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二十年前, 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博士, 我参加了一个 心理学教授的研讨会, 教授在自我价值学说 、 动机、教学和学习方面 的研究都享有盛名。 我其实没有必要参加; 讨论内容和我的研究方向无关, 但却和我的学术生涯息息相关。 我在那场专题研讨会上学到的东西 以及在之后的二十年里 和马蒂的无数次讨论 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它改变了我对人类处境的认知, 让我想起二十年前上学的时候, 那时我非常精通拖延这门艺术: [自我价值:了解和克服 拖延症背后的核心要素] 这是心理战, 如何让拖延变得 合情合理、名正言顺—— 有人知道我在说什么吗? 噢,看来这里有些专家呀。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 我这些年来的收获, 至少分享其中的一部分。 [詹姆斯·瑟伯:人类应在死前努力了解 他们逃避和追求的事物及其原因。] 这段话展示了 理解拖延症的一种角度, 有很多理解它的方式。 比如说,我们可以 把它视为一种坏习惯, 但是我想让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 认真审视一下自己, 想想拖延症背后的深层动机, 这样我们才能克服它, 让生活和工作变得精彩纷呈, 不论你是授业者还是学习者。 我希望这次演讲结束之后, 大家能对拖延症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把拖延症看作是 面对动机冲突的一种保护机制] 这很重要, 它不仅仅是 我们在学术讨论中的架构或理论—— 这个我会教给大家, 但是我也想请大家 在伦理道德层面去理解它。 我希望你们不再认为 拖延症是可耻的, 它不是软弱的象征, 也不是一个缺陷。 它其实是可以预见的。 如果我们理解了动机的动态变化, 知道它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 我们就能够预测它。 我们经常会在普林斯顿看到拖延症, 这不出奇,因为少了“普林斯顿” (P-R-I-N-C-T-O-N) 就凑不成“拖延症”(Procrastination)。 有人注意到这个了吗? 那么在普林斯顿, 或者在其他类似的大学, 是什么样的情况造成了拖延症呢? 其一,我们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 而且所有的学校 都会对我们进行评估, 这是一个评估性的环境, 竞争激烈。 我们总是在互相竞争, 但通常,回报和认同是很有限的。 很多人都想要得到最优成绩, 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 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完全能够预料到, 人们会力图保护自己。 在得不到回报的情况下、 在得不到认可的情况下, 人们要保护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 这不仅关乎一个分数, 当我们审视自己的时候, 我们就会意识到,远不止这点。 今天我就想要解释一下这点, 再次说明,我希望大家 不仅能得到新的认识, 也能将其运用在自己的生活里, 就像我那样。 不论你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 这都能帮助你们 去理解发生在学校 及其周围的各种事情。 我想讲个小故事, 拖延的人对以下情景应该很熟悉, [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场景] 情况是这样的: 晚上 11 点钟了,你在宿舍里, 大概还有一两天就要交论文了。 今天是漫长而忙碌的一天, 但效率不太高。 你坐在桌前, 打开笔记本电脑, 准备开始写论文, 然后你想: “要不看看邮件吧, 就一分钟,搞定它。” 有人做过这样的事吗? 然后 45 分钟过去了, 你看了很多封邮件, 你把邮件处理得很好, 但是你又想: “哎呀,好累呀, 真是累坏了! 疲劳的时候可写不出好论文, 我需要的是什么? 是睡眠! 没错,我该去睡了。 睡个觉,好好休息一下, 明天打起精神来, 把论文搞定,就可以了。 ” 那我要做什么呢?调个闹钟, 但我有点罪恶感,得大力补偿, 所以把闹钟定得特别早, 要补偿今天没做的事。 (笑声) 你们现在肯定在想: “他怎么知道啊, 在我房间里装摄像头了吧?” (笑声)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所以我知道。 于是我很早就起床了—— 不该说我很早就起了, 应该说是闹钟很早就响了。 我摁掉了闹钟 , 躺在床上的时候, 我想,“我的目的是打起精神, 但是我现在没有精神, 我很累。” 我不仅再次摁掉了闹钟, 我还把它给关了, 因为我需要睡眠。 想要高效地学习,一定要休息好。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我在第一节课前一小时起床了, 然后我想, “看样子不够时间写论文了。 一个小时内能干什么?” 那我做了什么?我心想, “噢对了,我还有一件 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我必须马上做这件事。” 其实我就是想在 待办事项清单上划掉点什么, 好让自己有点成就感。 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 当我把这件事从清单上划掉时, 刚好赶上第一节课, 又是忙碌的一天 , 可能吃午饭吃得久了一些、 在走廊聊天聊得久了一点, 然后我又回到了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场景: 又到晚上 11 点了, 我的论文一个字也没动。 现在,不仅我的论文 毫无进展、进度落后, 我还对自己感觉非常糟糕。 尽管如此,我还是知道我要做什么: 我要通宵达旦地赶工, 把论文赶出来。 在某一刻,我会对自己说: “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完, 否则的话,后果很严重。 没写完论文的羞耻感 要比没写出教授见过的 最完美论文更严重。“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些状况呢? 我们可以从事情的表面来看, 但是我还想看得更深入一些, 探究背后发生了什么。 “成就感驱动的自我价值学说” 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探究的工具。 自我价值学说提出了一个假设,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我们每个人首要的心理需求是: 在自己和他人眼中 被视为一个有能力、有才华的人。 在学校里,这就意味着 我们希望自己被视为聪明人: 比如学数学易如反掌, 或者文笔出众, 或者科学上有所造诣。 要当优秀毕业生代表的话, 这是必备的。 自我价值学说指出, 我们需要被视为有能力的人, 这是我们的需求。 并且因为这是我们的首要需求, 我们甚至会牺牲或权衡其他需求, 来满足或实现这个首要需求。 这时拖延症就出现了。 有一种理解方式是这样的: [上:能力 -> 表现 -> 成就感 下:努力] 这是个概括了部分情形的简单模型。 首先我要强调, 这个模型反映了 人们对于表现和能力、 自我价值和成就的观念。 我并不是说我们应该要这样; 这只是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的结果。 我们脑中都存在 这样一种简单的模型: 我的表现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我的能力, 努力虽然也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能力,与生俱来的才能、 天赋和知识—— 抱歉,不包括知识—— 我做某件事情的天赋 基本上是不变的, 这决定了我能有多大的成就。 而这些成就,成功或失败, 决定了我的自我价值感, 以及我如何看待自己。 在某种意义上, 这三者变成了同义词。 那些特别害怕失败的人、 那些总是拖延的人—— 我自己算是这类人, 至少过去的我是这样—— 我们脑海中都存在 这样一种简化的等式: 表现等同于能力, 而能力等同于价值, 他们作为人的自我价值。 我们会从一个考试成绩 想到我们自身、 想到我们爱的人、关心的人, 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朋友。 理解了这个, 我们就能明白, 拖延症不仅仅是一个习惯, “我不喜欢这个活动或者作业”, “虽然我是物理专业的, 但我一点儿也不喜欢物理”。 而实际情况多半不是这样的。 通常,人们拖延的 是自己热爱的事情, 其实他们对物理十分着迷, 但是已经 11 点了, 而 12 点必须交作业, 这时你就感觉不到热爱了, 你只是在拼命完成任务。 在这个简单的模型里, 有几件关于拖延症的事情 我们要了解清楚: [横轴:对成功的需求 纵轴:对失败的恐惧] 我们无法简单地放弃成功的机会, 我们不能只挑简单的任务做, 然后告诉自己: “我成功了,我好厉害。” 这个模型展示了 自我价值学说里的一个关键思想: 过去,心理学领域认为, 如果你真的很渴望成功, 你不会自发地想要去回避失败, 但事实并非如此。 你的感受不是一维、单轴的, 而是二维、双轴的: 你可以去趋近一项任务, 很想去做这项任务, 而同时也非常不想去做它; 你可以想要成功完成这项任务, 同时非常害怕在任务中失败。 这里其实有两个不同的维度。 在普林斯顿,或者伯克利—— [右上:过度用功] 我曾在那里工作, 并进行了大量这方面的研究—— 很多人在这两个维度的值 都是很高的。 我们非常想要有所成就, 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我们都很“上进”, 可能你们以前听过 别人这么形容你们; 但是我们也很害怕失败, 以及失败所意味的东西。 我们有两种动机来源。 实际上,很多情况下, 拖延症的出现 是因为我们的驱动力过于强烈: 我们过度努力, 既想避免、又想争取某些东西。 我们发现, 拖延者其实并不是 比一般人缺乏动力, 尽管他们总是嘴上说: “我太懒了”或者 “我不会管理时间”, 这些往往都不是真正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一种 被困住的感觉, 被两种相互对抗的力量困住了。 [左上:成功 右上:失败 下:卡壳点] 一方面,我们被成功的渴望所激励, 但是另一方面, 我们又极度想要避免失败。 我们感觉到停滞不前的困境, 这两股相互对抗的力量。 很多人会把拖延症形容成 “被卡住了”、“碰壁”, 或是“无法翻越的障碍”。 大家感觉是这样吗? 拖延症带来的现象是怎样的感觉? 我们常常感到焦虑, 无法入睡,但又无心工作。 是这样吧? 我们遇到这两种对抗力量, 无法前进, 直到某个时候, [左:自我破坏 右:自我保护造成的表现破坏] 我们意识到, “ 要是我现在不开始做, 我就没法完成了。” 对于无法完成的恐惧—— 我看到有人点头了—— 超过了原来的恐惧: 害怕做得不够完美、 不达预期、 或者不如上次做得好。 因为那些拖延的完美主义者 过去往往表现得特别出色, 所以我们就开始 把这种高标准内在化, 觉得我们每次都得 达到那样的水平才行。 那么重要的是 我们应当从不同的角度 来思考拖延症。 自我价值学说正是从不同的视角 分析了拖延症。 我们常常能听到有人将拖延症 描述成一种“自我破坏”, 我们在阻挠自己, 我们在破坏自己。 但如果从自我价值学说 的角度去看的话, 它不是自我破坏,而是自我保护。 我们在努力保护自己, 让自己相信,作为人, 我们是有能力、有价值的。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 我们甘愿牺牲自己的表现。 因为自我价值才是人类的首要需求。 可以理解吗? 我希望大家能把拖延症 看作是一种策略—— [将拖延症看作是 处理矛盾动机的保护机制] 一种近乎完美的自我保护策略。 如果我们拖延某个 我们很在意的任务, 最后没有高水准地完成,失败了, 那么我们已经自带了充足的理由: “我当然没法做到啦, 我只有两个小时来准备考试。” 你们也能看到很多人是这么做的: 考试前,你站在教室外面, 大家都在说什么? “我只学了三个小时。” “我只学了两个小时。“ “我的电脑故障了,我没法学。” 每个人都在解释自己没准备好。 为什么? 因为哪怕他们没有成功, 也准备好了借口, 不仅可以应对自己, 也可以应付他人。 这个策略非常巧妙, 因为如果你成功了—— 你在那个物理考试中获得了优, 那么你就会得出一个结论: “我真是聪明啊, 比我想象中更厉害, 我还以为我需要三个小时呢, 结果两个小时就够了。” 拖延症是一种回避策略, 它几乎能够完美地 保护我们的自我价值, 哪怕我们危害了自己的表现。 我们增加了需要用上 这个借口的几率, 对吗? 但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借口。 我们所做的准备和考试所考查的, 并不是我们的知识和技能, 而是我们边缘战术—— 我们在最后关头完成任务的能力。 如果这说的不是普林斯顿学生, 那我不知道什么样的才是。 (笑声) 我们要怎么克服拖延症呢? 很多人的解决办法是, 试图说服自己开始工作: “要是我不做的话, 我就考不上医学院了”, “噢,这会影响我的升学成绩”。 我们其实是在提高恐惧感。 不出所料的,这样做收效甚微。 实际上还有一些 反直觉的解决办法, 我想要推荐给大家。 [克服矛盾动机的办法:培养意识; 打破平衡;挑战 P = A = W] 这里罗列了三大类,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但这三类是源自,或者说遵循了 自我价值学说, 所以我想要重点讲一下。 首先我想讲一下培养意识, 我们从拖延症及克服拖延症 的研究中了解到, 获取知识、了解自我价值学说 和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 能够帮助人们克服拖延症。 了解拖延症的根源 就能削弱它的力量。 我们能意识到拖延症的来源: “噢!我能看到、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是另一种意识 则关乎自己的感受。 “趋近动机”和“回避动机” 分别是什么感受? 当我们在期末考前的一个晚上 清理宿舍冰箱的时候, 我们知道这就是在拖延。 但是也有些情形并没有那么好判断: 查看邮件是在拖延吗? 学习或者处理清单上 没那么重要的事情 是在拖延吗? 大多数时候都是的。 当我们了解的越多, 且对自己的倾向性和动机 有越清醒的意识, 我们就越有可能克服 那些造成拖延的动机。 也就是说我们要培养一个立场, 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 问自己:“我感受到了什么? 我在经历些什么? 我在想些什么?”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主动地去选择 自己想要感受什么或思考什么, 以及被什么所激励。 接下来的几个策略 将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首先,要学会打破平衡, 远离回避动机,倾向趋近动机。 很多人认为: “我没有动力做这件事。” 通常事实并非如此, 只是他们的恐惧主导了 或者压制了他们的趋近动机。 你选一门课肯定是有理由的, 也许你想学些新的观点、 学些技能, 表现出色的话, 离开学校后你将依然受益。 但是我们没有在想这些, 它们不在我们的脑海里, 所以它们没法影响到我们。 只有在思考或感受动机的时候, 动机才会对我们起作用。 因为这就是动机的性质。 那我们该如何重新意识到它们呢? 我们怎样才能让天平 向趋近动机那边倾斜呢? 我们可以把这些动机堆叠起来; 找出做这项任务的所有理由, 不是要假装没有理由去逃避, 而是要让进行任务的理由 战胜逃避任务的理由。 可以用哪些方式做到呢? 我用自己的例子来说明。 这里写着,“TEDx”, 这是我的动机待办清单。 不管你们信不信,但说实话, 我在准备这个演讲的时候很害怕, 我很焦虑: 我会不会搞砸? 演讲会不会看起来很糟糕? 那我是怎么处理的呢? 我把想要记在脑子里的东西写了下来。 首先,我告诉自己这是一个机会, 也是一种实验的方式, 我没有想着“它一定要很完美”, 而是“它只是一个实验,我要试试看”。 我稍微转换了说话语气, 这样做降低了期望值, 也淡化了利害关系。 另外我还想, “其实,我可以把这次演讲 看作与我无关, 而是为普林斯顿社区 提供的一次服务。 我在帮助他人。” 对于我来说,这个动机特别有效, 让我的压力得到释放: 我希望对别人有所帮助。 第三点对我也十分重要, 给了我强烈、持久的动机。 我问自己: “这对我的使命有什么帮助?” 我认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工作使命 是减少痛苦, 尤其是减少学生的痛苦, 让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学业和生活, 创造美好的人生。 这其实也是我手机里的提醒, 我每天都能看见它: "减少痛苦"。 另一个做法就是把它拆成小任务, 让它显得易于处理。 我一开始觉得这次演讲是个大工程。 你们可能很熟悉这样一种说法: “分解成小任务”。 把大任务拆成小目标, 变得更易处理, 于是我就这么做了。 一个做法是, 我没有把整篇讲稿写出来, 而是写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大纲, 这让我对整体内容有了一个把握。 这些就是帮助我 克服拖延症的一些小技巧, 当然不是完全克服—— 我现在还是蛮紧张的—— 但是我开始动手、开始前进, 取得了一些进步, 并且更加乐在其中。 最后一个克服拖延症的方法, 就是要挑战我们脑子里的等式: [表现 ≠ 能力 ≠ 价值] 它是有漏洞的。 我们的表现并不等同于我们的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的表现 远不如我们的能力好。 它不能代表我们的真实能力。 有时,情况正好相反: 有的人在高中成绩很好, 明明没有那个能力却拿了优。 而不论是哪一种情况, 都说明表现不等同于能力。 但更重要的是, 你的能力并不等同于你的价值。 想想那些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 那些你珍惜的、在乎的人们。 你在乎他们,不是因为他们的成绩, 不是因为这些。 我们的价值来源于 人类善良、体贴的品质, 甚至包括我们脆弱的地方—— 尽管它可能被视为弱点。 最后,我想送给各位 来自纳尔逊·曼德拉的一句话, 他说: "愿你的选择反映出 你的希望,而非恐惧。" 这是趋近-回避动机理论的绝佳典范。 我们能不能 被自己向往的东西所激励, 不是假装自己没有恐惧, 而是哪怕恐惧也坚持前行? 谢谢。 (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