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 這門科學好像是為小朋友量身打造 整天挖掘恐龍 穿的服裝像在「侏儸紀公園」 骨骸會從泥土裡迸出來 接著展示眾人眼前 讓大家瞠目結舌 只有說到點擊率、著色本還有怪獸電影 大家才會注意到這門學問 不對 等等 那根本不是古生物學 古生物學研究先前出現過的生物 所有先前出現過的生物 從生命起源到各式奇形怪狀 這門學問其實也試著在解答: 「我們是什麼?」 還有「我們從何演化而來?」 「我們」的定義,廣義來說 就是生命 恐龍是鳥類的一種 只占了其中非常小一部分 (笑聲) 但卻得到所有焦點 [左:多樣無比的古生命 右:恐龍 下:古生物學] 這張迷因很中肯 可不是只有我這樣覺得 這就是事實 反正對大多數古生物學家來說 恐龍就像是入門款 研究也發現許多更酷炫的化石 讓我們來綜觀這 40 億年 但是絕口不提恐龍 (笑聲) 第一個是遺傳物質 基本上,病毒最先製造出蛋白質 接著破壞了周遭環境 地球染上了生命 有些新型細菌開始把陽光當作養分 產出氧氣 從空氣裡得到碳元素 毀掉其他微生物的鐵質維生來源 然後製造出鐵鏽 這持續了幾十億年 一些細菌開始捕食其他細菌 並把氧氣轉化成能源 成為動植物的先驅 但後來,氣候有了很大的改變 由暖轉冷又回溫 最後地球變成一顆雪球,冰河滿布 此時期的正式名稱就是「雪球地球」 (笑聲) 大概是在七、八億年前 總之,微生物彼此聚集 因此出現多細胞生物 六億年前 幾何形的菌落出現了 吸收水中的微生物 現代動物的祖先很快取而代之 稱作寒武紀大爆發 龍蝦的遠親用爪臂捕食其他生物 沙蠺身上布滿硬殼,蠕動而行 橫跨且深入了海床,建立新的生態系 人類的祖先,神似蝌蚪 掠過了古代海岸線 這種動物的近親 長得像鰻魚,滿喉利牙 漫遊在甜筒狀的珊瑚始祖之間 隨時得躲避公車大小的海怪 還有飢腸轆轆的海蠍 菌類植物接著登陸 但冰河不久又現跡地球 幾乎所有生命都無法生存 大滅絕卻開啟了新機 無頷魚類開始在海洋中出現 演化出斑點和尖牙,最後還長出魚鰭 蜘蛛、蠍子、蝸牛和蠕蟲登陸地面 魚類在中國附近演化出下顎 這種魚類的後代使無頷魚類 海蠍和分枝浮游生物滅絕 這些魚類其中 有些魚鰭長有前肢骨頭 每片魚鰭上長出七、八隻指頭 植物在陸地上長成大樹 體積龐大 或在凋零前,就散播那麼一次種子 但冰河又降臨了 這是第二次大滅絕 這個時代到處都是奇形怪狀的魚類 表面充滿絨毛的海百合 有些鯊魚長了翅膀 有些下顎成鋸齒狀 有些魚鰭長滿小型牙齒 有些用牙床磨碎食物 多骨魚類貌似現今的神仙魚和鰻魚 也第一次出現 地球發展出濕地 孕育了三公尺長的馬陸和巨型蜻蜓 足跡遍布整個盤古大陸 死亡後轉變成木炭 還造成為時一億年的冰河時期 脊椎動物這時終於登陸 更永遠留了下來 出現了像短吻鱷的兩棲類動物 尖牙利嘴的合弓綱動物 但整個西伯利亞火山爆發 近乎所有生命死亡 這是第三次大滅絕 (笑聲) 這時的地球只有黑夜 只有一種長獠牙的哺乳類 得以生存茁壯 但移動快速的鱷魚隨即取而代之 海洋滿是爬行動物 海膽的遠親聚集成龐大的平面狀 還有軀殼堅硬的魷魚和菊石 型態豐富 盤古大陸接著漸漸分離開來 形成岩漿海 這片岩漿就是現今的大西洋 那時排出大量毒氣至大氣層中 造成第四次大滅絕 (笑聲) 其實有很多次這樣的滅絕 只是這幾次比較嚴重 (笑聲) 終於這之後出現了鯨魚大小的魚類 還有現今魚群聚集的那種珊瑚 以捉捕藻類、吸收陽光而壯大 螃蟹、魟魚出現了 還有一些魚類,長著扁平狀牙齒 用來壓碎貝類 捕食者和獵物間因此競爭激烈 海洋生物多樣性暴增 哺乳類學會爬樹和飛翔 還有很多行為看起來跟今日沒兩樣 靠第一批開花植物維生 這些植物靠第一批蜜蜂授粉 不論陸海,生態系都有了偌大轉變 慢慢趨向現代 但一顆彗星墜落在墨西哥 引發火山在地球另一頭的印度爆發 所有生命又差點滅絕了 (笑聲) 但是,總有例外 不然人類打哪來 哺乳類自絕境重生 在炙熱的環境下體型變小 接著又變得無比巨大 北極地區出現了棕櫚樹和蛇類 中爪獸在古代河流旁嬉戲 牠們的近親則返回海洋 成為最初的海獺形鯨魚 鬣狗和其他掠食性動物 受到巨型長頸犀牛威脅 此場景看似熟悉 但真相未必如此 南極地區開始遇上冰河時期 兩億年來 首見極區永凍冰冠就此誕生 也讓世界其他地方變得乾涸 但草原、囓齒動物 和貓類動物才得以發展 非洲某處 大草原甫出現,人猿在這學會行走 還出現了巨型利齒鮭魚 我就只是想提到這個而已 (笑聲) 人類瞭解了之前發生的一切 而且不只如此 還有如何發生? 為什麼發生? 古生物學這門學問正如日中天 多種學門和科技交會於此 我們挖掘出塊塊化石 是規模最龐大的資料 我們使用電腦斷層掃瞄 同位素 基因組 機器人 數學模擬 還應用各種方式分析 我們善用各種方法 以對過去和演化更加瞭解 也因此能預測未來 下一次大滅絕,什麼事會發生? 會有什麼奇聞異事? 哺乳類體型會再次縮小嗎? 或甚至會不復存在呢? 總而言之 人類研究恐龍大有成果 但其他 99.9% 曾經存在的生物 仍值得我們探索 這才是古生物學 謝謝 (掌聲與歡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