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的时候,
数学家罗伯特·雷考德
写了一本叫做《砺智石》的书,
以教授英国学生代数。
但是他为一遍遍
写“等于”两个字而感到疲惫。
他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呢?
他用两个平行的水平线段
替代了“等于”这个词。
因为在他的眼中,
没有更相等的两个事物了。
他可以用四条而非两条线段吗?
当然。
他可以用两条竖线吗?
实际上,的确有人用了。
等号并非一定要长成今天这样。
某个时间起,它突然就
火了起来,有点像流行用语。
越来越多的数学家开始使用它,
最终,它成为了“等于”的标准符号。
数学里到处都是符号。
线,
点,
箭头,
英语字母,
希腊字母,
上标,
下标。
有时候看起来杂乱无章。
觉得这么大量的符号有点恐怖很正常,
也自然想知道它们都从哪来。
有时候,就像雷考得
注意到关于他的等号一样,
这个符号和它所代表
的东西之间有恰当的一致性。
另一个例子就是加法的加号,
起源于拉丁et(&),“和”的缩写。
有些时候,符号的选择就随性一点,
例如当数学家基斯顿·卡曼
推行用感叹号来表示阶乘,
仅因为他需要一个
这种表达式的简写。
实际上,这些符号都是由
不想老是痛殴重复或写很多词
描述数学思想的数学家发明或选用的。
数学中使用的许多符号都是字母,
拉丁字幕或是希腊字幕。
符号一般用于表达未知数,
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
它们也表示某些经常出现的
用小数点式不可能或者
很难写的特定数字。
数集以及整个式子
也可以用字母表示。
其他符号被用来表示运算。
其中有一些作为缩写尤为重要,
因为他们能把重复的运算
浓缩到一个简单的表达式。
同一个数字的重复相加被缩写成乘法,
所以不会占用不必要的位置。
数字的自相乘用指数
来表示重复运算多少次。
然后,一系列的数字相加
缩写为大写的合集符号。
这些符号把冗长的
计算过程简化成较小的
更容易处理的项。
符号也可以提供
关于计算的简明指导。
想象接下来的一系列运算。
在脑海中选一个数字,
乘以二,
结果减一,
结果和自己相乘,
结果除以三,
然后再加一以得到最终答案。
如果没有符号,我们就要
面对这样的大块文字。
有了符号,我们有了简洁,
优雅的表达方式。
有时候,就像等号,
这些符号通过形式传达意义。
然而,许多符号是很随意的。
要了解它们,记住它们的意思就好了,
并在不同的场景下使用,直到把它们
牢牢得记住,就像任何其他语言一样。
如果我们遇到了外星文明,
他们八成有完全不同的符号。
可是如果他们像我们一样得思考,
他们八成也有许多符号。
这些符号或许和我们的相呼应。
他们也会有自己的乘号,
代表圆周率的 π,
当然还有等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