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日常習慣如何造成政治暴力?

  • 0:01 - 0:04
    我今天先來談談一個歷史謎團。
  • 0:05 - 0:08
    在 1957 年,有兩名年輕的女人,
  • 0:08 - 0:09
    他們都 20 幾歲、
  • 0:09 - 0:11
    住在同一個都市、
  • 0:11 - 0:14
    是同一個政治團體的成員。
  • 0:15 - 0:19
    那年,他們倆決定進行暴力襲擊。
  • 0:19 - 0:21
    其中一個女生,拿著槍,
  • 0:21 - 0:24
    朝著一名檢察站的軍人前進。
  • 0:24 - 0:29
    另一名女生拿著炸彈
    走向擁擠的咖啡廳。
  • 0:30 - 0:32
    但重點是兩者當中,
  • 0:32 - 0:36
    一名女生繼續照著計畫做,
  • 0:37 - 0:40
    另一 名女生卻放棄了。
  • 0:41 - 0:43
    那這個決定是什麼造成的呢?
  • 0:44 - 0:46
    我是個行為歷史專家
  • 0:46 - 0:49
    研究社會運動中的侵略性、
  • 0:49 - 0:53
    道德認知和決策。
  • 0:53 - 0:55
    聽起來很繞口吧。(笑)
  • 0:55 - 0:57
    換句話說,
  • 0:57 - 1:02
    我研究的是一個人
    決定扣扳機的那一刻;
  • 1:02 - 1:07
    事情的發展如何引導他
    在那一刻決定扣下板機,
  • 1:07 - 1:13
    以及他們如何說服自己
    這樣做是合理的。
  • 1:13 - 1:15
    這個話題
  • 1:15 - 1:17
    並不只是學術性的,
  • 1:17 - 1:19
    它對我來說是個挺私人的問題。
  • 1:19 - 1:23
    我在愛達荷州 Kootenai 郡長大,
  • 1:23 - 1:25
    這點非常重要。
  • 1:25 - 1:30
    這一部份的愛達荷州
    並沒有馬鈴薯。
  • 1:30 - 1:32
    我們沒有馬鈴薯。
  • 1:32 - 1:34
    如果你問我馬鈴薯的問題,
  • 1:34 - 1:35
    你要小心一點。
  • 1:36 - 1:37
    (笑聲)
  • 1:37 - 1:40
    我住的地方以高山湖泊、
  • 1:40 - 1:43
    騎馬、滑雪而知名。
  • 1:44 - 1:47
    不幸的是,1980 年代開始,
  • 1:47 - 1:53
    它也被稱為雅利安民族的總部。
  • 1:53 - 1:58
    每年當地的新納粹主義者
    會從他們的聚落傾巢而出,
  • 1:58 - 2:00
    在我們城裡遊行,
  • 2:00 - 2:04
    城裡的居民就會出來抗議。
  • 2:04 - 2:08
    在 2001 年,我高中畢業,
  • 2:08 - 2:13
    並上了在紐約的一間大學。
  • 2:13 - 2:17
    我在 2001 年的八月抵達學校。
  • 2:17 - 2:20
    你們知道,
  • 2:20 - 2:21
    三週後,
  • 2:22 - 2:24
    世貿雙子星大樓就倒塌了。
  • 2:24 - 2:28
    我很震驚。
  • 2:28 - 2:31
    我非常生氣。
  • 2:33 - 2:34
    我想做點事情,
  • 2:34 - 2:38
    但是那時我只有想到
  • 2:38 - 2:41
    我可以學阿拉伯語。
  • 2:42 - 2:47
    我承認,我是班上那個想要知道
  • 2:47 - 2:49
    「他們」為什麼會
    討厭「我們」的女生。
  • 2:49 - 2:53
    以這個理由學習阿拉伯語真的很糟。
  • 2:53 - 2:55
    但是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
  • 2:55 - 2:59
    我拿到一個以色列學校的獎學金。
  • 2:59 - 3:01
    因此,愛達荷州的女孩去了中東。
  • 3:01 - 3:06
    我在那裡留學時,
    遇到了巴勒斯坦穆斯林、
  • 3:06 - 3:08
    巴勒斯坦基督教徒、
  • 3:08 - 3:09
    以色列定居者、
  • 3:09 - 3:11
    以色列和平主義者。
  • 3:11 - 3:16
    我了解到,每一個行為都有其生態。
  • 3:17 - 3:18
    它都會有原因。
  • 3:20 - 3:24
    從那次之後,我走遍了全世界,
  • 3:24 - 3:28
    研究暴力運動。
  • 3:28 - 3:32
    我也與伊拉克、敘利亞、
    越南、巴爾幹、
  • 3:32 - 3:38
    古巴的非政府組織
    和前戰鬥人員們合作。
  • 3:38 - 3:41
    我獲得了歷史博士學位,
  • 3:41 - 3:44
    現在要做的就是去不同的檔案館,
  • 3:44 - 3:46
    翻閱文件,
  • 3:46 - 3:49
    尋找警察的供詞紀錄、
  • 3:49 - 3:51
    法庭案件、
  • 3:52 - 3:57
    暴力襲擊者的日記和宣言。
  • 3:57 - 4:00
    當你搜集了所有的檔案,
  • 4:00 - 4:01
    他們會說什麼呢?
  • 4:01 - 4:04
    我們都喜歡
  • 4:04 - 4:06
    意想不到的謎團。
  • 4:06 - 4:09
    所以每次我們在
    新聞上看到攻擊事件,
  • 4:09 - 4:11
    我們都會問:
  • 4:11 - 4:13
    「為什麼?
  • 4:13 - 4:14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
  • 4:14 - 4:17
    我已經看過上千個宣言,
  • 4:17 - 4:22
    所以我可以告訴你,
    他們其實都在模仿別人。
  • 4:22 - 4:25
    他們從模仿的對象
    汲取政治運動的宣言。
  • 4:25 - 4:28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
  • 4:28 - 4:32
    我們看不出來他們的決策方式。
  • 4:32 - 4:36
    所以我們必須問一個
    完全不一樣的問題。
  • 4:37 - 4:40
    我們不該問:「為什麼?」
    我們應該問:「怎麼會這樣?」
  • 4:40 - 4:43
    他們是如何攻擊的,
  • 4:43 - 4:49
    他們的決策生態
    又如何導致這種暴力行為?
  • 4:49 - 4:53
    我從問這種問題中學到了幾件事。
  • 4:54 - 4:56
    最重要的是,
  • 4:56 - 4:59
    政治暴力不是某些文化特有的,
  • 4:59 - 5:00
    而是我們創造的。
  • 5:00 - 5:03
    不論我們有沒有注意到,
  • 5:03 - 5:06
    我們的日常習慣都可能在
  • 5:06 - 5:09
    生活的環境中造成暴力。
  • 5:10 - 5:15
    因此,我學到的是,
    有幾種行為會促成暴力行為。
  • 5:16 - 5:20
    攻擊者在準備執行暴力事件時,
  • 5:20 - 5:23
    做的第一件事,
  • 5:23 - 5:27
    就是把自己包在一個
    假新聞的洗腦泡泡裡。
  • 5:27 - 5:30
    我們都聽說過假新聞吧。
  • 5:30 - 5:32
    讓我挺震驚的是,
  • 5:32 - 5:35
    我研究的每個小組
    都有某種假新聞口號。
  • 5:35 - 5:39
    法國共產黨叫它「腐爛的新聞」。
  • 5:39 - 5:43
    法國超民族主義者叫它「暢銷新聞」
  • 5:43 - 5:45
    和「叛逆新聞」。
  • 5:45 - 5:49
    在埃及的伊斯蘭主義者
    叫它「墜落的新聞」。
  • 5:49 - 5:52
    埃及的共產主義者就會叫它
  • 5:52 - 5:53
    「假新聞」。
  • 5:53 - 5:58
    所以他們為什麼會花那麼多時間,
    創造這些假新聞泡泡呢?
  • 5:58 - 6:01
    答案其實非常簡單。
  • 6:01 - 6:05
    我們都會根據我們信任的資訊,
    作出決定,是吧。
  • 6:05 - 6:09
    所以如果我們相信不對的資訊,
  • 6:09 - 6:12
    我們就會做不好的決定。
  • 6:12 - 6:15
    有趣的,一個人想要發動
  • 6:15 - 6:18
    暴力攻擊的另一個習慣是,
  • 6:18 - 6:20
    他們只會把受害者當成
  • 6:20 - 6:25
    敵對組織的成員看待,
    而不是把它看作是一個人。
  • 6:25 - 6:27
    這很奇怪。
  • 6:27 - 6:32
    這些想法的背後是
    一些有趣的腦科學。
  • 6:32 - 6:35
    假設我把你們分成兩隊:
  • 6:35 - 6:36
    藍隊
  • 6:36 - 6:38
    和紅隊。
  • 6:38 - 6:41
    我再叫你們在遊戲中互相競爭。
  • 6:41 - 6:43
    有趣的是,
  • 6:43 - 6:48
    轉眼間你的心態就變了;
  • 6:48 - 6:55
    你會因為對手的失誤而感到開心。
  • 6:56 - 7:00
    更有趣的是,如果我叫一名藍隊的成員
  • 7:00 - 7:02
    轉到紅隊,
  • 7:03 - 7:05
    你的大腦就會重新調整,
  • 7:05 - 7:06
    轉眼間,
  • 7:06 - 7:09
    當您的舊隊友發生失誤時,
  • 7:09 - 7:12
    您也會開始感到愉悅。
  • 7:14 - 7:17
    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7:17 - 7:20
    來說明以「我們」、「他們」
    將人群歸類的思維,
  • 7:20 - 7:22
    在我們的政治環境有多麼危險。
  • 7:22 - 7:25
    另一個攻擊者常有的習慣是,
  • 7:25 - 7:29
    他們會專注在他與受害者之間的差異。
  • 7:29 - 7:32
    換句話說,他們會看受害者,並想著:
  • 7:32 - 7:35
    「我與他沒有共同之處。
  • 7:35 - 7:38
    他跟我完全不一樣。」
  • 7:39 - 7:42
    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很簡單的概念,
  • 7:42 - 7:47
    但是它的背後其實有一些有趣的科學。
  • 7:47 - 7:52
    假設我給你們看一個影片,
    影片中會秀出不同顏色的手,
  • 7:52 - 7:56
    並用很尖的針刺穿這些手。
  • 7:56 - 7:58
    好嗎?
  • 7:58 - 8:00
    如果你是白人,
  • 8:00 - 8:02
    當你看到那個白人的手掌被刺穿,
  • 8:02 - 8:07
    你就會展現最強的交感神經啟動反應,
  • 8:07 - 8:11
    意思就是會覺得那個手最痛。
  • 8:12 - 8:15
    如果你是拉丁美洲人、
    阿拉伯人、黑人,
  • 8:15 - 8:20
    你就會在看到與你
    膚色相同的手被針穿過時,
  • 8:20 - 8:24
    有同樣的反應。
  • 8:27 - 8:31
    好消息是,這並不是天生的,
  • 8:31 - 8:33
    這是個學習而得的行為。
  • 8:33 - 8:38
    這意味著,我們與其他種族族群
    相處的時間越多,
  • 8:38 - 8:41
    我們就越會覺得他們與我們相似、
  • 8:41 - 8:44
    和我們是同隊的,
  • 8:45 - 8:47
    我們就會更加感受到他們的痛苦。
  • 8:47 - 8:50
    我要聊的最後一個習慣是
  • 8:50 - 8:55
    當攻擊者準備出門做這些事情時,
  • 8:55 - 8:57
    他們會將注意力集中在
    某些情緒暗示上。
  • 8:57 - 8:59
    在之前的幾個月裡,
  • 8:59 - 9:03
    他們專注於我們讓他們生氣的事,
    以便一心一意地和我們對抗。
  • 9:03 - 9:06
    我之所以提到這個
    是因為現在這個很紅。
  • 9:06 - 9:09
    如果你讀部落格或新聞,
  • 9:09 - 9:13
    您會看到來自實驗室科學
    關於兩個概念的討論:
  • 9:13 - 9:17
    杏仁核劫持和情感劫持。
  • 9:17 - 9:19
    杏仁核劫持的概念,舉例來說,
  • 9:19 - 9:23
    我向您顯示一個暗示
    ——例如:槍支——
  • 9:23 - 9:26
    負責「戰或逃」反應的杏仁核
  • 9:26 - 9:29
    就會讓你做出受到威脅時的反應。
  • 9:29 - 9:31
    情感劫持也是類似的概念;
  • 9:31 - 9:36
    我對你做一個引起生氣反應的暗示,
  • 9:36 - 9:39
    你的大腦就會讓你不自主地
  • 9:39 - 9:42
    做出生氣的反應。
  • 9:42 - 9:46
    我想女性在這方面
    比男性更有經驗。(笑)
  • 9:46 - 9:48
    (笑聲)
  • 9:48 - 9:51
    那種關於劫持的敘述
    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 9:51 - 9:54
    單是「劫持」這個詞
    就可以引起我們的注意。
  • 9:54 - 9:55
    實話說,
  • 9:55 - 10:01
    大多時候,這並不是那些暗示
    在現實生活中的運作方式。
  • 10:01 - 10:03
    如果你深入了解歷史,
  • 10:03 - 10:05
    你會發現我們每天都被
  • 10:05 - 10:09
    成千上萬的暗示轟炸,
  • 10:09 - 10:11
    所以我們學會了過濾暗示。
  • 10:11 - 10:13
    我們會忽略某些暗示,
  • 10:13 - 10:15
    並專注在其他暗示上。
  • 10:15 - 10:19
    這對政治暴力很重要,
  • 10:19 - 10:21
    因為那說明了,攻擊者通常都不會
  • 10:21 - 10:27
    因為激發他憤怒的暗示
    而突然作出行動。
  • 10:27 - 10:31
    事實是,政治家和社會運動家
  • 10:31 - 10:37
    花了數週、數月、數年的時間
    製造憤怒的暗示,
  • 10:37 - 10:40
    讓我們的社會被這些暗示淹沒。
  • 10:40 - 10:44
    攻擊者專注在那些暗示上,
  • 10:44 - 10:47
    他們相信那些暗示,
  • 10:47 - 10:48
    他們專注在那些暗示上,
  • 10:48 - 10:51
    他們甚至把那些暗示背下 來。
  • 10:51 - 10:57
    這些都告訴我們探究歷史的重要性。
  • 10:57 - 11:01
    在實驗環境中觀察
    暗示如何運作是一回事。
  • 11:01 - 11:05
    這些實驗其實非常重要。
  • 11:05 - 11:10
    他們提供我們很多關於
    身體運作方式的數據。
  • 11:10 - 11:15
    但是,了解這些暗示
    如何在現實生活中運作也很重要。
  • 11:18 - 11:23
    那麼,這一切會告訴我們
    政治暴力的什麼事?
  • 11:24 - 11:28
    政治暴力並不是某些文化特有的。
  • 11:28 - 11:33
    這不是對環境刺激
    所做的自動、本能反應。
  • 11:33 - 11:35
    這些反應是我們自己產生的,
  • 11:35 - 11:38
    我們的日常習慣造成的。
  • 11:39 - 11:44
    讓我們回到我一開始
    提到的那兩個女人。
  • 11:44 - 11:49
    第一個女人一直在關注
    那些煽動暴力的宣傳,
  • 11:49 - 11:51
    因此她拿著槍,
  • 11:51 - 11:54
    朝著一名在檢查站的軍人前進。
  • 11:55 - 11:59
    但就在那時,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 11:59 - 12:02
    她看著那個軍人,
  • 12:02 - 12:04
    想說:
  • 12:06 - 12:09
    「他跟我年紀相仿。
  • 12:09 - 12:11
    他看起來就像我。」
  • 12:12 - 12:16
    就只因為他們有一點相似,
  • 12:16 - 12:19
    所以她把槍放下,離開了。
  • 12:20 - 12:24
    第二個女孩有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 12:25 - 12:28
    她也有關注煽動暴力的宣傳,
  • 12:28 - 12:30
    但是她周圍的人
  • 12:30 - 12:33
    都支持暴力,
  • 12:33 - 12:36
    朋友也都支持她的暴力行為。
  • 12:37 - 12:40
    她把自己包在洗腦泡泡裡。
  • 12:41 - 12:44
    幾個月以來她一直專注於情緒暗示上。
  • 12:44 - 12:50
    她學到方法來避開
    文化中對暴力的限制。
  • 12:50 - 12:52
    她預演了她的計畫,
  • 12:52 - 12:54
    她自學了新的習慣。
  • 12:54 - 12:58
    時間到的時候,
    她將炸彈帶到了咖啡廳,
  • 12:58 - 13:01
    依照計畫執行暴力攻擊。
  • 13:03 - 13:07
    這並不是一種衝動,
  • 13:07 - 13:09
    這是一種學習。
  • 13:10 - 13:14
    我們社會的兩極分化不是衝動,
  • 13:14 - 13:16
    而是學習。
  • 13:16 - 13:19
    我們每天都在自學:
  • 13:19 - 13:21
    我們所點擊的新聞,
  • 13:21 - 13:23
    我們關注的情緒,
  • 13:23 - 13:28
    我們對紅隊或藍隊的想法。
  • 13:28 - 13:30
    無論我們是否有意識到,
  • 13:31 - 13:33
    這些都會幫助我們學習。
  • 13:33 - 13:35
    好消息是,
  • 13:35 - 13:41
    即使我研究的人都已經做了決定,
  • 13:41 - 13:44
    我們仍然可以改變我們的軌道。
  • 13:45 - 13:49
    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做出
    他們所做出的決定,
  • 13:49 - 13:53
    但是我們可以不再激發暴力生態。
  • 13:53 - 13:58
    我們可以擺脫那些洗腦泡泡,
  • 13:58 - 14:03
    可以更加關注自己的情緒暗示
  • 14:03 - 14:06
    和我們點擊的憤怒誘餌。
  • 14:06 - 14:07
    但是最重要的是,
  • 14:07 - 14:12
    我們能夠不以紅隊或藍隊的方式
  • 14:12 - 14:14
    看待對方。
  • 14:14 - 14:20
    因為無論我們是基督徒、穆斯林、
    猶太人、無神論者、
  • 14:20 - 14:22
    民主黨,還是共和黨,
  • 14:22 - 14:23
    我們是人類。
  • 14:23 - 14:25
    我們都是人類。
  • 14:26 - 14:30
    而且我們經常會有相似的習慣。
  • 14:30 - 14:32
    我們有不同之處。
  • 14:32 - 14:34
    這些差異是美麗的,
  • 14:34 - 14:37
    而且這些差異非常重要。
  • 14:37 - 14:40
    但是我們的未來取決於我們
  • 14:40 - 14:45
    能夠找到和對方共同點的能力。
  • 14:46 - 14:49
    因此,最最重要的是,
  • 14:49 - 14:52
    我們必須重新訓練大腦
  • 14:52 - 14:55
    並停止促成暴力生態。
  • 14:56 - 14:57
    謝謝。
  • 14:57 - 15:00
    (掌聲)
Title:
日常習慣如何造成政治暴力?
Speaker:
克里斯蒂安妮·瑪麗·阿布·薩拉
Description:

政治暴力是什麼造成的呢?不幸的是,答案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行為歷史專家克里斯蒂安妮·瑪麗·阿布·薩拉分享了令人驚訝的見解:看似平凡的選擇卻可以導致兩極分化,甚至演變成極端又致命的行動。他也說明了我們是該如何識別和超越這些行為,以便重新發現人們之間的共同點。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5:13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