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下一場軟體革命:編寫生物細胞軟體程式

  • 0:01 - 0:03
    上個世紀的後半
  • 0:03 - 0:07
    全由一場科技革命所定義:
  • 0:07 - 0:09
    軟體革命。
  • 0:09 - 0:14
    能在矽材料上編寫電子程式的能力,
  • 0:14 - 0:17
    讓許多我們過去難以想像的
  • 0:17 - 0:21
    技術、公司和行業變為可能,
  • 0:21 - 0:25
    如今已從根本改變世界運作的方式。
  • 0:26 - 0:28
    不過本世紀的前半段
  • 0:28 - 0:32
    將被一場新的軟體革命轉變:
  • 0:32 - 0:35
    生物軟體革命。
  • 0:35 - 0:37
    促成這場革命的
  • 0:37 - 0:41
    將是在生物材料上
    編寫生物化學的能力。
  • 0:41 - 0:45
    這讓我們能利用生物的特性
  • 0:45 - 0:48
    來產生新療法,
  • 0:48 - 0:50
    以修復受損的組織;
  • 0:50 - 0:53
    重新編寫有瑕疵的細胞;
  • 0:53 - 0:57
    甚至創造可編寫的
    生物化學作業系統。
  • 0:58 - 1:02
    若能了解這一點——
    我們的確需要了解這一點——
  • 1:02 - 1:04
    它的影響會大到
  • 1:04 - 1:08
    讓第一場軟體革命相形失色。
  • 1:08 - 1:12
    那是因為生物軟體會轉變整個醫界、
  • 1:12 - 1:14
    農業界,和能源界,
  • 1:14 - 1:18
    會讓那些 IT 主宰的部門
    顯得無足輕重。
  • 1:19 - 1:23
    想像可編寫的植物能更效率地固氮,
  • 1:23 - 1:26
    能抵抗新興的菌類病原體,
  • 1:26 - 1:29
    甚至能把一年生的作物
    編寫成多年生,
  • 1:30 - 1:32
    使年產量加倍,
  • 1:32 - 1:34
    那就會轉變農業,
  • 1:34 - 1:38
    確保不斷成長的全球人口
    都有食物可吃。
  • 1:39 - 1:41
    或可想像編寫免疫力,
  • 1:41 - 1:45
    設計利用分子裝置來引導免疫系統
  • 1:45 - 1:49
    去偵測、根除,甚至預防疾病。
  • 1:49 - 1:51
    這會轉變醫學,
  • 1:51 - 1:54
    確保不斷成長和老化的人口
    能夠維持健康。
  • 1:56 - 2:00
    目前已有許多工具
    能讓生物軟體成真。
  • 2:00 - 2:02
    我們能用 CRISPR 精確地編輯基因;
  • 2:02 - 2:05
    我們能夠重寫基因編碼,
    一次重寫一個鹼基;
  • 2:05 - 2:10
    我們甚至能用 DNA
    做成能運作的合成電路。
  • 2:10 - 2:13
    至於弄明白如何、何時使用這些工具
  • 2:13 - 2:15
    則仍處於試誤的過程中,
  • 2:15 - 2:19
    需要很深的知識技術
    和多年的專門化,
  • 2:19 - 2:22
    而實驗操作方法難以發現,
  • 2:22 - 2:25
    通常也難以重現。
  • 2:25 - 2:30
    我們通常傾向於聚焦在
    生物學的「組件」,
  • 2:30 - 2:31
    但我們都知道,
  • 2:31 - 2:34
    要了解飛行不能只研究羽毛。
  • 2:35 - 2:39
    因此,編寫生物學程式
    仍不如編寫計算機程式那樣簡單。
  • 2:39 - 2:41
    更糟糕的是,
  • 2:41 - 2:45
    生命系統在很大程度上
    與你我每天編寫的工程系統
  • 2:45 - 2:47
    毫無相似之處。
  • 2:48 - 2:50
    與工程系統相反,
  • 2:50 - 2:53
    生命系統自我生成、自我組織,
  • 2:53 - 2:55
    以「分子」的規模運作。
  • 2:55 - 2:57
    這些分子層級的相互作用
  • 2:57 - 3:00
    通常導致大規模宏觀的輸出,
  • 3:00 - 3:03
    甚至能自我修復。
  • 3:04 - 3:07
    例如,試想不起眼的室內植物,
  • 3:07 - 3:09
    就像那放在家裡壁爐上
  • 3:09 - 3:11
    卻一直忘記澆水的植物。
  • 3:12 - 3:14
    儘管被你忽略了,
  • 3:14 - 3:18
    它每天仍必須弄清楚如何分配資源:
  • 3:18 - 3:22
    要生長、行光合作用、
    結子,還是開花?
  • 3:22 - 3:26
    這必須考量整個有機體來做決定。
  • 3:26 - 3:29
    但植物沒大腦來解決這些問題,
  • 3:29 - 3:32
    必須依賴葉子上的細胞,
  • 3:32 - 3:34
    細胞必須對環境做出反應
  • 3:34 - 3:37
    和做出影響整株植物的決策。
  • 3:37 - 3:41
    因此,這些細胞裡
    必定跑著某種程式,
  • 3:41 - 3:43
    該程式回應輸入的信號,
  • 3:43 - 3:46
    提示和調整該細胞即將執行的操作。
  • 3:46 - 3:49
    而這些程式必須
    分佈在各個細胞間執行,
  • 3:49 - 3:51
    彼此協調,
  • 3:51 - 3:54
    以便使植物生長繁衍。
  • 3:56 - 3:59
    若能理解這些生物的程式,
  • 3:59 - 4:02
    若能理解生物的運算,
  • 4:02 - 4:05
    就會改變我們對細胞
  • 4:05 - 4:08
    如何、為何執行其工作的理解能力。
  • 4:08 - 4:10
    一旦了解這些程式,
  • 4:10 - 4:12
    我們就可以在出問題時偵錯;
  • 4:12 - 4:15
    可以向它們學習如何設計
  • 4:15 - 4:21
    真正利用生物化學
    運算能力的合成電路。
  • 4:22 - 4:25
    對這想法的熱情引領我進入
  • 4:25 - 4:29
    與數學、計算機科學
    和生物學介面的研究領域。
  • 4:29 - 4:34
    我的工作專注於以生物運算的概念。
  • 4:34 - 4:37
    這意味著探詢細胞如何運算,
  • 4:38 - 4:41
    與如何揭露這些生物的程式?
  • 4:42 - 4:46
    我開始與一些微軟研究所
    和劍橋大學的傑出人士
  • 4:46 - 4:48
    合作提出這些問題,
  • 4:48 - 4:50
    我們一起,想了解
  • 4:50 - 4:55
    在「胚胎幹細胞」
    這種獨特類型的細胞中
  • 4:55 - 4:57
    運行的生物程式。
  • 4:57 - 5:00
    這些細胞格非常獨特,
    因為它們處於稚年。
  • 5:00 - 5:02
    它們可以變成任何東西:
  • 5:03 - 5:05
    腦細胞、心臟細胞、
    骨細胞、肺細胞,
  • 5:05 - 5:07
    任何成年細胞類型。
  • 5:07 - 5:09
    稚年使它們與眾不同,
  • 5:09 - 5:12
    也激發了科學界的想像力,
  • 5:12 - 5:15
    科學家意識到,
    如果能挖掘這種潛力,
  • 5:15 - 5:17
    我們將擁有強大的醫學工具。
  • 5:18 - 5:20
    如果能弄清楚這些細胞
  • 5:20 - 5:23
    如何決定成為哪一類型的細胞,
  • 5:23 - 5:26
    或許我們能控制、
    利用它們生成新細胞
  • 5:26 - 5:29
    來修復罹病或受損的組織。
  • 5:30 - 5:33
    但要實現此一願景面對著挑戰,
  • 5:33 - 5:36
    尤其是因為這些特殊的細胞
  • 5:36 - 5:39
    在受孕後僅六天就出現了。
  • 5:39 - 5:41
    然後一天左右就消失了,
  • 5:41 - 5:46
    踏上構成成年人人體的
    各個結構和器官的不同途徑。
  • 5:48 - 5:52
    但事實上細胞的命運
    比我們想像的要可塑得多。
  • 5:52 - 5:57
    大約 13 年前,有些科學家
    展示真正具有革命意義的東西。
  • 5:57 - 6:02
    通過將少量基因插入成年細胞,
  • 6:02 - 6:04
    例如皮膚的細胞,
  • 6:04 - 6:08
    可以將該細胞轉回稚年狀態。
  • 6:08 - 6:11
    這個實際上稱為「重新編寫」的過程
  • 6:11 - 6:14
    使我們能夠想像幹細胞的完美世界,
  • 6:14 - 6:18
    能採集患者自身細胞的樣本,
  • 6:18 - 6:20
    將其轉回稚年狀態,
  • 6:20 - 6:22
    利用它們製造新細胞,
  • 6:22 - 6:25
    無論患者需要的是腦細胞、
    心臟細胞,還是其他細胞。
  • 6:27 - 6:28
    但是過去的十年左右,
  • 6:28 - 6:31
    弄清楚如何改變細胞的命運
  • 6:31 - 6:34
    仍然是個反複試驗的過程。
  • 6:34 - 6:38
    即使我們發現若干成功的實驗案例,
  • 6:38 - 6:40
    其效率仍然低下,
  • 6:40 - 6:44
    我們對其如何、為何起作用
    缺乏基本的了解。
  • 6:45 - 6:48
    明白把幹細胞轉變為心臟細胞的方法
  • 6:48 - 6:52
    是無法把幹細胞轉變為腦細胞的。
  • 6:53 - 6:54
    因此我們想了解
  • 6:54 - 6:58
    在胚胎幹細胞中運行的生物程式。
  • 6:58 - 7:02
    了解生物系統執行的運算
  • 7:02 - 7:06
    首先要問個簡單的問題:
  • 7:06 - 7:09
    系統實際上必須做什麼?
  • 7:10 - 7:13
    如今計算機科學實際上有一套策略
  • 7:13 - 7:17
    來處理軟體和硬體的功能。
  • 7:17 - 7:19
    我們編寫軟體程式,
  • 7:19 - 7:21
    希望該軟體能夠正確運行,
  • 7:21 - 7:23
    具備性能和功能,
  • 7:23 - 7:24
    還要防錯。
  • 7:24 - 7:26
    錯誤會造成重大的損失。
  • 7:26 - 7:28
    因此開發人員編寫程式時
  • 7:28 - 7:30
    會寫下一組規格,
  • 7:30 - 7:32
    列出程式應該做些什麼。
  • 7:32 - 7:34
    也許該比較兩個數字的大小,
  • 7:35 - 7:36
    或依大小排列。
  • 7:37 - 7:42
    現有的技術能夠自動檢查
  • 7:42 - 7:44
    是否滿足了我們所列的規範,
  • 7:44 - 7:47
    該程式是否執行了應做的工作。
  • 7:47 - 7:50
    因此,我們的想法是以同樣的方式
  • 7:50 - 7:53
    將實驗室中量得的實驗觀察結果
  • 7:53 - 7:58
    對應規範生物程式應該做些什麼。
  • 7:59 - 8:01
    因此,我們只需想出
  • 8:01 - 8:04
    這種新型規範的編碼方法即可。
  • 8:05 - 8:08
    假設你一直在實驗室裡
    忙著測量基因,
  • 8:08 - 8:11
    發現如果基因 A 處於活動狀態,
  • 8:11 - 8:14
    那麼基因 B 或基因 C
    似乎處於活動狀態。
  • 8:15 - 8:17
    如果用邏輯語言,
  • 8:17 - 8:21
    則能將該觀察結果表達為數學式:
  • 8:21 - 8:23
    若 A,則 B 或 C。
  • 8:24 - 8:27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
  • 8:27 - 8:28
    只為了說明這一點。
  • 8:28 - 8:31
    我們能編碼真正豐富的表達式,
  • 8:31 - 8:34
    實際用在多個不同的實驗中,
  • 8:34 - 8:38
    表達多個基因或蛋白質
    隨時間進程展現的行為。
  • 8:39 - 8:40
    因此,通過以這種方式
  • 8:40 - 8:43
    將我們的觀察結果
    轉化為數學表達式,
  • 8:43 - 8:46
    就有可能測試這些觀察結果
  • 8:46 - 8:51
    是否能經由基因的相互作用而產生。
  • 8:52 - 8:55
    我們開發一種工具來做。
  • 8:55 - 8:56
    我們能用此工具
  • 8:56 - 8:59
    將觀察結果編碼為數學表達式,
  • 8:59 - 9:01
    該工具將使我們能發現
  • 9:01 - 9:04
    可以解釋所有現象的基因程式。
  • 9:05 - 9:08
    然後用這種方法來揭示
  • 9:08 - 9:12
    在胚胎幹細胞內部運行的基因程式,
  • 9:12 - 9:16
    試圖理解如何誘導出稚年的狀態。
  • 9:16 - 9:18
    該工具實際上是基於
  • 9:18 - 9:23
    部署於全球的通用常規
    軟體驗證的求解器構建的。
  • 9:24 - 9:27
    我們從對胚胎幹細胞的實驗觀察中
  • 9:27 - 9:32
    生成的近 50 種不同規格開始。
  • 9:32 - 9:35
    通過在此工具中
    對這些觀察結果進行編碼,
  • 9:35 - 9:36
    我們得以發現第一個
  • 9:36 - 9:40
    能解釋所有觀察結果的分子程式。
  • 9:40 - 9:43
    這本身就是一種壯舉,對吧?
  • 9:43 - 9:46
    能夠協調所有這些不同的觀察結果,
  • 9:46 - 9:51
    那是再怎麼大的信封背面
    都算不出來的。
  • 9:52 - 9:54
    因為已經有了這理解,
  • 9:54 - 9:55
    我們能再前進一步。
  • 9:55 - 9:58
    我們能用該程式來預測
  • 9:58 - 10:01
    在尚未測試的條件下
    該細胞可能會做什麼。
  • 10:01 - 10:04
    我們可以在計算機上探索該程式。
  • 10:05 - 10:06
    那正是我們做的:
  • 10:06 - 10:09
    生成在實驗室中測試過的預測,
  • 10:09 - 10:12
    發現該程式具有很高的預測性。
  • 10:12 - 10:15
    它告訴我們如何加速進程
  • 10:15 - 10:18
    才能快速有效地回到稚年狀態。
  • 10:18 - 10:21
    它告訴應該操作哪些基因;
  • 10:21 - 10:23
    哪些基因可能阻礙過程。
  • 10:23 - 10:28
    程式甚至預測了基因開啟的順序。
  • 10:29 - 10:32
    這方法確實使我們能夠揭示
  • 10:32 - 10:35
    細胞的動態進行過程。
  • 10:36 - 10:37
    我們開發的並不是
  • 10:37 - 10:39
    針對幹細胞生物學的特定方法,
  • 10:39 - 10:43
    而是使我們能夠
    在基因相互作用的背景下
  • 10:43 - 10:46
    理解細胞正在執行的運算。
  • 10:47 - 10:49
    因此,實際上這只是個構建模塊。
  • 10:49 - 10:52
    這領域迫切需要開發新的方法,
  • 10:52 - 10:56
    更廣泛、不同層次地理解生物運算,
  • 10:56 - 11:00
    從 DNA 到細胞之間的信息流。
  • 11:00 - 11:03
    只有這種變革性的理解
  • 11:03 - 11:08
    才能使我們以可預測
    和可靠的方式利用生物學。
  • 11:09 - 11:11
    但是為要編寫生物學,
  • 11:11 - 11:14
    我們還需要開發各種工具和語言,
  • 11:14 - 11:18
    使實驗人員和計算科學家
  • 11:18 - 11:20
    都可以設計生物學功能,
  • 11:20 - 11:25
    並將這些設計編譯為
    細胞的機器代碼和生物化學,
  • 11:25 - 11:27
    就可以建造那些結構。
  • 11:27 - 11:31
    這類似於生物軟體編譯器,
  • 11:31 - 11:32
    我很自豪能成為
  • 11:32 - 11:35
    微軟致力於開發
    生物軟體團隊的一員。
  • 11:35 - 11:38
    雖然說這是個巨大的挑戰
    有點輕描淡寫,
  • 11:38 - 11:40
    但是如果實現了,
  • 11:40 - 11:44
    那將是軟體和濕體之間的最終橋樑。
  • 11:45 - 11:47
    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
  • 11:47 - 11:52
    只有轉變為真正的跨學科領域,
    才有可能編寫生物程式。
  • 11:53 - 11:56
    這需要我們在物理科學
    和生命科學之間架起橋樑,
  • 11:56 - 11:58
    而其中每個學科的科學家
  • 11:58 - 12:01
    得要能以共通的語言一起工作
  • 12:01 - 12:03
    和共享科學問題。
  • 12:05 - 12:07
    從長遠來看,值得記住的是
  • 12:07 - 12:09
    當初我們首次編寫矽微晶片時,
  • 12:09 - 12:10
    幾乎無法想像
  • 12:10 - 12:13
    許多現今你我天天用到的
  • 12:13 - 12:16
    巨型軟體公司和技術。
  • 12:16 - 12:18
    如果現在開始考慮
  • 12:18 - 12:22
    由計算生物學實現的技術的潛力,
  • 12:22 - 12:26
    我們將看到為實現這一目標
    所需要採取的一些步驟。
  • 12:27 - 12:29
    有個警醒的想法
  • 12:29 - 12:32
    認為這種技術可能會被濫用。
  • 12:32 - 12:36
    如果要談編寫免疫細胞的潛力,
  • 12:36 - 12:37
    我們還應該考慮
  • 12:37 - 12:40
    設計細菌逃避免疫的潛力。
  • 12:41 - 12:43
    可能有人願意這樣做。
  • 12:44 - 12:46
    一個令人放心的想法是——
  • 12:46 - 12:48
    科學家不那麼容易放心——
  • 12:48 - 12:51
    生物研究很脆弱,不好弄。
  • 12:51 - 12:55
    生物程式不是能躲在後院
    工具間裡編寫得出的。
  • 12:56 - 12:58
    由於才剛起步,
  • 12:58 - 13:00
    我們能睜大眼睛向前邁進。
  • 13:00 - 13:03
    我們能預先提出困難的問題,
  • 13:03 - 13:06
    能採取必要的保障措施。
  • 13:06 - 13:09
    得要考慮道德規範,
  • 13:09 - 13:13
    得要考慮限制實現生物功能的範圍。
  • 13:14 - 13:16
    因此其中一部分
  • 13:16 - 13:19
    必須將生物倫理學
    研究作為優先事項,
  • 13:19 - 13:22
    不能在科學創新的激情中
    將其降為第二。
  • 13:23 - 13:25
    但是最終的獎賞,
  • 13:25 - 13:27
    也是此旅程的最終目的地,
  • 13:27 - 13:30
    將是應用和產業的大突破,
  • 13:30 - 13:34
    在農業、醫藥、能源、材料,
  • 13:34 - 13:36
    乃至計算本身領域的大突破。
  • 13:36 - 13:39
    想像有一天我們能夠在地球上
  • 13:39 - 13:41
    利用植物終極永續的綠色能源,
  • 13:41 - 13:45
    如果能夠模仿植物
    在幾千年前已經會了的方法——
  • 13:45 - 13:47
    如何有效地利用太陽能,
  • 13:47 - 13:51
    目前的太陽能電池無法有效辦到——
  • 13:52 - 13:57
    如果理解植物高效吸收陽光的
    量子相互作用程式,
  • 13:57 - 14:02
    我們也許可以將其轉化為
    構建合成的 DNA 電路,
  • 14:02 - 14:04
    從而為更好的太陽能電池提供材料。
  • 14:05 - 14:09
    現有團隊和科學家致力於此一基礎,
  • 14:09 - 14:12
    倘若得到正確的關注和投資,
  • 14:12 - 14:15
    或許能在十或十五年內實現。
  • 14:15 - 14:19
    因此我們正處於技術革命的起點。
  • 14:19 - 14:24
    了解這古老的生物運算類型
    是關鍵的第一步。
  • 14:24 - 14:26
    若能意識到這一點,
  • 14:26 - 14:30
    我們即將進入運行
    實時生物軟體作業系統的時代。
  • 14:31 - 14:32
    非常感謝。
  • 14:32 - 14:34
    (掌聲)
Title:
下一場軟體革命:編寫生物細胞軟體程式
Speaker:
莎拉·簡·鄧恩
Description:

計算生物學家莎拉·簡·鄧恩說:人體內的細胞就像計算機軟體一樣,是被「編寫」為在特定時間執行特定功能的程式;如果我們更理解此一過程,就能夠重新編寫細胞的程式。 在這前瞻的科學演講中,鄧恩博士解釋她的團隊研究胚胎幹細胞,理解賦予生物生命的程式,以開發能夠改變醫學、農業和能源的「生物軟體」。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4:47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