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appella -ish 配樂]
嘿!你正在收看 Vsauce。我是主講人 Michael。
如你所見,我被「扭曲」了。
你正在看的影像,其中的畫素在時間軸上平移過
畫面經一漸層遮罩處理:顏色越深代表該像素延遲越久
這個扭曲效果頗有趣,肯定在現實中看不到......
或者,它真的存在?(招牌賣關子 XD)
不計其數的暢銷數位攝像機,
其影像發生扭曲,原因是基於時間上的延遲。
正如前面你所見,
只是實際上要更,更,更不明顯的多。
正常狀況下,你甚至不該發覺的。
它有個專名:
滾動快門(Rolling Shutter),又稱果凍效應
數位相機的感光元件在擷取畫素時,並非同時啟動,
而是迅速的掃描整條整條的像素。
兩者差異通常微乎其微,除了以下情況:
一旦拍攝物的移動比像素掃描快得多,成像就會
出現流動、搖擺與模糊--眾所周知的「果凍」效應。
迅疾的物件,如吉他絃(意外示波效果,超酷)、
飛機螺旋槳,都是著名的變形物。
意外的,人類有可能也會被「扭曲」,
像這張乍看無奇的相片被上傳求鄉民圍觀,
這台相機由左向右掃描畫素,在這一瞬間,恰巧捕捉到
一次眨眼:掃描之初眼皮闔著,至掃描結束眼皮已開。
幾分之一秒之差,竟使得倒影靈異了起來(毛啊)。
但果凍效應並不只是個特例,
它其實象徵著某種本質、無可避免的「扭曲」,
這「扭曲」影響著我們所見的一切,
它並非透過相機感光元件而產生。
事有輕重緩急,
我們先來討論各種扭曲失真。
幻想(hallucination),是在外界本無一物時,
彷彿看見了什麼東西--並非透過感官激發。
但若說刺激真實存在,只是你的感官解讀錯誤,
那叫做錯覺(illusion)。
但甚至,有些扭曲早在知覺、心靈並未攪和進去時
就產生了,
它們是光學現象(optical phenomenon),
它們不是感官、知覺出的錯。
而是光與物體本身的性質(物理定律),使某些事物
顯得就與其實際樣貌不同。
(譯註:哲學上的「客觀實在性」大哉問--
「月亮在你沒看它時還在那兒嗎?」)
若你仰望星空,看到一把活靈活現、巨大無比的舀水瓢,
那你準是出現幻覺(hallucinating)了。
但如果你見到的是一張平面,上有閃爍點點,
點之間似乎可玩連連看,畫出北斗七星,
這下你是陷入錯覺(illusion)了。
之所以是錯覺,是因為那點點繁星
只是看起來像在同一個平面而已,
像在漆黑天穹上戳出偷光的洞眼兒。
現實中,每一個小點都是一個恆星(幾乎),
在三度空間裡距離彼此好多光年之遙。
用 Celestia 這個免費軟體(連結洽影片敘述)超讚的
3D、實時、可以自由改變太空中不同視角的
星座圖視覺化。可以發現,
北斗七星在地球以外的觀點,一點都不像勺子或瓢。
到頭來,所有星座與星群(asterism)的分派,都只是地球視點下(geocentric)的錯覺(illusion)。
從一種超脫的視角看,所有星座連線是一顆刺球,
全都指向中心某一個點--那個替他們命名的行星。
(這是必然,想想看原因^^)
但這錯覺無可厚非,因為地球是至今
任何人類能採取的唯一視點。
即使航海家一號(Voyager I)--至今離地球最遠的人造有形物
(譯註:無形物,如電視轉播的無線電波則傳更遠,參看Vsauce: "What Will We Miss?", "Last Words")
其所飛行的距離,也尚不能使其觀察到的星座形狀,與在地球上觀察的,有最細微的不同。
(譯註:Vsauce這個地球最熱門科學脫口秀頻道,絕對不會錯過各種星際飛行話題。參看 "Will We Ever Visit Other Stars?", "If" 以及更多)
也無可厚非的是,古人的肉眼、和愛玩連連看的腦袋,
並不是星座圖上沒包含到那些更遙遠恆星的主因。
確實,若人類擁有鷹眼或貓眼可看得更銳利更明亮,我們的星座會放進更多星星。
但是也該究責的是某些光學現象:
假如沒有哈柏紅移、光強度隨距離平方反比衰減、各種太空塵埃雲的阻擋散射(見附註),
遙遠的天體大可展現其壯美,
而地球的夜空也會壯麗得驚心動魄。
許多天體無比巨大,
只不過它們太過於晦暗,其巨大不得彰顯。
當我們看著哈伯天文望遠鏡,拍攝遙遠天體的相片,
例如寶瓶座的螺旋星雲,
我們直覺會想,沒了望遠鏡,這天體在星空中也只是一個點那麼大吧。
但大錯特錯啊。
即使螺旋星雲距我們700光年,它直徑長達3光年。
若我們能讓螺旋星雲不那麼暗,
若肉眼能像相機長期曝光,
我們才能看到其廬山真面目:
螺旋星雲看起來足足是月球的七成大。
(譯:使用視角計算,angular diameter)
這張照片是有嚴格根據的,是模擬若該星雲亮度加強
到肉眼可見,在夜空看來的樣子。
順便說,月球其實在天空占不了多大。
你若把月亮想像成奇幻卡通或電影裡大大的月輪,就中了幻覺了(譯註:製造大月亮幻覺,無須布景或CGI或到外太空拍攝,只需長鏡頭)。
要破解這幻覺,試著下次見到月亮時做做看,
拿一張打孔紙,[撕一張]
月亮的視角(angular diameter)大小,大約是打孔紙的洞口,舉在一手臂之遙處的大小
(月球的視角 約半度,而人手臂前伸到底時食指指甲約1~1.25度角大,這是個簡易估計視角大小的方式)
真的,試過你就知道。
一個動作顯示月亮的嬌小玲瓏
(譯吐:然後你就被割耳朵了)
獵戶座星雲會顯得更大,倘若亮度也加強到肉眼可見。
而仙女座星系,哼,肉眼看是夜空上連玻璃上的髒汙都稱不大上的一塊。
要是肉眼凡胎得以頓悟,見其法相金身......
仙女座星系會看起來像這樣。
(´◓q◔`)
好吧,我們的夜空實際上不長這樣,
遙遠的天體看起來就是晦暗,萬分可惜。
但光仍然在速度上占上風:
光,到哪兒,都是,最快的。
在真空,光速高達每秒三十萬公里。
快吧!(招牌的欲毀得先褒,欲砸得先抬 XD)
但是,不盡然。(你看吧,呵呵)
我是說,比起宇宙裡的東西之間難以想像的距離,
光不快,完全不夠快。
澳洲雪梨,距離十四分之一光秒,就到了倫敦。
但仙女座星系,距離倫敦兩百五十萬光年。
要作兩者間的比例對照,
(譯吐:不可能,沒門兒,辦不到,無理です......)
我們做一趟假想的光速旅行,從倫敦到雪梨,會像這樣
準備,3,2,1
出發。到。
不錯齁。
這裡是仙女座星系,還是假設光速旅行
--先不論相對論性效應
(譯註:時間膨脹,以光速運動者到哪裡都是一瞬間)
我們來看以光速要到那裏,旅程會長怎樣
(譯吐:算你狠XDDDD
YouTube會取締你長達2.5百萬年的影片的)
準備好了嗎,來來來我們來。
3,2,1......
(譯吐:你跟我莊孝維XDDDD 2.5百萬年啊)
光速出發!
(譯吐:正是小叮噹沒電池--袂叮袂噹。)
嘆~~~
好啦,認真說,這旅程爛透了。
即使以光速--宇宙中的速度上限--跑一整年,旅程的百萬分之一都沒走完咧。
那就是宇宙的廣袤啊!還只是到仙女座星系「而已」。
說起來,某種程度,叫人難過呢。
話頭繞了一大圈,仙女座星系帶我們回到了數位相機的果凍效應。
仙女星系超級巨大,目前估計直徑是7萬到12萬光年。
而我們觀察該星系的角度是傾斜的,
也就是說仙女座星系離地球最遠的一端傳來的光線,
所代表的樣貌的年代,
要比最近的一端傳來光所代表的年代,還古老幾萬年。
仙女座星系發生的改變,在較近一端要比在較遠一端,
會更早被我們知悉。
仙女座星系,同我們的本銀河系一樣都會自轉,某些區域與其銀河系中心的相對速度達每秒幾百公里!
我們從數位相機與螺旋槳的例子中學到,高速旋轉的物體加上時間差會產生「扭曲」的成像。
也就是星際尺度的「果凍效應」(Rolling Shutter)。
用其他東西,例如一個旋轉的棋盤作類比,想像棋盤的前端比後端時間上較「新」。用電腦將此效應誇張化,
你看這景象豈不迷幻(trippy)又搶眼呢。
所以,剛才的圖解是要表示,我們看見的仙女座星系也是果凍搖擺、或哈哈鏡那樣的「扭曲」影像嗎?
其它遙遠的星系也是?
嗯,技術上來說......
...(招牌賣關子)...
沒錯是啊。
但扭曲的效應小得微不足道,就是忽略掉也不打緊。
(吼,招牌莊孝維)
蛤,你問為什麼嗎?
我從實招來,這些圖解中使用的旋轉速度,
全都不成比例地誇張化了。
(譯:估計圖示轉速 4-5 rpm,稍後比較真實轉速)
數據上說,確實,銀河系內的物體繞銀河中心公轉,速率最高可達每秒幾百公里。
但考慮到銀河系約莫十萬光年的跨度,100km/s才不過萬分之三光速,因此完成單一次公轉就要花個幾億年。
(譯:考慮一年=525600分鐘(<吉屋出租>數),把銀河系公轉換一個完全不相稱的單位:2E-15 rpm)
於是乎,前述近端/遠端光程造成的幾萬年差距,跟星系內部物質的「超高速超遲緩移動」所需時間的幾億年相比,微不足道,棋盤即使有轉卻也和沒轉無異。
假如你真要對天文望遠鏡看仙女座星系的圖像進行修正
以彌補這轉動加上時間差的「星際果凍效應」。
整個星系最極端的點也只需位移全圖寬度的萬分之一,
在本圖中,比一個像素還小,
根本無法察覺,因此沒什麼大不了。
但,不重要不代表不存在,它是真實的
(譯吐:好啦,隨便啦XDDD)
嚴格來講我們所見萬事萬物都因「光速是個有限的值」,此一物理事實而「扭曲」。
像你的腳!離你的眼睛大約 5-6 奈光秒。
也就意謂著你盯著你的腳,其實是在你看5-6奈秒以前的腳所在的位置。
5-6奈秒以前的過去(的腳)。
(普朗克時間單位約是 5.4E -44 秒,因此我們可以認定眼腳延遲有意義且忽略不得XDDDD)
當然,這麼短的延遲幾乎沒有儀器能測得出其存在。
(其實可以,截至2010年,人類測出最小的時間間距為 1.2E-17秒。或 12 attosecond,atto = 10^ -18)
測不到,但至少可以推論並計算。
(精神勝利,耶)
(招牌的冒出來)若剛才說的讓你感到有些落寞,
即使以最銳利的心智、最好的儀器
外物的樣貌仍然依「你在哪裡」而變,
這根本性的光學現象保證,表像永遠是相對而言的。
(譯者剛好是個「絕對相對主義份子」)
別感到難過。英文中不也稱和你最親近的一群人作
親戚(relatives, 相對)嗎?
我們其實都是一家人。
(我已經崩潰不知如何吐槽了 ╮(╯▽╰)╭ )
一整族的參考系(相對論概念,此處是 family 的物理名詞雙關)就像真正的家族一樣有時難以湊合,
但總是有些新奇事情可以探究。
這一集中,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影像編輯者。
「蓋伊老兄」他完成了本片中各種果凍「扭曲」效果。
(°□°;)
我也要感謝各位觀眾,因為
一如往常,感謝收看。
J殺毀啦 Σ(╬ ̄皿 ̄") 啊啊啊此集崩壞!!
(譯:秦紀維@fb, subbed via amara.org)
(千萬不要給伊藤潤二看到這個啊。)
(招牌的回馬槍)嘿,超酷新消息。
我 Michael 將會參加 在孟買舉辦的 YouTube FanFest with 惠普。相關情報見影片敘述。
如果你能來參與,我期望在那頭見到你。
(招牌的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