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给朋友讲一个精彩的故事 刚讲到最精彩的部分时 他突然打断了你说: 应该是“外星人和我” 而不是“我和外星人” 许多人都会对这种行为感到反感 先抛开无礼的打断不谈 来想一下你朋友说的有道理吗? 你说的这句话从语法上讲 真的是错的吗? 要是他依旧能理解你的意思 那么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呢?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语法就是一系列规则 教你怎样在口语和写作中 用单词构成短语和句子 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规则 比如在英语中 主语通常放在最前面 谓语动词跟在主语后面 宾语则放在最后 而在日语和其他许多语言中 顺序却变成了主语、宾语和谓语动词 一些学者尝试找到适用于所有语言的规则 但是除了一些基本的属性 比如所有语言都有名词和动词 所谓的语言上的共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尽管所有语言都得按照一套固定的规则来 但有两方观点在这些规则的研究上始终争论不休 即规定主义和描写主义 简单来说 规定主义认为一门既定的语言要遵循固定的规则 而描写主义则认为变化和调整 是语言正常且必要的一部分 绝大多数语言在其大部分历史时期中都是用于口头的交流 不过随着人们相互之间联系的增多 书写的地位开始提升 于是书面语开始规范化 以适用于更为广泛的交流 同时也确保了不同地方的人能够理解这些语言所表达的意思 对于大多数语言而言 这一标准形式被认为是唯一合适的 但实际上它却是从众多不同的口语形式中脱颖而出 且通常情况下来自掌权的一方 通过将那个时代已有的一系列语法规则详尽记录下来 语言纯粹主义者们开始建立并传播这一标准 书面语言所涉及的语法同样也适用于口语 而那些偏离了书面语语法的口语则被认为是错误的 或者是社会地位低下的表现 于是许多从小就按照这一规则说话的人 被迫开始接受标准的语法规则 直到最近 语言学家才意识到口语和书面语完全是两码事 口语有它自己的规律性和模式 在我们还不能记事的时候 就开始学习说话了 那个时候更多是通过下意识的行为来构建说话技能 而不是记住那些规则 由于口语也会用到语气和语调来传达意思 所以它的结构更加地多样化 会根据说话者和听者的需求进行调整 这就意味着在说话时应该避免一些难以理解的复杂句子 做出适当调整避免一些尴尬的发音 或是通过略读让语速加快 尝试去理解和比对语法上的这些差异 却不定义对错的语言学方法被称为描写主义 相比于决定该如何使用语言 描写主义更倾向于叙述人们实际上是怎样使用语言的 并追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方法 尽管描写主义和规定主义 之间的争论会一直持续下去 但它们二者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 规定主义可以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 告诉人们最为通用的确定模式 这一点不仅在正式场合很重要 也使得来自不同国家 不同背景的非母语人士 交流起来更加容易 另一方面 描写主义会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想法如何运作 以及如何本能地构建自己的世界观 从根本上说 语法顶多被认为是一系列 不断被所有的语言使用者 争论和改造的语言习惯 就像语言本身 就像一匹精美复杂的布 经由从古至今的说话者和听众 作者和读者 规定主义者和描写主义者们的共同努力 编织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