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籃球瘋狂動作背後的數學原理

  • 0:01 - 0:05
    我同事和我對移動的點
    背後的科學非常著迷。
  • 0:05 - 0:06
    這些點是什麼?
  • 0:06 - 0:07
    是我們每一個人。
  • 0:07 - 0:11
    我們在家、在辦公室裡走動,
  • 0:11 - 0:15
    在整個城市裡、
    甚至世界各地旅遊和購物。
  • 0:15 - 0:19
    我們若能夠瞭解這些動作,
    不是很棒嗎?
  • 0:19 - 0:22
    如果能從中找出模式、
    意義和背後意涵的話。
  • 0:22 - 0:23
    而我們有幸
  • 0:23 - 0:29
    活在一個擷取自身資訊
    非常容易的時代,
  • 0:29 - 0:32
    無論透過感應器、影片或應用程式,
  • 0:32 - 0:35
    我們都能非常精細地追蹤自己的動作。
  • 0:36 - 0:41
    然後我們發現,最適合
    獲取動作資訊的一個地方,
  • 0:41 - 0:42
    就是運動場。
  • 0:43 - 0:48
    無論是籃球、棒球、橄欖球或足球,
  • 0:48 - 0:52
    我們都能在場館裡、甚至球員身上
    安裝儀器,追蹤他們的動作 --
  • 0:52 - 0:54
    每個瞬間的動作。
  • 0:54 - 0:58
    所以我們要做的
    就是把運動員變成──
  • 0:58 - 1:00
    你們大概已經猜到了──
  • 1:00 - 1:02
    移動的點。
  • 1:02 - 1:07
    我們收集了海量的移動的點,
    但就像大部分的原始數據一樣,
  • 1:07 - 1:09
    它們不易處理、也不甚有趣。
  • 1:09 - 1:13
    但藏在數據裡的是,舉例來說,
    籃球教練想知道的事。
  • 1:13 - 1:18
    而問題是他們無法得知這些事,
    因為他們得看著每一秒鐘的比賽,
  • 1:18 - 1:20
    記住內容並處理它。
  • 1:20 - 1:22
    沒有任何人能做到這件事,
  • 1:22 - 1:23
    但機器可以。
  • 1:24 - 1:27
    問題是,機器無法從
    教練的角度觀看比賽,
  • 1:27 - 1:30
    至少在此之前,它們都做不到。
  • 1:30 - 1:32
    所以我們教會了機器看些什麼呢?
  • 1:34 - 1:35
    從簡單的開始。
  • 1:35 - 1:39
    我們教它判斷傳球、
    投籃、搶籃板等動作,
  • 1:39 - 1:42
    一些大部分普通球迷都知道的事。
  • 1:42 - 1:45
    然後我們進入稍微複雜一點的動作,
  • 1:45 - 1:49
    像是低位單打、擋切和清空單打。
  • 1:49 - 1:53
    如果你不知道這些動作,沒關係。
    打球的人大概都清楚。
  • 1:54 - 1:59
    接著,我們到達今天的地步,
    機器已經可以讀出複雜的動作,
  • 1:59 - 2:02
    例如:向下掩護和無球掩護(wide pin),
  • 2:02 - 2:05
    一些基本上是專業人士才懂的動作。
  • 2:05 - 2:09
    我們教會了機器
    用教練的角度來看比賽。
  • 2:10 - 2:12
    我們是怎麼做到的?
  • 2:13 - 2:16
    如果我請教練形容
    某個動作,例如擋切,
  • 2:16 - 2:17
    他們會給我一段敘述,
  • 2:17 - 2:20
    如果我把這個敘述寫成
    一個演算法,大概會慘不忍睹。
  • 2:21 - 2:25
    擋切在籃球中,恰如
    四個球員之間的舞蹈,
  • 2:25 - 2:27
    兩個進攻方、兩個防守方。
  • 2:27 - 2:29
    大概是這樣的過程:
  • 2:29 - 2:32
    有一個未持球的進攻球員
  • 2:32 - 2:35
    他跑到持球球員的旁邊幫他掩護,
  • 2:35 - 2:36
    在原地稍作停留,
  • 2:36 - 2:40
    然後他們都移動,事情就發生了
    ——嗒啦——這就是擋拆。
  • 2:40 - 2:42
    (笑聲)
  • 2:42 - 2:44
    剛剛我示範了一個差勁的演算法。
  • 2:45 - 2:49
    如果擋人那名球員──我們稱掩護者──
  • 2:49 - 2:52
    慢慢靠近,但他並未停留,
  • 2:52 - 2:54
    這可能就不是擋切。
  • 2:55 - 2:59
    或是他有停留,但距離不夠近,
  • 2:59 - 3:00
    這可能也不是擋切。
  • 3:01 - 3:04
    或是他慢慢靠近、也確實停留,
  • 3:04 - 3:07
    但這發生在籃下,可能也不是擋切。
  • 3:07 - 3:10
    也可能我判斷錯誤,這些全都是擋切。
  • 3:10 - 3:15
    這一切取決於精確的
    時機、距離和位置,
  • 3:15 - 3:16
    這也正是困難的地方。
  • 3:17 - 3:22
    很幸運地,透過機器學習技術,
    我們得以用超越自己的能力,
  • 3:22 - 3:23
    來描述我們知道的事情。
  • 3:23 - 3:26
    如何做到這個技術?舉個例。
  • 3:26 - 3:29
    我們跑到機器面前說:「早安,機器。
  • 3:29 - 3:32
    這裡有些擋切的例子,
    也有些不是的例子。
  • 3:33 - 3:35
    請找出區分它們的方式。」
  • 3:35 - 3:39
    而一切的關鍵在於找到
    可以進行區別的特徵。
  • 3:39 - 3:40
    如果我要教它區分
  • 3:40 - 3:42
    蘋果和橘子的差異,
  • 3:42 - 3:44
    我可能會說:
    「不妨用顏色或形狀來區分?」
  • 3:44 - 3:48
    而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
    類似這樣的特徵是什麼?
  • 3:48 - 3:53
    哪些是能讓電腦判讀這些移動的點時,
    能暢行無阻的重要特徵?
  • 3:53 - 3:57
    所以搞清楚每件事情的關聯──
    包含相對和絕對位置、
  • 3:57 - 3:59
    距離、時機、速率──
  • 3:59 - 4:04
    絕對是研究這些移動的點的重要關鍵,
    或者用我們喜歡的稱呼方式:
  • 4:04 - 4:08
    「時空模式識別」這樣的學術用語。
  • 4:08 - 4:11
    因為最重要的是,
    必須讓它聽起來很難,
  • 4:11 - 4:12
    因為它真的很難。
  • 4:12 - 4:16
    重要的是,對NBA教練來說,
    他們想知道的
  • 4:16 - 4:17
    不是擋切是否發生,
  • 4:18 - 4:20
    而是擋切是怎麼發生的。
  • 4:20 - 4:23
    為什麼這對他們如此重要?
    這裡有一些發現。
  • 4:23 - 4:24
    原來在現代籃球中,
  • 4:24 - 4:27
    擋切可能就是最重要的戰術。
  • 4:27 - 4:29
    知道如何執行、如何防守擋切,
  • 4:29 - 4:32
    基本上是大部分比賽輸贏的關鍵。
  • 4:32 - 4:36
    所以結果是,擋切這種舞步變化多端,
  • 4:36 - 4:40
    真正重要的是要辨別這些變化,
  • 4:40 - 4:43
    所以我們需要有非常完善的演算法。
  • 4:43 - 4:44
    這裡有個例子。
  • 4:44 - 4:46
    兩個進攻球員和兩個防守球員
  • 4:46 - 4:48
    準備進行擋切的攻防,
  • 4:48 - 4:52
    持球者可以選擇利用或拒絕擋切,
  • 4:52 - 4:55
    他的隊友則可以選擇切入或後撤。
  • 4:55 - 4:58
    防守持球者的球員可選擇
    從前繞開、或從後繞開。
  • 4:58 - 5:03
    他的隊友可選擇上前補防、
    隨球盯人或向後消極防守,
  • 5:03 - 5:05
    他們也可以選擇換防或夾擊。
  • 5:05 - 5:08
    一開始我並不知道大部分的動作,
  • 5:08 - 5:12
    覺得如果大家能照那些箭頭
    的方向移動就太棒了,
  • 5:12 - 5:16
    這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容易;
    但我們的動作往往非常雜亂。
  • 5:16 - 5:21
    人的動作有大量扭動,要在精準度和完整度上
  • 5:21 - 5:25
    精確辨識這些變化,是相當困難的,
  • 5:25 - 5:28
    因為唯有如此,
    才能取得專業教練的信任。
  • 5:28 - 5:31
    而儘管找到這些正確的
    時空特徵困難重重,
  • 5:31 - 5:33
    我們還是做到了。
  • 5:33 - 5:37
    教練們信任我們機器
    辨識這些變化的能力。
  • 5:37 - 5:43
    我們已經達到,今年幾乎每一個
    爭奪NBA冠軍的隊伍
  • 5:43 - 5:47
    都在使用我們的軟體,
    安裝在可以讀懂籃球場上
  • 5:47 - 5:49
    移動的點的機器裡。
  • 5:50 - 5:55
    不只如此,這些隊伍也根據
    我們的建議改變一些戰術,
  • 5:55 - 5:58
    幫助他們贏了一些很重要的比賽,
  • 5:58 - 6:02
    這令人感到非常興奮,
    因為我們讓這些在聯盟裡
  • 6:02 - 6:05
    打滾了30年的教練,
    願意聽一台機器的建議。
  • 6:06 - 6:08
    不只擋切戰術,更讓我們興奮的是,
  • 6:08 - 6:10
    我們的電腦從簡單的開始,
  • 6:10 - 6:12
    學會越來越複雜的動作,
  • 6:12 - 6:14
    現在它已經有豐富的知識。
  • 6:14 - 6:17
    老實說,它懂得已經比我多了,
  • 6:17 - 6:21
    但由於比我聰明也沒什麼特別的,
  • 6:21 - 6:25
    我們更想知道,
    機器有可能懂得比教練還多嗎?
  • 6:25 - 6:27
    可能懂得比人類還多嗎?
  • 6:27 - 6:29
    結果答案是:可以。
  • 6:29 - 6:31
    教練都希望球員掌握好的投籃時機,
  • 6:31 - 6:32
    如果離籃框很近,
  • 6:32 - 6:35
    旁邊沒人防守,就是好的投籃時機。
  • 6:35 - 6:39
    如果我離籃框很遠,又被防守者包圍,
    通常就是很差的投籃時機。
  • 6:39 - 6:44
    但我們從來無法從量化數據得知,
    「好」有多好、「差」有多差。
  • 6:44 - 6:45
    但現在不同了。
  • 6:46 - 6:49
    所以我們可以,同樣地,
    利用時空特徵條件,
  • 6:49 - 6:50
    檢視每一次投籃。
  • 6:50 - 6:53
    我們可以得知:投籃位置在哪?
    和籃框的角度是幾度?
  • 6:53 - 6:56
    防守者站在哪裡?距離多少?
  • 6:56 - 6:57
    角度多大?
  • 6:57 - 7:00
    防守者不只一個時,
    我們可以觀察球員如何移動
  • 7:00 - 7:02
    來預測投籃類型。
  • 7:02 - 7:06
    我們可以觀察速率,建立一個可以預測
  • 7:06 - 7:10
    在此情況下的命中率模型。
  • 7:10 - 7:12
    為什麼這很重要?
  • 7:12 - 7:15
    我們可以將投籃
  • 7:15 - 7:18
    這種過去的單一行為,轉化為兩件事:
  • 7:18 - 7:21
    投籃動作本身的品質,和投籃者的品質。
  • 7:22 - 7:25
    這裡有一張泡泡圖,
    沒有泡泡圖還像TED嗎?
  • 7:25 - 7:26
    (笑聲)
  • 7:26 - 7:27
    這些都是NBA球員。
  • 7:27 - 7:30
    泡泡大小代表球員體型大小,
    顏色代表他打的位置。
  • 7:30 - 7:33
    X軸是進球的機率,
  • 7:33 - 7:35
    左邊的球員做了許多勉強的投籃動作,
  • 7:35 - 7:37
    右邊的球員在有空檔時才會出手。
  • 7:37 - 7:39
    Y軸是球員的投籃能力,
  • 7:39 - 7:42
    擅長投籃的球員在上方,
    不擅長的在下方。
  • 7:42 - 7:44
    舉例來說,如果有個球員,
  • 7:44 - 7:46
    平均命中率大約47%,
  • 7:46 - 7:47
    這是過去所有你知道的資訊。
  • 7:47 - 7:51
    但今天,我能告訴你以
    這個球員出手投籃的狀況,
  • 7:51 - 7:54
    NBA球員的平均命中率是49%,
  • 7:54 - 7:56
    他比平均低了2%。
  • 7:56 - 8:01
    這之所以重要,是因為
    有這麼多47%命中率的球員。
  • 8:02 - 8:04
    重點就是要搞清楚,
  • 8:04 - 8:08
    如果你要用100美金
    簽下一個47%的球員,
  • 8:08 - 8:11
    應該要找能投得準但出手時機不佳的,
  • 8:11 - 8:14
    還是不那麼準但出手時機很好的球員。
  • 8:15 - 8:18
    機器的理解力不只改變了
    我們對球員的看法,
  • 8:18 - 8:20
    也改變了我們對比賽的看法。
  • 8:20 - 8:24
    兩年前在NBA總冠軍系列戰,
    有一場非常刺激的比賽。
  • 8:24 - 8:27
    邁阿密熱火隊落後3分,
    時間還剩20秒。
  • 8:27 - 8:29
    他們即將把冠軍拱手讓人。
  • 8:29 - 8:33
    一位叫勒布朗·詹姆士的先生
    出手一顆三分球企圖追平比賽,
  • 8:33 - 8:34
    球沒進。
  • 8:34 - 8:36
    他的隊友克里斯·波許搶到籃板,
  • 8:36 - 8:38
    傳給另一位隊友雷·艾倫。
  • 8:38 - 8:40
    他命中了一顆三分球,
    將比賽帶入延長賽,
  • 8:40 - 8:42
    最後他們贏了比賽,拿到冠軍。
  • 8:42 - 8:45
    這是籃球場上最刺激的球賽之一。
  • 8:45 - 8:50
    而因為我們可以得知每一個球員
    在每一秒鐘投進的機率,
  • 8:50 - 8:52
    以及每一秒鐘他們搶到籃板的機率,
  • 8:52 - 8:57
    讓我們得以用前所未有的方式
    窺見這個時刻的全貌。
  • 8:58 - 9:00
    很可惜,現在我無法播放那段影片,
  • 9:00 - 9:05
    但為了各位,我們重建了那個時刻,
  • 9:05 - 9:07
    就在大約三週前
    我們每週例行的籃球比賽裡。
  • 9:07 - 9:09
    (笑聲)
  • 9:10 - 9:13
    我們也重建了讓我們窺見
    比賽全貌的追蹤數據。
  • 9:13 - 9:17
    所以,這就是我們,
    在洛杉磯的中國城,
  • 9:17 - 9:19
    我們每週都在這個公園比賽。
  • 9:19 - 9:21
    我們正在重建雷·艾倫的經典時刻,
  • 9:21 - 9:24
    以及所有相關的追蹤數據。
  • 9:25 - 9:26
    這就是那經典的一球。
  • 9:26 - 9:29
    我將和各位展示那個時刻,
  • 9:29 - 9:31
    以及那個時刻背後的一切。
  • 9:31 - 9:35
    唯一的不同是,表演者是我們,
    不是那些職業球員。
  • 9:35 - 9:38
    還有是我在播報,不是職業播報員,
  • 9:38 - 9:39
    所以請大家見諒。
  • 9:41 - 9:42
    邁阿密熱火。
  • 9:43 - 9:44
    3分落後。
  • 9:44 - 9:45
    剩下20秒。
  • 9:47 - 9:49
    傑夫帶球過來。
  • 9:51 - 9:52
    喬許接到了球,三分出手!
  • 9:53 - 9:54
    [計算命中率]
  • 9:55 - 9:56
    [投籃品質]
  • 9:57 - 9:59
    [籃板機率]
  • 10:00 - 10:02
    球沒進!
  • 10:02 - 10:03
    [籃板機率]
  • 10:04 - 10:05
    諾爾搶到籃板。
  • 10:05 - 10:06
    向後傳給朵莉雅。
  • 10:07 - 10:10
    [投籃品質]
  • 10:11 - 10:12
    她三分出手... 球進!
  • 10:12 - 10:15
    追平比賽,剩下5秒!
  • 10:15 - 10:16
    觀眾陷入瘋狂。
  • 10:17 - 10:18
    (笑聲)
  • 10:18 - 10:20
    事情大概就是這樣發生的。
  • 10:20 - 10:21
    (掌聲)
  • 10:21 - 10:22
    大概啦。
  • 10:22 - 10:24
    (掌聲)
  • 10:24 - 10:30
    這個時刻發生在NBA
    賽場上的機率大約是9%,
  • 10:30 - 10:32
    我們能算出這件事
    和其他許多事的機率。
  • 10:32 - 10:35
    我絕對不會告訴各位
    我們試了幾次才成功。
  • 10:35 - 10:37
    (笑聲)
  • 10:37 - 10:39
    好啦,告訴你們,四次。
  • 10:39 - 10:40
    (笑聲)
  • 10:40 - 10:41
    幹得不錯,朵莉雅。
  • 10:42 - 10:46
    但重要的並不是這則影片,
  • 10:46 - 10:51
    也不是它對NBA每場比賽
    每一秒鐘的意涵。
  • 10:51 - 10:55
    重要的是,不是只有職業球隊
    才能追蹤人的動作,
  • 10:55 - 10:59
    也不是只有職業球員
    才需要這些動作背後的意涵。
  • 10:59 - 11:03
    事實上,它也不是只能應用在運動場上,
    因為我們隨時都不斷地在各地移動。
  • 11:04 - 11:06
    我們在家裡移動、
  • 11:09 - 11:11
    在辦公室裡移動、
  • 11:12 - 11:15
    購物和旅遊、
  • 11:17 - 11:19
    穿梭在我們的城市裡
  • 11:20 - 11:22
    以及全世界。
  • 11:23 - 11:26
    我們可以知道什麼?可以學到什麼?
  • 11:26 - 11:28
    或許,除了辨識擋切戰術之外,
  • 11:28 - 11:31
    機器還能辨識出感動時刻,讓我知道
  • 11:31 - 11:33
    我女兒何時踏出她的第一步。
  • 11:33 - 11:36
    這真的是每一秒鐘都可能發生的事。
  • 11:36 - 11:40
    或許我們能夠學會更善加
    利用建築物、做更好的都市規劃。
  • 11:40 - 11:45
    我相信藉由移動的點的科學進步,
  • 11:45 - 11:48
    我們將能更好地移動、更聰明地移動,
    並真正向未來移動。
  • 11:49 - 11:50
    非常感謝各位。
  • 11:50 - 11:55
    (掌聲)
Title:
籃球瘋狂動作背後的數學原理
Speaker:
拉吉夫·馬赫斯沃倫
Description:

籃球是個節奏快速的運動,充滿臨場發揮、肢體接觸以及時空狀況的判斷。拉吉夫·馬赫斯沃倫和他的同事分析球賽中各種關鍵打法背後的動作細節,協助教練和球員將直覺和全新的數據結合在一起。附加價值是:他們的發現也能幫助我們瞭解人類在其他地方移動的規律。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2:08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