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希特勒, 一个策划了人类历史上- 最大规模种族屠杀的暴君, 是如何逐渐掌控 一个民主国家的呢? 事情要从一战结束开始说起。 1918年协约国的兴起, 使德国意识到无法赢得战争, 便签署了停战协议。 随着帝国主义政府的垮台, 全国各地开始内乱、以及罢工。 因为害怕共产主义革命, 主要政党便联手打压这些暴动, 建立魏玛共和国。 新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便是- 执行由协约国颁布的和平条款。 除了损失了十分之一的领土 并解散了军队以外, 德国不得不 承认战争的全部责任, 并需支付赔款。 这对德国本就孱弱的 经济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许多民族主义者和 老兵们更视其为耻辱。 他们错误地以为 如果军队没有被那些政客- 和抗议者背叛的话,战争会胜利。 希特勒无法摆脱这些思想, 他即偏执妄想又顽固, 于是把责任都怪罪到犹太人身上。 而那些反犹主义的人也同意他的看法。 那个时候,成百上千的犹太人- 虽然已经融入到德国社会, 许多德国人还一直将他们视为“外来者”。 一战后, 犹太人果然背上了推翻政府 和在战争中 投机倒把的无端罪名。 必须着重强调的是, 这些阴谋论都是出于恐惧, 愤怒, 和顽固不化, 而不是事实。 尽管如此,希特勒还是逮住了机会。 在他加入一个小民族主义政党后, 他带有操控性的公开演讲 让他走上领导位置, 并惹人注目。 利用反犹主义 和民粹主义者的不满, 纳粹党公然抨击 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 都是全球犹太人 企图消灭德国的阴谋。 纳粹党起初是不受欢迎的。 他们企图推翻政府,但是失败了。 因此被禁止。 希特勒也因叛国罪而坐牢。 但一年后,希特勒被释放了, 他立即重新发起反犹运动。 而那时正值1929年, 经济大萧条发生了。 美国银行选择 赎回借给德国的贷款, 这使得颓废的 德国经济瞬间崩塌。 利用人们的愤怒,希特勒- 为他们找替罪羊, 并许诺重振德国辉煌。 主流政党无法处理这个危机, 与此同时, 左翼反对派 也因内部矛盾而分崩离析, 再加上绝望的人民纷纷加入纳粹, 仅两年,纳粹党的国会投票 便从不到3%上升至18%。 1932年,希特勒竞选总统, 败给了授勋的战争英雄----兴登堡将军。 但36%的票数也说明 希特勒有广大的支持者。 第二年,商业领袖和顾问们- 说服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 希望将希特勒的人气为己所用。 尽管总理只是议会行政元首, 希特勒仍然稳定的扩张自己的权力。 正当他的支持者组建议会团体, 打击街头游行的抗议者时, 希特勒 对共产主义者的兴起感到担忧, 并声称只有他能恢复法律和秩序。 于是1933年, 国会大厦被纵火, 一名年轻人被定罪。 希特勒便利用这次契机说服政府- 给他紧急权利。 仅几个月的时间, 希特勒便禁止了媒体自由, 废除了其他党派, 并通过了反犹太人法案。 许多早期支持希特勒的激进人士 和潜在的对手, 都遭到了逮捕,并被处决。 1934年,辛登堡总统死后, 不再会有新一轮的总统竞选, 这一点已非常明确。 令人不安的是 很多希特勒早期的举措- 都不需大规模镇压群众, 他的演讲利用人们的恐惧和愤怒, 促使他们支持自己和纳粹党。 同时,商人和知识分子, 因为想要站在舆论的一边, 也支持希特勒。 他们非常肯定的 告诉自己和其他人, 希特勒的极端演讲 只是在表演而已。 几十年后, 希特勒的崛起 仍然起到警钟的作用。 提醒人们面对愤怒的群众, 和一个播散并利用人民恐惧的领袖, 民主制度是多么的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