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VTT 00:00:07.092 --> 00:00:10.192 你真的有自己想像的那麼棒嗎? 00:00:10.192 --> 00:00:13.902 你的理財能力怎麼樣? 00:00:13.902 --> 00:00:16.732 解讀別人的情感的能力呢? 00:00:16.732 --> 00:00:20.172 你比你認識的人更健康嗎? 00:00:20.172 --> 00:00:23.114 你的語法高於水平嗎? 00:00:23.114 --> 00:00:24.701 清楚的知道自己能力 00:00:24.701 --> 00:00:27.993 和客觀的把自己 和別人的能力做比較, 00:00:27.993 --> 00:00:30.172 不止會增加一個人的自信, 00:00:30.172 --> 00:00:34.714 它還會幫助我們相信自己的本能和判斷, 00:00:34.714 --> 00:00:39.393 和需要的時候徵求別人的意見。 00:00:39.393 --> 00:00:42.705 但是心理學研究顯示, 我們很少 00:00:42.705 --> 00:00:45.664 能夠正確地衡量自己的能力。 00:00:45.664 --> 00:00:50.001 事實上, 我們經常高估自己的能力。 00:00:50.001 --> 00:00:52.293 學術界稱此現象為 00:00:52.293 --> 00:00:55.626 達克效應。 00:00:55.626 --> 00:00:58.204 在超過 100 個研究中, 這個效應解釋了 00:00:58.204 --> 00:01:02.465 人們普遍有虛幻的優越感。 00:01:02.465 --> 00:01:04.544 我們高估自己的程度 00:01:04.544 --> 00:01:08.134 甚至超越了數學的原理。 00:01:08.134 --> 00:01:12.665 有個研究讓兩個軟體公司裡的 程式設計師評估自己的能力, 00:01:12.665 --> 00:01:17.637 兩個公司分別有 32% 和 42% 的程式設計師 00:01:17.637 --> 00:01:21.224 覺得自己是頂尖的 5%。 00:01:21.224 --> 00:01:25.195 另一個研究顯示 88% 的美國人 00:01:25.195 --> 00:01:29.465 認為自己的駕駛能力高於平均。 00:01:29.465 --> 00:01:31.606 這種數據不在少數。 00:01:31.606 --> 00:01:34.945 一般來說, 人們會認為自己在 00:01:34.945 --> 00:01:42.095 健康、領導能力、 倫理等等方面都優於平均。 00:01:42.095 --> 00:01:45.756 有意思的是,最沒有能力的人 00:01:45.756 --> 00:01:50.636 經常會最高估自己。 00:01:50.636 --> 00:01:53.367 在邏輯、 00:01:53.367 --> 00:01:54.070 語法、 00:01:54.070 --> 00:01:55.117 金融知識、 00:01:55.117 --> 00:01:55.983 數學、 00:01:55.983 --> 00:01:57.361 情商、 00:01:57.361 --> 00:01:59.357 做醫學化驗, 00:01:59.357 --> 00:02:00.637 和下棋方面能力低下的人, 00:02:00.637 --> 00:02:08.238 都會認為自己堪比專家。 00:02:08.238 --> 00:02:11.397 那誰最容易有這種幻覺呢? 00:02:11.397 --> 00:02:15.718 所有人。 因為人人都有自己不勝任 00:02:15.718 --> 00:02:18.638 而又沒有意識到的方面。 00:02:18.638 --> 00:02:19.820 為什麼呢? 00:02:19.820 --> 00:02:24.719 當心理學家達寧和克魯格 在 1999 年提出達克效應時, 00:02:24.719 --> 00:02:28.873 他們認為人們在缺少 知識和技術的領域 00:02:28.873 --> 00:02:31.329 遭受一個雙重詛咒。 00:02:31.329 --> 00:02:35.148 第一,他們會有失誤和失策。 00:02:35.148 --> 00:02:40.581 第二,知識中的差距 讓他們無法發覺自己的錯誤。 00:02:40.581 --> 00:02:44.449 也就是說, 表現越不佳的人就越不容易 00:02:44.449 --> 00:02:47.419 意識到自己表現不佳。 00:02:47.419 --> 00:02:48.429 比如, 00:02:48.429 --> 00:02:51.979 一項針對大學辯論競賽者的研究發現, 00:02:51.979 --> 00:02:55.569 前幾輪的表現在倒數四分之一的群體 00:02:55.569 --> 00:02:59.623 在之後的四五輪裡還是屢戰屢敗。 00:02:59.623 --> 00:03:03.229 但是他們以為自己的贏率接近六成, 00:03:03.229 --> 00:03:06.001 由於對辯論規則缺乏深入理解, 00:03:06.001 --> 00:03:09.550 這些學生根本就沒有意識到 00:03:09.550 --> 00:03:12.491 他們的論點什麼時候瓦解, 和瓦解的頻率。 00:03:12.491 --> 00:03:17.440 達克效應不是弱點被自我蒙蔽的問題。 00:03:17.440 --> 00:03:21.541 人們經常能夠承認已經辨識到的弱點。 00:03:21.541 --> 00:03:25.651 一個研究顯示, 邏輯測驗做得不好的學生 00:03:25.651 --> 00:03:28.040 在上了一個小型邏輯課程後, 00:03:28.040 --> 00:03:34.081 爽快地承認了自己原來的不足。 00:03:34.081 --> 00:03:38.071 這有可能是水平一般的人 00:03:38.071 --> 00:03:41.291 通常信心不足的原因。 00:03:41.291 --> 00:03:44.691 他們有足夠的知識明白自己的不足。 00:03:44.691 --> 00:03:49.241 在另一方面, 專家們很清楚自己的水準, 00:03:49.241 --> 00:03:51.201 但他們經常會犯另一種錯誤: 00:03:51.201 --> 00:03:56.432 他們以為其他人也知道的很多。 00:03:56.432 --> 00:04:00.083 結果,水平不高的人 和專家們都把自己 00:04:00.083 --> 00:04:04.352 圈在了不同的 錯誤自我認知的氣泡裡。 00:04:04.352 --> 00:04:07.673 水平不高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 00:04:07.673 --> 00:04:09.461 能力超高的人無法意識到 00:04:09.461 --> 00:04:14.303 自己的能力如何罕見。 00:04:14.303 --> 00:04:18.493 那麼在達克效應中, 00:04:18.493 --> 00:04:24.873 人們應該怎樣對自己有正確的評估呢? 00:04:24.873 --> 00:04:27.524 第一,向其他人索要反饋, 00:04:27.524 --> 00:04:30.584 即使忠言逆耳。 00:04:30.584 --> 00:04:33.235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點,不斷學習。 00:04:33.235 --> 00:04:34.935 越多的知識能讓我們 00:04:34.935 --> 00:04:40.454 填補更多的不足。 00:04:40.454 --> 00:04:43.333 就如一個諺語所說, 00:04:43.333 --> 00:04:44.835 和一個蠢材吵架時, 00:04:44.835 --> 00:04:49.115 先要確保自己不也是個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