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667,0:00:03.953 我們看似腳踏在堅實的地表上, 0:00:03.977,0:00:05.350 但其實並非如此。 0:00:05.753,0:00:09.424 地底下的岩石與塵埃[br]藉著微小的碎裂物 0:00:09.444,0:00:11.593 與空間相互交錯著。 0:00:11.597,0:00:16.526 這些空間被數不清的微生物填滿, 0:00:16.550,0:00:17.817 如同這些。 0:00:18.866,0:00:22.229 我們目前在地球上發現微生物 0:00:22.253,0:00:24.141 最深達距地面五公里。 0:00:24.165,0:00:26.321 就好像,若你把自己固定在地面上, 0:00:26.345,0:00:28.664 然後開始往地底跑, 0:00:28.688,0:00:32.359 微生物可以排一整路,全程五公里。 0:00:33.044,0:00:35.568 你可能從沒想到過這些 0:00:35.592,0:00:37.282 在地殼深處的微生物, 0:00:37.306,0:00:40.268 但你可能會想到[br]住在我們消化道中的微生物。 0:00:40.292,0:00:42.109 如果你將地球上所有人與動物 0:00:42.133,0:00:44.974 體內的微生物全部相加, 0:00:44.998,0:00:48.907 總共可重達十萬噸。 0:00:48.931,0:00:53.224 我們的肚子每天都扛著[br]如此巨大的生物群。 0:00:53.907,0:00:55.324 我們應該都要感到自豪。 0:00:55.348,0:00:56.454 (笑聲) 0:00:56.478,0:01:00.350 但跟覆蓋在地表的微生物數量相比, 0:01:00.374,0:01:02.859 可就相形見絀了。 0:01:02.883,0:01:05.714 例如在土壤中、河流中,[br]以及海洋中的微生物。 0:01:05.738,0:01:09.611 這些地方的微生物量[br]總共約 20 億噸。 0:01:10.174,0:01:12.770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br]大多數在地球上的微生物 0:01:12.794,0:01:16.571 並不存在於海洋、[br]消化系統或污水處理廠中, 0:01:16.595,0:01:19.372 它們大多存在於地殼中。 0:01:19.396,0:01:23.245 這些總重達 400 億噸。 0:01:23.754,0:01:27.045 這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群之一, 0:01:27.069,0:01:30.505 而我們直到幾十年前才知道它的存在。 0:01:30.847,0:01:33.542 因此在地表下的生活如何, 0:01:33.566,0:01:36.111 或它會如何影響人類, 0:01:36.135,0:01:37.835 是無限的。 0:01:38.367,0:01:40.239 這是個地圖,地圖上的紅點代表 0:01:40.263,0:01:43.621 每一個我們藉現代微生物研究法 0:01:43.645,0:01:45.463 已取得不錯的地底樣本的地方, 0:01:45.487,0:01:46.870 你可能會欽佩我們 0:01:46.894,0:01:49.204 受到全球報導關注, 0:01:49.228,0:01:51.379 但事實上,如果你記得這些點是 0:01:51.409,0:01:53.924 我們唯一能找到樣本的地方,[br]這看起來就會有點糟糕。 0:01:53.944,0:01:56.323 如果我們現在在一個外星船上, 0:01:56.347,0:02:00.006 想靠這些樣本重建地球的地圖, 0:02:00.030,0:02:02.352 是辦不到的。 0:02:03.218,0:02:05.519 因此有時候會有人跟我說: 0:02:05.543,0:02:09.059 「對,地表下有很多微生物,可是... 0:02:09.083,0:02:10.733 它們不都在休眠狀態嗎?」 0:02:11.710,0:02:13.227 這是一個很好的論點。 0:02:13.251,0:02:18.101 相對於榕屬植物、麻疹,[br]或我的孩子養的天竺鼠, 0:02:18.125,0:02:21.156 這些微生物看似[br]對我們沒有什麼影響。 0:02:21.180,0:02:25.006 我們知道它們的影響必是緩慢的,[br]因為它們數量很大。 0:02:25.030,0:02:27.720 如果它們他們開始[br]以大腸桿菌的速率分裂, 0:02:27.744,0:02:29.825 它們會在一夜之間使地球, 0:02:29.855,0:02:32.561 包含岩石的重量加倍。 0:02:33.046,0:02:36.253 事實上,很多微生物[br]甚至自古埃及時期以來, 0:02:36.263,0:02:39.746 尚未經歷任何細胞分裂活動, 0:02:40.180,0:02:41.640 非常不可思議。 0:02:41.664,0:02:47.242 該如何理解這種如此長壽的東西? 0:02:47.266,0:02:50.410 但我想到了一個我很愛的比擬, 0:02:50.434,0:02:52.255 但它很怪也很複雜。 0:02:52.279,0:02:54.450 我希望你們可以跟著我。 0:02:54.474,0:02:55.720 好,我們來試試看。 0:02:56.299,0:02:59.148 這就好像你只活一天, 0:02:59.172,0:03:01.117 但你卻想弄清楚[br]一棵樹的生命週期一樣。 0:03:01.141,0:03:05.522 所以如果人的壽命只有一天,[br]而且我們活著的時候是冬天, 0:03:05.546,0:03:07.171 那麼你將一輩子 0:03:07.195,0:03:09.768 看不到樹上長葉子。 0:03:09.792,0:03:11.847 而一個冬天就會有好幾個 0:03:11.871,0:03:13.895 人類的世代輪替, 0:03:13.919,0:03:15.729 甚至你沒有機會 0:03:15.759,0:03:17.191 看到歷史書上寫著: 0:03:17.221,0:03:21.672 樹就是沒有生命也沒有功用的棍子。 0:03:21.720,0:03:23.379 當然,這很荒謬。 0:03:23.403,0:03:25.553 我們知道樹只是在等待夏天, 0:03:25.577,0:03:26.926 夏天一到他們就能恢復活動。 0:03:26.950,0:03:29.125 但如果人類的生命週期 0:03:29.149,0:03:32.228 遠比樹木們來得短, 0:03:32.252,0:03:36.107 我們可能不會知道[br]這個平凡無奇的事實。 0:03:36.879,0:03:41.807 所以當我們說這些[br]地底深層的微生物在休眠, 0:03:41.831,0:03:46.003 我們是不是就如同那些一天就死,[br]卻想研究樹木生命的人呢? 0:03:46.601,0:03:48.491 會不會這些地底深處的微生物 0:03:48.515,0:03:50.822 只是在等待它們的夏天, 0:03:50.846,0:03:53.913 而我們的壽命短得[br]不足以見證這件事呢? 0:03:54.784,0:03:58.324 如果你把大腸桿菌放進密閉的試管中, 0:03:58.348,0:03:59.690 不提供食物或養分, 0:03:59.714,0:04:02.182 就這樣放好幾個月或好幾年, 0:04:02.206,0:04:05.222 當然,大多數的細胞[br]會因為飢餓而死亡, 0:04:05.246,0:04:07.552 但有一些細胞存活。 0:04:07.576,0:04:09.766 若你拿這些舊有生存下來的細胞 0:04:09.790,0:04:13.377 與新培養出來[br]成長快速的大腸桿菌相比, 0:04:13.407,0:04:15.855 同樣在飢餓的情境下, 0:04:15.879,0:04:19.618 這些老細胞每一次都戰勝 0:04:19.642,0:04:20.990 那些新細胞。 0:04:21.339,0:04:25.942 這就是它們演化如此緩慢 0:04:25.966,0:04:28.180 但有成果的證據。 0:04:28.736,0:04:32.275 因此可能我們不該 0:04:32.305,0:04:37.389 將緩慢與不重要劃上等號。 0:04:38.402,0:04:41.084 這些我們看不見、想不到的微生物 0:04:41.108,0:04:43.315 可能對人類有實質幫助。 0:04:44.125,0:04:45.407 就我們目前所知道的, 0:04:45.431,0:04:47.537 有兩種在地底下生活的方式: 0:04:47.871,0:04:51.513 第一種是等待食物從地表上往下滴, 0:04:51.537,0:04:56.045 就好像試著吃一千年前的[br]野餐剩餘的碎屑。 0:04:56.069,0:04:58.093 這是個很瘋狂的生活方法, 0:04:58.117,0:05:01.275 但令人吃驚的是,似乎很多地球上的[br]微生物是這樣生活的。 0:05:01.698,0:05:05.119 另一個可能性是微生物説: 0:05:05.143,0:05:07.618 「吶,我不需要地表世界的東西, 0:05:07.642,0:05:09.095 我在下面活得很好。」 0:05:09.119,0:05:10.791 對於這一類的微生物, 0:05:10.815,0:05:13.352 它們必須從地球的內部 0:05:13.392,0:05:16.299 收集它們生活所需的一切。 0:05:18.205,0:05:20.661 有些東西反而在地底容易取得, 0:05:20.685,0:05:22.553 這些資源在地球內部充足—— 0:05:22.577,0:05:26.219 像水或養分,如氮、鐵和磷—— 0:05:26.239,0:05:27.592 是宜居之處。 0:05:27.616,0:05:29.250 這些東西在地表上 0:05:29.280,0:05:32.014 是生物互相殘殺才能取得的。 0:05:32.038,0:05:35.569 但在地底下最大的問題[br]是尋找足夠的能量。 0:05:36.101,0:05:37.291 在地表上, 0:05:37.315,0:05:41.403 植物可以在陽光的光子[br]碰到葉子的同時 0:05:41.427,0:05:44.403 就能藉由化學反應[br]將二氧化碳分子轉換成美味的糖。 0:05:44.427,0:05:46.955 但在地底下沒有陽光, 0:05:46.979,0:05:49.693 所以這裡的生態系就必須解決 0:05:49.717,0:05:52.982 誰要為大家提供食物的問題。 0:05:53.416,0:05:56.725 地底下需要類似植物 0:05:56.745,0:05:59.102 但藉著石頭呼吸的東西。 0:05:59.641,0:06:02.776 幸運的是,這樣的東西確實存在, 0:06:02.800,0:06:05.124 叫作「化能自養生物」。[br](chemolithoautotroph) 0:06:05.148,0:06:06.156 (笑聲) 0:06:06.180,0:06:10.204 也就是使用化學物質——chemo 0:06:10.228,0:06:12.458 來源是岩石——lithos 0:06:12.482,0:06:15.244 來製造養分——autotroph。 0:06:15.244,0:06:17.902 它們可以利用很多種[br]不同的元素來進行, 0:06:17.950,0:06:21.783 可以使用硫磺、鐵、錳、氮、碳, 0:06:21.807,0:06:25.037 有些還可以使用純電子。 0:06:25.530,0:06:27.942 比方說,你把電線的尾端剪掉, 0:06:27.966,0:06:29.875 它們可以把它當潛水呼吸管吸。 0:06:29.899,0:06:31.211 (笑聲) 0:06:31.235,0:06:32.736 這些化能自養生物 0:06:32.760,0:06:35.395 利用從這些步驟取得的能量 0:06:35.419,0:06:37.831 來製造養分,就像植物一樣。 0:06:37.855,0:06:40.658 但我們知道植物不只製造養分, 0:06:41.103,0:06:43.419 它們還製造對它無用的[br]副產品——氧氣, 0:06:43.443,0:06:45.791 也就是我們百分之百依賴著的氧氣。 0:06:45.992,0:06:49.277 但這些化能自養生物[br]所製造出來無用的副產品 0:06:49.301,0:06:51.268 大多以礦物質的形式存在, 0:06:51.292,0:06:55.871 像是鏽或硫化礦,像是愚人金, 0:06:55.895,0:06:57.895 或砷鉛鐵礦,像石灰岩。 0:06:58.680,0:07:05.283 所以這些微生物很緩慢、[br]很緩慢地,如同石頭一般, 0:07:06.243,0:07:09.649 從岩石取得能量, 0:07:09.673,0:07:12.870 再將無用的副產品變成其他岩石。 0:07:13.268,0:07:17.089 那我到底是在討論生物學[br]還是地理學呢? 0:07:17.466,0:07:19.609 這界線實在很模糊。 0:07:19.633,0:07:20.637 (笑聲) 0:07:20.661,0:07:22.807 我如果要做, 0:07:22.831,0:07:25.333 就得是生物學家, 0:07:25.343,0:07:28.378 研究行為像岩石的微生物, 0:07:28.402,0:07:31.776 我也應該研讀地理學。 0:07:31.800,0:07:34.910 地理學最酷的部份是什麼? 0:07:35.292,0:07:36.460 火山。 0:07:36.484,0:07:37.735 (笑聲) 0:07:37.759,0:07:41.480 這是向哥斯大黎加的波阿斯[br](Poás Volcano)火山口往看的樣子。 0:07:41.854,0:07:44.206 許多地球上火山的形成都是因為 0:07:44.236,0:07:47.466 海洋板塊衝撞大陸板塊。 0:07:47.490,0:07:49.403 當這個海洋板塊隱沒, 0:07:49.427,0:07:51.792 或被移動到這個大陸板塊下方時, 0:07:51.816,0:07:54.657 水、二氧化碳或其他物質 0:07:54.681,0:07:55.916 就會被擠壓出來, 0:07:55.940,0:07:57.666 就像擰乾濕毛巾一樣。 0:07:58.382,0:08:02.064 如此一來,隱沒帶就像[br]通往地底深處的門戶, 0:08:02.088,0:08:05.849 地表與地底的物質在此交換。 0:08:05.873,0:08:08.901 我最近受哥斯大黎加同事之邀, 0:08:08.925,0:08:12.028 去跟他們一起研究火山。 0:08:12.052,0:08:16.650 我當然答應了,[br]因為哥斯大黎加很美, 0:08:16.674,0:08:19.954 也因為這個國家座落於[br]其中一個隱沒帶之上。 0:08:20.478,0:08:23.272 我們想問這個特定的具體問題: 0:08:23.296,0:08:25.684 為什麽從這個深埋的海洋板塊 0:08:25.708,0:08:28.684 釋放出來的二氧化碳 0:08:28.708,0:08:30.815 只從火山口排放出來呢? 0:08:30.839,0:08:34.133 為什麼不是一整個隱沒帶[br]都有排放二氧化碳的蹤跡呢? 0:08:34.157,0:08:36.640 微生物跟這件事有什麼關聯嗎? 0:08:36.664,0:08:40.287 這是我在波阿斯火山裡面的照片, 0:08:40.311,0:08:42.495 與我同行的是[br]同事 Donato Giovannelli。 0:08:42.519,0:08:46.121 我們站立處旁邊的湖[br]完全像是由電池裡的酸所組成。 0:08:46.145,0:08:49.867 我會知道是因為我們拍照當時[br]正在測量其酸鹼值。 0:08:50.362,0:08:53.093 在火山口裡工作的某個時刻, 0:08:53.117,0:08:57.696 我轉向我的哥斯大黎加同事 [br]Carlos Ramírez,問他: 0:08:57.720,0:09:01.087 「好,如果現在這個東西開始噴發, 0:09:01.111,0:09:02.844 我們的逃生策略是什麼?」 0:09:03.269,0:09:06.412 他回答:「喔,[br]很好的問題,這非常簡單, 0:09:06.436,0:09:09.514 就轉過身欣賞風景吧。」 0:09:09.538,0:09:10.831 (笑聲) 0:09:10.855,0:09:12.402 「因為那會是你的最後一眼。」 0:09:12.426,0:09:13.561 (笑聲) 0:09:13.585,0:09:17.030 他的話聽起來似乎過於戲劇化, 0:09:17.054,0:09:21.807 但自我們站在那湖邊的 54 天之後, 0:09:21.831,0:09:23.252 發生了這件事。 0:09:23.276,0:09:24.434 觀眾:噢! 0:09:25.204,0:09:26.854 超級可怕,對吧? 0:09:26.878,0:09:28.028 (笑) 0:09:28.934,0:09:33.287 這是這座火山六十餘年來[br]最大的一次噴發; 0:09:33.311,0:09:35.795 在這影片結束的不久後, 0:09:35.819,0:09:38.462 拍攝這支影片的攝影機被淹沒; 0:09:38.486,0:09:40.906 而我們一直在調查的湖 0:09:40.930,0:09:42.330 完全蒸發了。 0:09:42.815,0:09:44.617 但我必須聲明, 0:09:44.641,0:09:47.141 我們在火山裡工作的那天, 0:09:47.165,0:09:49.418 是非常確定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的, 0:09:49.442,0:09:52.075 因為哥斯大黎加透過[br]OVISICORI 機構 0:09:52.099,0:09:53.662 嚴密地監控火山動態, 0:09:53.686,0:09:56.892 當時也有幾位該機構的科學家陪同。 0:09:56.916,0:10:00.006 而這個它噴發的事實完美地說明了 0:10:00.030,0:10:02.538 如果你要找尋二氧化碳氣體 0:10:02.562,0:10:04.426 是從這個海洋板塊的何處釋放, 0:10:04.450,0:10:07.553 那你應該從火山本身找尋。 0:10:07.577,0:10:09.846 但如果你到哥斯大黎加, 0:10:09.870,0:10:12.330 你可能會注意到除了這些火山之外, 0:10:12.354,0:10:15.598 還有非常多小型溫泉。 0:10:16.069,0:10:19.339 實際上有些溫泉水是從 0:10:19.363,0:10:21.664 這個深埋的海洋板塊冒上來的。 0:10:21.688,0:10:24.798 而我們提出的假說是二氧化碳 0:10:24.838,0:10:26.387 應該也跟著一起冒上來, 0:10:26.411,0:10:29.593 但地底下的某個東西把它過濾掉了。 0:10:29.617,0:10:33.799 於是我們花兩週的時間[br]在哥斯大黎加到處繞, 0:10:33.823,0:10:36.720 調查我們所能找到的每一座溫泉—— 0:10:36.744,0:10:38.418 我跟你說,這經驗很糟。 0:10:38.442,0:10:44.078 接著我們花兩年的時間[br]測量和分析這些資料。 0:10:44.102,0:10:46.475 若你不是科學家,我就直接告訴你, 0:10:46.505,0:10:48.462 重大的發現通常不會發生在 0:10:48.462,0:10:51.607 你身處美麗的溫泉或站在講台上時; 0:10:51.637,0:10:54.490 而通常發生在[br]你弓著背在雜亂的電腦前, 0:10:54.514,0:10:56.831 在檢修一個複雜儀器中, 0:10:56.855,0:10:58.913 或因對資料毫無頭緒 0:10:58.913,0:11:01.212 而和同事視訊時。 0:11:01.236,0:11:04.317 就好像地表深層的微生物, 0:11:04.331,0:11:06.919 科學發現可能進展得非常、非常慢。 0:11:07.267,0:11:10.616 但就我們的經驗來說,[br]這次真的有所斬獲。 0:11:10.640,0:11:14.918 我們發現真的有好幾噸的二氧化碳 0:11:14.942,0:11:18.125 從這個深埋的海洋板塊排放出來。 0:11:18.149,0:11:20.498 而讓它們留在地底下, 0:11:20.522,0:11:23.517 不讓它們釋放到大氣層的, 0:11:23.541,0:11:25.101 位於地底深處的東西, 0:11:25.125,0:11:29.109 在所有哥斯大黎加的[br]可愛樹懶與巨嘴鳥之下, 0:11:29.133,0:11:30.933 是化能自養生物。 0:11:31.338,0:11:34.839 這些微生物與周遭進行化學反應, 0:11:34.863,0:11:37.615 將二氧化碳轉換成碳酸鹽, 0:11:37.639,0:11:39.567 並將它們固定在地底。 0:11:39.591,0:11:41.885 這讓你思考: 0:11:41.909,0:11:44.134 如果這些地底下進行的反應 0:11:44.144,0:11:48.015 如此擅長吸收[br]所有在其底下的二氧化碳, 0:11:48.039,0:11:50.499 它們能不能幫助我們解決 0:11:50.523,0:11:52.688 地表上的碳排放問題? 0:11:53.006,0:11:57.331 人類已釋放太多二氧化碳到大氣層, 0:11:57.355,0:12:00.329 以致削弱了地球 0:12:00.353,0:12:02.353 支持生命的能力。 0:12:02.704,0:12:05.136 科學家、工程師、和企業家 0:12:05.160,0:12:07.038 在想辦法將二氧化碳 0:12:07.078,0:12:08.981 從這些直接來源抽出, 0:12:09.005,0:12:11.323 如此它們就不會被排放到大氣層中。 0:12:11.347,0:12:12.998 而它們必須被存放在某個地方。 0:12:13.022,0:12:14.199 基於這個原因, 0:12:14.223,0:12:17.561 我們必須繼續研究[br]這些碳可能存放的地方, 0:12:17.585,0:12:19.879 可能是地底, 0:12:19.903,0:12:22.546 我們必須知道把它存在那裡會怎樣。 0:12:22.570,0:12:26.037 會因為這些地表深層的微生物[br]長得太慢,無法實際存放, 0:12:26.061,0:12:27.942 而變成問題嗎? 0:12:27.966,0:12:30.334 還是會因為它們幫忙轉換這東西 0:12:30.334,0:12:33.188 成為固態的碳酸鹽而有用呢? 0:12:33.712,0:12:36.132 如果我們藉著 0:12:36.156,0:12:38.542 在哥斯大黎加的研究而有所突破, 0:12:38.566,0:12:41.533 想像一下還有什麼[br]在地底下等著被發現。 0:12:41.891,0:12:47.556 這個全新的地理—生物—化學[br]或地底深層生物學, 0:12:47.580,0:12:49.121 隨便你怎麼稱呼它, 0:12:49.145,0:12:50.982 即將帶來新的啟示, 0:12:51.006,0:12:53.379 不光是減緩全球暖化, 0:12:53.403,0:12:57.275 也可能讓我們了解[br]生命與地球是如何一起演化的, 0:12:57.613,0:13:02.311 或許發現工業、醫學上[br]有用的全新物質, 0:13:02.335,0:13:04.597 甚至還可能預測地震、 0:13:04.621,0:13:06.819 找尋外星生命。 0:13:06.843,0:13:09.969 它還能幫助我們了解生命的起源。 0:13:10.827,0:13:13.652 幸運的是,我不需要自己完成這件事。 0:13:13.962,0:13:17.287 我在世界各地都有很棒的同事們, 0:13:17.311,0:13:20.603 他們解開地底深處世界的謎。 0:13:21.831,0:13:26.641 深埋在地殼底下的生命看似 0:13:26.665,0:13:30.639 離我們的日常生活遙遠而不相關, 0:13:31.363,0:13:35.051 但事實上這些奇異緩慢的生命 0:13:35.075,0:13:37.374 可能會是解開 0:13:37.374,0:13:39.774 地球上一些生命之謎的關鍵。 0:13:40.225,0:13:41.376 謝謝。 0:13:41.400,0:13:46.444 (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