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或戏剧时,
我们知道演员
大概是看剧本知道台词,
剧本基本上告诉演员
说什么
和何时说。
一段乐谱和剧本的作用
完全相同。
很基本地讲,
乐谱告诉演奏者演奏什么
和什么时候演奏。
从美学的角度来讲,
比方说,贝多芬和
Justin Bieber 完全不同,
但两位创作者都用了
同样的基本构架来创作音乐:
音符。
尽管结果
会听起来相当复杂,
但音符背后的逻辑
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
我们来看一下
音乐符号的基本元素
和它们是如何互动
来创作音乐作品的。
音符写在五条平行线上
横贯整页。
这五条线叫谱线,
谱线在两个轴之间:
上下
和左右。
上下轴告诉演奏者
音高
或弹哪那个音符,
左右轴告诉演奏者
音符的节奏
或何时弹。
让我们从音高开始。
为帮我们搞清楚,
我们打算用钢琴来说明,
但这个系统用差不多
你能想到的任何乐器都适用。
根据西方的音乐传统,
音高是按前七个
字母来命名的。
A,
B,
C,
D,
E,
F,
和G。
此后,就循环:
A,
B,
C,
D,
E,
F,
G,
A,
B,
C,
D,
E,
F,
G,
等等。
但这些音高是怎样取名的呢?
例如,如果弹 F,
接着再弹一个 F,
这个 F 用钢琴弹得高点儿或低点儿,
你会注意到他们听上去比较相似,
比方说 B。
再看五线谱,
每条线和两条线之间的空间
代表一个音高。
如果我们在其中的一条线上
或空间里放上一个音符,
我们在告诉演奏者弹哪个音高。
五线谱上音符放的位置越高,
这个音就越高。
但显然有很多很多的音,
远不止这几条线
和空间带给我们的几个音。
例如,三角钢琴可以弹
88 个不同的音。
因此我们怎么样把这 88 个音符
压缩到五线谱上呢?
我们用叫谱号的东西。
谱号的样子看起来怪怪的,
放在五线谱的开始,
作用类似于一个参考点,
告诉你某条线或空间
对应你乐器上的某个音符。
如果我们想弹不在五线谱上的音符,
有点像作弊,额外多划了点儿线,
叫加线
加的音符写在加线上。
如果我们非得画这么多加线,
导致线混乱了,
我们需要换成不同的谱号。
至于让演奏者何时弹这些音符,
两个要素控制这一点:
节拍
和节奏。
音乐的节拍
单独有点乏味。
听起来像这样:
注意节拍不变,
只是相当快乐地前进着。
可以慢点儿,
或快点儿,
或你想弹成什么样,真的。
关键是就像钟表上的秒针
把一分钟分成六十秒,
每秒之间的时间长短是一样的,
节拍把音乐分成
小的时间间隔
都是等长的
节拍。
以一个稳定的节拍为基础,
我们可以开始把节奏加到音高上,
那才是音乐真正开始。
这是个四分音符。
它是最基本的节奏单位,
值一拍。
这是个半分音符,值两拍。
这个全音符值四拍,
这些小家伙是八分音符,
每一个值半拍。
“好极了” 你说,“那是什么意思?”
你可能注意到了
横贯五线谱长度的东西,
有些短线把它分成小部分。
这些是小节线,
我们把每一部分作为一个小节。
音乐之初,
就在谱号之后,
是叫做拍号的东西,
告诉演奏者每一小节有几拍。
这个说的是每小节两拍,
这个说的是有三拍,
这个四拍,
等等。
底部的数字告诉我们什么音符
将被用作这个节拍的基本单位。
1 对应一个全音符,
2 对应一个半音符,
4 对应一个四分音符,
8 对应一个 1/8 音符,
等等。
因此这里这个拍号
告诉我们每小节有四个四分音符,
1,
2,
3,
4;
1,
2,
3,
4,
等等。
但像我前面说的那样,
如果我们只按这个节拍,
有点儿令人乏味,
所以我们用一些不同节奏的
四分音符来代替。
注意尽管每小结的
音符数量已改变,
但每小节的节拍总数没变。
因此我们的音乐创作听上去怎么样?
听上去还可以,但可能有点简单,是吧?
让我们加上另一种乐器
有它自己的音高和节奏。
现在它听上去像音乐了。
当然,这需要一些练习
来习惯快速读它
在乐器上演奏我们看到的东西,
但是,花点时间和耐心,
你会是下一个贝多芬
或
Justin Bie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