"左邊!"
嗨,我是Tony,這是幀影幀畫的極短篇
警告,本影片將有《末日列車》嚴重劇透
所以,這裡給你個選擇,過了此時此刻
"無法回頭了"
"無法回頭了"
"無法回頭了"
"無法回頭了"
"無法回頭了"
"無法回頭了"
"無法回頭了,懂嗎?"
"我明白"
幾乎每一齣賣座片
或是Telltale 製作的遊戲裡
都會碰到這種狀況:
你的角色面對重要抉擇
而且每個決定都不可逆轉
"啊,這..."
"好了,就你了"
先聲明,我覺得這類時刻很重要
而且是堆砌出好故事的基礎
但是我希望電影不要完全依賴對話來呈現
所以今天來看別的選項:
事實上,這是電影最古老的技巧之一
你要如何展現角色的抉擇?
左邊或右邊?
就這麼簡單
我們常忘了畫面的方向性也是重要的工具
角色的的選擇可以簡單的用他們看的方向來展現
《末日列車》的基礎很簡單
鏡頭的左邊就是火車的後車廂
右邊就是前車廂
過程中我們慢慢的從左往右移動
我們也可以把這片當成一個
主角深信自己必須不斷前進的故事
而所有推進他的動力
都在他後面
"你必須帶領我們"
每一個決定看起來都是稍加變化的方向二選一
但是本片並沒有因此變的簡單
有時他也會倒退
"寇帝斯,我的朋友,你了解我的"
"聽我說,不是我做的!"
當他最後達到旅程的終點
寇帝斯又被另一個人往前推了一把
"我為了這個奉獻一生"
"永動引擎"
為的就是讓他看看身後人類的膚淺
"你可以拯救他們脫離苦海"
給他最終的二選一:
右上方
或是左下方
他決定..
本片最棒的地方在於
導演奉俊昊無需靠對話
就呈現出他抉擇中的道德成長
《末日列車》可能是本年最"側面"的電影了
同時也證明
最簡單的視覺理念可以如此優雅及精緻
所以下次當你角色遇到艱難選擇時...
誰知道?
可能又是個單純的 "左邊或右邊" 呢!
翻譯:zass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