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藜麥如何能協助對抗饑荒和營養不良

  • 0:01 - 0:02
    和許多人一樣,
  • 0:02 - 0:05
    當我餓了,我會去開冰箱,
  • 0:05 - 0:08
    任何時候都能找到東西來吃。
  • 0:08 - 0:11
    住在已開發國家的人,
  • 0:11 - 0:13
    對此多半不會多想什麼。
  • 0:13 - 0:18
    然而,二十三年前,
    我住在坦尚尼亞的難民營時,
  • 0:18 - 0:22
    我根本不敢想像
    在我有生之年能享受這種奢侈,
  • 0:22 - 0:25
    或者甚至七年前,
    我住在盧安達的家中,
  • 0:25 - 0:28
    還沒搬來美國時也是如此。
  • 0:28 - 0:30
    我才七歲時,
  • 0:30 - 0:34
    我的母國盧安達
    經歷了大屠殺的悲劇,
  • 0:34 - 0:35
    許多人喪命,
  • 0:35 - 0:39
    我們被迫逃出國,成了難民。
  • 0:39 - 0:43
    在難民營的生活——那不是生活,
  • 0:43 - 0:46
    那是生存。
  • 0:46 - 0:48
    我看到很多人因為疾病、
  • 0:48 - 0:52
    衛生條件不佳、飢餓而死。
  • 0:52 - 0:54
    食物是很罕見的東西。
  • 0:54 - 0:57
    有些日子很糟糕,我和我的家人
  • 0:57 - 1:00
    為了存活得要吃森林裡的葉子和草。
  • 1:00 - 1:03
    還有更糟糕的時候,
  • 1:03 - 1:06
    我們可能會有兩、三天
  • 1:06 - 1:08
    完全沒有東西可吃,
  • 1:08 - 1:11
    只能喝沼澤中的水。
  • 1:11 - 1:13
    在難民營待了三年之後,
  • 1:13 - 1:15
    我們決定返回盧安達。
  • 1:15 - 1:18
    我們的食物困境仍然持續著。
  • 1:18 - 1:23
    然而,事實證明農耕
    是唯一可靠的食物來源。
  • 1:23 - 1:27
    但我們的食物缺乏營養多樣性,
  • 1:27 - 1:30
    我們持續仰賴世界糧食計劃署
  • 1:30 - 1:32
    提供的食物協助
  • 1:32 - 1:34
    來平衡我們的飲食。
  • 1:34 - 1:38
    至今,仍然有超過 70% 的盧安達人
  • 1:38 - 1:40
    從事農業方面的工作。
  • 1:40 - 1:44
    但營養不良和發育遲緩
    仍然無所不在。
  • 1:44 - 1:47
    我漸漸了解,糧食不安全和營養不良
  • 1:47 - 1:51
    發生的原因並非因為人民耕作不足;
  • 1:52 - 1:55
    而是因為人民沒有耕作對的作物。
  • 1:55 - 1:57
    我最終離開了盧安達,
  • 1:57 - 2:01
    搬到美國,就讀研究所,
  • 2:01 - 2:04
    發現了這個問題的可能解決方案。
  • 2:04 - 2:08
    解決方案就是藜麥。
  • 2:08 - 2:12
    藜麥是南美洲
    印地安區域的原生作物,
  • 2:12 - 2:16
    在玻利維亞、秘魯等國家都有。
  • 2:16 - 2:19
    它因為超級營養而聞名,
  • 2:19 - 2:22
    必需胺基酸共九種,
    這種作物通通都有,
  • 2:22 - 2:24
    因此它是完整的蛋白質。
  • 2:24 - 2:27
    但,不幸的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
  • 2:27 - 2:30
    藜麥的栽種就沒那麼常見。
  • 2:30 - 2:32
    比如,在盧安達,
  • 2:32 - 2:36
    在饑荒挨餓的時候,讓我們許多人
  • 2:36 - 2:39
    能活下去的就只有豆類。
  • 2:39 - 2:40
    事實上,
  • 2:40 - 2:45
    全世界人均豆類消費排名
    第一名的國家就是盧安達。
  • 2:45 - 2:47
    在非洲的這個地區,
  • 2:47 - 2:52
    能立即提供食物源僅有幾種作物,
    豆類是其中之一,
  • 2:52 - 2:55
    因為豆類在生長的
    任何一個階段都可以食用。
  • 2:55 - 2:59
    我們會在收穫之前吃
    豆子、葉子和青豆。
  • 2:59 - 3:02
    不幸的是,無法在同一塊田地上
  • 3:02 - 3:04
    一季接著一季栽種豆類。
  • 3:04 - 3:07
    必須要用輪耕的方式
  • 3:07 - 3:10
    確保不會有疾病和害蟲。
  • 3:10 - 3:12
    和豆類一樣,
  • 3:12 - 3:16
    農民也能享有藜麥葉的營養。
  • 3:16 - 3:19
    雖然豆類被認為很營養,
  • 3:19 - 3:21
    藜麥的微量營養素多更多,
  • 3:21 - 3:24
    且用藜麥能製造出
    多種食物產品和飲料,
  • 3:24 - 3:26
    比豆類多很多。
  • 3:26 - 3:27
    2015 年,
  • 3:27 - 3:32
    我和我在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
  • 3:32 - 3:34
    初次在盧安達推動藜麥。
  • 3:34 - 3:37
    我們測試了二十種不同的藜麥,
  • 3:37 - 3:42
    想知道它們在盧安達
    三個生態區的適應性如何。
  • 3:42 - 3:44
    結果很驚人。
  • 3:44 - 3:47
    在我們測試的二十種品種當中,
  • 3:47 - 3:51
    有十五種都有潛力可以
    在盧安達的氣候下生長良好。
  • 3:51 - 3:55
    後來,我們展開了藜麥示範農民計劃。
  • 3:55 - 3:58
    我們給農民那些有潛力的藜麥,
  • 3:58 - 4:00
    讓他們種在他們的農田和社區中。
  • 4:00 - 4:03
    一開始只有十二名農民,三年後,
  • 4:03 - 4:06
    現在和我們合作的農民有五百名左右,
  • 4:06 - 4:08
    包括我母親,
  • 4:08 - 4:11
    在當地她被稱為「藜麥女王」,
  • 4:11 - 4:16
    因為她致力於協助
    其他農民採用這種作物。
  • 4:16 - 4:18
    我們提供種子給他們,
  • 4:18 - 4:20
    訓練他們如何種植、如何烹飪。
  • 4:20 - 4:22
    農民都很有創意,
  • 4:22 - 4:24
    想出他們自己的食譜。
  • 4:24 - 4:28
    我們看到他們的生活
    開始出現重大改變,
  • 4:28 - 4:30
    包括一些成功故事,
  • 4:30 - 4:35
    許多農民現在一天可以
    吃到三餐有營養的食物。
  • 4:35 - 4:38
    我想要強調,種藜麥的本意
  • 4:38 - 4:40
    並不是要排擠其他作物。
  • 4:40 - 4:43
    我們是把藜麥當作補充食品來推動,
  • 4:43 - 4:46
    目的是創造全面的健康和營養,
  • 4:46 - 4:50
    讓飲食更豐富,
    以對抗長期的營養不良。
  • 4:50 - 4:53
    我們在盧安達開始用這個藜麥模式,
  • 4:53 - 4:54
    但可以將它複製到
  • 4:55 - 4:59
    經歷饑荒和營養不良的其他國家。
  • 4:59 - 5:03
    全世界九個人中大約就有一個人
  • 5:03 - 5:05
    受到長期營養不良所苦。
  • 5:05 - 5:07
    我們展開了一些研究合作,
  • 5:07 - 5:11
    合作的機構遍及各國,
    包括肯亞、馬拉威、烏干達,
  • 5:11 - 5:15
    及其他經歷饑荒
    和營養不良的其他國家。
  • 5:15 - 5:18
    藜麥不是唯一的神奇作物。
  • 5:18 - 5:21
    還有數種作物都有極強的適應力
  • 5:22 - 5:24
    和極高的營養價值,
  • 5:25 - 5:28
    包括小米、高粱、
    福尼奧米(蒸粗麥粉)、
  • 5:28 - 5:30
    大麥、燕麥等。
  • 5:30 - 5:35
    這些作物的適應力極強,
    且很能因應氣候變遷。
  • 5:35 - 5:39
    可以在世界上不同地區
    種植這些神奇的作物,
  • 5:39 - 5:45
    縮小差距,讓人人都能
    取得有營養的食物。
  • 5:45 - 5:47
    我知道飢餓的感覺。
  • 5:47 - 5:49
    我曾感受過。
  • 5:49 - 5:52
    我知道營養不良的感覺,
  • 5:52 - 5:54
    因為我也經歷過。
  • 5:54 - 5:57
    推動具有高生物多樣性、
  • 5:57 - 6:00
    高適應力,及高營養價值的作物,
  • 6:00 - 6:04
    在創造糧食安全、種子自主權,
  • 6:04 - 6:07
    及永續生產上都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 6:07 - 6:13
    協助經歷營養不良
    和饑荒的社區及國家。
  • 6:13 - 6:17
    吃得到有營養的食物不該是種奢侈。
  • 6:17 - 6:21
    必須要確保人人都能取得且負擔
  • 6:21 - 6:23
    營養的食物。
  • 6:23 - 6:28
    這是朝向實現這個理想
    邁進一步的方法。
  • 6:28 - 6:29
    謝謝。
Title:
藜麥如何能協助對抗饑荒和營養不良
Speaker:
塞德里克.哈比亞雷米
Description:

農業企業家塞德里克.哈比亞雷米正在進行一個使命:創造出沒有人挨餓的世界。他在這場演說中說明了在經歷營養不良的地方(如他的祖國盧安達)栽種藜麥──以及其他多樣化、富含營養的穀物──有什麼幫助。他分享了一個模式,來協助非洲各地的小農將他們的田地變得更多樣化,種植營養且原生的作物,朝向人人都能取得和負擔健康食物的目標邁進一步。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06:42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