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概聽過波士頓茶黨事件 一群憤怒的殖民者 裝扮成美國原住民 把數箱茶葉倒入海裡 事實上 故事還更複雜 充斥著帝國陰謀論 企業危機 走私 和美國革命最根本的起源 首先 你必須了解 茶葉在18世紀所扮演的角色 當時茶葉可說是非常受歡迎。 在英格蘭 每個男人、女人及小孩 每年喝掉近300杯茶 由於美國是英國的殖民地 美國人對茶也有著相同的狂熱 美國人在1760 年代 每年喝掉超過一百萬磅的茶 所以當英國人想提高 美國的茶葉稅 人們自然不高興 多半是因為他們在倫敦 沒有決定稅務的權利 還記得那句有名的口號 「無代表,不納稅」? 美國殖民者長久以來一直相信 他們不應被課稅 因為他們在國會並沒有代表 實際上,他們不但沒有繳稅 更躲避收稅人員的查緝 畢竟美國東岸離英國幾百英里遠 英國執法又馬虎 當時美國約四分之三的茶都是 從荷蘭走私來的 然而 英國仍堅持 國會有向殖民地課稅的權利 特別是英法七年戰爭後 英國面臨巨債 英國更是變本加厲地向美國徵稅 為了減少預算缺口 倫敦把目標轉向美國人 在1767年 英國在美國新增各種税 包括對美國人熱愛的茶葉課稅 美國的回應則是: 不,謝了! 他們杯葛英國茶進口 反之 栽種美國本土的茶 在英國海關稅務員向倫敦要求 派遣軍隊赴美徵收稅賦 局勢變得白熱化 紅衣軍向波士頓的暴民開火 殺死了幾個人 這也就是所謂的波士頓大屠殺 在1773年的茶葉法 英國國會想出一個新的策略 東印度公司將剩餘的茶葉 直接賣給欽點的美國承銷商。 這不僅降低茶葉的價格 讓英國茶和走私茶得以競爭 也同時保持部分稅收 但殖民者看出英國的伎倆 怒斥 : 「壟斷!」 1773年 濕冷的12月16日 大約5000名波士頓人聚集在 老南聚會所 等著看抵達港口的 新一批茶葉 是否會卸貨販賣 當其中一艘船的船長宣布 他不能把船上的貨物放置不管 塞繆爾亞當斯大喊 「這個集會已經無法拯救這個國家了!」 「今晚波士顿港要變成茶壺了!」 一群人大高聲嚷嚷著 約50名男子 喬裝成美國原住民的模樣 朝格林芬碼頭前進 衝到三艘船上 將340箱茶葉倒入海裡 憤怒的英國政府 在1774年頒布强制法案 以及其他相關法案 回擊美國 宣布關閉波士頓港 直到當地居民 補償東印度公司的損失 當然根本沒補償 殖民地的代表 集聚在費城 思考如何回應英國的壓迫 第一次大陸會議支持銷毀茶葉 誓言繼續支持杯葛 1774年10月下旬 代表們返家後 團結的意志更是堅定 決心捍衛他們的權利和自由 波士頓茶黨事件帶來的連鎖效應 馬上就促成了 美國獨立宣言 和血腥反叛 此後人們開始自由且和平地 享用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