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是地球上有史以來 最大的動物。 藍鯨的體型比最大的恐龍 至少大兩倍, 「真的很大!」 身長等同一座籃球場, 且重量相當於四十隻非洲象。 如果這還不夠讓你驚訝, 聽聽這個。 藍鯨可以只靠食用一種 我們稱為磷蝦的蝦狀小生物 就長得如此巨大。 磷蝦的體型甚至不及你的小指頭呢。 從很多方面來看,磷蝦的大小 似乎促使了藍鯨演化成現在的樣貌。 磷蝦體型雖小 但大量成群出沒。 為了提升效率, 藍鯨演化出一種 特殊的覓食策略 叫做「衝刺進食」。 基本上,藍鯨覓食時會加速游向獵物 並將嘴巴大大張開。 為了增加容量,它的嘴吧會不斷延展擴張。 從牠的鼻尖到肚臍 有一層類似手風琴的特殊結構 使藍鯨可以大口吞入 富含獵物的海水。 這每一大口, 藍鯨都吞入相當於牠體重 1.25 倍的 海水和磷蝦。 接著牠必須排出吞入的海水, 並留住美味的磷蝦大餐。 此時,鯨鬚便派上用場, 鯨鬚是一種梳子狀的構造, 成分和我們的指甲及頭髮一樣, 牠的舌頭也同樣有所貢獻。 藍鯨的心臟跟一台小型車一樣大 聽起來實在難以置信, 牠的動脈大得足以讓小孩在裡頭爬行, 光是牠的舌頭,就跟一隻大象一樣重, 不過牠的食管, 卻小到難以吞嚥一條麵包。 看起來,藍鯨還真的不適合 吃比磷蝦還大的食物。 根據估計,藍鯨一天可以吃下四噸的磷蝦。 因為這種奧妙的構造, 藍鯨每一次進食 所獲取的能量 為其所消耗的九十倍。 每一口磷蝦,藍鯨都能從中攝取 四十八萬卡路里, 相當於 1900 個漢堡的熱量。 不過,藍鯨究竟為何這麼巨大? 甚至連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大象, 跟牠比起來都是小巫見大巫。 動物的重量 和其相對表面面積成正比。 當體重增加到了某個限度, 動物就會因為腳承受不住重量 而摔倒在地。 這解釋了為什麼大象的四肢 不像馬那樣纖細精緻。 大象的腳必須像結實的圓柱, 來支撐身體的重量。 在水中,情況則大相逕庭。 浮力會抵消地心引力, 因此藍鯨龐大的身軀 有一部份是被水的浮力支撐住的。 海洋可以說是提供了 想要長得大一點的動物 一個絕佳的環境。 飲食也在 龐大的身軀背後扮演重要的角色。 經演化而成的巨大嘴巴, 使藍鯨能夠輕易地捕獲 大量營養豐富的獵物, 提供其長到如此巨大所需的能量。 不過,你可能納悶 為何藍鯨沒有繼續無限制長大? 畢竟,乍聽之下, 海洋像是 這些龐然大物的樂土。 這麼說好了, 雖然「衝刺進食」 使藍鯨成為 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 但這樣高效率的進食模式 並非沒有代價。 科學家將「衝刺進食」所需代價 與從磷蝦身上獲取的能量 做了比較。 發現藍鯨隨著體型增長 身體所需能量的成長速度 遠超過食物來源所能提供的量。 「衝刺進食」所需能量 是維持靜止時的十五倍, 也是游泳時的五倍。 根據計算,使用「衝刺進食」的動物 最多可以長到三十三公尺長, 約略是藍鯨的大小。 看起來藍鯨可是欠了磷蝦不少人情: 若非磷蝦這麼小, 藍鯨不可能發展出 這麼細緻的、演化上的環境適應。 像磷蝦這麼小的生物 竟能使藍鯨挑戰 地球上生物體形的最大極限, 確實令人嘖嘖稱奇。 不禁使人懷疑, 「人如其食」這句俗語 似乎不適用在藍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