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复仇的激情, 夜后狂奔着穿过舞台。 她开始歌唱以她为名的咏叹调, 这是莫扎特脍炙人口的歌剧 《魔笛》中最著名的选段之一。 管弦乐队的音乐回荡在大厅, 但夜后的歌声凌驾于乐器的演奏之上。 歌声的旋律在数千名听众中回响, 甚至能传达到 远在四十米以外的座位—— 完全没有借助麦克风。 在几十种乐器同时演奏的情况下, 为何能如此清晰地 听到这一人的歌声呢? 答案藏在人类声音的物理特性 以及专业歌剧演唱家 精心锤炼的技巧中。 歌剧院中的所有音乐 都由乐器的振动产生—— 无论是小提琴的琴弦, 亦或是演唱者的声带。 这些振动将声波传递至空气中, 而我们的大脑将其识别为声音。 振动的频率—— 确切来说,每秒中的波数—— 就是大脑判定单个音符音高的依据。 但实际上,我们听到的每个音符 都是多个振动的组合。 想象以最低频率振动的吉他弦。 这叫做 “基音” , 我们的耳朵大多是用 这个低音来辨别音符的。 但这个最低振动会触发 额外的振动频率,叫做 “泛音”, 泛音会叠加在基音之上。 这些泛音能分解成特定的频率, 称为 “谐波” ,或 “分音” —— 而操纵分音就是歌剧演唱家 施展魔法的手段。 每个音符都有一个 “泛音列”, 由一组频率构成。 第一分音的振动频率 是基音的两倍, 第二分音的振动频率 是基音的三倍,以此类推。 几乎所有的原声乐器 均会产生泛音列, 但是每种乐器的形状和材质 会影响其泛音的平衡。 比如说,长笛突出强调前几个分音, 而在单簧管的最低音区, 奇数的分音共振最强。 不同分音的强度 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 每种乐器独特的音质, 同时,还影响了乐器 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的能力, 因为人们的耳朵更加适应某些频率。 这就是歌剧演唱者穿透力的关键。 一位歌剧女高音—— 四部和声中最高的声部—— 能唱出音符的基音频率 介于每秒 250 到 1500 次之间。 人耳最敏感的频率 介于每秒 2000 到 5000 次之间。 因此,如果演唱者能 发出这个范围内的分音, 她就能瞄准听觉的 “甜蜜区”, 也就是最有可能被听到的范围。 更高的分音也很有优势, 因为在这些频率区间, 乐器的泛音更弱, 造成的干扰也更少。 强调这些分音的结果 是一种独特的嘹亮音色, 叫做歌唱者的 “共振峰”(squillo)。 歌剧演唱者苦练数十载, 以打造出自己的 “共振峰” 。 通过调整声带和声道的形状和张力, 他们可以发出频率更高的声音。 而通过改变舌头和嘴唇的位置, 他们可以加强某些泛音, 同时弱化另一些泛音。 歌唱者也可以用 “颤音” 来扩展分音的音域—— 这是一种音符在音高上 轻微振荡的音乐效果。 颤音能打造出更加饱满的声音, 比乐器相对狭窄的颤音更加响亮。 一旦掌握了正确的分音后, 歌唱家们使用其他的技术来增强音量。 他们扩大肺活量,并完善自己的仪态, 以获得持续、可控的气流。 音乐厅本身也有所助益, 刚性表面能把声波反射到观众中。 所有的演唱者都会利用这些技术, 但不同的声音特点 需要不同的体态准备。 一位瓦格纳歌剧的歌唱家 需要锻炼耐力, 才能坚持唱完瓦格纳 长达四小时的鸿篇巨著。 而美声唱法歌唱家 则需要灵活多变的声带, 来演绎难度高超的咏叹调。 生理也会设置局限—— 并不是每项技巧 对每组肌肉都适用, 随着年龄增加, 歌唱家的声音也有所变化。 但无论是在歌剧院还是淋浴间, 这些技巧能把未经放大的声音 变成雷鸣般的音乐杰作。