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的呼聲、獅子的哮聲 金屬的鏗鏘聲 自西元 80 年起 這些聲音就在羅馬競技場內迴盪 一年內有數百天 超過五萬民羅馬居民 及來自羅馬帝國各地的遊客 會坐滿此競技場的四個樓層 觀看角鬥士決戰、動物打架 及馬戰車繞著競技場比賽 而盛大的最終場 則是把水注入競技場窪地 淹沒舞台來一場精采絕倫的表演 海軍戰鬥 羅馬人英勇的海軍戰役戲碼 一般稱之為海戰 始於凱撒大帝在位的西元前一世紀 比羅馬競技場建成還早一百年 這些表演與其他水上奇觀 一同在羅馬各地的 天然及人造水體內上演 直到弗拉維烏斯·維斯帕先大帝 他於西元 70 年開始 在一座湖邊建造羅馬競技場 羅馬競技場本來是羅馬 在古代世界力量的象徵 還有什麼比得上 任憑大帝指揮大水收放 更能大顯他的神威? 維斯帕先的兒子提圖斯·弗拉維烏斯 於西元 80 年實現了他父親的夢想 他用戰利品完成羅馬競技場 當時稱為弗萊文圓形劇場 盛大的開幕慶典是為期一百天的 盛典及角鬥士比賽 為慶祝節目開先例,包括遊行 音樂表演、公開處決 還有想當然爾,角鬥士格鬥 不像由羅馬富豪資助在規模較小的 圓形露天劇場舉行的比賽 這些奢華的帝國力量展示 是由皇帝出資 奇特動物大遊行、戲劇表演 及嘆為觀止的海戰 都是為了增強 對神般皇帝的信仰而設計 他們死後都會被封為神 到目前為止工程師如何水淹劇場 造成這種水上效應仍是一個謎 一些歷史學家相信有座巨大的 導水管被改道引水至劇場 其他人則認為在劇場內 用來排水的水室及水閘門系統 也可以拿來注水 這些水室可能在慶典前就已注滿水 然後打開 以超過一百萬加侖的水淹沒舞臺 造成五呎深的水池 但是就算有那麼多的水 羅馬人還是要建造微型特殊平底船 才不會刮壞羅馬競技場的地面 這些船身長七到十五公尺不等 並依照著名海戰的船隻而建 在戰役中,數打的船隻 在競技場四周浮動 由角鬥士扮成重演戰役雙方的船員 這些戰士在船上與對方決鬥 登船、戰鬥、溺水、重創敵人 直到只剩一方站立 幸好不是每一場水上表演都這麼血腥 某些水淹場面 在水中的舞台 讓馬戰車駕駛能滑過水面 好像他們是海之信使崔萊頓一樣 在海上駕著戰車掀起陣陣浪花 動物在水上走路 獄中的罪犯重演神話故事 入夜後 裸體的水上芭蕾舞者在火炬下表演 但是羅馬競技場的 水上表演時代沒有持續很久 海戰證明太受歡迎 圖密善大帝於西元 90 年代早期 特授一座位於附近的湖來專門表演 這座更大的湖證明更適合海戰表演 羅馬競技場很快就有了 一整組地下動物籠子以及活門 不再允許水淹場景 但是曾有一度 弗拉維王朝的皇帝能呼風喚雨 大大展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