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Video

研究神經路徑,會有什麼和心理健康相關的發現?

  • 0:01 - 0:05
    一開始,我要先說一個
    大家都認為是正確的想法。
  • 0:07 - 0:10
    大腦負責創造出心智的各個面向。
  • 0:11 - 0:14
    如果我們認為心智來自大腦,
  • 0:14 - 0:19
    那為什麼我們治療心理
    和身體疾病的方式差這麼多?
  • 0:20 - 0:25
    身為神經科學家,別人常告訴我,
    我不能去研究內在狀態,
  • 0:25 - 0:29
    如焦慮、渴望、寂寞,
  • 0:29 - 0:30
    在大腦中的呈現方式,
  • 0:30 - 0:34
    所以我決定,我偏偏就要這麼做。
  • 0:36 - 0:38
    我的研究計畫
  • 0:38 - 0:41
    是透過研究大腦迴路來了解心智。
  • 0:41 - 0:45
    明確來說,是探究
    大腦如何引發情緒。
  • 0:46 - 0:49
    要研究感覺和情緒真的很困難,
  • 0:49 - 0:51
    因為無法測量它們。
  • 0:51 - 0:55
    行為仍然是一窺他人情緒體驗的
  • 0:55 - 0:58
    最佳窗口,也是唯一的窗口。
  • 0:59 - 1:02
    對動物和人類都一樣,
  • 1:02 - 1:04
    是的,自我報告是一種行為上的輸出。
  • 1:06 - 1:09
    有動機的行為一般而言
    可以分為兩類:
  • 1:09 - 1:12
    尋求歡愉以及避免痛苦。
  • 1:12 - 1:14
    去接近對你有益的事物、
  • 1:14 - 1:16
    避開對你無益的事物,
  • 1:16 - 1:18
    是一種很重要求生能力。
  • 1:18 - 1:19
    在我們的現代社會中,
  • 1:19 - 1:24
    無法分辨出這種差別,
    就可能會被貼上心理疾病的標籤。
  • 1:24 - 1:26
    如果我的車出了問題,
  • 1:26 - 1:28
    去找修理技工來看我的車,
  • 1:28 - 1:32
    他們會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打開引擎蓋來看。
  • 1:33 - 1:35
    但,就心理健康研究而言,
  • 1:35 - 1:38
    就不能只是按下按鈕
    把引擎蓋彈開。
  • 1:39 - 1:42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做動物實驗。
  • 1:42 - 1:45
    明確來說,我的實驗室
    做的是老鼠實驗。
  • 1:46 - 1:49
    若要了解大腦,
    我們就得研究大腦。
  • 1:50 - 1:53
    這是史上頭一回我們真的能做到。
  • 1:53 - 1:54
    我們能把引擎蓋彈開。
  • 1:54 - 1:56
    我們可以看到內部,
  • 1:56 - 1:58
    進行實驗,看看會產生什麼結果。
  • 2:00 - 2:05
    我們的心靈是個黑盒子,
    而科技已經為它開啟了新窗戶。
  • 2:05 - 2:09
    光遺傳學工具的發展
  • 2:09 - 2:13
    讓我們能做到前所未見的事:
    控制大腦中特定的神經元,
  • 2:13 - 2:17
    以及它們如何放出
    電訊號來與彼此交談。
  • 2:18 - 2:21
    我們可以用基因工程
    製造對光敏感的神經元,
  • 2:21 - 2:25
    接著用光來控制神經元如何放電。
  • 2:25 - 2:28
    這樣做就能改變動物的行為,
  • 2:28 - 2:31
    讓我們能深入了解
    神經迴路能做什麼。
  • 2:32 - 2:35
    想知道科學家如何
    想出這種方法的嗎?
  • 2:36 - 2:39
    科學家借用其他
    基礎科學領域的知識,
  • 2:39 - 2:41
    開發出了光遺傳學工具。
  • 2:42 - 2:47
    水藻是單細胞有機體,
    已經演化成會朝光的方向游去。
  • 2:47 - 2:51
    當藍光照在水藻細胞的眼點上時,
  • 2:51 - 2:54
    有一個管道會打開,送出電訊號,
  • 2:54 - 2:55
    讓小鞭毛拍動,
  • 2:55 - 2:58
    將水藻推向光的方向。
  • 2:58 - 3:02
    如果我們複製水藻
    對光敏感的這個部分,
  • 3:02 - 3:05
    用基因編輯把它加到神經元上,
  • 3:05 - 3:08
    我們就能讓神經元也變成對光敏感。
  • 3:09 - 3:11
    不過,就神經元來說,
  • 3:11 - 3:14
    當我們透過光導纖維
    把光照到大腦深處時,
  • 3:14 - 3:18
    我們會改變神經元發送電訊號
    給大腦中其他神經元的方式,
  • 3:18 - 3:21
    因而改變動物的行為。
  • 3:22 - 3:24
    在我的同事協助之下,
  • 3:24 - 3:27
    我把光遺傳學工具
    做了開創性的應用,
  • 3:27 - 3:30
    選擇性地針對在 A 點的神經元,
  • 3:30 - 3:34
    透過連結發送訊息到 B 點,
  • 3:36 - 3:40
    讓周圍的神經元完全不受影響。
  • 3:40 - 3:44
    這個方法讓我們能在
    大腦的一團亂當中
  • 3:44 - 3:47
    測試每一個連結的功能。
  • 3:48 - 3:50
    大腦有個區域叫杏仁核,
  • 3:50 - 3:52
    長久以來公認對情緒很重要,
  • 3:52 - 3:54
    我的實驗室發現,
  • 3:54 - 3:56
    杏仁核就像是道路上的分叉,
  • 3:56 - 4:00
    啟動一條路徑就會驅動
    正面的情緒和接近,
  • 4:00 - 4:05
    啟動另一條路徑則會驅動
    負面的情緒和迴避。
  • 4:07 - 4:09
    讓我用幾個例子跟各位說明——
  • 4:09 - 4:11
    體驗一下原始資料——
  • 4:11 - 4:15
    我們如何用光遺傳學
    來鎖定大腦中的特定神經元,
  • 4:15 - 4:18
    並造成非常特定的行為改變。
  • 4:18 - 4:21
    焦慮病人在杏仁核的兩個部分之間
  • 4:21 - 4:23
    會有異常的溝通,
  • 4:24 - 4:26
    但在人類身上,很難確定
  • 4:26 - 4:30
    這種異常是焦慮的因或果。
  • 4:31 - 4:35
    我們能使用光遺傳學
    在老鼠身上鎖定同樣的路徑,
  • 4:36 - 4:37
    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 4:38 - 4:41
    這是焦慮測試中
    常用的高架十字迷宮。
  • 4:41 - 4:46
    用來測量老鼠在密閉管道的
    安全設施中待了多久,
  • 4:46 - 4:48
    並與花在開放管道的時間做比較。
  • 4:49 - 4:52
    老鼠已經演化成偏愛密閉空間,
  • 4:52 - 4:54
    比如老鼠洞的安全空間,
  • 4:54 - 4:56
    但為了找食物、水、配偶,
  • 4:56 - 4:59
    牠們必須要出去到開放空間中,
  • 4:59 - 5:02
    在那裡,牠們容易
    受到獵食動物的威脅。
  • 5:02 - 5:04
    我坐在背景這裡,
  • 5:04 - 5:06
    準備要去打開開關。
  • 5:06 - 5:09
    當我打開開關,把光打開,
  • 5:09 - 5:13
    各位可以看見老鼠變得
    更會去探索迷宮的開放管道。
  • 5:14 - 5:17
    和焦慮藥物治療不同,
  • 5:18 - 5:21
    這種方式沒有鎮靜作用,
    沒有造成行動上的困難,
  • 5:21 - 5:25
    只有協調且看起來自然的探索。
  • 5:25 - 5:29
    這個效應幾乎是立即性的,
  • 5:29 - 5:32
    且沒有發現任何副作用。
  • 5:32 - 5:34
    當我把開關關掉,
  • 5:34 - 5:38
    老鼠的大腦功能就恢復正常,
  • 5:38 - 5:39
    老鼠會躲回角落。
  • 5:40 - 5:44
    我在實驗室記錄這些資料時,
  • 5:44 - 5:47
    只有我一個人,我好興奮。
  • 5:48 - 5:50
    我好興奮,所以我
    像這樣安靜地尖叫。
  • 5:50 - 5:52
    (安靜地)啊!
  • 5:52 - 5:54
    (笑聲)
  • 5:54 - 5:55
    為什麼如此興奮?
  • 5:55 - 5:59
    我的意思是,我知道理論上
    心智是由大腦所控制,
  • 5:59 - 6:01
    但我親手打開開關
  • 6:01 - 6:04
    看見老鼠快速改變行為狀態,
  • 6:04 - 6:06
    而且是可逆的,
  • 6:06 - 6:09
    這是我第一次真正相信這個理論。
  • 6:10 - 6:12
    從那第一次突破之後,
  • 6:12 - 6:15
    還有一些其他發現。
  • 6:15 - 6:17
    我們發現特定的神經迴路能夠
  • 6:17 - 6:20
    引發動物行為的重大改變。
  • 6:21 - 6:24
    再舉一個例子:強迫性過度飲食。
  • 6:25 - 6:27
    有兩個理由會讓我們想吃。
  • 6:27 - 6:29
    尋求歡愉,比如美食,
  • 6:29 - 6:32
    或者避免痛苦,比如挨餓。
  • 6:33 - 6:36
    我們要如何找出治療
    強迫性過度飲食的方法,
  • 6:36 - 6:40
    同時不要擾亂了我們生存
    所需要的飢餓進食機制?
  • 6:40 - 6:42
    第一步是要了解
  • 6:43 - 6:46
    大腦如何引起進食行為。
  • 6:46 - 6:50
    這隻完全吃飽的老鼠
    只是在探索空間,
  • 6:50 - 6:53
    這裡完全沒有任何食物。
  • 6:54 - 6:57
    在這裡,我們用光遺傳學
    來鎖定丘腦下部的神經元,
  • 6:57 - 7:01
    透過連結發送訊息到中腦。
  • 7:02 - 7:05
    當我把光線打開,就是這時候,
  • 7:05 - 7:09
    各位可以看見,
    老鼠馬上開始舔地板。
  • 7:09 - 7:11
    (笑聲)
  • 7:13 - 7:15
    這種似乎很瘋狂的行為
  • 7:15 - 7:19
    即將逐漸變成我覺得
    非常不可思議的狀況。
  • 7:19 - 7:21
    其實有點像吸了毒。
  • 7:22 - 7:23
    準備好了嗎?
  • 7:23 - 7:25
    就是此時。
  • 7:26 - 7:30
    看,牠把手舉起來,
    好像牠正在吃食物,
  • 7:30 - 7:32
    但牠手上什麼也沒有。
  • 7:32 - 7:36
    用這個迴路就足以
    驅使牠做出進食行為,
  • 7:36 - 7:38
    即使牠根本不餓,
  • 7:38 - 7:40
    甚至沒有食物也沒關係。
  • 7:42 - 7:44
    我無法知道這隻老鼠有什麼感覺,
  • 7:44 - 7:47
    但我推測,這些神經元會根據
  • 7:47 - 7:51
    我們鎖定這條路徑
    所造成的行為來驅動渴望。
  • 7:53 - 7:54
    再把光關掉——
  • 7:54 - 7:56
    動物又恢復正常。
  • 7:57 - 7:59
    當我們壓制這條路徑,
  • 8:00 - 8:03
    我們就能阻止及減輕
    強迫性過度飲食症,
  • 8:03 - 8:06
    且不需要改變
    由飢餓驅使的進食。
  • 8:09 - 8:12
    從剛才播放的兩支影片中,
    我們學到什麼?
  • 8:12 - 8:16
    對大腦中的神經迴路做特定的改變,
  • 8:16 - 8:19
    就能造成行為的特定改變。
  • 8:19 - 8:22
    我們所有有意識的體驗,
  • 8:22 - 8:25
    都是由大腦中的細胞所掌管。
  • 8:27 - 8:31
    我的父母是物理學家和生物學家,
  • 8:31 - 8:34
    他們搭船來美國求學,
  • 8:34 - 8:36
    在船上相遇。
  • 8:37 - 8:38
    所以,很自然,
  • 8:38 - 8:41
    既然「沒有壓力」
    必須要成為科學家……
  • 8:41 - 8:44
    (笑聲)
  • 8:44 - 8:45
    我大學時,
  • 8:45 - 8:50
    必須決定我要投入
    心理學,研究心智,
  • 8:50 - 8:53
    還是要投入神經科學,研究大腦。
  • 8:53 - 8:54
    而我選擇了神經科學,
  • 8:55 - 8:57
    因為我想要了解心智是怎麼
  • 8:57 - 8:59
    從生物組織中產生出來的。
  • 8:59 - 9:02
    但其實我很圓滿地做到了兩者。
  • 9:02 - 9:04
    現在,我的研究計畫
  • 9:04 - 9:06
    銜接了心智和大腦之間的缺口。
  • 9:07 - 9:09
    根據我實驗室所做的研究,
  • 9:09 - 9:12
    我們可以開始把特定的神經迴路
  • 9:12 - 9:14
    連結到情緒狀態。
  • 9:14 - 9:18
    我們已經發現很多迴路的功能
    是在控制焦慮相關行為、
  • 9:19 - 9:20
    強迫性過度飲食、
  • 9:20 - 9:23
    社交互動、逃避,
  • 9:23 - 9:25
    以及許多其他動機性行為,
  • 9:25 - 9:28
    它們都有可能反映出
    內在的情緒狀態。
  • 9:30 - 9:35
    我們以前認為心智的功能
    是由大腦區域來定義。
  • 9:35 - 9:37
    但我的研究指出,
    在一個大腦區域內,
  • 9:37 - 9:40
    會有許多不同的神經元
    在做不同的工作。
  • 9:40 - 9:45
    這些功能有一部分是由
    它們所走的路徑來定義的。
  • 9:46 - 9:48
    讓我用個比喻來說明
  • 9:48 - 9:52
    這些發現如何改變
    我們對大腦的看法。
  • 9:53 - 9:57
    讓我們把大腦比喻成世界,
  • 9:57 - 9:59
    把神經元比喻成人。
  • 9:59 - 10:04
    我們想要了解資訊
    如何在地球上傳遞。
  • 10:05 - 10:08
    當然,如果在記錄
    一個人說什麼的時候
  • 10:08 - 10:10
    還能知道他的所在,會很有幫助。
  • 10:11 - 10:13
    但我認為,同樣重要的是
  • 10:13 - 10:15
    要知道這個人在對誰說話,
  • 10:16 - 10:17
    誰在聆聽,
  • 10:17 - 10:22
    以及聆聽的人對於他們
    接收到的資訊有什麼反應。
  • 10:22 - 10:24
    心理健康治療的現況
  • 10:24 - 10:27
    基本上是在用嘗試錯誤的策略。
  • 10:28 - 10:30
    但是這沒有效果。
  • 10:31 - 10:34
    針對心理健康疾病的新藥物治療
  • 10:34 - 10:36
    發展已經碰到瓶頸,
  • 10:36 - 10:41
    從五○年代之後就幾乎
    沒有什麼真正的進展。
  • 10:41 - 10:43
    那麼,未來如何?
  • 10:43 - 10:45
    在不遠的將來,
  • 10:45 - 10:48
    我預期會發生一場
    心理健康治療革命,
  • 10:48 - 10:51
    我們會把焦點放在
    大腦中特定的神經迴路。
  • 10:51 - 10:55
    診斷的根據會是行為症狀
  • 10:55 - 10:57
    以及可測量的腦部活動。
  • 10:58 - 11:00
    再遠一點的未來,
  • 11:00 - 11:03
    結合我們急劇改變大腦的能力,
  • 11:03 - 11:06
    以及急劇改變行為的能力,
  • 11:06 - 11:10
    還有我們對於突觸可塑性的知識,
    來做出更持久的改變,
  • 11:10 - 11:12
    那麼我們就可以把大腦推向
  • 11:12 - 11:16
    透過神經迴路程式改寫的方式
    來自我修復的夢想。
  • 11:17 - 11:20
    那就是「迴路層級的暴露療法」。
  • 11:21 - 11:24
    一旦我們把大腦切換到
    自我治癒的狀態,
  • 11:24 - 11:27
    就可能可以發揮持久的效果,
  • 11:27 - 11:29
    且沒有副作用。
  • 11:30 - 11:33
    我能想像,在未來,
    神經迴路的程式改寫
  • 11:33 - 11:38
    代表的不只是治療方式,
    也是一種具有潛力的解藥。
  • 11:40 - 11:43
    但是,現在呢?
  • 11:44 - 11:46
    如果,從此刻之後,
  • 11:46 - 11:48
    在座各位離開這場演講後,
  • 11:49 - 11:54
    真心相信心智是完全
    來自於大腦中的細胞,
  • 11:54 - 11:58
    那麼我們可以馬上擺脫
    負面感知和汙名,
  • 11:58 - 12:02
    不要再讓它們阻擋許多人
    取得他們需要的心理健康支持。
  • 12:02 - 12:04
    心理健康專業人士總是在想著
  • 12:04 - 12:06
    下一個新的治療方式是什麼。
  • 12:06 - 12:09
    但,在我們能應用
    新的治療方式之前,
  • 12:09 - 12:12
    我們得讓大家能覺得
    尋求治療是很自在的。
  • 12:13 - 12:16
    想像一下,我們能把自殺
  • 12:16 - 12:19
    和校園槍擊的比率降低多少,
  • 12:19 - 12:23
    只要讓需要心理健康支持的人
    能真正得到支持。
  • 12:24 - 12:30
    當我們能真正了解
    大腦如何創造心智,
  • 12:30 - 12:32
    我們就能為所有在將來人生中
  • 12:32 - 12:35
    會得到心理疾病的人,
    改善他們的生活。
  • 12:35 - 12:36
    這些人佔了一半的人口。
  • 12:36 - 12:41
    和他們共同生活在世界上的其他人,
    生活也能得到改善。
  • 12:41 - 12:42
    謝謝。
  • 12:42 - 12:47
    (掌聲)
Title:
研究神經路徑,會有什麼和心理健康相關的發現?
Speaker:
戴琦
Description:

神經科學家戴琦 (Kay M. Tye) 研究的是大腦如何造成複雜的情緒狀態,如沮喪、焦慮、寂寞。她分享她在先進科學方面的最新發現,包括開發出一種工具,用光來啟動老鼠的特定神經元,讓其行為發生極大的改變。來聽聽這些發現如何能改變你對心智的看法,以及揭開有效治療心理疾病的方式。

more » « less
Video Language:
English
Team:
closed TED
Project:
TEDTalks
Duration:
12:59

Chinese, Traditional subtitles

Revi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