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說內容涉及不雅用語及性暴力描述】 【請自行決定是否觀看】 「艾希莉.賈德,無腦的蕩婦。」 「就算是罵她賤貨也不用怕被告。」 「如果不懂網路, 就滾開這裡!婊子!」 「衷心期望艾希莉.賈德不得好死。」 「她絕對是最爛的。」 「就是因為艾希莉.賈德, 我認為女人不應該有投票權。」 「《非常命案》 這齣電影爛到爆, 爛到我根本不屑一顧。」 「無論你做甚麼, 千萬不要告訴艾希莉.賈德, 她會孤獨死於陰道乾澀。」 若要選個老女人來幹, 不用想, 我一定要幹艾希莉.賈德, 那個身材火辣的婊子。 我唯一想做的就是幹她。」 網路仇女現象, 是全球性別平權運動的災難, 我們必須終結這個亂象。 (掌聲) 女性的聲音,不論老少, 甚至捍衞女權的男性聲音, 一直受到打壓, 打擊和欺凌的行為 損害了女性個人福祉、 經濟自主、職場機會及政治權益。 一旦我們遏制虐待, 我們就會擴大自由的空間。 我是肯塔基籃球隊的球迷, 去年三月某一天, 我做我擅長做的事: 到場為野貓隊打氣。 當天水仙花開得燦爛, 但裁判沒有照我意思去吹哨。 (笑聲) 我未作出批評前, 他們還對我很友善, 但在球賽進行時就不理睬我。 (笑聲) 看到野貓隊三名球員受傷, 我做了一件最棒的事, 就是發推文。 【阿肯色野豬隊犯規, 我隊應有罰球權。 野貓隊三名球員受傷。】 剛才跟你們說的髒話, 我已司空見慣, 我每天都見到這些留言, 無論是在推特或是臉書上。 自從我在 2011 年登記推特帳號, 仇女主義者開始群起狙擊我, 監視我的一舉一動, 我的個人信仰。 身為鄉下人,能用那些詞彙, 怎麼罵都不算過分。 我用各種方法回應。 我嘗試接觸他們。 其中一人多次發給我 特別淫穢的內容, 我見他的個人頭像中有個女孩, 於是回信問他: 這是否是你的女兒? 你這樣子看待女性、跟女性溝通, 令我感覺很害怕。 他的回應出人意料。 你說得沒錯,我為此道歉。 人有時候就需要這種責任感。 另外一人似是高深地向我說: 也許我就是媽逼的代名詞。 我跟一個蘇格蘭人結婚 14 年, 所以我回應說: 媽逼這概念,在各地有不同的涵義。 (笑聲) 但我能肯定的是, 你這條屌絲天下無雙。 (笑聲) (喝采聲) 我嘗試努力了解他們的想法, 但我在社交媒體上所看到的, 盡是不堪入目的東西。 所謂覆水難收。 帖子發出就收不回來, 只有帶來傷害。 我經常偷偷地自言自語, 希望這些關於我的留言 都是假的。 因為即使是像我這樣, 一個內心堅強的女性主義者, 一個集所有女性優點 於一身的女神… (笑聲) 仍然會將父權思想內化。 這絕對不容忽視。 父權社會不只是由男性構成。 而是人人都參與其中的體制, 我也是當中的一份子。 從那天之後,不知為什麼, 我那則關於籃球賽的推文, 引發了一場「網路暴民攻擊事件」。 由四方八面傳來 喪心病狂的仇恨言論: 死亡恐嚇、強姦恐嚇。 你們不知道的是, 有一晩我穿着睡衣躺在家中時, 我親愛的前夫打電話給我, 他在電話留言中說: 親愛的… 他們對你所做的事,絕對不能接受。 就是因為他在當晚給我的支持, 讓我決定挺身而出。 於是我開始寫出個人經歷。 分享一些不為人知的事實, 例如我曾遭遇過不同形式的性侵, 其中包括三次被強暴。 之後我收到這些仇恨留言, 這些都已經在各大傳媒被報導出來。 這些言論說我以「踢爆別人」為樂。 【傑伊:她享受被性侵的每一刻!!!】 觀眾:求主憐憫。 艾希莉.賈德:感謝主,榮耀歸於你。 於是我寫了一篇 從女性主義角度出發的評論, 主題為:「與球隊無關」。 副標題是:「因為你們在網路欺凌女性, 所以我要教訓你們。」 (笑聲) (掌聲) 評論由我親自執筆、親自發佈, 因為我的首席顧問勸我: 「拜託不要發佈, 往後的報復一定排山倒海而來── 我為你擔心。」 但我對廣大的女性同胞有信心, 對我們的男性盟友有信心。 評論發佈後被熱烈轉載, 這證明我們每一天 都在忍受網路仇女現象的毒害, 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 當仇女風氣結合其他歪風, 情況變得更糟糕。 性取向、性別歧視、 種族歧視、宗教歧視… 林林總總, 進化後的仇女風氣 具有更大的殺傷力, 特別是對於年輕女性。 造成的精神損害顯而易見。 女性的精神健康和情緒穩定 遭受到嚴重衝擊, 因為性暴力威脅 在神經層面上已等同於實際暴力。 會造成腎上腺皮質醇升高, 淋巴系統受壓迫, 工作效率也大幅降低。 關於工作方面, 受威脅的女性在求職時會遇到困難。 在網上搜索求職女性的資料時, 可能會出現受害女性的裸照, 關於她們患上性病的謠言, 以及她們的住址, 會讓人以為可發生性行為; 實際發生的案例是 真的有人會上門要求性服務。 受害女性在求學過程也遇到困難。 在網路上發佈的年輕人淫褻照片中 有 96% 是以女性為主角。 是我們的女兒。 未得照片主角同意在網上分享照片的 男生比女生多出二至三倍。 接著我要談的是 關於報復性裸照的議題。 自從我的推文事件發生後, 我跟一眾志同道合之士合作, 致力於締造一個 既自由又安全的網路環境。 我們發起了一個「言論計劃」, 打擊欺凌,擴展自由。 「言論計劃」網站 是一個重要的平台, 由於目前尚未有個全球通用的法律 能協助我們打擊報復性裸照。 但我們在網站上,有系統地列出 各種報復性裸照的定義, 大家對於報復性裸照定義缺乏共識, 就很難正確地打擊這種行為。 我發現報復性裸照經常被嚴重誤解。 它的定義是: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 蓄意藉由分享女性的裸照, 來達到羞辱女性的目的。 不知道大家怎麼想, 但與生俱來的性生活應是愉快美好。 我談論性行為並不等同淫褻。 (喝采聲) 我所掌握的資源, 我強烈地意識到是很多人所沒有的, 所以我才能和團隊發起「言論計劃」。 我能得到社交媒體業者的注意。 我即將有機會能拜訪臉書的總公司。 我並沒有按既定程序,檢舉裸照── 而是僱用專人徹底清理這些裸照, 為的是讓自己清靜一下, 以免受到日以繼夜的仇恨言論轟炸。 但是這種自救行為 反而惹來另一種攻擊: 「妳在搞一言堂。」 他們有所不知。 當有人刊登一幅 我張著嘴巴的照片, 底下留言寫着: 「趕快射在我臉上吧!」 我當然有權設下這些保護措施。 (喝采聲) 把虛擬和真實分開其實似是而非, 信不信由你, 那段說我享受性侵的推文, 勾起我童年被性侵的傷痛, 我還在努力處理。 我的辦法就是把這一連串仇恨言論, 分門別類之後 進行分析, 並且作成一個資料庫, 用以了解仇恨言論的交互特性: 收到淫照時, 哪些內容是攻擊我的政治取向? 哪些攻擊我的年齡? 哪些內容全方位攻擊? 我們一定能在這場戰爭中勝利。 辦法各式各樣都有, 感謝各位。 以下是我的一點意見, 希望大家一起建議更多辦法。 第一個方法: 要從數位媒體素養做起, 並且必須加上性別平權的觀點。 學校和家長合力培養兒童有關素質, 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個方法: 就是告訴我們的資訊科技界朋友, 不卑不亢地表明, 停止在你們工作場域的性別歧視。 (喝采、鼓掌聲) 事實上, 達到兩性平等的國際標準, 已是企業最起碼要做到的。 矽谷又是如何呢? 如果巴黎萊雅能在印度、 菲律賓、巴西 以及俄羅斯的分公司做到, 你們也做得到。 別再找藉口不做了。 只有當女性在公司各大部門 佔有關鍵性的比例, 包括在企業各階層 建立發表意見平台, 企業的決策才有可能改變。 還有一項給資訊科技界的溫馨提示: 網路遊戲中的仇女元素必須消失。 我已沒有耐性聽你們在派對告訴我── 正如你們數星期前在極限運動會── 談論女性電玩設計師被性騷擾一事, 同時卻開發 任由玩家虐待女性角色的遊戲, 更藉著這些遊戲,口袋賺得飽飽。 正如義大利人所說的:Basta! 夠了。 (喝采聲) 執法部門的朋友也要負起責任, 因為我們已經看見, 網路暴力往往是身體暴力的延伸。 在美國, 被親密伴侶殺害的女性死亡人數, 比 911 恐怖攻擊的還要多。 比阿富汗、伊拉克戰爭 加起來的死亡人數更多。 聽起來很匪夷所思, 卻是千真萬確。 我們經常關心身處海外戰亂地區的 男女老少生命安全。 在 2015 年, 美國就有 72,828 名成年女性 因家庭暴力而求助。 這還不包括女孩、男孩 以及沒有求助的成年女性。 執法部門必須有更多的權力, 引入尖端資訊科技, 不只購置硬體裝備, 更要了解各種網路平台, 了解它們如何運作。 女記者雅曼達.赫斯收到死亡恐嚇推文, 當時警方也想積極保護她, 結果卻是愛莫能助。 因為警察問:「推特是甚麼?」 議員必須草擬並通過高瞻遠矚的法案、 法案要反映資訊科技現況, 反映我們對言論自由 和仇恨言論的理解。 紐約州現行誹謗法律, 並不適用於仇恨言論, 因為法例規定那些言論── 即使是匿名發表的── 必須以電話、書信, 或是電報形式呈現。 (笑聲) 法律條文必須與科技發展與時俱進。 你們看得出, 我一向理直氣壯。 不如談談我們的好朋友… 白人男性。 你們擔當重要角色,並有權選擇, 是要貢獻一分力量, 或者是袖手旁觀。 現在這裡氣氛還算和諧, 但演說完畢後,任何人都會說: 「我的天啊! 她替少數族裔歧視白人。」 這句話是一位白人男性說的, 資誠主席羅伯特.莫理茲, 他要求我把這句加入演說中。 我們必須設立 更多求助熱線及支援團體, 讓受害者互相扶持, 渡過生活和財政難關。 所有人必須合力制止 針對女性的暴力, 29 歲以下的年輕人當中, 有 92% 曾目睹這種暴力。 全國有 72% 的民眾 曾經目睹同樣行為。 我們必須鼓起勇氣、義不容辭, 先發制人, 阻止對於女性的暴力行為。 最後, 相信她。 相信她。 (喝采聲、鼓掌聲) 互信是人際關係的基礎, 人際關係正是治癒心理創傷的核心, 未治癒的傷痛會傳給他人。 伊迪絲.華頓說過: 「結局已在開端若隱若現。」 演說結束前 就讓關愛言論代替仇恨言論。 我孤身作戰, 但幸得盟友相伴。 我最近明白到, 凡事感恩、得到朋友肯定, 可抵銷負面經歷。 五段正面經歷 才可抵銷一段負面經歷, 尤其是感恩── 無論何時何地、說何種語言, 任何人都可以心懷感恩── 感恩可刺激大腦的前扣帶迴, 這個部分是左右腦的交界, 被刺激後會釋出大量有益物質。 讓我說一些鼓勵自己的話。 希望大家回應我的說話, 讓我示範一下。 (笑聲) 當我說:「我是女中豪傑。」 你們就回答:「是的,你就是。」 觀眾:是的,你就是。 艾希莉.賈德:我的媽媽愛我。 觀眾:是的,她愛妳。 艾希莉.賈德:我的演說棒極了。 觀眾:是的,棒極了。 艾希莉.賈德:我有權活在世上。 觀眾:是的,你有。 艾希莉.賈德:我很可愛。 (笑聲) 觀眾:是的,妳很可愛。 艾希莉.賈德:上帝做好事。 觀眾:是的,祂有。 艾希莉.賈德:我愛大家。 感謝大家讓我作出貢獻。 願主祝福你們。 (喝采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