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用一种意想不到的工具理解不平等现象:抽象数学

  • 0:01 - 0:07
    这个世界充斥着引发分歧的观点,
  • 0:07 - 0:09
    冲突,
  • 0:09 - 0:11
    虚假新闻,
  • 0:11 - 0:12
    受害者情绪,
  • 0:13 - 0:19
    剥削, 偏见,偏执,责怪,喊叫
  • 0:19 - 0:22
    和极短的注意力时间。
  • 0:23 - 0:28
    有时候似乎我们注定要选边站队,
  • 0:28 - 0:30
    固执己见,
  • 0:30 - 0:33
    再也无法与人达成共识。
  • 0:33 - 0:36
    有时候似乎我们在比惨,
  • 0:36 - 0:40
    每个人都在说别人有特权,
  • 0:40 - 0:46
    然后争先恐后地怨天尤人,
  • 0:46 - 0:47
    都说自己最惨。
  • 0:49 - 0:51
    在这个疯狂的世界,
  • 0:51 - 0:53
    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理智?
  • 0:56 - 1:00
    我有一样工具,
    可以帮助理解这个费解的世界,
  • 1:00 - 1:03
    一样你们可能意想不到的工具:
  • 1:04 - 1:06
    抽象数学。
  • 1:07 - 1:10
    我是个纯粹的数学家。
  • 1:10 - 1:14
    传统意义上,纯数学更多是
    研究数学理论,
  • 1:14 - 1:19
    而应用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建造大桥,
  • 1:19 - 1:21
    开飞机,
  • 1:21 - 1:23
    控制交通流量。
  • 1:24 - 1:29
    但我打算讲一种
    将纯数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 1:29 - 1:30
    直接运用到
  • 1:30 - 1:32
    我们日常生活的情况。
  • 1:33 - 1:37
    我解二次方程并不是为了
    方便我的日常生活,
  • 1:37 - 1:42
    但我确实运用数学思维来理解争论,
  • 1:42 - 1:45
    与别人产生共鸣。
  • 1:46 - 1:51
    所以纯数学可以帮助我
    理解整个人类世界。
  • 1:52 - 1:56
    但在谈整个人类世界之前,
  • 1:56 - 1:59
    我必须和你们谈一些看起来可能
  • 1:59 - 2:01
    无关的学校里教的数学:
  • 2:02 - 2:04
    数字的因数。
  • 2:04 - 2:08
    我们先想一下30的因数。
  • 2:08 - 2:12
    如果这令你回想起数学课的糟糕回忆,
  • 2:12 - 2:17
    我深表同情,因为我也觉得数学课无聊。
  • 2:17 - 2:21
    但我很确定,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 2:21 - 2:25
    跟学校里学到的会非常不一样。
  • 2:26 - 2:27
    那么30的因数有哪些?
  • 2:27 - 2:31
    它们是30能整除的数字。
  • 2:31 - 2:33
    你们或许还记得,我们来算一下。
  • 2:33 - 2:37
    有1、2、3、
  • 2:37 - 2:39
    5、6、
  • 2:39 - 2:42
    10、15和30。
  • 2:42 - 2:43
    这没什么意思。
  • 2:44 - 2:46
    就是一串数字。
  • 2:47 - 2:48
    我们能让它变得有趣一些,
  • 2:48 - 2:52
    想一下,这些数字中,
    有哪些互为因数,
  • 2:52 - 2:55
    然后画一张像家谱图的图,
  • 2:55 - 2:56
    来展示这些关系。
  • 2:56 - 3:00
    30在最上方,像是曾祖父母。
  • 3:00 - 3:03
    6、10、15连上30。
  • 3:04 - 3:06
    5连上10和15。
  • 3:07 - 3:10
    2连上6和10。
  • 3:10 - 3:13
    3连上6和15。
  • 3:13 - 3:17
    1连上2、3和5。
  • 3:17 - 3:21
    我们看到10不能被3整除,
  • 3:21 - 3:24
    但这里是一个立方体的8个角,
  • 3:24 - 3:26
    我觉得这样的关系
  • 3:26 - 3:28
    相比于一串数字要有趣得多。
  • 3:30 - 3:33
    我们能发现更多东西。
    它是分层级的。
  • 3:33 - 3:35
    最底层是数字1,
  • 3:35 - 3:37
    然后是 2、3、5,
  • 3:37 - 3:40
    这些数字能被1和它们自己整除。
  • 3:40 - 3:42
    你或许记得,这表示他们是质数。
  • 3:42 - 3:45
    再往上一层,是6、10和15,
  • 3:45 - 3:49
    它们都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 3:49 - 3:51
    6 = 2 × 3
  • 3:51 - 3:52
    10 = 2 × 5,
  • 3:52 - 3:54
    15 = 3 × 5。
  • 3:54 - 3:56
    最顶层的30,
  • 3:56 - 3:59
    是三个质数的乘积,
  • 3:59 - 4:01
    2 x 3 x 5。
  • 4:01 - 4:06
    所以我可以重新画这个图,
    用数字来替代。
  • 4:06 - 4:09
    我们看到2、3、5在最顶层,
  • 4:09 - 4:13
    成对的数字在第二层,
  • 4:13 - 4:15
    单个的数字在下一层
  • 4:15 - 4:17
    最底层是空集。
  • 4:17 - 4:23
    每个箭头表示在集合中少一个数字。
  • 4:23 - 4:25
    现在或许清楚了,
  • 4:25 - 4:28
    这些数字是多少并不重要。
  • 4:28 - 4:30
    实际上,它们是什么都不重要。
  • 4:30 - 4:35
    所以我们可以用A, B, C替代它们,
  • 4:35 - 4:36
    也会得到同样的图。
  • 4:37 - 4:39
    这样就变得抽象了。
  • 4:40 - 4:42
    数字变成了字母。
  • 4:42 - 4:46
    但这个抽象化是有意义的,
  • 4:46 - 4:50
    因为这张图能被广泛应用了,
  • 4:50 - 4:54
    因为A,B,C可以是任何东西。
  • 4:54 - 4:59
    比如,它们可以是3种特权:
  • 4:59 - 5:01
    有钱的,白人,男性。
  • 5:02 - 5:06
    所以下一层,我们得到“有钱的”“白人”。
  • 5:06 - 5:09
    这里是“有钱的”“男性”。
  • 5:09 - 5:11
    这里是“白人”“男性”。
  • 5:11 - 5:15
    然后是“有钱的”、“白人”、“男性”。
  • 5:15 - 5:18
    最后,是没有任何特权的人。
  • 5:18 - 5:22
    我把剩下的形容词补上,用来强调。
  • 5:22 - 5:25
    所以这里是“有钱的”、“白人”、“非男性”,
  • 5:25 - 5:28
    别忘了还有人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
  • 5:28 - 5:30
    这里是“有钱的”、“非白人”、“男性”,
  • 5:30 - 5:34
    这里是“非有钱的”、“白人”、“男性”,
  • 5:34 - 5:37
    “有钱的”、“非白人”、“非男性”,
  • 5:37 - 5:39
    “非有钱的”、“白人”、“非男性”,
  • 5:39 - 5:41
    以及“非有钱的”、“非白人”、“男性”,
  • 5:41 - 5:44
    以及在最底层,特权最少的
  • 5:44 - 5:48
    “非有钱的”、“非白人”、“非男性”。
  • 5:48 - 5:52
    我们从一个30的因数图表
  • 5:52 - 5:55
    到了一个不同特权的交叉图表。
  • 5:56 - 6:00
    我们能从这张图表中学到很多。
  • 6:00 - 6:07
    首先,每个箭头表示失去一种特权。
  • 6:07 - 6:12
    有时候人们错误地以为,
    白人特权意味着
  • 6:12 - 6:16
    所有的白人都比非白人过得更好。
  • 6:16 - 6:20
    有些人指着超级有钱的
    黑人运动明星说,
  • 6:20 - 6:24
    “看到没?他们超有钱,
    白人特权不存在。”
  • 6:24 - 6:27
    但是这不是白人特权的内涵。
  • 6:27 - 6:32
    白人特权是指,如果其他特征
    跟那个超有钱的运动明星一样,
  • 6:32 - 6:34
    同时还是白人,
  • 6:34 - 6:37
    我们会认为他们在社会上混得更好。
  • 6:39 - 6:42
    我们从这张图表中还能学到更多
  • 6:42 - 6:44
    如果我们沿着一个箭头看。
  • 6:44 - 6:48
    沿最顶层到第二层的箭头看,
    拥有两种特权的人,
  • 6:48 - 6:52
    他们并不是特别平等。
  • 6:52 - 6:59
    比如,有钱的白人女性
    或许比贫穷的白人男性
  • 6:59 - 7:01
    混得更好,
  • 7:01 - 7:04
    而有钱的黑人男性或许介于两者之间。
  • 7:04 - 7:07
    所以其实这张图应该更加倾斜,
  • 7:07 - 7:08
    最下面一层也是一样。
  • 7:09 - 7:11
    我们可以更仔细地
  • 7:11 - 7:15
    看中间两层的相互关系。
  • 7:15 - 7:21
    因为有钱的、非白人、非男性
    可能比贫穷的白人男性
  • 7:21 - 7:23
    过得更好。
  • 7:23 - 7:27
    举几个极端的例子,比如米歇尔·奥巴马
  • 7:27 - 7:29
    奥普拉·温弗瑞。
  • 7:29 - 7:34
    她们绝对比贫穷的、失业的、
    无家可归的白人男性过得好。
  • 7:34 - 7:37
    所以这张图更像是这样倾斜。
  • 7:38 - 7:40
    图表中各个层级的人
  • 7:40 - 7:44
    在生活中体验到的特权,
  • 7:44 - 7:47
    与在图表中所处的位置存在差异。
  • 7:47 - 7:51
    这帮助我理解了,
    为什么有些贫穷的白人男性
  • 7:51 - 7:54
    在社会中如此愤怒。
  • 7:54 - 7:59
    因为他们被认为处于特权阶级的上层,
  • 7:59 - 8:04
    而现实生活中,他们这种
    享有特权的感受并不明显。
  • 8:04 - 8:07
    我认为理解愤怒的根源
  • 8:07 - 8:11
    比反过来对他们感到愤怒
    更有实际帮助。
  • 8:13 - 8:18
    这种抽象的结构
    还能帮我们转换情境,
  • 8:18 - 8:22
    看看如果不同的人
    位于顶端,会有什么不同。
  • 8:22 - 8:23
    在我们最初的图表里,
  • 8:23 - 8:25
    有钱的白人男性在顶层,
  • 8:25 - 8:29
    但如果我们只看非男性,
  • 8:29 - 8:30
    他们集中在这个区域,
  • 8:30 - 8:34
    现在“有钱的”、“白人”、
    “非男性”在顶层了。
  • 8:34 - 8:36
    我们可以把整个情境转换到女性,
  • 8:36 - 8:42
    那么我们的三种特权变成了
    “有钱的”、“白人“、“本性别”。
  • 8:42 - 8:45
    “本性别”是指自我认同的性别
  • 8:45 - 8:47
    和生理性别一致。
  • 8:48 - 8:54
    现在“有钱的”、“白人”、“本性别女性”
    与“有钱的”、“白人”、“男性”
  • 8:54 - 8:57
    在更宽泛的社会中拥有了类似的地位。
  • 8:57 - 9:01
    这让我理解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
  • 9:01 - 9:02
    讨厌“有钱的”、“白人”、“女性”,
  • 9:02 - 9:06
    尤其在最近的很多女权主义活动中,
  • 9:06 - 9:10
    因为她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
  • 9:10 - 9:11
    如果跟白人男性比的话,
  • 9:11 - 9:17
    但她们忘记了,跟非白人女性相比,
    自己享受了多少特权。
  • 9:19 - 9:24
    我们能利用这些抽象的结构
    在情境之间转换
  • 9:24 - 9:27
    我们有时占优势,有时占劣势。
  • 9:27 - 9:29
    我们总会比一些人占优势,
  • 9:29 - 9:32
    也总会比另一些人更吃亏。
  • 9:33 - 9:38
    比如,我知道并且感觉到
    作为一个亚洲人,
  • 9:38 - 9:40
    比白人更弱势,
  • 9:40 - 9:42
    因为白人特权的存在。
  • 9:42 - 9:43
    但是我也知道,
  • 9:43 - 9:48
    我可能是非白人人群中最有特权的,
  • 9:48 - 9:51
    这能让我在不同情境下转换。
  • 9:52 - 9:53
    说到财富,
  • 9:53 - 9:55
    我不觉得自己超级有钱。
  • 9:55 - 9:58
    我比不上那些甚至不需要工作的人。
  • 9:58 - 10:00
    但我过得也很滋润,
  • 10:00 - 10:02
    比起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
  • 10:02 - 10:04
    那些失业的,或者拿最低工资的人,
  • 10:04 - 10:07
    我已经过得很好了。
  • 10:09 - 10:12
    我在脑中进行这些转换
  • 10:12 - 10:17
    来帮助我理解别人的处境,
  • 10:18 - 10:22
    这让我得出了一个意外的结论:
  • 10:23 - 10:30
    抽象数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 10:30 - 10:37
    甚至能帮我们理解他人并产生共情。
  • 10:39 - 10:44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
    尝试更多去理解他人,
  • 10:44 - 10:46
    共同努力,
  • 10:46 - 10:48
    而不是相互竞争,
  • 10:48 - 10:51
    说对方错了。
  • 10:52 - 10:57
    我相信,抽象的数学思维
  • 10:57 - 10:59
    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些。
  • 11:00 - 11:01
    谢谢大家。
  • 11:01 - 11:06
    (掌声)
Title:
用一种意想不到的工具理解不平等现象:抽象数学
Speaker:
尤金尼娅·陈
Description:

在这个疯狂的世界,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理智?数学家尤金尼娅·陈告诉我们,应该着眼于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她解释了如何通过将抽象的数学理论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能帮我们更深入理解愤怒的根源,以及特权的作用。更多的了解这个不可思议的工具如何帮助我们以同理心对待他人。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1:19

Chinese, Simplified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