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懷孕時,感到非常沮喪。 別吃不是現煮的肉, 要特別去做某項產前測驗。 你為什麽做這種選擇? 為何不做別的選擇? 我覺得好像都是別人 告訴我要做什麼, 我從來都不知道真正的理由。 【我們工作的方式】 在現代子女教養的世界裡, 有時你似乎永遠無法十全十美。 若我回去工作, 陪孩子的時間就少了。 若他們得不到妥善成長過程 必要的觀注怎麼辦? 若我留在家,放棄我的那份收入, 將來回頭看, 我會後悔這個決定嗎? 對於該留在家或回去工作, 社會上有好多互相矛盾的意見, 所以要在兩者間做抉擇, 會讓你很困惑、情緒化。 你很愛你的孩子, 想給他們最好的, 但如果人人的看法都不同, 你要如何決定什麼才是最好的? 家庭中可能會有各式各樣的父母, 我認為,更多家庭 應該要問這個問題: 由男性配偶留在家裡是否合理。 但事實是,在當代 凡是講到待在家中的家長, 通常談的都是女方。 且通常都是女方會說她們覺得 她們白天做什麼,會深深影響到 她們是怎樣的母親、怎樣的人。 身為家長,這是個沉重的負擔。 在你告訴別人你是否要回去 工作後,若受到別人側目, 你的自信心可能會受到打擊。 我決定要去深入探究。 到底是留在家比較好, 還是回去工作比較好? 沒錯,這是情緒性的決策, 但身為經濟學家, 我知道我們可以用數據 來協助我們在情緒性的 決策中找到方向, 並能很有信心我們能 為家庭做出最好的決策。 明確來說,在你做決策之前 應該要考量三個主要的因子。 第一,你必須想想這個決策 對你的家庭預算會有什麼影響。 我們來算一下。假設 你的家庭總收入是十萬美金, 你和你的配偶一人賺五萬美金。 那就表示扣除稅額之後, 你還能把八萬五千美金帶回家。 若你們兩人都工作, 且家庭每月要花費 一千五百美金在托兒上, 你的可支配總收入就是 一年六萬七千美金。 目前還聽得懂嗎? 若你決定留在家, 你的家庭收入會減少, 但沒有托兒花費。 在這個情況下, 你的可支配收入會減少, 但減少的量不會比 沒有考慮托兒的情況多。 若在你的區域托兒更昂貴, 情況就會更複雜了。 看你住在哪裡,全職褓姆 可能要價一年四五萬美金, 如果你住的地區行情是這樣, 在我剛描述的情況中, 一位家長的收入就會 完全花在托兒上, 從財務面來看, 一位家長留在家中會比較好。 當然,這只是短期的分析。 有時,孩子上學之後, 托兒的費用就不會那麼高, 且你將來的收入可能會更高, 可以的話也要把這點納入考量。 等你算完了,就會知道 什麼可行、什麼不可行, 在做決策時也比較有根據, 感到有主控權。 第二,該來談談 怎樣對孩子最好了。 你可能會認為 這一點是決策的核心, 但,其實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 根據歐洲和美國的研究, 要回去工作或留在家裡的決策 其實不會造就或破壞 孩子未來的成功。 研究指出,有兩位家長 在工作的雙薪家庭 和一位家長工作一位不工作的家庭 對於孩子未來的 考試成績影響差不多。 最重要的,似乎是孩子 在閒餘時間時所處的環境。 只要孩子有在從事充實的活動; 閱讀、練習動作技能、 和其他孩子互動, 他們就會有很好的發展, 不論你是否在家。 在資料中有一些細微的差別。 比如,研究發現, 若雙親都在工作, 貧窮家庭的孩子 會受到正向的影響, 富裕家庭的孩子受到的 正向影響則比較少。 取決於你的家庭結構, 孩子受到的影響可能會 比較正向或負向一點, 但整體影響是微不足道的。 我要提出一個例外情況:產假。 有越來越多證據指出, 母親請一些產假對寶寶會比較好。 在早期和孩子相處, 會影響他們的發展, 若你能請到有薪產假就應該要請, 沒有的話,也許可以考慮 在預算容許範圍內, 在前幾個月先請一些無薪假, 最後,問問自己,我想要什麼? 這個因子看似簡單, 感覺卻是最避諱考慮的因素。 我們在和父母交談時, 我發現若女性選擇留在家, 她通常會覺得有義務要說 她是為了讓孩子 有最佳發展才做此決定。 當然,這可能是一部分的理由, 但最能被接受的答案是 「這是我偏好的生活方式」, 或「這方式對我家可行」。 在工作的母親也一樣,說 「我喜歡我的工作,那就是 我回去工作的原因」就夠了。 若你想要回去工作,那很棒。 你很幸運能有一份你熱愛的工作, 一旦成為家長, 你絕對有權保有這份工作。 但,要坦誠告訴你自己想要做什麼。 在這點上你若能坦白, 肯定會過得更快樂, 這麼一來,你就能成為 你所能做到最棒的家長, 這不就是重點所在嗎? 在教養子女上,沒有對錯。 最好的決定就是會讓你—— 及你的家人——最快樂的決定。 接下來怎麼做,由你決定。 要知道,選擇是否要留在家裡, 就只是個選擇, 會有各種因子把你推向各個方向, 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能抛開罪惡感, 享受我們認為對家人最好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