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 最近的選舉結果如下: 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 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得票率為 52%。 綠黨候選人,吉爾斯泰因 以 19% 得票率極大差距, 居於第二名。 共和黨候選人,唐納德川普 以 14% 的得票率緊跟在後。 剩下的選票,部份是廢票, 部份投給自由意志黨 候選人蓋瑞強森。 (笑聲) 各位認為我是住在哪個平行宇宙? 我並沒有住在平行宇宙裡。 我住在世界裡,而世界 投票的結果就是那樣。 讓我先帶各位回來, 並解釋一下我的意思。 今年六月, 我建立了一個網站叫「全球投票」。 全球投票的用途就如其名。 歷史上第一次, 它讓世界各地的任何人, 參與其它國家的選舉投票。 為什麼我要這麼做? 用意是什麼? 讓我給大家看看它是什麼樣子的。 你上這個網站, 很絢麗的網站, 然後你可以選擇一個選舉。 這幫選舉是我們已經納入的。 我們差不多一個月會納入一次。 所以你可以看到保加利亞、美國、 聯合國秘書長、 最後還有英國脫歐的公民投票。 你選擇你感興趣的選舉, 選一個候選人。 這些是近期在 聖多美普林西比的一個小島國 所舉辦的總統選舉的候選人, 島上有 199,000 個居民, 位於西非的海岸。 你可以看到每位候選人的簡介, 我們盡可能讓簡介做到中立、 提供有用訊息、且簡明清楚。 當你找到你喜歡的候選人就投票。 這些是近期 冰島總統選舉的候選人。 就是像這樣運作的。 我們到底為什麼要為 其他國家的選舉投票呢? 我向你保證,你絕不會是為了 想要干涉 其他國家的民主進程而投票。 這完全不是網站的目的。 事實上,你也辦不到, 因為通常我的做法 是在該國的選民已經投完票後, 才顯示出網站的投票結果, 因此我們不可能干擾投票進程。 但是,更重要的是, 我對其他國家的 內政並不是特別感興趣。 我們並非為此投票。 唐納德川普或是希拉蕊柯林頓 對美國人民的承諾, 坦白說,不關我們的事。 這是只有美國人民才有資格 投票決定的事情。 在全球投票中, 你只會考量它的一個面向, 就是,那些領導人會 怎麼對我們這些非選民。 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住在… 你一定已經聽膩了大家這麼說… 我們住在一個全球化、 超連接、極度相互依存的世界, 其他國家的人民做出的政治決定, 能夠且必將影響我們的生活, 不論我們是誰,不論我們住在哪。 正如同蝴蝶僅僅是在 太平洋的一岸拍動翅膀, 便可以在另一岸造成颶風, 這便是我們現今居住的世界, 也是政治的世界。 國內與國際事務間的界線不復存在。 任何國家,不管它有多麼小, 就算是聖美羅和普林西比, 也有可能培育出 下一個納爾遜曼德拉, 或是下一個史達林。 他們可能污染大家 共有的大氣和海洋, 他們也可能能負責任, 幫助我們所有人。 可是,投票體制相當奇怪, 這體制沒有跟上全球化的現實。 只有少數人被允許 投票選出那些領導人, 選舉結果的影響卻非常巨大, 幾乎會影響全球。 這數字是多少? 一億四千萬的美國人投票 選舉出了下一屆美國總統, 然而,如我們所知道的, 在短短幾周內, 將會有人把核武密碼交給 唐納德川普。 如果連這都不算是 對所有人有潛在影響, 那我真不知道什麼才算。 同樣的,英國退歐的公投選舉, 僅有少部份人, 數百萬的英國人,參與投票, 而這投票的結果,不論是退或不退, 都必然顯著影響到 世界各地幾十億人的生活。 然而,僅一小部分的人可以投票。 這是什麼樣的民主? 影響所有人的重大決定, 取決於相對少數的人。 我不知道你怎麼想, 但我不覺得這聽起來很民主。 所以我試著想做點什麼。 但,如我所說的, 我們不討論國家內政問題。 事實上,我只問 所有候選人兩個問題, 我每次問他們兩個相同的問題。 我說,第一, 如果當選,你會為我們其他人做什麼, 為這星球上沒投票權的 其他七十億人做什麼? 第二個問題, 你對你的國家在這個世界上的 未來有什麼遠景? 你期望它會扮演什麼角色? 我發送相同的問題給每個候選人。 不是所有人都會回答。 別誤會我的意思。 我想,如果你在準備 成為下一屆美國總統, 你大部份的時間應該會非常忙, 所以有人不回答也不意外, 但許多人確實回答了。 回答的人一次比一次多。 其中有些人不僅回答了, 有些人用你所能想像的 最熱情、最鼓舞人心的方式來回答。 在此我想為薩维爾奇辛巴說句話, 他是尚比亞最近 總統選舉的候選人之一。 他對那兩個問題的回答, 基本上可說是 18 頁的論文, 提出他對於尚比亞在世界上 以及國際社會中, 可能扮演的角色的看法。 我把它刊在網站上 讓大家都能看到。 薩维爾贏了全球投票, 但他沒有贏尚比亞的選舉。 我發現我自己開始思考, 對於這群不凡的人,我能做什麼? 這裡有些很棒的人, 他們贏了全球投票。 順便一提,我們常有個誤解。 我們選的人, 從來就不是國內選民選出的人。 有部份原因可能是因為 我們總是會投女性。 但我認為它也是個徵兆, 就是,國內選民的思考 還侷限在他們的國家。 他們仍然向內思考。 他們仍然在問自己: 我可以得到什麼好處? 而沒去問他們現今該問的問題, 即: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好處? 但,你們知道的。 所以,請給我建議,但不是現在, 針對我們能為這出色的 光榮輸家團隊做什麼, 若有任何點子,email 給我。 (笑聲) 我們有我剛提到的薩维爾奇辛巴。 我們有海拉托馬斯多特, 她是冰島總統大選的第二名。 可能有很多人幾週前有看到 她在 TEDWomen 的出色演說, 演說中她談及需要 更多女性參與政治。 我們有聖多美普林西比的 瑪利亞達斯內維斯。 我們有希拉蕊柯林頓。 我不知道她是否有空。 我們有吉爾斯泰因。 我們也納入了下一任 聯合國秘書長的選舉。 我們有紐西蘭的前總理, 他會是這團隊很棒的成員。 所以我認為,也許這些人, 這光榮輸家俱樂部, 能夠前往世界各地有選舉的地方, 提醒人們,在我們現在的這個時代, 有必要要多向外思考, 想想國際上的後果。 所以,全球投票的下一步是什麼? 很明顯, 川普對希拉蕊的這齣劇, 要追劇有點困難, 但接著還有些其他 很重要的選舉即將到來, 事實上,它們似乎在 以倍數增加中。 我相信你們有注意到, 世界上有某些事正在發生。 下一波的選舉都有 關鍵級的重要性。 再幾天之後, 我們會有澳地利總統重新選舉, 預計諾伯特霍費爾 會成為一般所謂的 二次大戰後歐洲第一個 極右派國家領袖。 明年有德國, 還有法國, 還有伊朗的總統大選, 以及一堆其他的。 這並不會越來越不重要。 這會越來越重要。 很明顯,全球投票並不是 獨立的專案計畫。 它並不是靠自己存在的, 它有一些背景。 它是我在 2014 年進行的 專案計畫的一部份, 那個專案計畫叫「好國家」。 好國家的想法基本上很簡單, 它是我對於這個世界 出了什麼問題的簡單診斷, 以及要如何處理。 這個世界出了什麼問題, 我已經提示過。 基本上,我們在面對 大量且持續增加的 關於生存的巨大全球性挑戰: 氣候變遷、人權濫用、 大量移民、恐怖主義、 經濟混亂、武器激增。 這些問題通通都帶來 要把我們消滅的威脅, 而它們在本質上都是全球化問題。 沒有個別國家有能力可以 靠自己處理這些問題。 所以,非常明顯, 如果我們想要解決 這些問題,我們得合作, 國家之間要同心協力。 這很顯而易見,我們卻沒這樣做。 我們這麼做的頻率還不夠。 大部份的時候, 國家的行為仍然停留在 戰時的行為、自私的部落 互相殘殺的行為, 在數百年前, 民族國家被發明之後, 它們就一直在如此做。 這必須要改變。 這並不是政治制度 或意識形態的改變, 而是文化的改變。 我們所有人都得了解, 向內思考無法解決世界的問題。 我們必須學習如何合作、更多合作, 稍微少一點點的競爭。 否則,一切會繼續惡化, 且會比我們預期更早, 就變得更糟很多。 只有一個方法能實現這改變, 就是我們一般人 告訴我們的政治家必須要改變。 我們得要告訴他們, 文化必須要改變。 我們得要告訴他們, 他們有新的使命。 舊的使命非常簡單且單一: 如果你在有影響力或權力的位置, 你對你自己的人民及你自己的 那一小塊領土就有責任, 就這樣。 為了要為你自己的 人民做最好的事, 你害到地球上的 所有其他人,這樣更好。 那還被認為是男子氣概。 現今,我認為那些身在 有權力和責任的位置的人 有雙重的使命, 如果你身在有權力和責任的位置, 你要負責的除了你的人民, 還有,地球上的所有 男人、女人、孩子、和動物。 你要負責的除了你的那片領土, 還有,地球表面上的每一吋土地, 以及上面的大氣。 如果你不喜歡那責任, 你就不該掌權。 對我而言,那就是現代的規則, 那是我們得要傳遞給 我們的政治家的訊息, 讓他們看到現今 事情是要這樣子做的。 否則,我們都完蛋了。 其實,我不反對 川普的「美國優先」信條。 對我來說,那是很一般的說法, 陳述了什麼是政治家一直在做的, 且應該繼續做的。 當然,他們被選出來是要 代表他們人民的利益, 但讓我覺得他對此的看法 很無趣且老套、 很沒想像力的原因 是他覺得把美國擺第一 就是把其他人都擺最後, 讓美國再次壯大意味 讓其他人再次渺小, 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過去二十年左右, 我的工作是政治顧問, 我見過數以百計的政策例子, 能夠讓國際與國內需求和諧共存, 它們都是比較好的政策。 我並不是在請求國家 要利他或自我犧牲, 那很荒謬, 沒有國家會那樣做。 我是在請求它們清醒過來, 了解到我們需要新的治理形式, 這是有可能的, 且能讓兩種需求和諧共存, 對我們自己的人民有利, 也對所有其他人有利。 自從美國大選以及英國脫歐, 我越來越清楚一件事, 左翼和右翼的老式區別, 已不再合理了。 它們真的不符合這模式。 看起來,現今真正重要的事, 其實很簡單, 不論你看世界的觀點是 你從向內看、向後看來得到安慰, 或是像我這樣,你向前看、 向外看來找到希望。 那就是新政治。 那是將世界從中間分兩半的 新派別區分法。 那可能聽起來有點批判, 但本意非如此。 我完全沒有誤會 為什麼這麼多人向內看、 向後看來得到安慰。 但時代很艱難時、當你缺錢時、 當你覺得不安全且脆弱時, 人類很自然的傾向就是會轉向內, 只去想自己的需求, 不顧所有其他人的需求, 可能會開始想像 在某些面向上 過去比現在或未來更好。 但我剛好相信,這是條死路。 歷史告訴我們這是條死路。 當人們轉向內、轉向後, 人類進步就會被反轉, 一切都會惡化得很快, 無人能倖免。 如果你像我, 你相信向前、向外, 你相信人性最棒的一點 就是它的多元性, 全球化最棒的一點 就是它能激起那樣的 多樣性、文化混合, 產生比人類歷史過往更有創意、 更讓人興奮、更有生產力的事物, 那麼,朋友們, 我們手上有份工作要做, 因為那些向內、向後的人們 空前地團結在一起, 而那向內、向後的信念, 那恐懼、那焦慮, 影響著最簡單的直覺, 且正在席捲全世界。 跟我一樣 相信向前、向外的人, 我們得將自己組織起來, 因為就快沒時間了。 謝謝大家。 (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