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7.080,0:00:10.586 地震一直以來都是可怕的現象 0:00:10.586,0:00:14.051 因為我們的城市變大[br]同時也變得更加危險 0:00:14.051,0:00:17.720 其中最危險的是倒塌的建築物 0:00:17.720,0:00:20.279 為甚麼建築物會在地震時倒塌呢 0:00:20.279,0:00:22.590 又該如何預防呢 0:00:22.590,0:00:24.994 如果你看過很多災難片 0:00:24.994,0:00:26.671 你可能會有個想法[br] 0:00:26.671,0:00:29.573 建築物倒塌[br]是底下的地面所造成的 0:00:29.573,0:00:32.977 地面劇烈地顫動甚至裂開 0:00:32.977,0:00:35.298 但是這不全然是地面所造成的 0:00:35.298,0:00:39.374 一方面是大多數建築物[br]並不會座落在斷層線上 0:00:39.374,0:00:43.966 而且板塊的移動處[br]比建築物的地基還要更深得多 0:00:43.966,0:00:46.316 那麼甚麼才是真正的原因呢 0:00:46.316,0:00:50.077 實際上地震對建築物的影響 0:00:50.077,0:00:52.065 是更複雜的 0:00:52.065,0:00:55.282 建築師和工程師利用模型來理解[br]地震對建築物的影響 0:00:55.282,0:00:59.778 像是二維陣列[br]代表立柱和橫梁 0:00:59.778,0:01:05.432 或是以單根棒棒糖狀的圓球[br]來代表建築的質量 0:01:05.432,0:01:09.280 即使把模型簡化成這種程度[br]這些模型還是相當有用 0:01:09.280,0:01:12.009 這些模型還是可用來預測建築物 [br]對地震的反應[br] 0:01:12.009,0:01:14.553 主要是物理的問題 0:01:14.553,0:01:16.868 大多數發生坍塌的地震 0:01:16.868,0:01:20.332 實際上並不是由地震本身所引起 0:01:20.332,0:01:23.259 當地殼在建築下方移動時 0:01:23.259,0:01:26.284 它取代了地基與較低的樓層 0:01:26.284,0:01:28.975 該結構的其餘部分通過餘波 0:01:28.975,0:01:31.834 並使其來回振動 0:01:31.834,0:01:36.136 振盪的強度[br]取決於兩個重要因素 0:01:36.136,0:01:39.196 建築物集中在底部的質量 0:01:39.196,0:01:40.568 還有其剛性 0:01:40.568,0:01:44.595 後者是造成某種程度移位的力量 0:01:44.595,0:01:48.155 加上建材和柱子的形狀 0:01:48.155,0:01:51.207 剛性與建物高度關係極大 0:01:51.207,0:01:54.105 較低的建築物比較堅硬[br]移動程度較小 0:01:54.105,0:01:57.347 較高的建築物移動性就比較高 0:01:57.347,0:02:00.557 你可能想那解決的方法就是[br]蓋低一點的建築物 0:02:00.557,0:02:02.843 它們的搖動會比較小 0:02:02.843,0:02:08.700 但是在1985年墨西哥市地震[br]證明並非如此 0:02:08.700,0:02:09.812 在那次地震中 0:02:09.812,0:02:14.022 許多6到15樓的建築物倒塌 0:02:14.022,0:02:17.999 奇怪的是,附近較低的建築物沒倒 0:02:17.999,0:02:22.405 15樓以上的建築物也較少受損 0:02:22.405,0:02:24.555 那些倒塌的中型建築物 0:02:24.555,0:02:28.730 搖擺的程度比地震的振幅還大 0:02:28.730,0:02:30.590 為什麼呢 0:02:30.590,0:02:34.322 答案是[自然頻率] 0:02:34.322,0:02:35.988 在一個擺動的系統裡面 0:02:35.988,0:02:41.581 頻率是一秒內來回擺動的次數 0:02:41.581,0:02:47.091 這是週期(擺動一次的秒數)的倒數 0:02:47.091,0:02:51.763 建築物的自然頻率 [br]由它的質量和剛性決定 0:02:51.763,0:02:55.330 是它振動集中的頻率 0:02:55.330,0:03:00.277 當建築物的質量增加[br]自然頻率會降低 0:03:00.277,0:03:03.835 當剛性增加時,振動也會加快 0:03:03.835,0:03:06.192 以一個公式來表現這些之間的關係 0:03:06.192,0:03:09.911 剛性和自然頻率成正比 0:03:09.911,0:03:14.184 質量和自然頻率則成反比 0:03:14.184,0:03:17.658 墨西哥市地震是共振的结果 0:03:17.658,0:03:20.198 地震波的頻率 0:03:20.198,0:03:24.535 正好與中型建築物的[br]自然頻率相同 0:03:24.535,0:03:27.456 正如在鞦韆的最適合點推一下 0:03:27.456,0:03:31.211 接下來的每一個地震波擴大了 0:03:31.211,0:03:33.052 建築物往同一方向的震動 0:03:33.052,0:03:36.616 造成它更加往那個方向擺動 0:03:36.616,0:03:41.303 最後達到比原來更大的移位 0:03:41.303,0:03:44.685 現今,工程師、地質學家[br]和地震學家共同合作 0:03:44.685,0:03:48.702 在建築物現場預測地震振動的頻率 0:03:48.702,0:03:51.626 以預防共振引起的倒塌 0:03:51.626,0:03:55.023 他們考量土壤與斷層的類型 0:03:55.023,0:03:57.947 並參考以往地震的數據 0:03:57.947,0:04:00.997 低頻的振動對較高及[br]較有彈性的建築物 0:04:00.997,0:04:02.865 傷害性較強 0:04:02.865,0:04:05.789 反之,高頻率的振動威脅到的是 0:04:05.789,0:04:08.553 較低與高剛性的建築物 0:04:08.553,0:04:11.316 工程師採用創新的系統 0:04:11.316,0:04:14.947 既能吸收振動[br]又可防止建築物變形 0:04:14.947,0:04:17.423 建物與地基之間 0:04:17.423,0:04:21.346 與用彈性層加以隔離 0:04:21.346,0:04:25.225 讓阻尼器抵銷共振 0:04:25.225,0:04:28.536 以自然頻率消除振盪 0:04:28.536,0:04:30.303 來降低振動 0:04:30.303,0:04:33.835 結論:不是最堅固[br]而是最聰明的建築物 0:04:33.835,0:04:35.477 可以屹立不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