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 哈囉,是的,我就是成龍 嗨,我是Tony,這是"每格均是一幅畫" 有一些導演很擅長拍動作片 有一些擅長拍喜劇 但是40年來成功將兩者整合起來的大師,只有成龍 近年來,很多電影結合了好笑的畫面 及打鬥畫面 但是就算電影很好看 電影的喜劇及打鬥部分 看起來就像是兩個導演、兩種風格 這也是為什麼成龍這麼有趣 他的風格裡,動作就是喜劇 他的作品中展現了 同樣的拍攝準則之下 你可以隨心所欲的拍出爆笑或是帥勁的場面 就讓我們投身下去吧 如果你想知道舉例的電影名字 請按下面的 CC 鈕 準備好了嗎? 出發 所以,成龍怎樣製造出精彩又好笑的動作場面? 首先,他會讓自己處於劣勢 不管哪一部電影 成龍總是先低人一截 他沒穿鞋 他手被銬住 或是他嘴裡有炸彈 從這裡開始,他要努力取回優勢 每一個動作都創造了符合邏輯的對應動作 跟隨著邏輯 笑點就出來了 電影史中,這種喜劇技巧在默片時代就被這些小丑使用了 比如卓別林、勞埃德及基頓 但是我覺得成龍更善於用一句台詞收尾讓其精華更提味 拜託! 我說過我不想鬧事 因為他總是劣勢出發 成龍一定要發揮創造力 這讓我們帶到第2點 他會使用周遭的任何東西 這是他風格裡面最廣為人知的一部分 看到熟悉的東西? 用新奇的方法使用之 我看過他用椅子戰鬥 禮服 筷子 電子琴 樂高 電冰箱 當然還有.... 這不只讓他每一場格鬥實際又有可信度 同時也併發別的地方沒辦法產生出的笑點 第3點 成龍喜歡清晰表達 他不喜歡畫面藍灰灰的陰暗場面 如果他的對手穿黑色的 他就會穿白色 如果他的對手穿著是白色的 他就穿的很有型 他用鏡超清晰 每一個畫面都是在鋪陳下一個動作 這裡,就算我們看到的全是特技演員的演出 但是畫面有三分之二是樓梯 幾秒後,我們就知道為什麼了 為了保持整體清晰 他很少使用手持拍攝技巧,或是攝影推車 比如美國電影你可以看到很多鏡頭移動 很重要一點,攝影若是有角度切換移動,通常表示 這演員不擅長武打 用慢動作來看,你可以發現攝影師會晃一圈 讓畫面看起來更有震撼力 但是因為成龍善打 我從來不移動攝影機 總是固定著 廣角取鏡 讓大家看我真的跳下來 真的奔跑,真的跌落 當你這樣做時 怎麼樣都會拍得很精彩 因為所有的作用與反作用都在同一個畫面中 注意看成龍、車、還有牆與永遠都在同一個畫面中 但是《尖峰時刻3》類似的場面中 畫面中從沒包含所有的元素 所以效果沒有出來 同樣的原則也可以應用在喜劇裡 這一段洪金寶執導的畫面 包含了有正拳、壞人的臉還有成龍的臉 看看《西域威龍》的同樣梗 這裡的動作及連鎖反應是分成兩個畫面的 大致有像,但是效果差很多 為什麼沒有更多導演這樣做呢? 因為第5點 他們沒那麼多時間 成龍是個完美主義者 願意為了理想的畫面而一拍再拍 在香港,製片場支持他這樣做 所以他可以花數月來拍攝武打場面 最困難的鏡頭是 當我丟這個扇子,還要讓它飛回來 要拍超過20次 這類的鏡頭 喔 ! 成龍好厲害 根本不厲害 你也可以做到 主要是看你有沒有耐心? 當我重看他的作品時 這些小東西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 他並不需要多花預算資源在這些鏡頭上的 但是他還是做了,因為他就是想要 就是這個精益求精的態度讓我很推崇他 但是在美國,他們不讓你這樣做 因為錢,一切都要噗噗噗 他的美國作品還少了些東西 還有他的節奏 畫面裡他的表現及剪接方式 成龍說過一段滿有趣的話 觀眾直到節奏停止時,才發現剛剛是有節奏的 成龍的打鬥場面有很突出的音樂節奏性 和對手演出的時間點都抓的很準 準備開拍,然侯停在這邊 停在這邊別追我 碰碰 然後,碰,看到沒 大家看起來都很棒 就算是很有經驗的武打師都不能完美配合 在他早期的作品 你可以發現他跟袁和平學習怎麼抓時點 看起來很像中國戲曲 到了80年代中,他有了自己的替身團隊時 他創造了完全獨特的風格 在美國,很多導演和剪接師不懂他的節拍 然後在每一拳都搭配一個剪接下,整個崩壞 但是在香港 導演會讓畫面停留夠久,讓觀眾去感受他的節奏 最重要的一點是 剪接 很多導演....不懂得剪接 就算是武術指導們也不懂剪接 香港的導演如成龍和洪金寶 用獨特的方式來進行剪接 第一個鏡頭,你在遠鏡頭跟攻擊到敵人 第二個鏡頭,會有個特寫 但是你把鏡頭剪在一起時 並不會破壞連續性 第一個鏡頭結束時,肘擊在這邊 第二個鏡頭的一開始,肘擊整個拉回這裡 這三格是讓觀眾的眼睛適應鏡頭轉換用的 然後整體會有很不同的感受 我從這裡開始,然後這樣 但是兩個鏡頭合在一起 就是一個 鏘! 這就是力量 換句話說,展現兩次 在觀眾眼裡將會是一記更強而有力的重擊 相反的,美國現代剪接裡 連打擊到的畫面都沒有 第一個鏡頭結尾時,腳在這邊 第二個鏡頭的一開始,直接是腳收回來 因為他們完全用打擊到的前後格銜接起來剪接 感覺起來反而不像有攻擊到 很多人認為是因為輔導級電影的關係 但是就算是限制級電影也是這樣剪的 看起來就像一群人在揮手 而不是一群人被打的鼻青臉腫 然後就帶到第8點 痛苦 不像其他動作明星表現的很無敵 成龍常常受傷 很大 成龍電影有趣之處除了精美的特技之外 還有總是不忘了搞笑 痛苦,讓整個過程看起來更有幽默 因為不管他技巧多高超 他總是被打臉 事實上,成龍的臉可能就是他最大的資產 常常他的臉就是帶出笑點的橋梁 就像這個帶著隻雞的武打片段 或是打扮成春麗 最後,成龍的風格永遠會為觀眾帶來終結的滿足感 從劣勢打起 一個完美的終結是他應得的 他不是因為比較強而贏得戰鬥 是因為他的死不放棄 這種死纏爛態度讓很多的終結招式 看起來精彩又好笑 跟他其他美國作品相反 大反派的失敗,只是因為旁人的射擊 拜託! 最重要的是,成龍風格證明了一些事 動作和喜劇其實很類似 在這兩個風格裡我們都希望找到表現最好的人 我認為很多現代的導演是完全失敗 這些演員都是很有技術高超的藝術家 世界級的好 為什麼導演們這麼不濟? 為什麼我付了錢卻看不到動作? 當你有機會,你要全力以赴 因為影片是永恆的 不,因為下雨,或某演員沒有時間等的 我說,你可能跟每個在座的觀眾一一解釋嗎? 不可能 在戲院的觀眾 好電影,壞電影,就這樣 完全正確 這個作品,會歷久彌新 所以,我將獻給你們電影史上最棒的死亡畫面 剪接&旁白 Tony Zhou 請上以下網站實際支持作者 翻譯:zass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