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永別 - 石井裕 (Hiroshi Ishii) 於 TEDxTokyo

  • 0:10 - 0:11
    各位早
  • 0:11 - 0:15
    很高興重回舊地:回想近二十年前
  • 0:15 - 0:19
    我正好出席了神戶舉辦的 TED 活動
  • 0:19 - 0:20
    TED 4 KOBE
  • 0:20 - 0:22
    多少人當年出席了神戶那場聚會?
  • 0:22 - 0:24
    不少。真好!
  • 0:24 - 0:27
    TED 是個分享觀點的好平台
  • 0:27 - 0:29
    學習新知之餘,還能認識朋友
  • 0:29 - 0:33
    就在 1993 年那場聚會,我遇上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
    (MIT 媒體實驗室創辦人)
  • 0:33 - 0:35
    我經常稱他為尼克珍大王
    (動畫 I.Q.博士中的卡通人物)
  • 0:35 - 0:39
    翌年,他在亞特蘭大(Atlanta)招攬了我
  • 0:39 - 0:41
    我隨即轉任麻省理工學院(MIT)
  • 0:42 - 0:46
    今日我想分享一下 3.11 大地震的感想
  • 0:46 - 0:50
    剛才近藤正晃先生以社交媒體角度
  • 0:50 - 0:52
    分享了不少真知灼見;我也思索過
  • 0:52 - 0:55
    災難之時,究竟發生了甚麼?
  • 0:55 - 0:56
    大家從中可以汲取甚麼教訓?
  • 0:56 - 0:59
    有甚麼得著可以傳授下一代?
  • 0:59 - 1:03
    三月十一日,下午二時四十六分
  • 1:03 - 1:05
    連串地震沓至
  • 1:05 - 1:08
    海嘯緊隨
  • 1:08 - 1:11
    之後眾所周知,發生了核危機
  • 1:11 - 1:15
    怎樣應對這些危機就成了重要議題
  • 1:15 - 1:19
    正如大家所見,網路上頃時出現了
    許多新的 Hashtags(#標籤)
  • 1:19 - 1:21
    許多有心人
  • 1:21 - 1:24
    希望伸出援助之手
  • 1:24 - 1:27
    不過,時間軸上的訊息快如流水
  • 1:27 - 1:30
    稍縱即逝,根本令人追趕不及
  • 1:30 - 1:33
    故此,怎樣才能好好整理這些資訊?
  • 1:33 - 1:35
    怎樣才能將資訊組織起來
  • 1:35 - 1:37
    減少資訊熵(Entropy)
    令資訊有效率、有用?
  • 1:37 - 1:41
    以資訊科技角度而言真是一大挑戰
  • 1:41 - 1:46
    然而,於我而言卻是連繫不同的人
  • 1:46 - 1:48
    失蹤的摯親;連繫人的資訊
  • 1:48 - 1:50
    「我知道有人運了食水過來
  • 1:50 - 1:51
    可以到哪裏拿?
  • 1:51 - 1:53
    該在何處集合?」
  • 1:53 - 1:55
    「我急需藥物
  • 1:55 - 1:56
    我在這裏。
  • 1:56 - 1:57
    有誰送來給我嗎?」
  • 1:57 - 1:59
    「我的貨車缺汽油」
  • 1:59 - 2:02
    「我有汽油但欠車匙」
  • 2:02 - 2:04
    「我不知道哪條路仍能通行」
  • 2:04 - 2:08
    所有這些資訊都必須連繫在一起
  • 2:08 - 2:13
    因此將人、資訊和資源連繫起來
    就成了最重大的挑戰之一
  • 2:13 - 2:16
    我想就危機地圖
    (Crisis mapping)略談己見
  • 2:16 - 2:17
    地圖對應相當重要
  • 2:17 - 2:19
    若資訊附帶地理位置標籤(geotagged)
  • 2:19 - 2:23
    資訊就能全都集中在地理資訊系統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上
  • 2:23 - 2:27
    大大減少資訊熵(entropy)
  • 2:27 - 2:32
    危機地圖(Crisis mapping)、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
    這些雲集眾人睿智的方式
  • 2:32 - 2:37
    是很多年前由我心目中的英雄
    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Doug Engelbart)提倡的宏志
  • 2:37 - 2:40
    所以我想舉一些例子聊作說明
  • 2:40 - 2:42
    好消息是:我有幸站在台上
  • 2:42 - 2:44
    壞消息是:我只得十分鐘
  • 2:44 - 2:49
    事不宜遲;Ushahidi 是開放源碼危機對應
    (open source crisis mapping)的中流砥柱之一
  • 2:49 - 2:53
    它不僅在 2010 年蘇門答臘地震引發的海嘯
    (Sumatra Tsunami)中大大發揮作用
  • 2:53 - 2:55
    也在海地地震(Haiti earthquake)中發揮影響
  • 2:55 - 2:57
    人們由此攜手合作,應對眼前災難
  • 2:57 - 3:00
    3.11 發生翌日,所有 sinsai.info 等
    (「東日本大震災」支援網)
  • 3:00 - 3:03
    以 Ushahidi 平台為基礎的網站
  • 3:03 - 3:07
    就開始自動或手動蒐集所有資訊
  • 3:07 - 3:09
    成效顯著
  • 3:09 - 3:11
    速度是關鍵
  • 3:12 - 3:14
    Google 表現也不錯
  • 3:14 - 3:16
    他們設有自己一支危機應對團隊
    (crisis response team)
  • 3:16 - 3:19
    而對我而言,最能安撫心靈的
  • 3:19 - 3:24
    莫過於得悉自己摯親的下落
  • 3:24 - 3:27
    但當時所有網路、電話已癱瘓
  • 3:27 - 3:32
    別無他法,他們唯有手寫一份
  • 3:32 - 3:36
    已安全抵達避難所的災民清單
  • 3:36 - 3:38
    但他們沒有方法將這份名單傳開
  • 3:38 - 3:44
    每個人都要親身探訪所有避難所
    看看能否找到自己的摯愛或親人
  • 3:44 - 3:49
    因此,Google 鼓勵未受災的人
  • 3:49 - 3:51
    拿起手提電話,將電池充好電
  • 3:51 - 3:54
    從通訊未受影響地區前往各避難所
  • 3:54 - 3:59
    拍照、上載到 Picasa,並分享開去
  • 3:59 - 4:01
    接著就是群策群力的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
  • 4:01 - 4:04
    你們,別顧著看電視了
  • 4:04 - 4:07
    請貢獻出一點時間、一點腦力
  • 4:07 - 4:12
    若你懂日語,何不為我們
    將日語的手寫文稿或錄音
  • 4:12 - 4:14
    輸入成電腦文字
  • 4:14 - 4:17
    不管是 EUC、EBCDIC 或
    Shift-JIS 的文字編碼也行
  • 4:17 - 4:20
    好讓機器能夠搜索
  • 4:20 - 4:24
    好了,所有資訊都集中到這個
    「尋人器」(Person Finder)上
  • 4:24 - 4:28
    集眾人之力的這份資訊流
  • 4:28 - 4:30
    何其重要
  • 4:30 - 4:32
    核輻射水平
  • 4:32 - 4:34
    現在很多人都手執一部蓋革計數器
    (Geiger counter)
  • 4:34 - 4:37
    測量核輻射水平,然後上載、分享
  • 4:37 - 4:40
    這是福島縣的數據
  • 4:40 - 4:46
    Pachube 是針對各種測量數據的
    另一個開放平台
  • 4:46 - 4:48
    但我想那卻是頭一遭
  • 4:48 - 4:53
    將所有輻射測試儀的數據
    匯集起來以測量核輻射
  • 4:53 - 4:59
    圖中所見,福島及鄰近核電站區域
    輻射水平相當驚人
  • 4:59 - 5:01
    但東京的輻射水平仍能接受
  • 5:01 - 5:03
    但許多人不知就裏
  • 5:03 - 5:07
    不明白風勢和水流怎能影響核擴散
  • 5:07 - 5:08
    所以,就驚惶失措了
  • 5:08 - 5:10
    然後呼籲所有人逃離日本
  • 5:10 - 5:12
    因此,相當多人流失了
  • 5:12 - 5:16
    所以,科學溝通(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和分享(sharing)相當重要
  • 5:16 - 5:20
    這是另一個版本
    以 Google Earth 立體投影
  • 5:20 - 5:24
    像地圖等的基礎相當重要;同樣重要的
  • 5:24 - 5:28
    也是群眾外包、資訊連繫、有效管理
  • 5:28 - 5:31
    所以,連繫人、資訊和資源當中
  • 5:31 - 5:33
    還有相當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 5:33 - 5:35
    以上只是冰山一角
  • 5:35 - 5:37
    過去三個月,我學了很多
  • 5:37 - 5:39
    我將許多數據蒐集到 Evernote
  • 5:39 - 5:41
    在座多少人在用 Evernote?相當好用
  • 5:41 - 5:44
    但我要跟他們說:
    「噢,我用完 1GB 配額了
  • 5:44 - 5:47
    可否給我加大容量呢?
    手上的工作相當重要」
  • 5:47 - 5:49
    所以,請勿錯失學習的機會
  • 5:49 - 5:51
    可以學習、慢慢消化的事何其多
  • 5:51 - 5:57
    但重要的是,你必須開放思想
    明白積極開放的重要性
  • 5:57 - 5:59
    不開放的話,一切工夫難以為繼
  • 5:59 - 6:02
    公司裏供應鏈的情況是商業機密
  • 6:02 - 6:05
    但災難當前,若所有公司
  • 6:05 - 6:09
    都只顧著機密資料,只會停滯不前
  • 6:09 - 6:14
    若不開放資料、開放參與
    你也不能重整、重塑
  • 6:14 - 6:18
    比如群眾外包
  • 6:18 - 6:19
    就是一種全新的全球供應鏈
  • 6:19 - 6:22
    人是萬物之靈
  • 6:22 - 6:25
    不一定為機器所能讀懂、所能計算
  • 6:25 - 6:27
    人類所能讀懂的,照片是最棒的
  • 6:27 - 6:28
    照片最棒
  • 6:28 - 6:30
    分享照片最棒
  • 6:30 - 6:33
    不過,我們需要為機器作傳譯
  • 6:33 - 6:34
    讓愚蠢的機器都能搜尋
  • 6:34 - 6:37
    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資訊混搭(Mashup)及
    數位管理(Curation)相當重要
  • 6:37 - 6:40
    很多志願者開始連繫類似的資訊
  • 6:40 - 6:43
    然而,資訊卻需要好好聚合(aggregate)
  • 6:43 - 6:45
    並整齊地顯示出來
  • 6:45 - 6:49
    有多少人在用 iPad 上的 Flipboard?
  • 6:49 - 6:51
    用過的就會明白我的意思
  • 6:51 - 6:55
    資訊來源眾多,卻需要統一的排版
  • 6:55 - 6:59
    無縫的介面,方便消化一切資訊
  • 6:59 - 7:01
    並作出篩選、優先排序
  • 7:01 - 7:03
    因此,數位管理(Curation)是要訣
  • 7:03 - 7:06
    之後是:供應和需求市場
  • 7:06 - 7:08
    有人需要藥物
  • 7:08 - 7:11
    有人有貨車;有人有汽油
  • 7:11 - 7:14
    怎樣將這些人聯繫在一起,相當重要
  • 7:14 - 7:20
    Amazon 上有願望清單(Wish List)
    幫助為有需要的別人送禮物
  • 7:20 - 7:22
    這樣的網路平台已經有了。
  • 7:22 - 7:26
    然而也需要志願者,像是你或我
  • 7:26 - 7:31
    Twittersphere 圈子上聚集了很多 Twitter 志願者
  • 7:31 - 7:36
    如此,重建就展露了希望
  • 7:37 - 7:42
    賈爾·雷諾茲(Garr Reynolds)一場談竹的演說中
    一語道破:「百折不撓」
  • 7:42 - 7:47
    如何讓世界面對另一場危機時
    仍能「百折不撓」,重現生機?
  • 7:47 - 7:48
    災難不斷
  • 7:48 - 7:50
    只會接踵而來
  • 7:50 - 7:54
    無論是能源、金融、天災或生態危機
  • 7:54 - 7:59
    因此世界和平、富足、繁榮固然好
  • 7:59 - 8:02
    但最重要的是,如何賦予世界
    堅韌的「回復力」(resilience)
  • 8:02 - 8:09
    怎樣讓世界迅速從下一場
    災難中復原,似乎是當務之急
  • 8:09 - 8:14
    如是說,連繫鏈的角色更顯重要
  • 8:14 - 8:15
    不錯吧
  • 8:15 - 8:16
    但演講時間就快到了。天啊!
  • 8:16 - 8:18
    (眾笑)
  • 8:18 - 8:22
    我最喜歡的詩人之一,宮澤賢治
  • 8:22 - 8:24
    來自岩手縣的東北地區
  • 8:24 - 8:28
    我經常搭夜間列車遊覽當地
  • 8:28 - 8:31
    而我讀過他的詩不知多少次
  • 8:31 - 8:37
    我追隨不少人
    但最愛的還是逝世的詩人
  • 8:37 - 8:43
    因為不像是 Twitter 上的 Tweets
    像宮澤賢治的詩人,文字何其精煉、深刻
  • 8:43 - 8:45
    (日語)似雨的雪花,給我取來一點好嗎?
  • 8:45 - 8:47
    (日語)多謝妳,我勇敢的妹妹
  • 8:47 - 8:50
    每隻字都觸動我的心靈、令我沉思
  • 8:50 - 8:51
    這是一個怎樣的訊息?
  • 8:51 - 8:53
    定有想傳達的意思吧
  • 8:53 - 8:55
    所以世上並無偶然
  • 8:55 - 8:57
    凡事必有其因,也必須有其因
  • 8:57 - 8:59
    因此我需要參透其義
  • 8:59 - 9:01
    這就是我創造力的訓練
  • 9:01 - 9:07
    但問題是,這全是十二點字元的漂亮文字
  • 9:07 - 9:12
    但我在花卷市宮澤賢治紀念館中
    見到他寫的詩的筆跡,相當令人驚嘆
  • 9:12 - 9:14
    手寫的繕本
  • 9:14 - 9:20
    捕捉了身、心靈、掙扎的痕跡
  • 9:20 - 9:22
    經過反複書寫、修改
  • 9:22 - 9:24
    黃色的草紙、揮灑的墨跡
  • 9:24 - 9:29
    宮澤賢治並不能充份表達內心
  • 9:29 - 9:33
    對痛失親妹 Toshiko(登誌)的悲慟
  • 9:33 - 9:38
    然而,他的詩已超越個人的悲慟
  • 9:38 - 9:40
    邁向精神上尚高的境界
  • 9:40 - 9:41
    讓人驚嘆
  • 9:41 - 9:45
    窺看作家創作的心路歷程
    實在賞心悅目
  • 9:45 - 9:47
    然而賞析真跡之前
  • 9:47 - 9:50
    我只看過精美印刷的發行本
  • 9:50 - 9:53
    印刷不俗、字體不俗,都便利發行
  • 9:53 - 9:56
    樣式統一,以及網路傳播
  • 9:56 - 9:59
    但缺失的一角是:
  • 10:00 - 10:03
    身體、心靈掙扎的痕跡
  • 10:03 - 10:06
    對藝術而言何其重要
  • 10:06 - 10:09
    因此,我實希望藝術家站起來斥訴
  • 10:09 - 10:12
    幹嘛將如此重要的一切都抹殺掉?
  • 10:12 - 10:14
    幹嘛最後總是要乾淨俐落?
  • 10:14 - 10:18
    吾等消費者也實應群起和議
  • 10:18 - 10:23
    這樣,有了這些痕跡來刺激想像力
    藝術才告完整
  • 10:23 - 10:26
    有了你的想像力,藝術作品得以圓滿
  • 10:26 - 10:32
    所以,日本文學的俳句、短歌
    威力比完美的高清電影還要大
  • 10:32 - 10:33
    這就是我想傳達的訊息
  • 10:33 - 10:39
    接下來,我想為大家呈現一份拙作
  • 10:39 - 10:40
    獻給我一生最愛的女人──我的母親
  • 10:41 - 10:45
    (古典音樂)
  • 10:53 - 10:56
    作品名為 musicBottles(音樂小瓶)
  • 10:56 - 10:59
    我想展示簡單如瓶蓋開合聲
  • 10:59 - 11:03
    怎能延伸至數碼應用層面
  • 11:03 - 11:06
    你可以天馬行空,自由想像
    賦予其中任何詩辭、對白
  • 11:07 - 11:08
    因此,這是首好音樂
  • 11:08 - 11:12
    也用上精製的上等玻璃製成
  • 11:12 - 11:14
    然而當中的美獨一無二
  • 11:14 - 11:16
    一摔即碎
  • 11:16 - 11:18
    不像電子遊戲般能重新再來
  • 11:18 - 11:19
    卻如此真實
  • 11:19 - 11:24
    帶來美感、情感上的喜悅
  • 11:24 - 11:25
    是如此重要
  • 11:25 - 11:29
    但我真正創作的原因不是為了音樂
  • 11:29 - 11:31
    而是為了我的母親
  • 11:31 - 11:39
    我夢想獻給母親一份禮物
    能預報我們的故鄉──札幌市的天氣
  • 11:40 - 11:44
    當她一覺醒來,打開瓶蓋
  • 11:46 - 11:48
    (鳥鳴聲)今天天朗氣清
  • 11:48 - 11:53
    她為我和妹妹煮飯
    開過醬油瓶蓋無數次
  • 11:53 - 11:56
    瓶蓋甫開,一陣清香撲鼻
  • 11:56 - 11:58
    這就是她所了解的藝術之美
  • 11:58 - 12:03
    幹嘛要年長的人
    學會用手提電話或電腦
  • 12:03 - 12:08
    迫他們學甚麼 Emacs ESC-命令序列等
    莫明其妙的人工語言
  • 12:08 - 12:09
    與她毫不相干
  • 12:09 - 12:11
    母親從不使用甚麼機器、手提電話
  • 12:11 - 12:14
    卻有個美麗的世界、養育了我
  • 12:14 - 12:18
    1998 年,母親與世長辭
  • 12:18 - 12:21
    然而,我從她身上卻學會甚多
  • 12:21 - 12:23
    所以,未來相當重要
  • 12:23 - 12:26
    此刻,有幸與諸位同伴,我很開心
  • 12:26 - 12:29
    但到了 2050 年,我終須遠走他方
  • 12:29 - 12:31
    我的學生說:老師,也說不定
  • 12:31 - 12:37
    可幸到了 2100 年,他們也要同遊了
  • 12:37 - 12:39
    (眾笑)(掌聲)
  • 12:39 - 12:42
    不過,未來延綿不斷
  • 12:42 - 12:43
    未來,永無休止
  • 12:43 - 12:47
    不是下一季度、退休,甚或你的離世
  • 12:47 - 12:49
    然而,謹獻給 2200 年的人
  • 12:49 - 12:52
    若你是創作家或是遠見家
  • 12:52 - 12:54
    你會想怎樣為後世所記住
  • 12:54 - 12:56
    你的想法,不是你的名字
  • 12:56 - 12:58
    你想留給他們一些甚麼呢?
  • 12:58 - 13:01
    這是我一直撫心自問的問題
  • 13:01 - 13:03
    也問我的學生、我的同事
  • 13:03 - 13:04
    Memento Mori(人終須一死)
  • 13:04 - 13:05
    光影過後
  • 13:05 - 13:08
    永無止盡的未來,等著我們
  • 13:08 - 13:09
    多謝各位
  • 13:09 - 13:11
    (掌聲)
Title:
永別 - 石井裕 (Hiroshi Ishii) 於 TEDxTokyo
Description:

MIT 媒體實驗室(Media Lab)研究員、譽為實體使用者介面(Tangible User Interface)先驅的石井裕教授講解互聯網上的基礎系統怎樣連繫人、資訊和資源,並在重大天災下協助受災者。之後,他以一些美麗的示範展示了實體存在的痕跡,並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於一些微不起眼的物件。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xTalks
Duration:
13:15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 Compare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