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帶大家穿越時空, 回到 1400 年前, 到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地那市。 那時先知穆罕默德拿到一個任務, 要找方法讓這個城市的婦女 免受攻擊與性騷擾。 情況是這樣的: 大約是在西元 680 年, 遠在現代便利的抽水馬桶發明之前, 當時如果女人在半夜起來, 想要方便一下, 她必須走出門, 獨身穿過城郊到野外, 為了隱私。 信不信由你, 一群男人竟然開始 從女人的夜晚行徑中看見機會, 並開始在城郊遊蕩徘徊, 他們藏身黑暗中、窺視。 如果有女人走過, 而她剛好穿著寬鬆外衣 (jilbab), 一種很像外套的衣服, 這群男人知道得放過她。 幾世紀前,外衣是地位的象徵, 就像博柏利風衣或香奈兒夾克。 它向世人公告這位女士是自由人, 而自由婦女受到家族的保護。 她可以大聲說出她受到某人攻擊 並指認他,卻不招惹麻煩。 但是如果這位女性 在夜晚行走卻沒有穿外衣, 如果她剛好又穿的清涼一點, 那麼那群男人知道她是奴隸, 就會對她出手。 擔心的社區成員 向先知提出這個問題, 就像許多其它社會、政治及家族問題 穆罕默德在當先知時面對的一樣, 他把這個問題交託給真主, 然後真主就啟示他 回教聖經古蘭經裡的一節經文。 經文這麼說:「先知啊! 你應當對你的妻子、 你的女兒和信士們的婦女說: 她們應當用外衣蒙著自己的身體。 這樣做最容易使人 認識她們,而不受侵犯。」 基本上這節經文教導 所有女性都穿著類似的衣服, 這樣她們才不會被挑中, 被矛頭對準,受襲擊。 表面上, 這看起來像是個 還算簡單的解決方法, 事實卻非如此。 早期回教族群都是部落, 社會地位深扎於人心, 所以奴隸穿得像自由女性這個想法, 簡直就是污辱。 然後還有實際的問題。 這樣奴隸要怎麼工作? 她要怎麼發揮職責, 如果身體被外衣束縛住? 她要怎麼煮飯、打掃、取水? 最後,早期回教學者裁定 女性的衣著應該考慮兩個層面: 女性在社會的職責── 她的角色,我們怎麼看她的工作── 以及這個社會特別的習俗。 或是另一種方法:入境隨俗。 回教徒喜歡拿歷史裁決應用於當代。 那就這樣做吧! 女性的穿著應該根據習俗與職責。 所以,對一位住在今日美國的 回教女性而言這代表什麼? 像我這樣的女性? 第一,這代表著我有某種職責, 在社會有某種角色,某種貢獻, 是我做得到的。 第二,這代表 在我做出貢獻, 又住在一個沒有戴頭巾習慣的社會, 而且如果在那裡戴頭巾 其實會帶來騷擾, 那麼就該入境隨俗, 穿洋裝、牛仔褲、甚至瑜珈褲, 不但可以接受, 還應該受推薦。 但是等一下,這樣對嗎? 畢竟,我們不都假設 回教女性應該帶頭巾, 因為頭巾是信仰上的要求? 甚至還有一個名稱, 跟回教女性的頭巾連在一起, 我們都聽過的一個阿拉伯字, 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 希賈布。 所以我大概沒讀到。 女性要戴頭巾這個要求 大概出現在古蘭經的其它部分。 也許你們不知道, 古蘭經有 114 章, 每一章都有很多小節,像詩一樣。 古蘭經有超過六千節經文。 在這超過六千節的經文中, 有三節指出女性應該如何穿著。 第一節我已經念給大家聽了。 第二節則直接說給先知的妻子, 要求她們開始穿著端莊一點, 因為她們的角色, 身為他的妻子在社會上的職責。 第三節跟第一節很類似, 在其中啟示對某歷史事件 直接做出回應。 早期的紀錄顯示這個習俗, 前伊斯蘭時代的穿著, 女性要在頭上戴頭巾,叫 khimar, 可以塞在耳後,也可以在背後隨風飄。 至於正面,女性要穿上 緊身背心或緊身衣, 這樣一來她就暴露自己的胸部, 有點像大家在《冰與火之歌: 權力遊戲》看到的樣子。 (笑聲) 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傳開時, 有一節經文傳下, 要求婦女用這條頭巾, 或其它布料, 遮住胸部。 就這樣。 基本上這就是古蘭經裡 對女性應該如何穿著的全部了。 結果是,真主根本沒有特別 指出女性的哪個身體部位 是祂想要隱藏起來的。 事實上,這可能有爭議, 也真的有爭議, 我怎麼強調都不夠, 現在的確有許多穆斯林學者認為, 這幾節經文之所以故意說的含糊, 是因為女性可以 為自己選擇如何穿著, 只要符合她特定的文化, 以及時間的進展就好。 而且「希賈布」那個詞, 你猜怎麼著? 這三節經文裡都沒有提到。 事實上,古蘭經裡根本找不到 哪裡有說那是女性的頭巾。 這不是說這個字 沒有出現在古蘭經裡, 因為它的確有。 但是它出現的時候, 實際上是正確的使用, 意指屏障或分隔。 如存在的屏障或分隔 介於人與神之間, 或在信與不信者之間。 或是指一個真正的屏障, 譬如說一道屏風, 在穆罕默德時代, 男人被要求要站在屏風後, 才能與眾妻子說話。 或是指隱蔽之處,亦即聖母瑪利亞 在生耶穌時要與眾人分開一樣。 那樣的分離與隱蔽, 就是希賈布的意思; 那道真正的屏風, 就是希賈布的意思; 那道屏障,那道分隔, 就是希賈布的意思。 希賈布不是指婦女的頭巾。 然而,這不是很奇怪嗎? 這個字真正的含意, 也就是被遮掉、擋住、禁止、分離, 不正是我們想到回教婦女時, 浮現在腦海的字眼嗎? 為什麼不是呢? 我們都看到在這世界 回教婦女受到哪些對待: 如果她試圖去上學, 就會從腦部射殺; 如果她試圖開車, 就會被關進監牢; 如果她試圖參與 在自己國家發生的政治起義, 發聲、支持, 她就會受到公開譴責或毆打。 在黑暗中躲在城郊?算了吧! 現在有些男人覺得在人行道旁 攻擊女人沒什麼大不了, 全世界都該看見。 他們也不在乎要隱藏自己的身分, 他們更想製造國際頭條。 他們忙著拍影片, 上傳到 YouTube, 自誇自擂所作所為。 他們為什麼要隱藏自己的罪行? 他們根本不覺得自己犯了任何罪。 是女人犯了罪。 是女人在腦中產生這些奇怪的想法, 讓她們離開家, 進入社會, 相信自己可以有貢獻, 而我們都知道, 尊貴的婦女,她們都待在家裡; 尊貴的婦女要隱藏自己。 就像習俗上,在先知時代 尊貴的婦女都這麼做一樣。 真的是這樣嗎? 1400 年前離女性主義極其遙遠。 那個時代女性是被關在門後, 隔絕在頭巾之內的嗎? 嗯,其實先知的第一夫人, 以今天的定義來說, 是公司的執行長。 她是位成功的商人, 她的商隊跟其他所有 商隊加起來一樣大。 她基本上領導 一家成功的進出口公司。 當她聘請穆罕默德為她工作時, 她大受他的誠實吸引, 最後還跟他求婚。 (笑聲) 我不太確定今天有多少女性 跟男性求婚會覺得自在。 那穆罕默德的第二夫人? 她也不是省油的燈。 她騎在駱駝背上打仗, 這就跟今天乘著悍馬車或坦克車 進入戰場的女性是一樣的。 其他女性呢? 早期的紀錄顯示女性要求參與 在先知時代左右的伊斯蘭革命。 有位女性以身為將軍聞名, 她那時領著男性軍隊 進入戰場,摧毀一場暴亂。 男性女性都能自由的 與另一方交往,交換禮物, 習俗上還是由女性選擇 自己的丈夫並求婚。 如果婚姻不合, 還可以提議離婚。 女性甚至可以大聲與先知本人辯論。 在我來看,如果基本教義派 想要將目前的回教社會 回歸到西元 680 年 , 那大概還是向前跨一大步呢! (笑聲) 進步! (掌聲) 但是我們還是要回答 一個重要的問題。 如果這不是從回教歷史, 也不是從古蘭經上來, 那麼我們在當今時代, 是怎麼讓回教婦女 與希賈布扯上關係? 讓她們與社會分開、 分離、隔絕, 不准有最基本的人權? 我希望這麼說大家不會驚訝, 就是這絕非偶然。 過去數十年, 被賦予最重要任務的人, 亦即在各個回教社區中 閱讀及闡釋古蘭經的人, 某些教士在這三節 與女性有關的經文中, 注入了某些特定的含義。 譬如說,我早先告訴大家的經文: 「先知啊!你應當對 你的妻子、你的女兒 和信士們的婦女說: 她們應當用外衣蒙著自己的身體。 這樣做最容易使人 認識她們,而不受侵犯。」 某些教士,不是所有的, 而是某些教士, 在裡面加了幾個字, 所以在某些古蘭經譯本中, 那節經文讀起來變成這樣: 「先知啊!你應當對 你的妻子、你的女兒 和信士們的婦女說: 她們應當用外衣蒙著自己的身體。 (外衣指的是頭巾, 要遮住頭與臉, 脖子與胸部,一直到腳踝, 而且一直遮到手腕。 除了一隻眼睛之外, 女性身體要全部遮住, 因為她必須看她的方向, 而手必須被手套遮住。 因為,當然, 當時在沙烏地阿拉伯沙漠裡 一定有很多手套。 (笑聲) 拉拉雜雜,諸如此類 等等……等等……) 這樣做最容易使人 認識她們,而不受侵犯。」 這些所謂的教士 基於這種插入句而下結論, 說女性只有一種功用。 要了解那個功用是什麼, 你只要讀某些教令或法律裁決, 出自這些所謂的教士老早就頒布的。 讓我給大家看一個實例。 女性只需要讀完小學, 然後就要結婚。 這樣她是幾歲? 很成熟的 11 或 12 歲? 女性無法履行她對真主的屬靈義務, 除非她先履行 她對丈夫身體上的義務。 只要他想要她, 即使她正坐在駱駝背上, 她都必須服從。 回教禁止女性穿胸罩, 因為胸罩會提胸, 讓女性看起來更年輕, 而這可計為欺騙。 我最喜歡這一段: 如果男性得了某種潰瘍, 從他的頭頂到腳底都出膿, 而她為他舔乾淨, 她仍然不算履行了她虧欠他的。 像這種及許多其它類似的裁決 把女性簡化為這個: 最好的女性,最尊貴的, 是未受過教育, 而且是如此無能為力, 跟奴隸差不了多少。 所以她待在家,無怨無悔,無胸罩。 (笑聲) 隨叫隨到,滿足他的奇想, 即使是要舔他全身, 在他要的時候滿足他, 無論是在床上還是在駱駝背上。 這聽起來像真主的旨意嗎? 這聽起來像經文嗎? 或者,這聽起來很怪, 一種令人不自在的淫穢感, 是不是很像仇視女性者 最糟糕的幻想? 這些所謂的教士, 以及支持他們的 基本教義派及激進主義者, 真的從內部淨化了回教, 讓回教回歸到應有的形式嗎? 或是這些男人就跟那些 在黑暗城郊窺視的男人一樣, 急於對女性出手? 謝謝! (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