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認識電子表格的發明者

  • 0:01 - 0:04
    你們當中有多少人用過試算表,
  • 0:04 - 0:06
    例如微軟的 Excel?
  • 0:06 - 0:07
    非常好。
  • 0:08 - 0:12
    你們當中有多少人經營生意
    用的是手寫的試算表,
  • 0:12 - 0:15
    像我父親在費城的
    小型印刷生意那樣呢?
  • 0:16 - 0:17
    少了很多。
  • 0:18 - 0:21
    那是幾百年來的做法。
  • 0:21 - 0:24
    我在 1978 年初開始落實的想法
  • 0:25 - 0:27
    最終變成了 VisiCalc。
  • 0:27 - 0:30
    次年,它被裝在名為蘋果 II 的
  • 0:30 - 0:32
    新個人電腦上運作。
  • 0:33 - 0:36
    真正的變化能被明顯地看到
  • 0:36 - 0:39
    是六年後華爾街日報發表的社論。
  • 0:40 - 0:43
    假設你知道什麼是 VisiCalc
    甚至還用過它。
  • 0:44 - 0:47
    賈伯斯在 1990 年重回蘋果電腦,
  • 0:47 - 0:51
    宣稱:「試算表
    推動計算機工業前進。」
  • 0:51 - 0:55
    「VisiCalc 比其他的
    更推動了蘋果的成功。」
  • 0:55 - 0:58
    在一個更為私人的筆記裡,
  • 0:58 - 1:01
    賈伯斯說:「如果 VisiCalc
    當初是寫給其他的電腦用的,
  • 1:01 - 1:03
    那你現在採訪的就是別人了。」
  • 1:03 - 1:10
    因此 VisiCalc 在商用個人電腦上
    起了重要的作用。
  • 1:10 - 1:12
    它是怎麼來的呢?
  • 1:12 - 1:15
    它是什麼?我做了什麼
    使它成為這個模樣呢?
  • 1:16 - 1:21
    我在 1966 年 15 歲時
    首次學寫程式,
  • 1:21 - 1:24
    就在拍這張照片的幾個月後。
  • 1:24 - 1:27
    很少有高中生在當時接觸到電腦。
  • 1:28 - 1:31
    但由於運氣和堅持不懈,
  • 1:31 - 1:34
    我在市裡得到了使用電腦的時間。
  • 1:34 - 1:39
    睡在胡士托音樂節的泥裡後,
    我去麻省理工學院(MIT)上課,
  • 1:40 - 1:43
    為 Multics 專案工作賺些錢。
  • 1:43 - 1:48
    Multics 是個開創性的
    交互式分時系統。
  • 1:48 - 1:52
    你聽過 Linux 和 Unix 操作系統嗎?
  • 1:52 - 1:53
    它們來自 Multics。
  • 1:53 - 1:57
    我曾做過 Multics 版本的
  • 1:57 - 1:59
    計算機編譯語言,
  • 1:59 - 2:02
    被非計算機領域的人
  • 2:02 - 2:05
    用在電腦終端機前進行計算。
  • 2:06 - 2:08
    我從 MIT 畢業之後
  • 2:08 - 2:11
    去迪吉多公司工作。
  • 2:11 - 2:14
    我在迪吉多負責開發軟體,
  • 2:15 - 2:18
    用於電腦排版的新領域。
  • 2:18 - 2:20
    我幫新聞報紙的記者
  • 2:20 - 2:24
    用電腦取代打字機。
  • 2:24 - 2:25
    我寫軟體,
  • 2:25 - 2:29
    然後去實地,像去
    堪薩斯城市之星之類的地方,
  • 2:29 - 2:31
    我在那裡培訓使用者
    並汲取他們的使用反饋。
  • 2:31 - 2:33
    那是真實世界的經驗,
  • 2:33 - 2:36
    跟我在 MIT 實驗室裡的完全不同。
  • 2:38 - 2:43
    在那之後,我領導迪吉多的
    首件文字處理軟體專案,
  • 2:43 - 2:46
    又是一個新的領域。
  • 2:46 - 2:51
    像排版一樣,重要的是製作用戶界面
  • 2:51 - 2:56
    讓非計算機領域的人
    用起來自然而且有效率。
  • 2:56 - 3:00
    在迪吉多之後
    我去一家小公司工作。
  • 3:00 - 3:06
    他們為快餐業製作
    以微處理器為基底的電子收銀機。
  • 3:07 - 3:11
    但我一直想同朋友 Bob Frankston
    一起創辦一家公司,
  • 3:11 - 3:13
    我們是在 MIT 的
    Multics 專案認識的。
  • 3:13 - 3:17
    所以,我決定回到學校
    盡我所能學習更多的商業知識。
  • 3:17 - 3:20
    在 1977 年的秋天,
  • 3:20 - 3:23
    我進了哈佛商學院的 MBA 課程。
  • 3:24 - 3:29
    我是少數有寫計算機程式
    背景學生之一。
  • 3:30 - 3:33
    這張年鑑裡的照片的我坐在前排。
  • 3:33 - 3:34
    (笑聲)
  • 3:34 - 3:37
    在哈佛,我們透過案例來學習,
  • 3:37 - 3:39
    一天大約做三個案例。
  • 3:39 - 3:45
    案例包括多達幾十頁
    特定的商業情況描述,
  • 3:46 - 3:50
    還經常陳列證物,
    裡頭往往有文字和數字,
  • 3:50 - 3:53
    以一種對特定情況
    有意義的方式寫出來。
  • 3:54 - 3:56
    通常它們彼此間有些不同。
  • 3:56 - 3:57
    這是我的家庭作業。
  • 3:57 - 4:00
    再一次,數字、文字,
    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排列。
  • 4:00 - 4:02
    大量的計算──
  • 4:02 - 4:05
    我們真的離不開計算器。
  • 4:05 - 4:07
    這其實是我的計算器。
  • 4:08 - 4:11
    萬聖節時,我打扮成一個計算器。
  • 4:11 - 4:12
    (笑聲)
  • 4:14 - 4:15
    在每一節課的開始,
  • 4:16 - 4:18
    教授會叫個學生介紹案例,
  • 4:19 - 4:22
    學生需要解釋是怎麼一回事,
  • 4:22 - 4:26
    然後聽抄教授口述和寫在
  • 4:26 - 4:28
    教室前電動黑板上的那些數據,
  • 4:28 - 4:30
    然後我們開始討論。
  • 4:30 - 4:35
    最讓人挫折的事之一
    是當你完成了所有的作業,
  • 4:35 - 4:38
    第二天來到學校
    卻發現你抄錯一個數字,
  • 4:38 - 4:40
    使得所有其他
    算出來的數字全都錯了,
  • 4:40 - 4:42
    你就無法參與討論。
  • 4:42 - 4:45
    而參與課堂的討論是要算分的。
  • 4:45 - 4:50
    因此,和其他 87 人坐在教室裡時
    我經常在做白日夢。
  • 4:51 - 4:55
    當時大部分寫程式的人
    致力於為大型計算機
  • 4:55 - 5:01
    建立庫存系統、薪資系統
    和賬單支付系統。
  • 5:02 - 5:04
    而我從事於互動文字處理
  • 5:04 - 5:06
    和按個人需求的計算。
  • 5:06 - 5:11
    我思考的不是
    印表機印出的紙張或打孔卡,
  • 5:11 - 5:14
    而是在想像一個神奇的黑板,
  • 5:14 - 5:17
    在黑板上你擦去一個數字,
    寫一個新的進去,
  • 5:17 - 5:20
    所有其他的數字都會自動更新,
  • 5:20 - 5:22
    就像是數字的處理。
  • 5:23 - 5:27
    我想像計算器的下方有個滑鼠硬體,
  • 5:27 - 5:30
    和像在戰鬥機裡的平視顯示器。
  • 5:31 - 5:35
    我能輸入一些數字,
    圈起來,再按總和按鍵。
  • 5:35 - 5:39
    在協商討論中,我能立即得到答案。
  • 5:39 - 5:42
    我只需把想像變成現實。
  • 5:43 - 5:46
    我的父親教我設計原型。
  • 5:46 - 5:48
    他向我展示為了弄清楚
  • 5:48 - 5:51
    正在印製的小冊子的最佳配置位置
  • 5:51 - 5:53
    而製作的原型。
  • 5:53 - 5:57
    他會用它來獲得客戶的反饋和首肯,
  • 5:57 - 6:00
    然後才把它交給印刷廠。
  • 6:00 - 6:05
    為你嘗試構建的東西
    做個簡單可用的版本,
  • 6:05 - 6:09
    迫使你發現關鍵的問題,
  • 6:09 - 6:13
    讓你能找到較不昂貴的解決方案。
  • 6:14 - 6:16
    因此,我決定製造一個原型。
  • 6:17 - 6:21
    我用連接到哈佛的
    分時系統的螢幕終端機,
  • 6:21 - 6:23
    開始寫程式。
  • 6:23 - 6:26
    我最先碰到的問題之一是
  • 6:26 - 6:29
    如何表示公式中的值?
  • 6:29 - 6:32
    讓我用展示來說明我的意思。
  • 6:32 - 6:34
    你大概會指向某處,
  • 6:34 - 6:37
    輸入一些字,
    在其他地方再輸入一些字,
  • 6:37 - 6:41
    輸入一些數字,再一些數字,
    點擊你想要顯示答案的地方。
  • 6:41 - 6:44
    接著指向第一個,按「減去」,
    指向第二個,
  • 6:44 - 6:46
    得到答案。
  • 6:46 - 6:50
    問題來了:我應該把什麼放在公式裡?
  • 6:50 - 6:52
    它必須是計算機認得的東西。
  • 6:52 - 6:54
    看著公式時
  • 6:54 - 6:57
    你需要知道它在螢幕上出現的位置。
  • 6:58 - 7:01
    我首先想到程式師的方法。
  • 7:01 - 7:03
    你第一次指著某處,
  • 7:03 - 7:05
    計算機要求你輸入一個
    獨一無二的名字。
  • 7:07 - 7:11
    很快就變得相當清楚,這太繁瑣了。
  • 7:11 - 7:14
    計算機應該要自動
    編個名字和輸入它。
  • 7:15 - 7:19
    所以我想,為什麽不順著
    你創建它們的順序呢?
  • 7:19 - 7:22
    我試了試,值 1,值 2
  • 7:22 - 7:24
    很快我體認到,如果多幾個值,
  • 7:24 - 7:27
    就絕對記不得螢幕上東西的位置。
  • 7:27 - 7:32
    然後我想,為什麽不讓值
    能夠被輸入在任何地方,
  • 7:32 - 7:35
    只要限制它被放在網格裡呢?
  • 7:35 - 7:37
    當你指向一個單元,
  • 7:37 - 7:40
    計算機能用行和列作為單元的名稱。
  • 7:41 - 7:43
    如果我把它做成像一張地圖,
  • 7:43 - 7:47
    ABC 放在頂部,數字放在一側,
  • 7:47 - 7:50
    如果你看到一個公式裏的 B7,
  • 7:50 - 7:52
    你就知道它在螢幕上的確切位置。
  • 7:53 - 7:57
    如果你需要自己輸入公式,
    就會知道該怎麽做。
  • 7:57 - 8:01
    用網格不但解決了我的問題,
  • 8:01 - 8:07
    還開啟新的性能,像是能用
    範圍內的多個單元。
  • 8:07 - 8:09
    限制不算太緊,
  • 8:09 - 8:13
    你仍可在任意單元格裡
    輸入任何值、任何公式。
  • 8:14 - 8:18
    這就是我們一直用到現在的方法,
    差不多四十年過去了。
  • 8:19 - 8:23
    我的朋友 Bob 和我
    決定一起建造這個產品。
  • 8:23 - 8:27
    我做了更多的研究
    弄清楚程式應該怎麼做。
  • 8:27 - 8:30
    我寫了張參考卡作為文件檔。
  • 8:31 - 8:35
    它幫我確保所定義的用戶界面
  • 8:35 - 8:39
    普通人能夠清楚明瞭。
  • 8:40 - 8:45
    Bob 在他租的麻薩諸塞州
    阿靈頓的公寓閣樓裡工作。
  • 8:45 - 8:47
    這是閣樓的裡面。
  • 8:48 - 8:51
    Bob 付費取得 MIT Multics
    系統的上機時間。
  • 8:51 - 8:54
    在像這樣的終端機上寫電腦程式。
  • 8:54 - 8:58
    然後他下載測試版本
    到借來的蘋果 II 上,
  • 8:58 - 9:01
    通過電話線和聲耦合器測試。
  • 9:03 - 9:05
    其中一個測試
  • 9:05 - 9:09
    我準備挑戰百事可樂的案例。
  • 9:09 - 9:12
    當時還不能列印出來,
    所以我不得不抄寫所有內容;
  • 9:12 - 9:14
    還不能存檔,
  • 9:14 - 9:18
    所以每次當機我就得
    一次又一次輸入所有的公式。
  • 9:18 - 9:22
    第二天在教室裡,我舉手,
    被叫起來介紹案例。
  • 9:22 - 9:26
    我做了五年的規劃,
    涵蓋各式各樣的場景。
  • 9:26 - 9:27
    那案例我得到高分。
  • 9:27 - 9:30
    VisiCalc 已被證明有用。
  • 9:30 - 9:33
    教授問:「你怎麼做到的?」
  • 9:33 - 9:36
    我不想告訴他我們的秘密程式。
  • 9:36 - 9:38
    (笑聲)
  • 9:38 - 9:40
    所以我說:「我用這個加上這個
  • 9:40 - 9:42
    然後乘以這個再減去這個。」
  • 9:42 - 9:44
    他說:「你為什麼不用比例?」
  • 9:44 - 9:47
    我說:「哈!比例不夠準確。」
  • 9:47 - 9:50
    我沒說的是「除法還不能用」。
  • 9:50 - 9:53
    (笑聲)
  • 9:53 - 9:57
    最終,我們完成足夠的 VisiCalc
  • 9:57 - 9:59
    可以公眾於世。
  • 9:59 - 10:01
    我父親印出一張參考卡樣本,
  • 10:01 - 10:04
    我們用它做為市場營銷的材料。
  • 10:04 - 10:10
    我們的出版商在 1979 年六月
    向世界宣布 VisiCal,
  • 10:10 - 10:14
    在紐約市巨型
    全國計算機會議裡的一個小攤位。
  • 10:15 - 10:19
    紐約時報有一篇
    關於這次會議的幽默文章:
  • 10:19 - 10:22
    「機器表演宗教儀式…
  • 10:22 - 10:24
    信徒們聚集在一起,
  • 10:24 - 10:26
    體育館標誌室的畫家正加入萬神殿
  • 10:26 - 10:30
    認真地用黃底巨型黑字
    標明 VisiCalc。
  • 10:30 - 10:31
    所有人向 VisiCalc 致敬!」
  • 10:32 - 10:35
    (倒抽一口氣)紐約時報寫:
    「所有人向 VisiCalc 致敬!」
  • 10:35 - 10:37
    (笑聲)
  • 10:37 - 10:41
    那是大約兩年來流行商業媒體
  • 10:41 - 10:45
    最後一次提到電子表格。
  • 10:45 - 10:47
    大部分的人還沒有用過,
  • 10:47 - 10:48
    但有些人用過。
  • 10:49 - 10:53
    我們在 1979 年十月
    寄出 VisiCalc,
  • 10:54 - 10:57
    包裝是這樣,
  • 10:57 - 10:59
    在蘋果 II 中運行是這樣。
  • 11:00 - 11:02
    如他們所說,其餘的是歷史。
  • 11:02 - 11:04
    時至今日有更多關於它的故事,
  • 11:04 - 11:07
    且聽下回分解。
  • 11:07 - 11:09
    哈佛記得這件事。
  • 11:09 - 11:11
    這是那間教室。
  • 11:11 - 11:15
    他們張貼了一份牌匾
    來紀念那裡發生的事。
  • 11:16 - 11:18
    (掌聲)
  • 11:24 - 11:27
    但它也是個提醒,
  • 11:27 - 11:33
    提醒你也應該帶著你
    獨一無二的經歷、技能和需求,
  • 11:33 - 11:38
    創建原型機,發掘並解決關鍵問題,
  • 11:38 - 11:40
    透過它來改變世界。
  • 11:41 - 11:42
    謝謝。
  • 11:42 - 11:47
    (掌聲)
Title:
認識電子表格的發明者
Speaker:
丹 · 布里克林
Description:

丹 · 布里克林開發了 VisiCalc(第一個電子表格程式,可說是 Excel 軟體的祖父),永遠地改變了世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軟體程式開發,加上在哈佛得做重複計算又易錯的作業,以及常做白日夢怎麼解決問題,引導出他的變革性的發明。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2:00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